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奶牛瘤胃微生物能将品质差的饲料蛋白质转化为生物学价值高的菌体蛋白,同样也能将尿素及非蛋白氮(NPN)转化为菌体蛋白,供奶牛利用。但饲料蛋白质过瘤胃时被微生物分解形成大量的氮而遭受损失,造成蛋  相似文献   

2.
NPN饲料添加剂在奶牛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和利用非蛋白氮(NPN)是解决蛋白质饲料短缺的有效途径,国内外有应用报道的NPN添加剂品种有20多种,它们均能在瘤胃内被分解释放出氮,然后被瘤胃微生物利用,最终合成机体蛋白质,本文介绍了NPN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及特点,NPN对奶牛的营养机理,影响NPN利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及NPN在奶牛养殖业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可将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NPN)转化为菌体蛋白被其吸收利用.合理利用NPN,是开辟蛋白质饲料来源的重要途径.尿素等NPN可以由工厂生产,成本低,含氮量高,广泛应用就可以节约其他动植物蛋白质饲料,可显著提高增重速度和产奶量.  相似文献   

4.
尿素是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可作为反刍家畜蛋白质的补充饲料。近年来,尿素等非蛋白质饲料在奶牛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利益。奶牛有能力将非蛋白氮转化为蛋白质。在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的前提下,瘤胃微生物可利用非蛋白质生产它们自身的菌体蛋白质.而这种菌体蛋白对奶牛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瘤胃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发酵,能将品质差的饲料蛋白质或非蛋白氮(NPN)转化为生物学价值高的菌体蛋白(其氨基酸组成近似卵蛋白),供反刍动物利用,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即饲料蛋白质通过瘤胃时被微生物分解形成大量的氨,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另外,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等非蛋白氮产生氨的速度大于其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不仅会造成NPN的浪费,而且还易导致氨中毒。将饲料蛋白质保护技术与NPN缓释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调控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增加过瘤胃蛋白,同时可使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产生氨的速度与能量的释放相匹配,提高反刍动物对NPN的…  相似文献   

6.
吕增浩  王海荣 《饲料研究》2023,(19):140-144
非蛋白氮(NPN)是指没有肽链结构的含氮化合物。NPN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转化为菌体蛋白,是反刍动物生产中蛋白饲料资源之一。近年来,随着动物品种和日粮结构的变化,限制了NPN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文章主要综述了NPN的应用原理及其对反刍动物瘤胃环境、饲料利用率、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提出当前应用NPN存在的问题,为NPN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尿素含氮量约为46%,是反刍动物养殖常用的一种廉价非蛋白氮(NPN)饲料。尿素被牛羊等反刍动物采食后,不仅能在瘤胃中合成大量的菌体蛋白满足牛羊蛋白质营养的需要,还能补充瘤胃微生物所需的氮素,降低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有利于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使用尿素不科学或滥用尿素,  相似文献   

8.
奶牛的正常泌乳需要充足的蛋白质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中,根据反刍动物可在其瘤胃内将非蛋白氮转化为菌体蛋白的生理特性,常利用非蛋白氮饲喂奶牛以缓和常规蛋白质饲料来源不足的矛盾,同时降低奶牛饲养成本,提高产奶量和增加效益.本试验利用微多蛋白素饲料添加剂直接添加和替代部分常规蛋白质饲料喂奶牛,以观察其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着中国饲料工业健康平稳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在解决世界粮食与蛋白饲料短缺问题存在较大潜质。经多年研究,单细胞蛋白在菌种选育、生产工艺、发酵原料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单细胞蛋白饲料成本仍居高不下,在饲料工业中一直未得到大量应用。提高生产单细胞蛋白生产菌株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简称NPN)利用效率和生长速度,是降低单细胞蛋白生产成本的关键。本试验从多株酵母菌中筛选出NPN利用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紫外照射诱变,以期获得菌体蛋白产量高的突变菌株。通过对14株酵母菌对不同碳、氮源利用的研究,确定其最适碳、氮源,并依据14株酵母的生长潜力、菌体蛋白产量、NPN利用能力等进行排名,筛选出综合性能较优的酿酒酵母菌M(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YI59)和N2(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solate AA2)。将酵母菌M和N2作为出发菌,进行紫外照射诱变。以葡萄糖、硫酸铵为碳、氮源,依平板菌落大小与液体发酵菌体蛋白产量进行初筛和复筛,最终获得菌落较大的3株突变菌MU23、MU3和MU5。经液体发酵复筛发现,MU3和MU5菌体蛋白含量较原出发菌M有显著提高,分别提高12.93%和11.82%(P<0.05),但菌体蛋白产量与出发菌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菌株MU23菌体蛋白含量与出发菌M无显著差异(P>0.05),但菌体蛋白产量较原出发菌M有较大幅度提升,为0.26 g/L,提高13.04%(P>0.05)。综合上述试验结果,使用紫外照射诱变可以达到提高酵母菌NPN利用能力和菌体蛋白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的非蛋白氮(NPN)饲料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包括尿素、氨、缩二脲、磷酸脲及聚合磷酸脲等,但在奶牛上用量最多的是尿素。由于NPN替代饲料中的部分氮源后,既能节省蛋白质饲料,又能提高产奶量,所以被日益受到重视。目前,NPN在国外许多国家的奶牛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几年逐渐被国内的一些工作人员所接受。实践已经证明,NPN饲料资源在奶牛饲养业上的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着中国饲料工业健康平稳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在解决世界粮食与蛋白饲料短缺问题存在较大潜质。经多年研究,单细胞蛋白在菌种选育、生产工艺、发酵原料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单细胞蛋白饲料成本仍居高不下,在饲料工业中一直未得到大量应用。提高生产单细胞蛋白生产菌株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简称NPN)利用效率和生长速度,是降低单细胞蛋白生产成本的关键。本试验从多株酵母菌中筛选出NPN利用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紫外照射诱变,以期获得菌体蛋白产量高的突变菌株。通过对14株酵母菌对不同碳、氮源利用的研究,确定其最适碳、氮源,并依据14株酵母的生长潜力、菌体蛋白产量、NPN利用能力等进行排名,筛选出综合性能较优的酿酒酵母菌M(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YI59)和N2(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solate AA2)。将酵母菌M和N2作为出发菌,进行紫外照射诱变。以葡萄糖、硫酸铵为碳、氮源,依平板菌落大小与液体发酵菌体蛋白产量进行初筛和复筛,最终获得菌落较大的3株突变菌MU23、MU3和MU5。经液体发酵复筛发现,MU3和MU5菌体蛋白含量较原出发菌M有显著提高,分别提高12.93%和11.82%(P0.05),但菌体蛋白产量与出发菌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菌株MU23菌体蛋白含量与出发菌M无显著差异(P0.05),但菌体蛋白产量较原出发菌M有较大幅度提升,为0.26g/L,提高13.04%(P0.05)。综合上述试验结果,使用紫外照射诱变可以达到提高酵母菌NPN利用能力和菌体蛋白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非蛋白氮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源性蛋白质饲料的短缺及价格上扬导致反刍动物生产饲养成本大大提升,使用非蛋白氮(NPN)是降低饲养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饲喂NPN可能导致的问题,影响反刍动物对NPN利用的因素及改进NPN利用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对奶及奶制品需要量的增加,人们对泌乳期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在生产中对奶牛日粮中蛋白质的水平及质量越来越重视。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所以它能反映出饲料的基本品质。尽管奶牛瘤胃能够独立地利用NPN,但是充足的必需氨基酸以及限制性氨基酸供应对于维持现代奶牛的高产奶量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主要从奶牛的小肠氨基酸营养特点和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平衡以及如何平衡日粮中氨基酸进行了论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世界各国在发展反刍动物生产中,普遍受到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的限制,同时也存在反刍动物对含氮资源利用率偏低的问题。蛋白质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蛋白质对反刍动物的生物学效价取决于小肠可消化蛋白,虽然瘤胃微生物能合成一定数量的菌体蛋白来满足奶牛正常生理需要,但难以满足高产奶牛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通过高蛋白水平日粮来补充蛋白质的做法一直以来是多数中小规模奶牛场的常规日粮调整办法。  相似文献   

