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青虾为甲壳类动物,要求虾池水溶氧含量在5mg/L以上,pH为7~8,水的透明度在40cm左右,池底的淤泥10cm左右,有机质含量较少,水质清新活爽.在养殖过程中,可参照上述因子,通过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调控,使虾池水质主要因子都保持在青虾生长最适宜的状态,以促进青虾生长.  相似文献   

2.
将平均体质量(103.6±13.8)g的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进行室内工厂化养殖,进行为期12个月养殖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氨氮含量在(0.141±0.033)mg/L~(0.174±0.010)mg/L之间,亚硝酸氮含量在(0.015±0.011)mg/L~(0.086±0.017)mg/L之间,溶解氧含量在(6.52±0.40)mg/L~(7.28±0.62)mg/L之间,化学需氧量在(0.56±0.011)mg/L~(0.88±0.013)mg/L之间,活性磷酸盐的含量在(0.032±0.018)mg/L~(0.054±0.015)mg/L之间,pH值在(7.91±0.035)~(8.12±0.012)之间;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养殖水环境中的氨氮、亚硝酸氮、化学需氧量和活性磷酸盐的含量增加,溶解氧和pH值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分析对虾工厂化养殖与池塘养殖环境的差异及探讨简易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试验借助常规的水质检测方法,对比两系统水质因子,分析处理系统废水处理前后各水质因子的变化.工厂化养殖排放废水DO含量的变化范围为7.1~12.6mg/L;池塘养殖排放废水DO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9~4.8mg/L,远低于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废水TSS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00.4~140.0mg/L:工厂化养殖废水TSS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72.6~220.4mg/L.方差分析表明,工厂化养殖废水的TSS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1);工厂化养殖排放废水的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经沉淀池处理后,TSS含量降低了66.9%;经栽培有裙带菜的养殖槽,废水中TAN、NO2-N、NO3-N和PO4-P分别降低了58.1.0%、43.0%、55.9%和29.1%.来自工厂化养殖的废水含有较多的污染物质,直接排放可能对环境的危害更大;该实验设计的简易水处理系统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crucian)养殖池塘水体主要水质因子周年变化的测定与比较,探讨异育银鲫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主要测定水体中总磷(TP)、磷酸盐(PO43--p)、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和铵态氮(NH4+-N)的含量.结果表明,养殖水体中TP含量的全年变化范围为0.10~1.00 mg/L,12月至次年2月的含量较低,仅为0.10~0.12 mg/L; PO43--P的全年变化范围为0.03~0.67 mg/L,6-9月含量较高,为0.20~0.67 mg/L;NO3--N的全年变化范围为0.02~ 6.75 mg/L,最高值6.75 mg/L出现在8月、11月;NO2--N的全年变化范围为0.01 ~0.60 mg/L,8月呈现最高值(0.60 ±0.01) mg/L;NH4+-N的全年变化范围为0.37~ 2.90 mg/L,5-8月含量较高;溶解态无机氮(DIN)的全年含量为1.06 ~9.19 mg/L,从全年的氮平均含量进行考查,NO3--N、NH4+-N、NO2--N分别占DIN的56.63%、38.08%、5.29%;氮/磷在5月、11月出现2个峰值.说明异育银鲫养殖池塘的水体氮和磷的营养含量受光照、水温和鱼体活动等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滆湖地区3种不同鱼类养殖模式的污染强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OD在生长旺期的8月达到最高,其中池塘养殖水远高于围栏养殖,达29.3 mg/L。投喂饵料的围栏养殖水COD浓度为16.0 mg/L,也略高于不投喂饵料的围栏养殖水浓度。投饵与不投饵的围栏养殖水体的TN和TP浓度差别不大,在4月浓度最高,分别为4.37~4.68和0.53~0.63 mg/L;池塘水的TN和TP最高值出现在12月的枯水期,分别为5.71和0.73 mg/L。对养殖水体的2次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表明,7月池塘养殖水质属于中营养化,围栏养殖的2个试验点水质均属于富营养化,12月3个试验点水质均属于富营养化。