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首次以野菊花蕾作为外植体,借鉴前人组织培养观赏菊花的经验,找到一种使野菊能够快速增殖的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BA 1.0 mg/L和NAA0.2 mg/L作为外植体的分化与继代培养基,得到愈伤组织和大量的丛生芽;用MS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用1/2MS+BA 1.0 mg/L+NAA 0.2 mg/L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在98%以上.最后通过驯化练苗得到大量的野菊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实生苗组织培养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饱满成熟的猕猴桃种子为起始材料,用 2. 5g·L-1赤霉素处理 5小时,再用次氯酸钠灭菌消毒后,将萌芽的种子接种到MS+蔗糖 20g·L-1 +肌醇 100mg·L-1和 0. 75%琼脂的培养基上,根、茎、叶生长表现良好,初步建立了猕猴桃实生苗组织培养体系。猕猴桃实生苗组织培养同利用茎段、茎尖组织培养一样,培养基中无须附加任何激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利用低温贮藏培养的细胞或分生组织以保存或运输有意义的种质已受到重视。王大元等通过三年继代培养,对由胚愈伤组织得到的柳橙胚状体和胚芽进行了试管保存,取得了初步成功。近来还出现了“组织培养贮藏技术”( TCST)的专门术语。Cameson提出,美国准备研究用组织培养技术来保存柑桔种质。为了加快茎椰菜( 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的育种进程,我们已在留种、抢救种质等方面应用了组织培养技术,同时,对利用试管苗在室温下长期保存种质作了初步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室温下不同自然光照保存的试验并观察了试管苗的生长动态。期望通过此研究,能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为茎椰菜优良种质常规保存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补充手段,更好地为育种服务。  相似文献   

4.
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在果树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果树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对于组织离体培养的形态建成及其调控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果树组织培养的成功与否,除了要选择正确的基本培养基和适合于组培苗生长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培养温度及湿度以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在于适宜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  相似文献   

5.
蔬菜组织培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的任何部分,无论是各种器官或组织,还是细胞、原生质,在无菌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和发育,统称为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可分胚胎培养、器官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具有可以人为控制培养条件、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管理方便和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白木香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培养基的选择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影响、培养方法,以及影响白木香组织培养的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展望白木香组织培养的工作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飞 《花卉》2021,(2):7-8
铁皮石斛是中华名贵珍稀药材的一种,有“深山灵芝”的美称,铁皮石斛具有比较高的观赏价值,但同时,铁皮石斛自身的生理特性也是比较特殊的,其自身的生长速度缓慢,且繁殖能力比较低,属于兰科附生植物中的一种,在生长、繁育的过程中只能依靠自身的绿叶进行光合作用,而在实际的铁皮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较为容易出现玻璃化的现象,这使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工作难以展开。故此,本文将针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瓶苗的防玻璃化进行相关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植物组培与多倍体育种相结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培养可以加快多倍体的育种进程,提高多倍体的诱导成功率.现主要介绍组织培养与多倍体育种结合应用的方法、材料、处理时间和浓度的选择,以及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对'白花红心'品种蝴蝶兰杂交种子进行无菌播种,获得实生苗.结果表明,在花宝培养基上,原球茎发生率达90%以上,原球茎在附加10%香蕉汁+0.3%活性炭的培养基和附加10%土豆汁+5%胡萝卜汁+0.3%活性炭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花宝培养基中加入10%的硝酸铵有助于小苗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0.
针对豫马铃薯种性退化严重的问题,利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及EUSA病毒检测技术,获得豫马铃薯一号、二号的脱毒株系,建立了豫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的技宋体系.  相似文献   

11.
邸葆  杨际双  阎雪 《北方园艺》2012,(7):135-138
以保定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菊花脑(C.nankingense)、元氏甘菊(C.lavandulifolium)、龙脑菊(C.japonicum)、若狭滨菊(C.japonicumvar.wakasaense)、淄博野菊(C.indi-cum)6种菊属植物为试材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保定野菊的核型公式为2n=2x=18=16m+2st,核不对称系数为56.58%;菊花脑的核型公式为2n=2x=18=12m+6sm,核不对称系数为60.47%;元氏甘菊的核型公式为2n=2x=18=12m+4sm+2st,核不对称系数为62.12%;龙脑菊的核型公式为2n=2x=18=14m+4sm,核不对称系数为66.46%;若狭滨菊的核型公式为2n=4x=36=28m+6sm+2st,核不对称系数为59.92%。淄博野菊的核型公式为2n=4x=36=26m+10sm,核不对称系数为65.88%。  相似文献   

