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通过引种栽培试验,总结了红宝石海棠、西府海棠、王族海棠等6个海棠树种在高台县引种栽培的物候期、生物、生态学特性及栽培管理要点,为当地园林绿化筛选出了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绿化效果明显的观花、观果、观叶新树种,丰富了高台县园林绿化树种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夏季高温环境下彩叶北美海棠‘紫宝石’、‘王族’和绿叶北美海棠‘亚当’的生长情况、生理生化、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光响应曲线的研究,探索3种北美海棠对高温环境的响应策略并初步探讨其与绿叶北美海棠对夏季高温环境的适应性差异。结果表明,彩叶北美海棠与绿叶北美海棠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均能通过维持细胞膜的热稳定性、降低活性氧积累、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光合速率与叶片内部水分利用效率的方式来适应高温环境,耐热性由高到低表现为‘紫宝石’、‘亚当’和‘王族’。该研究结果可为南方高温地区彩叶北美海棠的引种驯化、栽培育种以及耐热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王族、钻石海棠栽植了两年生的植株苗进行观测,确定其在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的物候期以及生物量的反应。揭示王族、钻石海棠的适应性。以海棠的两个品种(王族海棠和钻石海棠),苗龄为2年的长势一致的植株为供试材料,通过对2种北美海棠的物候期和生物量进行观测记录。结果表明:王族海棠和钻石海棠的观赏期长,达8个月之久,并且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生物量有较明显的增长,通过试验反映出王族海棠总的生物量大于钻石海棠。总的来说,两种北美海棠均能适应银川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绿化工程对大规格海棠需求的加大,绿化苗圃中大规格海棠明显不够用,如在各地用量较大的西府海棠和彩叶树种王族海棠等。而与海棠同科同属的苹果树,便被用来做嫁接海棠的砧木。果园中过了产果盛期的苹果树,虽然产果能力已经较弱,但其高大的树形和粗壮的枝干,却可以在园林绿化中发挥作用。一、原材料选择苹果树寿命不算太长,一般乔化砧能达  相似文献   

5.
王族海棠是近年从美国引进的优良海棠品种之一.2010年,乌鲁木齐市种苗场引入种植,栽培效果良好.王族海棠耐寒、耐旱,适于我国北方地区栽植.其叶色紫红,花色艳丽,果实别致,经冬不落,具有较佳的观赏效果,是集观叶、观花、观果为一体的新优果树品种,本文介绍了王族海棠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不同北美海棠品种抗螨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棠(Malus spp.)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北美海棠因其品种多、适应性强、观赏性强等特点在我国园林景观中极有发展潜力。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是海棠的主要害螨,不仅对植物危害严重,还影响园林景观。通过田间调查山楂叶螨在不同北美海棠品种上的种群数量,采用Duncan's多重比较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北美海棠品种之间表现的抗螨性差异显著,其中露易莎等12个品种均有较强的抗螨性,王族等4个品种抗螨性次之,绚丽抗螨性最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观赏海棠种苗选择、挖掘、根系修剪、包装、装车、运输、入库、贮藏、出库等技术环节入手,系统解决了园林绿化中观赏海棠种苗引种栽培过程中种苗调运问题,所采用的成熟技术可推广至其他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北美海棠不同时间及不同砧木选择进行嫁接试验,对其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美海棠“王族”“绚丽”两个品种嫁接繁殖时选用花叶海棠为砧木.于春季4月用劈接法嫁接,生长表现良好,嫁接成活率为79.2%.为在西宁地区北美海棠嫁接繁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5个观赏海棠品种王族、道格、粉手帕、粉屋顶和亚当为试材,在持续自然干旱条件下,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比较其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5个海棠品种的抗脱水能力由强到弱为:王族粉手帕道格粉屋顶亚当。亚当和粉手帕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小;其次是王族;道格和粉屋顶的下降幅度最大。王族和亚当的游离脯氨酸积累最多,道格和粉屋顶游离脯氨酸积累次之,粉手帕积累最少;而粉屋顶和亚当的可溶性蛋白积累最多,显著高于道格、王族和粉手帕;道格和粉手帕的可溶性糖积累最多,粉屋顶最少。道格的丙二醛积累最高,王族、粉手帕和粉屋顶次之,亚当积累最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表现为:亚当粉屋顶王族道格粉手帕;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为:王族粉手帕粉屋顶道格亚当;王族和亚当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王族的抗旱能力最强,粉手帕、粉屋顶和亚当次之,道格最弱。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北美海棠在银川地区的区域适应性,总结北美海棠的栽培技术,引进4种北美海棠一年生幼苗,研究北美海棠在银川地区的物侯期、成活率、观赏性状特点以及生长规律变化。结果表明:4种北美海棠在银川地区的成活率均达到92%以上,北美海棠各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表现出较强的耐寒、耐高温和抗病性,叶片观赏期长达8个月;各品种的生物量增长趋势表现为道格海棠绚丽海棠王族海棠钻石海棠;结合其形态特性,绚丽海棠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彩叶树种已经成为了佳木斯市街道园林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地彩化绿化街道环境,已经日益成为佳木斯市街道园林绿化设计的主流趋势。文章首先阐述了彩叶树种的分类,其次,分析了佳木斯市街道园林绿化中彩叶树种的应用,同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佳木斯市街道园林绿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族海棠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在新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从嫁接繁殖、养护管理、肥水管理、杂草和病虫害防治等5个方面介绍了王族海棠的种植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3.
