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人为干扰对独叶草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叶草Kingdonia uniflora Balfourf.et W. W. Smith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为了探讨人为干扰对独叶草生长的影响,我们在陕西省太白山下板寺至上板寺设置样方,对生境完全遭受破坏和无破坏两种条件下独叶草根状茎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为破坏的环境下独叶草根状茎长度较短、年生长长度也较短,其生长状况受到影响,生境的破坏是独叶草致濒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选取处于花期的荨麻叶龙头草30株,对其根、茎、叶及花等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期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根茎叶花,变异系数分别表现为19.38%、17.20%、31.34%;花生物量分配变异系数相对较大,说明其调节生殖分配能力较强。植株高度与各器官生物量呈正相关性,但不显著;根生物量分配与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茎叶及花生物量分配与总生物量均呈负相关,但花器官生物量分配不显著。花期各器官物质分配规律是:由营养器官(根)、支持器官(茎)、光合器官(叶)向生殖器官(花)转移,在林分郁闭后,其茎直接转换成茎状根,为下一年繁殖做好准备。说明其具有自我调节各器官生产力分配能力,对外界有较强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马琴 《湖南林业》2008,(2):22-22
枣树是喜温果树,又是落花量大且坐果率很低的树种,其落蕾、落花、落果都很严重,一般高产树成熟果数仅占花蕾开放总数的1%~2%。造成枣树落花落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营养问题。枣树萌芽晚而落花早,叶片生长期短,树体贮藏营养少,花量大,花期长,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重叠,耗费营养多,大部分花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而脱落。二是花期气候原因。枣树花期正逢高温盛夏,灾害性天气多,枣树易受高温、低温、干热风、尘土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导致花粉寿命缩短、萌发力下降,造成授粉不良从而引起落果。  相似文献   

4.
盆栽红掌工厂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掌属于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不耐寒,喜光但忌阳光直射,适宜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半阴环境中,一般植株长到一定时期,每个叶腋处都能抽生花蕾并开花。遵循‘叶-花-叶-花’的生长规律,花期长达3~4个月,终年开花不断。现将红掌的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5.
基于固定样方调查,开展了尖叶四照花群落物种结构特征研究。尖叶四照花所在群落蔷薇科的物种最多,而尖叶四照花和黄山松、青冈为乔木层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亚优势种为细齿叶柃、四川山矾、三花冬青。物候观察发现,尖叶四照花花期、果期均长达2个月。在初期育苗试验中下山表现良好,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红凉伞的形态特征、物候节律及生长发育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凉伞的形态特征、物候节律和生长发育特性等进行了观测研究.依据研究结果,从植株、根、茎、叶、花、果等方面论述了红凉伞的形态特征;绘制出红凉伞的物候图谱和枝、叶、果实生长曲线图.红凉伞的枝、叶、花、果,形、姿、色、韵俱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植株1~2年生始花,叶芽、花芽分别于2~3月、3~4月萌动;枝叶生长期为4~11月,花期为3~5月,果期为4~12月.植株一年有2~4次生长,具有2~4层一级分枝,主茎的高、粗年生长量分别为15.0~30.0 cm, 0.2~0.5 cm.在其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重叠的现象.该树种可作为优秀的园林植物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木本蔬菜—木槿的培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槿(HibiscussyridcusL.)属锦葵科。花期7~10月,花色艳丽,花期持久,品种较多。以花、嫩叶做菜打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根、叶、花、皮均可入药,治癣疮等皮肤病。木懂易繁殖,好栽培,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木本蔬菜。1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3~5m,树皮灰褐色,小枝开展,纤细,叶片互生,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7cm,常有3裂或不裂,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花单生叶腋,花冠钟状,直径4~5cm,花期1~3d,果实为前果。2生长环境性喜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上镶,耐寒、耐旱。但在干旱粘重土镶上生长不良。主要分布于…  相似文献   

8.
1 秋施基肥在板栗采收后至落叶前 (越早越好 ) ,在树冠外缘挖长 1.0m ,深宽各 0 .3~ 0 .4m的深沟 2~ 3个 ,按肥果比 10 :1的数量施入混加 2 %过磷酸钙和 2 %尿素的有机肥 ,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和树体营养积累。2 春追施氮肥和硼肥在板栗萌芽前 ,在树冠外缘周围 ,每株追施尿素 0 .1~ 0 .5kg,春施氮肥后 ,株施入硼砂 2 0g ,并于展叶、盛花期、末花期分别喷洒 1次 2 %的硼砂液 ,以满足板栗萌芽展叶、促进雌花的分化。降低空棚率。3 栗实灌浆肥8月中旬在栗实灌浆期 ,在树冠外缘周围追施 0 .2~ 0 .5kg果树专用肥 ,促进板栗子实的生长 …  相似文献   

