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兴义市2014年在超级杂交稻的示范推广方面,以要素管控为核心,以优良品种为前提(示范区选用超级杂交稻品种Y两优6号和准两优527为主推品种)、以培育壮苗为基础、以增密足肥为手段、以抗倒防病为保障,找对了切入点,从基础上搭建高产架子,实现群体增产。经贵州省和黔西南州农业委员会组成的专家组验收,66.7 hm2高产示范区平均产量798.2kg/667m2,比非项目区平均产量562.8kg/667m2,增产235.4kg;666.7hm2核心示范区平均产量790.8kg/667m2,比非项目区增产228kg;经农业部专家组验收,马岭镇平寨村6.67hm2水稻超高产示范区平均产量957.6kg/667m2,比非项目区增产394.8kg。通过项目实施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通过推广规范化模式栽培技术,抓住播种、麦田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关键环节,使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田2009-2011年3 a平均产量达560 kg/667 m2,比实施高产创建项目以前的2007年增产171kg/667m2,比创建区外大田3 a平均增产125.8 kg/667m2;2011年项目区内0.33 hm2超高产样板田创历史最高,平均产量达678 kg/667m2,较项目区平均增产170.6 kg/667m2.从而辐射带动全区小麦单产和总产连年递增,小麦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方城县小麦高产创建的做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杰 《河南农业》2012,(19):53-54
一、创建成效近年来,方城县承担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1个,整乡推进万亩示范方3个,同时,自建万亩方2个,千亩方12个,百亩方16个,合计面积0.75万hm2。今年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平均产量603.7kg/667m2,整乡推进3个万亩小麦高产示范方平均产量551.8kg/667m2;自建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平均产量503.7kg/667m2,比去年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平均产量481.6kg/667m2,增产4.6%,比今年全县小麦平均产量425.9kg/667m2高出18.3%。二、主要做法(一)精心组织,明确责任1、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高产创建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正>1示范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1创建高产优质示范区2009年巴楚县棉花播种面积40 000 hm2(60万亩),平均单产皮棉128 kg/667 m2。共建立高产攻关田1个,高产攻关田设在阿克萨克玛热勒乡18村4组,面积130 hm2(1 950亩),平均产皮棉206.8 kg/667 m2,较前三年平均增产皮棉88.4 kg/667 m2。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2008年种植面积170万亩,平均单产499.2kg/667m^2,其中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平均单产达623.6kg/667m^2。根据万亩高产创建的实践,借鉴多年高产经验,现总结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平县扬武镇按照市、县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统一部署,连续6年扎实、有效地开展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6年累计实施水稻高产创建示范面积4869.40 hm~2,示范区平均综合亩产670.10kg,相比非示范区平均亩产605.70kg,示范区亩增产64.60kg,增幅达10.91%,总增产量464.6万kg,总增产值1039.4万元,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和示范辐射效果,带动了全县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鲁山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鲁山县把秋粮高产创建工作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抓好落实。在市局专家的指导下,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强化指导,落实措施,促使高产创建工作扎实顺利开展。2012年据县农业局专家验收,整体推进乡平均产量522kg/667m2,省级万亩示范片平均产量667.9kg/667m2,市级万亩方平均产量656.2kg/667m2,重点千亩方平均产量688.6kg/667m2,百亩攻关田2  相似文献   

8.
《浙江农业科学》2010,(6):1258-1258
<正>目前,浙江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承担的"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钱优0506中试与示范"高产示范方进行了产量验收。通过对整个示范方的目测,选取3块田进行整田机收测产,其中最高田块667 m2产量达751.4 kg,百亩方平均667 m2产量达725.3  相似文献   

9.
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平塘县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按照农业部高产创建活动的要求,在平塘县进行了水稻高产栽培。结果表明:在平塘县海拔1 000 m以下进行水稻超高产栽培,平均单产在850 kg/667 m2以上,同时具有单产达1 000 kg/667 m2以上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与平塘县农广校协作,在平塘县实施21hm2示范生产,其中核心示范12hm2,示范生产获得成功,核心示范区平均产量达785.4kg/667m2,最高产量达901.7kg/667m2,创贵州水稻生产新高。该品种在田间表现出稳产、高产、适应性广、抗性强、米质好等优点。现将该品种在平塘县示范栽培的表现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品种示范表现1.1农艺性状表现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平均株高120.26cm,平均穗长28.2cm,叶片数15.7叶,实粒数191.4,总粒数226.5,结实粒84.5%。有效穗数144.5~167.8万穗/667m2。该品种全生育期155d,分蘖力强,耐肥水,叶色深绿,剑叶宽、厚、直而长,株型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稻超高产如何有效控制无效分蘖的难题,采取以肥(氮肥)控蘖代替排水晒田控蘖的措施,对杂交稻准两优527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上等肥力田重施底肥的基础上,12个处理中,处理5(667m2栽1.33万穴,穴栽2株带2蘖壮秧,施肥水平为:氮肥底肥占55%、分蘖肥占10%、穗肥占35%;钾肥底肥占40%、穗肥占60%)产量最高为823.3 kg/667m2。其次是处理3(穴栽3株带2蘖壮秧,施肥水平为:氮肥底肥占65%、穗肥占35%;钾肥底肥占40%、穗肥占60%),产量为805.7 kg/667m2。两者均可实现有效控蘖,产量达800 kg/667m2以上的超高产栽培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水稻专用配方肥的施用效果,寻找出宁夏自流灌区水稻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比例,进行了水稻大田示范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施腐殖酸配方肥(20-6-9)46.3kg/667m^2,分别在水稻的分蘖期和抽穗期追施尿素10kg/667m^2、6kg/667m^2,既可满足作物生长对氮、磷、钾养分的需求,又可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配施氮素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秸秆还田后对水稻产量均产生增产作用,增产范围在2.7%~10.6%。其中秸秆全量还田(500kg/667m^2)配施碳铵14kg/667m^2+碳酸钙20kg/667m^2时水稻产量最高,达到553.4kg/667m^2,比对照每667m^2增产10.6%;其次是秸秆半量还田,配施碳铵14kg/667m^2的处理,667m^2产547.8kg,比对照667m^2增产9.5%;秸秆全量还田+施碳铵6kg/667m^2的处理产量最低,增产率为2.7%。同一调查日期内各处理株高相近。处理4对水稻稻瘟病、胡麻斑病、褐变穗等病害的抗性明显增强,稻瘟病发病率降低20%,抗倒伏和抗早衰能力明显增强。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穗粒数、空瘪率呈递增趋势,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碳铵施用量与产量呈良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处理4比处理3每667m^2增产水稻18.3kg,增产率为3.4%。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在海拔1 380m的安顺市西秀区对早熟杂交稻茂优601进行了栽培试验,试验选择密度和N、P、K施用量4个因素,每因素设3个水平,采用正交L9(34)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茂优601以每667m2密度1.85万窝,施碳酸铵 30kg、尿素7.5kg、磷肥50kg和氯化钾20 kg的处理为最优组合,产量可达604.5kg/667m2。  相似文献   