12.
十一份不同地理居群野菊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份野菊材料分别用ISSR分子标记和形态学特征进行了遗传分析。用13个引物共得到176个位点,其中166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PPB)高达94.32%;结果表明:2种分类方法得到的结果不甚一致。说明了野菊是一个多型性的种,在形态上表现出体态、叶型、叶序、伞房花序式样以及茎叶毛被性等诸特征上的极大的多样性。从ISSR标记分析,湖北神农架野菊和安徽天堂寨野菊之间的遗传系数最大,为0.727;安徽天柱山野菊和南京野菊之间的遗传系数最小,为0.591。  相似文献   

13.
小丑火棘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菁  王云岳  徐远  马广莹 《北方园艺》2011,(14):129-130
以小丑火棘的幼嫩茎段以及顶芽为外植体,通过改变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质量浓度及配比进行无菌苗的诱导、茎段增殖快繁试验,旨在建立小丑火棘的组培快繁体系,为其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小丑火棘理想的无菌苗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0.1 mg/L,诱导率达94%,且植株强健;最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0.1 mg/L,增殖系数高达12。  相似文献   

14.
以'东林4号'、'东林6号'、'东林9号'3个优良菊花品系叶片外植体为试材,探讨了基因型、叶龄、潮霉素浓度等因素对菊花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不定芽再生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系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激素配比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品系,上层幼嫩叶片分化率明显高于中下部.'东林9号'品系叶片不定芽分化率高达90%,'东林9号'叶片及不定芽在30 mg/L的潮霉素中表现为全部死亡.东林4号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3 mg/L BA+0.1 mg/L 2,4-D;东林6号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2 mg/L BA+1mg/L NAA;东林9号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0.5mg/L BA+1.5 mg/L NAA.  相似文献   

15.
贴梗海棠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贴梗海棠带芽茎段为材料,研究了贴梗海棠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茎尖和半木质化茎段在MS 6-BA 1 mg/L NAA 0.2 mg/L中的诱导率均在90%以上;筛选出的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 0.5 mg/L,增殖系数为7.2;生根培养基为:1/2 MS IBA 0.3 mg/L NAA 0.2 mg/L,生根率达93%.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金缘连翘茎段为外植体,探索金缘连翘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技术体系.通过对金缘连翘进行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金缘连翘外植体不同取材部位(如带腋芽的茎段,芽)及不同激素种类、浓度对芽诱导及增殖的影响,培养基不同配方的影响的研究,筛选出金缘连翘的最佳组织培养培养基配方.金缘连翘初代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MS BA3.0mg/L NAA0.08mg/L IBA0.08mg/L;愈伤组织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MS BA2.0 mg/L IBA0.08mg/L NAA0.08mg/L;生根最佳培养基配方MS IBA0.04mg/L NAA0.04mg/L BA2.0mg/L.  相似文献   

17.
甜樱桃砧木离体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再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叶片再生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目的基因转化的成功率,为建立稳定、高效的樱桃不定芽离体再生体系,以30~40d苗龄的甜樱桃砧木ZY-1的组培继代苗为试材,取上部幼嫩叶片或不含腋芽的茎段,分别从培养基生长调节剂配比、接种材料类型、叶片接种部位、接种方式以及培养条件等方面进行了不定芽再生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7.0mg/L的6-BA与0.5~1.0mg/L的IBA配比时不定芽再生率和出芽数均较高,TDZ和NAA不适于诱导ZY-1叶片再生不定芽;接种继代苗茎段比叶片再生率高;接种叶片以选择嫩叶横切2刀、远轴面向下接触培养基的方式为好;叶片不同部位处理以带叶柄的基部叶块最易再生;叶片接种后在25℃室温条件下,先暗培养3周再照光,利于不定芽的再生。  相似文献   

18.
以万寿菊为试材,采用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其组织培养不同阶段的最佳培养基,以建立万寿菊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叶片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材料,适合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是MS+6-BA 2.0mg/L+NAA 0.2mg/L;适合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是MS+6-BA 1.0mg/L+NAA 0.1mg/L;适合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IAA 0.8mg/L+IBA 1.0mg/L。  相似文献   

19.
张颖  王晓立 《北方园艺》2011,(24):155-157
以一品红腋芽、顶芽、茎段、嫩叶为初次诱导外植体,对一品红的组织培养途径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品红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组织培养的取材部位为腋芽、顶芽和茎段.诱导愈伤组织外植体为茎段,培养基为MS+6-BA 0.5 mg/L+2,4-D 2.0 mg/L+蔗糖30 g/L.诱导丛生芽的外植体为腋芽、顶芽和愈伤组织,培养基配方为腋芽、顶芽:MS+6-BA 0.6mg/L+NAA0.1 mg/L+蔗糖30 g/L;愈伤组织:MS+6-BA 2.0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丛生芽继代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5mg/L+NAA 0.1mg/L+蔗糖30 g/L.生根培养基配方1/2MS+NAA 1.0 mg/L+蔗糖30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