以包头市园林科技研究所为试验基地,以2010年引进的王族海棠、珍珠海棠、亚当海棠和钻石海棠为试验材料,通过3年研究4种海棠的生物学特性、生长规律、繁殖方式及适应性。结果表明:这4种海棠的适应性较强,耐寒、抗病虫害,基本适应包头市的气候条件,且枝叶繁茂、花色和果色艳丽,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北美海棠品种在轻度盐碱土上的生长特性,以北美海棠品种中的‘冬红’‘舞美’‘亚当’‘喜洋洋’‘绚丽’‘凯尔斯’‘王族’‘红宝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不同年份的年轮生长动态。结果显示:盐碱地上8个北美海棠品种6年平均的年轮增长量为‘冬红’(0.633cm)最高,‘王族’(0.464 cm)最低;从不同年份的年轮生长动态来看,各品种2015年(0.739 cm)的平均年轮生长量最高,相比2011年(0.260 cm)增长了183.85%。从各年年轮的变化幅度看,‘冬红’‘舞美’‘绚丽’和‘红宝石’变幅较小,‘凯尔斯’‘亚当’‘喜洋洋’和‘王族’波动较大。综合分析认为,‘冬红’更适应轻度盐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验证观赏海棠叶片McmiR159a对花色苷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以观赏海棠红叶品种‘王族’为试验材料,确定McmiR159a前体基因序列并对其靶基因进行预测,构建McmiR159a过表达载体并瞬时转入‘王族’组培苗。其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qRT-PCR分析瞬时侵染植株中花色苷的含量及其合成途径中结构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结果表明,McmiR159a在观赏海棠中过表达下调其靶基因表达,上调花色苷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进而增加花色苷的含量。【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观赏海棠中McmiR159a对花色苷的合成具有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族海棠为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到7m,主要分布于北温带,为美国海棠系列品种之一,是一个集红叶、红花、红果甚至枝干亦可观赏的彩色绿化优秀品种。我国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引进栽培。一、形态特性 王族海棠株形俏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验证观赏海棠叶片McmiR160a对花色素苷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以观赏海棠常色红叶品种‘王族’为试验材料,确定miR160a的前体基因序列并对其靶基因进行预测,克隆McmiR160a前体序列并构建过表达载体并瞬时转入‘王族’组培苗。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qRT-PCR分析瞬时侵染植株中花色素苷的含量及其合成途径中结构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结果表明,在观赏海棠中过表达McmiR160a可以降低花色素苷的含量,同时降低其靶基因和花色素苷代谢途径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观赏海棠中McmiR160a对花色素苷的合成具有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McF3′H基因与花色苷之间的关系,以苹果属观赏海棠‘王族’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ACE扩增,获得类黄酮3′-羟化酶(Flavonoid 3′-hydroxylase,F3′H)基因序列,其基因编码区共1 536bp,编码511个氨基酸,命名为McF3′H。McF3′H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F3′H蛋白具有较高相似性。对3种不同叶色的观赏海棠品种‘火焰’、‘绚丽’和‘王族’叶片不同发育时期的McF3′H表达量、花青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McF3′H基因在3种不同叶色类型的观赏海棠品种叶片中均有表达,常色紫叶类‘王族’叶片McF3′H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新叶有色类‘绚丽’和绿色叶‘火焰’,McF3′H表达量与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说明McF3′H在苹果属观赏海棠叶片花青苷代谢及色泽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McF3′H基因与花色苷之间的关系,以苹果属观赏海棠‘王族’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ACE扩增,获得类黄酮3′-羟化酶(Flavonoid 3′-hydroxylase,F3′H)基因序列,其基因编码区共1 536bp,编码511个氨基酸,命名为McF3′H。McF3′H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F3′H蛋白具有较高相似性。对3种不同叶色的观赏海棠品种‘火焰’、‘绚丽’和‘王族’叶片不同发育时期的McF3′H表达量、花青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McF3′H基因在3种不同叶色类型的观赏海棠品种叶片中均有表达,常色紫叶类‘王族’叶片McF3′H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新叶有色类‘绚丽’和绿色叶‘火焰’,McF3′H表达量与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说明McF3′H在苹果属观赏海棠叶片花青苷代谢及色泽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验证观赏海棠叶片McmiR160a对花色素苷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以观赏海棠常色红叶品种‘王族’为试验材料,确定miR160a的前体基因序列并对其靶基因进行预测,克隆McmiR160a前体序列并构建过表达载体并瞬时转入‘王族’组培苗。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qRT-PCR分析瞬时侵染植株中花色素苷的含量及其合成途径中结构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结果表明,在观赏海棠中过表达McmiR160a可以降低花色素苷的含量,同时降低其靶基因和花色素苷代谢途径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观赏海棠中McmiR160a对花色素苷的合成具有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