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四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发松 《福建茶叶》2006,(4):24-24,25
沙县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建立了400hm2的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近年来,在全县大小茶厂抽检的30多只样品全部达到无公害茶叶的质量要求。沙县山富企业有限公司2002年通过了国家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的“无公害茶叶”认证,沙县宏苑茶叶有限公司20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我市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相接轨的要求,开发有机茶和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大势所趋,市场所向,是茶叶生产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也是提升茶叶质量档次,发展效益茶叶的必然选择。现就我市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提出如下意见。一、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的内涵有机茶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高品位的健康饮料,它需兼备以下四条:1、茶园要求远离城市、工业区、村庄、公路,以防人为带来污染。茶园四周林木繁茂、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  相似文献   

3.
2001年4月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省农业厅1997年就开始组织实施无公害茶叶生产项目,三明列入全省10个示范点之一,通过七、八年的实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本该与无公害茶园建设协调并进的生态茶园建设在近些年来则出现了令人担忧态势。本文在回顾三明市无公害茶园建设历程的同时,对茶园生态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剖析,旨在进一步深化茶叶安全生产,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福安是我国四大茶叶主产县市之一和全国茶叶生产商品基地、社会系列服务化示范市 ,福建省绿茶标准化示范区和花茶主产区。目前全市茶园面积1 0 6万hm2 ,茶叶产量 1 2 7万t,产值 2 5亿元 ,位居全省前列。自 1996年我省召开茶叶农残问题二次专题会议后 ,我市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单位 ,率先行动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开展了以“降残”为中心 ,建立无公害茶园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 ,取得了一些成效。1 降低茶叶农残的措施1 1 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专门成立“福安市降低茶叶农残和无公害茶园建设领导小组” ,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福州茶叶生产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有了较快的发展。1、茶园面积稳定,茶叶质量逐步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十年来,福州茶叶实行“稳定面积,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方针,茶园面积稳定在7333hm2左右,年产量和产值分别以年增3%和5%的速度稳步提高。2002年总产8600t,产值1.07亿元。茶叶单产从当初的41.5kg,提高到现在的81.3kg,良种普及率从73%提高到94%。2、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迈上新台阶。从1997年罗源中房镇被确定为全省十大无公害茶园示范基地以来,全市已建立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2000hm2,占茶园总面积的25%。分布在罗源、连…  相似文献   

6.
乌龙茶无公害栽培的技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年来,为彻底解决茶叶“农残”问题,生产产品达到各进口国所制定的茶叶卫生质量标准,我县上下形成共识,。大力实施尤公害茶叶栽培,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在我县2万hm^2茶园中,无公害茶园占2/3左右。2001年,我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觅公害种植业(茶叶)生产示范县”。2003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全国无公害农产晶(茶叶洼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证书。在乌龙茶无公害栽培过程中,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技术特点是:  相似文献   

7.
吴道芳 《茶叶科学技术》1998,(3):F003-F003,F004
闽北是我省重点茶区之一,“七五”、“八五”期间我市茶叶生产发展迅速,全市茶园每年以4——5万亩速度递增,产量以豆.5—2万担速度增加,茶叶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大支柱产业。“九五”期间,由于市场变化,茶叶生产经济效益下降。如何使茶叶生产进一步巩固、提高,走持续发展道路,确保在新一轮创业中再创新高,要把我市中低产茶园的改造工作,纳入“九五”全市某区突出的重点来抓,在省农业厅经作处的大力扶持下,大力开展中低产茶园的改造实施工程。现将低改的效益与措施简述如下:一、M&$1$N省厅95年开始在我市松溪、顺昌…  相似文献   

8.
谢继金  余家和 《茶叶》2003,29(2):98-99
茶叶是台州“七山”的主要经济作物 ,也是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阶段 ,如何从台州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解决亟待做好的几个问题 ,促进茶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并以饱满的姿态应对加入 WTO后的挑战 ,至关重要。1 尽快建立并完善重点产茶县 (市 )的茶叶集散市场网络临海、天台、仙居和三门 4个县 (市 )是我市的重点产茶区 ,其茶园面积占全市茶园总面积的 85 %以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 ,我市的茶叶产销完全置于市场的支配之下。多年来 ,我市名优茶产销呈稳健发展态势 ,但由于茶园另星分散 ,茶叶产…  相似文献   

9.
茶叶是潮州市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茶叶在潮州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市9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中,以茶叶为主管的企业就有3家,三分天下。潮州市升格扩区十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茶,做大茶叶市场,作好茶叶文章,不断创新优势。 一、发展的十年 1990年,全国茶叶高产、优质、高效益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开创我市茶叶生产发展新纪元;1992年潮州市升格扩区,确定茶叶为我市“四大”三高农业基地之一,提出建设潮州茶叶生产基地的目标:八五期末,茶园保存面积10万亩,产量4000吨,总产值超亿元。从此潮州茶叶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至2001年,全市茶园总面积10.68万亩,产量1.1万吨,总产值3.2亿元。  相似文献   