9.
蛇鞭菊(Liatrisspicata)又称马尾花、蛇根菊等,菊科.蛇鞭菊属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常从块根上抽出数枝30~90 cm高的花葶,花葶直立且多叶.叶线形、基生,叶色浓绿.头状花序排列成密穗状,每个花序由300朵左右管状花组成,花紫色,有限花序,花期在夏末秋初的少花季节,约40 d.蛇鞭菊姿态优美,马尾式的穗状有限花序直立向上,颇具特色,适宜布置花境或路旁带状栽植,庭院自然式丛植.由于花期长观赏价值极高,不仅是园林绿化树种珍品,也是重要的插花材料.  相似文献   

10.
百里杜鹃林区马缨杜鹃凋落物花叶混合比例对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百里杜鹃是贵州毕节的重要旅游资源,其凋落物和林地枯落物层发挥着保护土壤、固碳、涵养水源等多种生态功能。杜鹃花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收集鲜花凋落物是实现其药用价值的主要途径。本研究以贵州毕节百里杜鹃林区优势树种马缨杜鹃为例,量化不同花叶比例凋落物混合的非加和效应,建立凋落物分解模型并模拟凋落物分解动态,以期为确定花凋落物合理收集强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固定样地布设不同花叶比例的混合凋落物分解网袋420个,即花干质量比例分别为0(纯叶)、10%、20%、30%、40%、50%、100%(纯花) 7个处理,每个处理60个重复,在1年内每2个月测1次样品质量损失率;然后,基于Olson方程,构建凋落物分解残留率随花比例及分解时间变化的模型。【结果】马缨杜鹃的花叶混和凋落物的分解残留率随分解时间及花比例增加而降低,分解1年后的残留率在花比例为0、10%、20%、30%、40%、50%和100%时分别为63.1%、58.7%、60.2%、56.8%、56.2%、55.5%和55.2%;凋落物的阶段分解率在0~61天内最大(0.054 g·d~(-1)),在62·183天内迅速降至0.017 g·d~(-1),在184~306天内回升至0.024 g·d~(-1),在307~365天内大幅降至0.005 g·d~(-1);存在混合凋落物的非加和效应且表现为促进分解作用,在花比例10%、20%、30%、40%和50%的处理中,非加和效应最大值分别为分解365天后的7.8%、365天后的4.7%、330天后的6.9%、310天后的6.8%和270天后的6.6%;建立了考虑凋落物混合的非加和效应的凋落物分解残留率模型,拟合精度高达0.987;模拟分析表明,花比例80%时的凋落物累积分解率最高,1年后可达48%;当花比例为接近自然比例的20%和人为降低的15%、10%、5%和0时,分解1年后的模拟残留率分别为60.0%、61.3%、62.8%、64.4%和66.1%;野外实测分解1年后,花比例10%处理的残留率平均值为58.7%,花比例20%(接近自然比例)处理的残留率平均值为60.2%,二者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低于纯叶处理的残留率(63.1%),即在收集利用花凋落物时,只要剩余凋落物中的花比例不低于10%,就可使凋落物分解率基本维持在自然水平。【结论】马缨杜鹃的花叶混合凋落物分解率随花比例增大而加快;建立考虑非加和效应的分解模型能准确预测分解过程;花凋落物药用开发的收集利用强度不应超过自然花凋落量的一半,以维持凋落物的自然分解速率及枯落物层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1.
攀枝花市麻疯树生殖构件特征与雌雄花配置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生殖构件是研究单性花同株植物性别分化影响因素的基础。本文描述了攀枝花市几个麻疯树林分的生殖构件数量特征和雌雄花配置问题,分析了影响生殖构件的可能因素,为认识麻疯树生殖特性提供了基础资料。麻疯树生殖构件的枝条长度主要以0.3cm~15cm、直径以0.5cm~1.0cm之间的枝条为主体,该区段生殖构件分布的频度较高。同时,麻疯树的雌花数量、雄花数量和花总数的数量结构都可以看出,分布图为偏左分布,表明这些生殖参数以低数量为主体。在样地水平上,不同调查样地麻疯树生殖构件的大小明显不同,可能受到土壤厚度的影响。麻疯树枝条大小(体积)是花数量的决定性因素,表明了枝条营养对生殖构件影响的有效性。麻疯树雌雄花配置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暗示了麻疯树雌花比例或性比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稳定性。雌花比例或性比与雄花数量、花总数无关,表明了雌花比例或性比决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总之,攀枝花市麻疯树生殖构件偏小,性比较低,可能受到林分密度和土壤厚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秦岭山区金银花不同季节采收时期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以采收二白期和大白期花蕾入药质量最佳;叶以花期即初生花蕾时至花末期采摘,叶中的绿原酸含量最高,为最佳采叶期;藤中绿原酸含量嫩枝高于老枝,建议修剪时,应修剪枝条上部为最好;同株金银花植物中,药效成分绿原酸含量为:花蕾〉叶〉嫩叶〉老枝。这些为金银花最佳采收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竹类植物花期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类植物是无性繁殖的多年生植物,开花结实较为罕见,且大多数植株开花后即桔死,这给竹类植物的开花结实研究增加了难度,使诸如开花结晶实的生物学、多种竹类植物不稔性或  相似文献   