提高饵料中的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和充分利用天然饵料是控制水产养殖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EM复合菌与鱼腥草镶嵌模式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以期为鱼腥草浮床+EM菌修复系统在池塘养殖水体修复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鱼腥草为浮床植物,研究7.5%浮床、15.0%浮床、7.5%浮床+EM菌、15.0%浮床+EM菌、EM菌无浮床和无EM菌无浮床(CK)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不同处理池塘pH及水温均在正常范围,处理间变化不明显;但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存在差异,不同处理水质的pH、DO、TN、NH3-N、TP、CODMn和BOD5平均分别为7.92~8.48、4.44~7.19 mg/L、1.15~1.83 mg/L、0.40~0.61 mg/L、0.09~0.18 mg/L、1.20~2.40 mg/L和1.90~3.23 mg/L,综合污染指数为0.97~1.84,15.0%浮床+EM菌镶嵌处理对池塘水质修复效果最好,对TN、NH3-N、TP、CODMn和BOD5水质因子浓度的削减效果分别为9.66%、5.86%、-25.93%、40.98%和31.33%,其水质污染程度和污染水平分别为尚清洁和标准限量内(达2级标准),其余处理水质均为污染和超出警戒水平。【结论】15%鱼腥草浮床+EM复合菌镶嵌处理对池塘水质修复效果最好,但因“水呼吸”现象影响水体溶解氧浓度,选择15%鱼腥草浮床+EM菌修复模式时需要配备增氧设备辅助增氧,以进一步提升池塘水体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2009年6月至9月,对卡拉白鱼养殖池塘的水质,浮游生物种类、数量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池水pH为9.01,盐度0.19%,碱度9.72 mmol/L,硬度9.99 mmol/L,化学耗氧量(COD) 14.99 nmg/L,总氮1.13 mg/L,总磷0.26 mg/L.水型为C1Mg水质,属于高pH、高碱水体.浮游植物5门10个种属中,蓝藻门(Cyanophyta)有4个种属,占40.07%,其中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优势种;绿藻门(Chlor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出现2个种属,分别占33.50%和22.55%,绿藻门以新月藻(Closterium sp.)为主,其他2门2个种属共占4.35%.浮游植物数量变化范围为631.2×104 ~1 091.4× 104 ind/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6.124~41.325 mg/L.浮游动物9个种属中,原生动物(Protozoa)仅1个种属,占16.27%;轮虫(Rotipera)有3个种属,占45.55%;枝角类(Cladocere)3个种属,占22.99%;桡足类(Copepoda)有2个种属,占15.18%.浮游动物数量变化范围175~264 ind/L,生物量13.15 ~ 19.44 mg/L.浮游植物数量在6月份较高,7月逐渐下降,9月份较低;浮游动物群体6月至9月份变化不明显.水质和浮游植物指示物表明池水为重富营养化水体,生物量范围属于肥水高产鱼塘.  相似文献   

8.
凡纳滨对虾室内外高密度养殖池水质状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凡纳滨对虾室内、外高密度淡化养殖试验,探讨了室内外养殖池水质变化及溶氧收支特点.结果表明,养殖周期内室内池NO2--N平均值为0.342 mg/L、NO3--N为11.976 mg/L,极限著高于室外池(0.205、0.287 mg/L,P<0.01),pH值(8.13)和NH3-Nm(0.053 mg/L)则极显著低于室外池(8.93、0.216 mg/L,P<0.01),室内、外池的DO(6.64、6.60 mg/L)和CODMn(17.30、17.83 mg/L)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内、外池的主要水质指标基本控制在对虾合适生长范围.室内、外试验池溶氧收支特点:室外池溶氧收大于支,水柱水呼吸为主要耗氧因子;室内池机械增氧能满足耗氧需求,虾呼吸为主要耗氧因子.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1999年1月-5月杭州湾畔金山漕泾地区用于水产养殖的河口沿岸水化学状况总含盐量(16.09±2.17)g/L;碱度(1.61±0.61)mmol/L;pH值为8.00±0.12;阴阳离子中含量最高者分别为(8.37±1.23)g/L的Cl-与(5.05±0.72)g/L的Na++K+,为典型河口区水质特点.属海水水质类型,即氯化水、钠组、Ⅲ型(ClNaⅢ).常规水质指标如下Nt为(2.01±0.40)mg/L,其中NH3-Nt占52.9%,N03--N占46.6%,N02--N占0.5%;有效磷PO3-4-P含量为(0.021±0.010)mg/L;氮磷比(N/P)=212(原子比);化学需氧量(CODMn)为(10.59±1.42)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为(1.52±0.67)mg/L;溶解氧(DO)平均值为(8.29±0.68)mg/L.  相似文献   

10.