10.
1 发展现状 茶业是闽东的传统主导产业,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产业链。相对于其他农业产业,我市茶叶产业化正在逐步形成,产业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主要表现在:①不断改善茶园基地建设。闽东实施茶叶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园建设和绿色  相似文献   

11.
福安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依山傍海,耕地面积约2万公顷,山地面积15.06万公顷。全市拥有茶园面积10420公顷,年产茶11.5万吨,名列全省第一。茶叶产值12860万元,为全省第二位。产量在全国百强茶叶基地县中位于第四位,仅茶叶这项就使全市每农户平均增加收入769元。可见茶叶生产在发展我市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市茶叶产业发展态势并不容乐观。1984年、1989年、1993年茶叶市场的三次大滑坡,使我市茶叶产业受到巨大的冲击,特别是福安的名优茶从夫五年的“皇帝女儿”身价,到1995年“跌入深谷”这种大起大落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2.
2001年茶叶经济形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锡端 《中国茶叶》2002,24(1):11-13
一、2001年国内茶叶产销形势 (一)国内茶叶生产情况 2001年是我国茶叶生产发展较为健康的一年,主要体现在:一是茶叶作为经济效益较好的作物之一普遍受到重视,茶园面积增加,茶园素质也得到提高;二是茶叶的结构继续得到调整,名优茶持续得到发展;三是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成为大家的共识,各地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无公害茶生产。为了促进无公害茶的生产,农业部正式颁布了《无公害茶叶》行业标准,并规定从2001年10月1日起开始正式执……  相似文献   

13.
潘建义 《茶叶》2003,29(4):228-229
无公害茶叶生产已成为全国茶区一个热点 ,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当前山区茶农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但是 ,无公害茶叶生产中一些技术问题 ,特别是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无公害茶叶的发展 ,亟待解决。本文根据丽水市无公害茶叶生产实践 ,就山区茶园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有关技术作一阐述。1 山区茶园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思路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应实行综合防治 ,即从茶园生态系的整体平衡来考虑 ,不要只局限于防治对象 ,既要考虑当时当地的病虫种类 ,还要考虑到未来和环境保护 ,既要考虑当前的利益和效益 ,更要考虑长远的影…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的问题逐渐重视起来。大多数人们还是趋向于接受安全无公害的食品。所以,人们对于无公害的茶叶栽培技术也就更加看重。对于应用无公害茶叶的栽培技术,不仅能够对茶叶中的有害农药杂质进行控制,还能够保障无公害茶叶的绿色生态性质。只有在茶叶栽培中使用无公害的茶叶栽培技术,才能保证培养出的茶叶能够满足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无公害的茶叶栽培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基本利益。因此,本文将主要从选择无公害茶叶基地的选择、无公害茶树树种的选择、无公害茶树施肥技术的选择、茶树剪裁的手段、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以及无公害茶园土壤的管理等六个方面,来对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进行应用介绍,以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无公害茶叶。  相似文献   

15.
赵应中 《茶叶通讯》2007,34(4):22-24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有:改造低产茶园,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发展无性系良种;优化栽培技术,大力推广机械化采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名优茶产量;改造和更新加工设备,提高茶叶制作水平;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积极探索茶树的多元化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6.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节水、节肥的一项重要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安溪县是中国第一产茶大县、“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各种茶园灌溉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安溪县自2009年以来积极引进茶园水肥一体化灌溉新技术,取得明显成效,现已在高建发茶叶庄园、杉品茶叶等茶叶基地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超过5万亩.因此,积极探讨茶园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对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保护环境,实现全县茶产业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编者话     
本期由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谢振伦副教授组稿,主要内容是围绕我省湛江地区建设无公害茶园,生产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茶叶试验研究课题。由华南农业大学、湛江农垦局、海鸥农场、勇士农场等单位组成“无公害茶园生态模式课题组”,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已取得了显著成绩。海鸥、勇士农场茶园已被农业部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8.
论宁德市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居德  张婷 《福建茶叶》2013,35(2):39-40
近年来我国对茶叶质量安全的投入不断增加,基础研究不断加强,质量安全风险意识也不断提高。随着我市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与茶园标准化建设的推广普及,茶叶质量安全受到各级政府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通过多年的努力,采取各种监管措施,我市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得到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生产上的环保和消费上的安全、健康意识日益增强。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其卫生状况越来越被人所关注。发展无公害茶叶乃至绿色食品生产,已成为发展茶叶生产的必由之路。为促进我区无公害茶园建设,提高我区茶叶的质量卫生水平。我局于1997年承担了省农业厅无公害茶园建设项目试验示范任务,在溪柄镇高科技园区内建立了100hm2无公害茶园示范片,经过三年实践,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1.植树绿化改善茶园环境我局承担项目后,立波情手改善茶园环境工作,在茶园周围种植绿…  相似文献   

20.
投产茶园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柯月华(漳州芗城区农牧渔业局漳州3o000)漳州是福建省乌龙茶主产区之一,现有茶园面积139011亩,投产面积113287亩,总产量7889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茶叶市场的放开,名优茶的开发和茶叶结构的优化,我市茶叶生产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