15.
横峰县主要示范推广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包括稻田耕沤灭螟技术;抗病、抗虫品种推广使用技术;生物农药防控病虫技术;灯光诱控害虫技术;性诱剂诱控技术;“三高三低”农药防治病虫害技术。采取的示范推广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领导、技术培训和宣传、示范与推广相结合和确保项目实施经费的到位。项目实施以来,示范区水稻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比非示范目区为害损失率降低2.5%~5.3%,平均降低3.9%,,示范区比非示范区每季每667m2防治次数减少1.5~2.5次,平均减少2次,节约防治成本15.32元,增收稻谷22.9kg,增收节支82.32元。2009-2013年全县累计推广面积4万hm2,增收稻谷1374万kg,增收节支4939.2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黔香优302在铜仁地区的播期与施肥量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优质杂交香稻黔香优302进行了不同播期和不同施肥量的裂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追肥量(施尿素5 kg/667m2、10 kg/667m2和15 kg/667m2)间差异不显著;在中等基肥和栽插基本苗2.4万株/667m2的条件下,4月15日播种的处理平均产量616.3 kg/667m2,比4月5日和4月25日播种处理的平均产量增产极显著。4月15日播种,施追肥尿素15 kg/667m2,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作壮籽肥栽培处理,最高可获得638 kg/667m2产量。  相似文献   

17.
免耕水稻直播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稻免耕直播、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常耕直播的对比试验,研究水稻在不同直播栽培条件下对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和免耕直播处理分别比常耕直播每667m2增产22kg、10kg,节约成本45元,值得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检验水稻盘育秧抛栽技术在我区的适应情况,寻求水稻生产新的高产节本增效途径,我们于1996、1997连续2a在西青区进行了水稻盘育秧抛栽技术试验研究项目,累计育秧面积0.8hm^2,实抛面积46hm^2。通过配套技术措施的实施以及加强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2a平均产量达453.6kg/(667m^2),较对照增产41.1kg/(667m^2),新增效益122.1元/(667m^2),累计新增效益8.4万元,累计节省用工成本2.76万元,总创效益达到11.16万元,达到了高产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江苏农业生产化肥减量施用的路径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农业生产化肥减量施用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利用1996—2015年江苏省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资料和农村统计年鉴面板数据,研究江苏省主要粮食作物(籼稻、粳稻、小麦、玉米)和经济作物(油菜籽、棉花、桑蚕茧和蔬菜)的种植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和化肥施用强度对农业生产减量施用化肥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5—2014年江苏省的化肥施用强度以桑蚕茧和蔬菜作物最大,分别为50~60kg/667m~2和40~50kg/667m~2;棉花和粳稻其次,为30~40kg/667m~2;小麦、玉米和中籼稻第三,为20~30kg/667m~2;油菜最小,为20kg/667m~2左右。2)2014年江苏省的小麦、粳稻、蔬菜和其余5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30.72%、24.83%、16.61%和27.84%,化肥施用量分别占其总用量的25.21%、27.58%、21.71%和25.5%。3)针对江苏省化肥施用现状,提出了降低化肥施用强度、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增强作物轮作体系等化肥减量施用可行路径。4)化肥减量施用措施的重点是控制小麦、粳稻等粮食作物,蔬菜、桑蚕茧等经济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并优先控制苏北地区农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完善减量施肥的相应法律法规,加强化肥施用量制度的建设,运用市场机制等完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杂交香稻香两优875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杂交香稻品种在贵阳高海拔地区高产栽培的技术,为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2007年在贵阳市郊(海拔1350 m)对优质杂交香稻香两优875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栽插株数的裂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农家厩肥1000 kg/667m2作基肥,4月5日播种和秧龄50 d的条件下,施纯氮6.9 kg/667m2和栽插1万株苗/667m2的处理产量达681.8 kg/667m2,获得较好结果。并对香优875在高海拔1200~1400 m地区的栽培技术和经济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