15.
味精菌体蛋白在蛋鸡上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同时也应用于水产饲料、反刍动物饲料、猪饲料等,作为一种微生物蛋白饲料添加剂应用到养殖业已有很多成功经验。1味精菌体蛋白简介味精菌体蛋白是谷物原料(如大米、小麦、玉米淀粉等)经过糖化、发酵等处理,分离提取谷氨酸生产味精的副产物,经过分离、干燥、磨粉后制成的一种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味精菌体蛋白呈粉末状或细颗粒状,其颜色因发酵过程中使用的糖质原料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6.
前言自从十八世纪末德国学者发现反刍动物前胃微生物可以利用非蛋白氮(NPN)合成菌体蛋白而被动物消化利用以来,为使 NPN 代替饲料蛋白质成为现实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以 NPN 代替反刍动物饲料中的部份氮源是成功的。美国是利用 NPN 饲料最多的国家,1983年在牛饲料中使用量达81.91万吨,总含氮量达30.54万吨。西欧国家也有较广泛的应用。常用的 NPN 来源主要有尿素、氨、缩二脲、磷酸脲、聚合磷酸脲等。尿素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尿素中含氮46.2%,1公斤尿素等价于2.88公斤粗蛋白的含氮量,若能全部有效地利  相似文献   

17.
在奶牛生产上应用的非蛋白质氮,主要包括尿素、缩二脲、异丁叉二脲和铵盐。奶牛是反刍动物,具有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四个胃室。由于奶牛瘤胃中微生物的作用,使奶牛对蛋白质及含氮化合物的消化代谢具有特殊性。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约有60%~70%的蛋白质首先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为氨基酸和氨。生成的这些氨基酸和氨一部分用于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外,其余的氨由瘤胃壁吸收经门静脉随血液进入肝脏合成尿素。合成的尿素一部分经唾液和血液返回到瘤胃再利用,另一部分则从肾排出体外。瘤胃中80%的细菌可以以氨作为生长的唯一氮源合成菌体蛋白,这些…  相似文献   

18.
用粗柴油、正构石蜡生产菌体蛋白,做为新的蛋白质资源的生产技术已经定型,欧洲已在建设年产10万吨的设备。近年来,出现了用石油化工产品中最廉价的甲醇为原料生产菌体蛋白的新技术。一、用甲醇做为原料的优缺点选用什么做为菌体蛋白的生产原料,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2~4胎次泌乳中期荷斯坦牛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给每头奶牛添加5%和15%的味精菌体蛋白,对照组不添加味精菌体蛋白,以评定味精菌体蛋白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奶牛日粮中添加味精菌体蛋白替代日粮中部分蛋白质饲料,可促进奶牛粗饲料采食量的增加,减缓热应激造成的产奶量下降幅度,但对牛奶品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尿素含氮约为46%,是家畜养殖中常用的一种廉价非蛋白氮(NPN)饲料。尿素被牛羊等反刍动物采食后,不但可在瘤胃中合成大量的菌体蛋白,满足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需要,而且可补充瘤胃微生物所需的氮素,降低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有利于优质蛋白质通过瘤胃直接进入真胃,以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但在生产中,由于使用不科学,致使农村养牛尿素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就其发病的原因、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