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苜蓿黄萎病,1996年在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托乎拉乡首次发现,2003年至2005年相继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伊犁州、阿勒泰地区发现39个疫情发生点.本文着重概述了苜蓿黄萎病疫情在新疆的传入扩散及扑灭概况,总结了其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CoIltI'OVCl'S3.Kuhn)即TCK是我国重要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在世界范围。TCK已传播至31个国家。新疆周边8个国家小麦染疫尤为普遍,哈萨克斯坦是TCK疫情的重要发生区。哈萨克斯坦共有14个州级行政区域,其小麦主产区中北部的阿克莫拉、北哈萨克斯坦和库斯塔奈3个州。是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等疫情的严重发生区。  相似文献   

3.
目前,已有25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禽流感疫情,我国有9个省、自治区先后发生了21起疫情.其中候鸟1起,共涉及21个县(区),45个乡。据农业部2005年11月统计.全国疫区共扑杀家禽2118.42万只。损失是惨痛的、疫情是严重的,但是,我们对禽流感以及相关知识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其实.只要措施得当,禽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并不可怕。[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 Berthold)是国际和全国检疫性病害,主要危害马铃薯、苜蓿、啤酒花、草莓、烟草、茄子、大豆、花生、红豆草等重要经济作物和牧草。1996年,首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托乎拉乡发现1个疫情点,在新疆属国内首次发现。2003年至2005年,进  相似文献   

5.
惠州市红火蚁疫情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惠州市公园、住宅区、公路两旁、农村弃耕地等区域草坪、隔离带的红火蚁发生疫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惠州市大部分区域已发生红火蚁危害,与深圳、东莞等市的接壤地带是主要发生区,新建绿化草地如公园、公路两旁、住宅区、工业园区等区域的绿化带是主要发生地;在市属范围内,惠城区有6个镇(街)、博罗县有11个镇、惠阳区有4个镇分别遭受不同程度的红火蚁危害,其中惠城区内45个诱测点中有4个点属中度危害区、6个点属严重危害区,而龙门县和惠东县没有发现红火蚁疫情.  相似文献   