杭州湾漕泾沿岸水化学状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报道了1999年1月-5月杭州湾畔金山漕泾地区用于水产养殖的河口沿岸水化学状况总含盐量(16.09±2.17)g/L;碱度(1.61±0.61)mmol/L;pH值为8.00±0.12;阴阳离子中含量最高者分别为(8.37±1.23)g/L的Cl-与(5.05±0.72)g/L的Na++K+,为典型河口区水质特点.属海水水质类型,即氯化水、钠组、Ⅲ型(ClNaⅢ).常规水质指标如下Nt为(2.01±0.40)mg/L,其中NH3-Nt占52.9%,N03--N占46.6%,N02--N占0.5%;有效磷PO3-4-P含量为(0.021±0.010)mg/L;氮磷比(N/P)=212(原子比);化学需氧量(CODMn)为(10.59±1.42)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为(1.52±0.67)mg/L;溶解氧(DO)平均值为(8.29±0.68)mg/L.  相似文献   

11.
赤水河流域下游水质监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赤水河下游断面水体进行为期2年的水质特征调查,并结合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该断面水体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断面水体CODMn含量在1.10~4.20 mg/L,平均值为(1.76±0.79)mg/L;BOD5含量在0.40~2.00 mg/L,平均值为(1.01±0.45)mg/L;NH_4~+-N含量在0.16~0.62 mg/L,平均值为(0.31±0.12)mg/L;TP含量在0.02~0.11 mg/L,平均值为(0.05±0.03)mg/L;DO含量在8.0~12.9 mg/L,平均值为(10.5±1.42)mg/L。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该断面水体综合污染指数处于清洁水平,但季节间有变化,赤水河下游水质在丰水期最好,其次是平水期,枯水期水质最差,但均达到了Ⅲ类水体标准。连续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除了TP,其余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灰色聚类法评价淀山湖水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逐月在淀山湖6个站点进行水质参数测定。水质参数在各站点的月平均变化范围为DO7.210~9.943(mg/L)、BOD53.810~4.940(mg/L)、CODMn6.016~7.053(mg/L)、TP0.137~0.366(mg/L)、NH3.N2.176~3.362(mg/L)、Chl.a29.814~56.02(mg/m^3)。对各站点2004年水质参数的月平均测定结果应用灰色聚类方法进行富营养化程度和水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显示:调查的六个站点全部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六个站点的水质全部处于V类水等级。在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过程中,权系数最大的是氮、磷及叶绿素a。因此,在淀山湖人工栽植水草进行脱氮除磷、放养滤食性鱼类抑制藻类大量繁殖是改善淀山湖水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灰色聚类法评价淀山湖水质状况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2004年逐月在淀山湖6个站点进行水质参数测定。水质参数在各站点的月平均变化范围为DO7.210~9.943(mg/L)、BOD53.810~4.940(mg/L)、CODMn6.016~7.053(mg/L)、TP0.137~0.366(mg/L)、NH3.N2.176~3.362(mg/L)、Chl.a29.814~56.02(mg/m^3)。对各站点2004年水质参数的月平均测定结果应用灰色聚类方法进行富营养化程度和水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显示:调查的六个站点全部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六个站点的水质全部处于V类水等级。在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过程中,权系数最大的是氮、磷及叶绿素a。因此,在淀山湖人工栽植水草进行脱氮除磷、放养滤食性鱼类抑制藻类大量繁殖是改善淀山湖水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珠江河口水体中As的分布,2006年在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8大出海口进行水体监测.结果表明:八大口门水体中As含量均没超过地表水一类水质标准,As平均含量为0.0018 mg/L,最大值为0.0059 mg/L,最小值为0.0002 mg/L.从珠江河口空间动态看,As平均含量:虎门>蕉门>横门>磨刀门=洪奇沥门>虎跳门>鸡啼门>崖门;从季节上看:5月>8月>2月>11月,丰水期大于枯水期.单因子评价指数法结果表明.珠江河口污染指数均小于1.As在珠江口对污染贡献较少.  相似文献   

15.
对嘉陵江不同断面营养盐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N为1.11 ̄4.18 mg/L,年均值2.16 mg/L;TP为0.03 ̄0.67 mg/L,年均值0.14 mg/L。不同形态N、P营养盐浓度存在季节性差异,但变化规律不明显。NO3-N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占无机氮的80% ̄90%,三态无机N处于较稳定的热力学平衡状态中;流量与TN、TP年输出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6**(n=12)、0.996 3**(n=12),说明水体氮、磷主要来自于面源污染。对嘉陵江全年营养盐输出作了初步估算,对比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口营养盐排放量,表明嘉陵江全年TN、TP通量分别达到三峡库区67个主要城市污水口排放量的33.2、27.9倍。  相似文献   

16.