14.
广西人心果开花习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西人心果开花习性、花粉萌发和传粉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心果1年可开多次花,不同的年份开花期有所变动,花期长。由结果母枝的顶芽形成混合花芽抽生结果枝,两性花,腋生,雌雄同熬,雌蕊和雄蕊在花瓣未展开前已成熟。花在白天开放,结果枝下部的花先开放,再由下到上逐渐开放。花粉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其萌发率低,柱头未分泌粘液前和花开放后期花粉萌发率为0.0%,成熟期的花粉萌发率可达5.2%,花刚开放时花粉萌发率最高达10.1%。人心果的传粉方式有2种,一是昆虫传粉,发现花蓟马是主要的传粉媒介;二是靠风的机械作用振落花粉而授粉。花量大,每结果枝平均着花为8朵,但平均落花率高达82.7%。  相似文献   

15.
薄壳山核桃不同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观测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薄壳山核桃32个无性系的雌、雄花开花物候期和花量进行了观测和比较。结果表明:2011——2014年薄壳山核桃无性系开花物候期有所差异,但开花物候类型一致。2013年,供试的32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整个花期持续时间为4月24日——5月21日。雄花花期持续时间为11 18 d,雌花花期持续时间为9 17 d;雌花最佳授粉期与雄花散粉盛期持续天数均为3 8 d。依据雌花与雄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可以确定其中的16个无性系为雌先型,10个无性系为雄先型,6个无性系为同时型;并根据观测结果确定了其中86个可行的授粉组合。最佳的授粉配置方案为:将1号、5号、27号、29号、35号无性系作为马汉、28号、65号无性系的授粉配置无性系。32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之间,雄花序长度无显著性差异,单枝雄花簇数、单个雄花序花粉囊数、单株雄花序总数、单枝雌花数、每簇雄花序数、单株雌花总数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总体变异幅度最大的是单株雄花序总数(变异系数为75.51%)。  相似文献   

16.
观花型梅花品种的开花结实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南京中山陵园梅花山观花型梅花(俗称花梅)开花结实的特性,通过对花梅花器构造的观察,花粉量的观测,花粉发芽率的试验以及花梅自然着果率和果实特性的调查,从被研究的24个花梅品种中选出既观花又观果且观赏性极高的品种,为扩繁这部分花梅和提高南京梅花山花梅的整体观赏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Well-watered American elm (Ulmus americana L.) seedlings responded to increased nitrate availability with increased leaf nitrogen (N) concentration and photosynthetic rate, larger and more numerous leaves, greater total growth and greater proportional allocation of carbon to shoot than root. Plasticity of growth and carbon allocation were greater than plasticity of N concentration and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For a given N availability, allocation of N per unit leaf are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ry mass per unit leaf area (specific leaf mass), but these relationships differed with N availability. Rates of net photosynthesis and leaf conductance declined logarithmically with decreasing predawn water status. Increased water stress resulted in a greater relative decline in net photosynthesis and leaf conductance for high-N than low-N plants.  相似文献   

18.
以赣无系列5~6年生油茶林为研究材料,通过调查分析其结果枝分布、长度、直径、叶片数,并分析与成花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树冠垂直方向上结果枝主要分布在40~99 cm区域,占总量的80%;油茶结果枝长度与成花有密切关系,花芽数量最多在20~60 mm范围内,其中40~60 mm花芽数量约占总体的37%;结果枝直径在2.0~2.3 mm花芽数量最多,其分布规律呈橄榄型;叶片数以5~7片的花芽数量居多。相关性分析表明,结果枝长度、直径及叶片数均与花芽数量呈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对梅州地区梅江区(MJ)、梅县区(MX)和平远县(PY)、大埔县(DB)、丰顺县(FS)、五华县(WH)等6个不同区域的油茶花、叶及果3种器官的17个表型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梅州地区油茶的表型性状多样性均较丰富,其中花的表型多样性最为丰富。6个不同区域之间油茶的花、叶、果的17个表型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表型性状最优的2个居群是FS和PY,其中FS的花冠直径最大,达59.16mm;柱头裂数最多,约8个;油茶鲜籽质量最大,达8.71 g;鲜果出籽率最高,达40.85%。PY的萼片数最多,约4片;花瓣数最多,约4片;叶宽最大,达27.79 mm;侧脉对数最多,约8对;单果质量最大,达22.22 g;平均果径最大,达33.76 mm;籽数最多,约5粒。聚类分析将梅州地区油茶表型性状分为大叶、小花、大果及出籽率低与小叶、大花、小果及出籽率高2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低温处理下,分别对引进的3个品系欧洲报春叶片和花进行相对电导率及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分析其抗寒性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品系的欧洲报春花叶片伤害度、半致死温度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较为相符,其叶片和花的耐寒性强弱为:丹若娃的叶片>里拉的叶片>妃纯的叶片;妃纯的花>丹若娃的花>里拉的花,与其在露地栽培中观察到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