6.
傅德明 《农家致富》2005,(24):46-46
入秋以来,我国局部地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据此,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期审议并通过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该条例的出台将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保障。[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1,(7):10-10
国家林业局发布林业有害生物警示通报,新疆首次发现我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扶桑绵粉介(又名棉花粉介),疫情发生区涉及乌鲁木齐、昌吉和喀什3个市(州、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室大棚、大学校园和花卉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因其产量高、质量优,被称为“牧草皇后”,19世纪初首先种植在美国东部。在1849—1852的苜蓿发展热潮中,南美的“智利苜蓿”(Chileanalfalfa)传入加利福尼亚,并获得成功。随后从加利福尼亚传播到美国西部各州,然后又返回东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更多的苜蓿种质资源从世界各地传入美国,构成了今天美国苜蓿育种计划和苜蓿品种多样性的基础。1.苜蓿生产近况1997年苜蓿在美国作物播种面积中排第五位,仅次于玉米、大豆、小麦和非苜蓿牧草,其中10个州的苜蓿播种面积占苜蓿播种总面积的60%。除蒙大…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白蛾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了新的危害苗头,发生面积明显反弹。目前,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陕西等6个省份有美国白蛾疫情,涉及116个县(市区)。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坚决遏制美国白蛾疫情严重发生和扩散蔓延的势头,确保不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10.
苜蓿蚜虫是紫花苜蓿田的一类重要害虫,主要种类有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及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为优化紫花苜蓿田苜蓿蚜虫的诱集技术,为防治苜蓿田蚜虫制定科学详尽的综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分别于2021、2022年连续2 a测定苜蓿生长期8种颜色诱虫板、2个悬挂高度、2个田间位置、每日4个时段等因素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田内苜蓿蚜虫诱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色诱虫板对苜蓿蚜虫具有强烈趋性且对天敌影响小,2 a平均诱集量分别为57、56头/板;蓝色诱虫板悬挂高度在50 cm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20 cm处;诱虫板放置在田间边缘地段较中央地段诱虫板的诱集效果好;在每日监测的4个时段内,下午至黄昏时分(15:00—19:00)诱集到苜蓿蚜虫的数量最多。此外,监测了苜蓿蚜虫的年种群动态发生规律,即每年7月中下旬苜蓿蚜虫为害达到高峰;第2茬诱集到的苜蓿蚜虫最多,而每一茬次苜蓿在现蕾期蚜虫为害最严重。综上,蓝色诱虫板放置在田间边缘地段,悬挂高度为50 cm,在每天15:00—19:...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滴灌条件下不同花期紫花苜蓿的农艺性状特征,明确苜蓿各农艺性状指标与干草产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苜蓿生长的4个花期,即孕蕾盛期(S1)、初花前期(开花5%,S2)、初花后期(开花10%,S3)和盛花期(开花50%,S4),进行苜蓿不同花期的株高、茎粗、茎叶比及干草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相同茬次,随着花期的推进,苜蓿的株高、茎粗、茎叶比及干草产量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盛花期各指标均显著大于孕蕾盛期(P<0.05)。紫花苜蓿的总干草产量为S2(刈割5茬)最大,其次分别为S3、S4、S1。不同花期滴灌苜蓿各农艺性状与苜蓿干草产量的关联度不同,相同花期,茎粗与苜蓿干草产量的关联度最大。在盛花期(开花50%,S4)刈割有利于苜蓿单茬干草产量的提高,但实际生产中往往还需要考虑苜蓿的营养品质、年总干草产量及刈割成本。因此,可适当提前刈割期,在初花后期(开花10%)刈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hn)即TCK是我国重要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在世界范围,TCK已传播至31个国家。新疆周边8个国家小麦染疫尤为普遍,哈萨克斯坦是TCK疫情的重要发生区。哈萨克斯坦共有14个州级行政区域,其小麦主产区中北部的阿克莫拉、北哈萨克斯坦和库斯塔奈3个州,是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等疫情的严重发生区。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蔓延特点、变化趋势和应对策略,预防禽流感疫情的大爆发,利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3—2013年有关禽流感疫情数据,以及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有关疫情公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在WHO报告的15个发生H5N1禽流感疫情的国家中,我国发生确诊病例42人、死亡28人,总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均位于第四,具有发生时间长、死亡率高的特点。H7N9疫情发生突然,爆发期约1个月,截至2013年底,共发生感染病例141人,死亡45人,疫情波及12个省(市)的42个地市。我国在完善应急预案制度基础上,建立了公开、及时、透明的禽流感疫情信息通报机制,同时将H7N9禽流感纳入国家乙级传染病监控体系,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近年来焦作检验检疫局截获白腹皮蠹疫情特点、趋势及规律,为检验检疫系统截获防护白腹皮蠹疫情提供参考。方法: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自带的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白腹皮蠹疫情截获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上半年焦作检验检疫局共截获白腹皮蠹疫情14批,各年度截获白腹皮蠹疫情数依次为1批、0批、4批、2批、1批、1批、5批。所有截获白腹皮蠹疫情中乌拉圭5批占35.714%,阿根廷4批占28.571%,美国2批占14.286%,南非、荷兰、加拿大各1批占7.143%。截获白腹皮蠹疫情绵羊皮构成中,甜板皮(a)8批占57.14%,盐干皮(b)4批占28.57%,混合型2批占14.29%。除2006年没有截获外,每年均有截获,且各年度呈现一定程度的春夏两季发生白腹皮蠹疫情高峰。结论:近年来随着贸易国别的不断扩大,进境绵羊皮批数的增加,焦作检验检疫局截获白腹皮蠹疫情上升了5倍以上,焦作地区羊皮加工业受白腹皮蠹疫情的威胁目益增多,携带白腹皮蠹疫情的发生也呈增加趋势。建议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包括制定疫情防控计划、加强人员配备、强化企业安全、卫生意识、加强产品装运前除害处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弱秋眠性紫花苜蓿饲用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个强秋眠性苜蓿品种为对照,对13个弱秋眠性苜蓿品种的叶茎比、蛋白质含量(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纤维素(C)、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弱秋眠性品种叶茎比均在69%以上, 粗蛋白含量平均为21.4%,IVDMD均达到了65%以上的水平。在本试验中,有4个苜蓿品种(Hunter River,德福,GT13R,路宝)的NDF和ADF含量达到了美国苜蓿等级1级标准的要求。在6个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指标中,ADF,NDF,C与IVDMD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①IVDMD(%)=95.569-0.698×NDF(%),r=-0.902,N=15; ②IVDMD(%)=88.198-0.595×ADF(%), r=-0.820,N=15;③IVDMD(%)=84.291-0.698×C(%),r=-0.844,N=15。其中,NDF对IVDMD的影响最大。13个弱秋眠性苜蓿品种产生泡沫平均值为33.6 mL/g,其中 Hunter River,GT13R,牧歌701和爱博产生的泡末体积小于30 mL/g,属于致膨胀病较弱的苜蓿资源。云南野生苜蓿地方品种——德钦苜蓿产生泡沫最多,超出其它品种8 mL/g以上。上述结果表明,引进云南的13份弱秋眠性苜蓿品种具有较高利用潜力,可作为云南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冬春优质牧草的重要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6.
棉盲蝽是指棉田常见的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和中黑盲蝽的总称,均属半翅目,盲蝽科.在临清市绿盲蝽年发生5代,三点盲蝽年发生3代,苜蓿盲蝽年发生4代,中黑盲蝽年发生4代,是棉花蕾铃期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红火蚁在高州市的疫情发生和分布情况,2019年8—11月对高州市20个镇(街道)开展红火蚁疫情普查,并在疫情严重区域建立红火蚁防控示范区.结果表明高州市20个镇(街道)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红火蚁疫情,发生总面积为1994.26 hm2,总体发生程度为中度(2级),平均诱集工蚁数和平均活蚁巢数分别为53头/瓶和0.46个/100 m2.高州市西南部的云潭镇、沙田镇、石仔岭街道、镇江镇、石鼓镇、长坡镇6个镇(街道)红火蚁疫情发生严重,部分镇平均发生程度达到重度(4级).不同生境类型红火蚁的发生程度存在差异,以农田荒地生境红火蚁发生最为密集且发生面积最大.在云潭镇新农村和石鼓镇九罡村建立红火蚁防控示范区,采取专业化统防统治措施,4次防控后示范区活蚁巢和工蚁减退率均达99%以上,防控效果显著.通过防控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防控药剂发放推动了各个乡镇的群防群治,有效遏制红火蚁的再次蔓延扩散,为当地红火蚁持续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草案)》,研究应对禽流感疫情影响、扶持家禽业发展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赵震杰 《河南农业》2009,(11):21-21
一、棉花盲蝽蟓的发生规律及危害 (一)棉盲蝽蟓的种类和形态特征棉盲蝽是为害棉花的多种盲蝽的统称,属半翅目。盲蝽科,我国各棉区常见为害棉花的有6种: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牧草盲蝽及赣棉盲蝽。在南阳市范围内棉田发生的有4种盲蝽: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逐渐在全球扩散,亚洲地区发生的频率较高,这与候鸟的迁徒散毒有关系,在越南、泰国等一些国家,已有数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的报道。去年冬季以来,我国广西、湖北、湖南等多个省(市)相继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给国家、养殖户及禽肉出口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