对常规工艺砂滤池去除巢湖源水氨氮能力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如果滤池前停止加氯等消毒措施,石英砂滤料可以滋生大量微生物降解源水中的氨氮,在滤池进水氨氮浓度为0.1~2.5 mg/L时平均去除率为67%,进水浓度大于0.5 mg/L时,氨氮的去除率在70%以上,进水氨氮浓度在2.0 mg/L左右时去除率达80%以上,而在进水浓度小于0.5 mg/L时,氨氮去除效果下降,平均去除率为46%。当滤后水中亚硝酸盐氮浓度较高时,加氯可以与亚硝酸盐氮起氯化反应,有效降低亚硝酸盐氮浓度,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三沙湾海域水质周年变化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对福建三沙湾海域进行了周年的布点采样,共设20个站位,8个航次,调查内容涵盖海域的营养盐及常见水质指标。结果表明:从季节变化上来看,三沙湾海域春季水质最好,各站位水质指标基本符合海水二类水质,营养级别为贫营养;夏季各站位水体无机氮含量较低,但水中活性磷酸盐浓度普遍高于0.045 mg/L,为氮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化水体;秋季各站位活性磷酸盐浓度和无机氮浓度普遍高于夏季,大部分站位活性磷酸盐浓度在0.06 mg/L以上,部分区域的无机氮含量甚至超过0.6 mg/L,为氮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化水体;冬季绝大多数站位的水质均满足海水三类水标准,水体营养级别为中度营养;从空间分布上来看,三都岛以西区域,网箱养殖大黄鱼等居多,水质较差,三都岛以东区域,海带养殖较多,水质较好。湾口区至湾顶部溶解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探究赤霉素(GA3)对苦瓜种子萌芽的影响,试验设5个赤霉素质量浓度(0 mg/L为温水浸种),并对3个不同苦瓜品种(槟城二号,青丰王,卢旺大肉苦瓜)的种子进行浸种,然后将其置于培养皿中,在30~33℃的培养室中进行发芽,统计其发芽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差异显著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质量浓度处理下,品种间发芽率大小为槟城二号青丰王卢旺大肉苦瓜,发芽率最高的处理是赤霉素浓度为10 mg/L,发芽率达75%,发芽率最低的为40 mg/L和0 mg/L(清水浸种)。由此说明,一定质量浓度的赤霉素浸种有利于提高苦瓜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9.
以纸为固体碳源去除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批实验和连续实验对以报纸为固体碳源的反硝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批实验结果表明,以报纸为碳源的反硝化反应受温度影响较大。室温条件下(25℃左右),细菌活力旺盛,代谢速度快,反硝化速率很高,是低温条件下的2.73倍。在连续实验中,室温条件下反应器启动快;稳定运行了2个月时间,进水NO3--N浓度变化范围为20.5~105.1 mg/L,当进水NO3--N浓度为20 mg/L左右时,出水NO3--N浓度最低为0.12 mg/L,去除率为99.41%;随着进水NO3--N浓度的升高,NO3--N去除率逐渐下降。实验后期,由于报纸表面变得光滑,没有足够的表面积供细菌生长附着,导致反硝化效率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s育苗用水的水质指标,进行了总氨态氮对海湾扇贝幼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8.20~8.30、水温为21.5~22.5℃、盐度为27~28条件下,总氨态氮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率的24 h半数有效浓度(EC_(50))为3.089 mg/L(非离子氨态氮NH_3-N=0.194mg/L),最大毒物允许浓度(MATC)为0.86~1.80 mg/L(非离子氨态氮NH_3-N=0.054~0.113 mg/L);在pH为7.95~8.10、水温为23~25℃、盐度为27~28条件下,总氨态氮对浮游期幼虫(2日龄)存活的48 h半致死浓度(LC_(50))为7.801 mg/L(NH_3-N=0.342 mg/L),96 h LC_(50)为2.445 mg/L(NH_3-N=0.107mg/L),144 h LC_(50)为1.294 mg/L(NH_3-N=0.057 mg/L);对浮游期生长的144 h EC_(50)为2.023 mg/L(NH_3-N=0.089 mg/L);浮游期的MATC为0.37~0.66 mg/L(NH_3-N=0.016~0.029 mg/L);总氨态氮浓度≤2.03 mg/L(NH_3-N≤0.089 mg/L)时,均有幼体变态为稚贝;变态期(眼点出现至变态成稚贝)幼体眼点出现率的192 h EC_(50)为1.460 mg/L(NH_3-N=0.064 mg/L),变态率的408 h EC_(50)为1.927 mg/L(NH_3-N=0.085 mg/L)。研究表明,根据各个时期的EC5推测,海湾扇贝育苗期间,在pH为7.95~8.10条件下总氨态氮浓度控制在0.40 mg/L(NH_3-N=0.018 mg/L)以下最佳,本研究结果为完善海湾扇贝生态学及育苗期间的水质调控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