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结和归纳了近年来广州在示范区建设和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与法律法规的结合、提高标准化意识、人员队伍建设、推广体系、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和发展方向,而示范区建设是推行标准化生产的有力抓手和有效手段。文章从分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概念入手,阐述了河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主要成就,并从政府、市场主体、示范点、农户等方面分析了河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政府重视不一,建设效果各异;市场主体薄弱,建设规模单一;示范点、示范户偏少,带动作用受限等,提出了今后河北省示范区建设工作的主要思路应从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扩大影响;培育主体,集体参与,打造品牌;广泛宣传,强化培训,提高素质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从完善示范产品标准体系、核心示范区建设、标准技术培训与推广、农业投入品使用、质量安全监测、产地准出制度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介绍了宜都市柑橘标准化实施的主要做法,并对其取得的成效进行阐述,以期为宜都市柑橘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响水红镶边绿扁豆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核心区位于江苏省响水县老舍乡,辐射带动小尖、南河、双港、六套等乡镇。示范区自2005年立项以来,盐城、响水质监和农林等部门积极将示范区建设列入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将其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以标准化工作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制定激励扶持政策,积极营造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杨静  李宏伟  王欢  李艳莉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305-306,308
针对目前全面推动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这一新课题,结合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的实践.提出了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山市千灯镇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区隶属千灯镇农技站,示范区建设围绕基础建设标准化、设施农业现代化、园艺农业科学化、推广服务社会化、管理机制企业化为目标,多方面筹集资金,努力引进农业科技项目,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多渠道聘请科技人才,并和科研院校挂钩进行技术攻关,在引进开发科技项目,更新调整产品结构,新技术推广应用,引导、带动、扶持农民种植等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全面推动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这一新课题,结合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的实践,提出了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稻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因地制宜,建立示范区标准体系;开展宣传培训,提升相关人员标准化水平;监督实施,确保体系运行有效;加大市场监督力度,加强生产投入品监管”四个方面进行了建设,在生态、社会及经济方面取得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9.
5月31日,广东省农业厅组织召开了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会议认真总结和交流了2002年以来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结合第一批省级农业标;隹化示范区考核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研究部署下阶段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推广标准化养殖的意义,并从养殖小区的建设、优良品种的选择、科学化管理、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发展生态畜牧业等方面论述了标准化养殖小区的科学建设。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尤溪县持续开展林业种苗繁育标准化示范建设,扎扎实实推进种苗繁育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主要措施及主要成效。不仅提高了林木种苗繁育标准化工作水平,也引导带动了营造林、生态公益林建设、森林保护、木材生产、林产品加工等方面标准贯彻实施,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灵武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状,分析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村.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是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格尔木市近年来从开展技术培训,推广标准化生产,进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创建国家级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格尔木市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及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普遍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农民标准化意识不强等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应从政策、项目、制度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打造农业品牌,以品牌化驱动标准化等方式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示范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确保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与推广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立新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建设"农机示范区"、开展农机化推广宣传与培训3个方面就新形势下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与推广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攻方向,以促进林农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依托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着力促进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把宿松县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成为具有示范推广、教育培训、交流合作、辐射带动等多功能的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示范区,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投入,不断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提高油茶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近年来,泰兴市坚持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与当地资源特点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吻合,与优势产业相配套,与龙头企业相衔接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了江苏省沿江地区优质弱筋小麦“宁麦9号”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级鲜食玉米标准化示范区。2005年江苏省沿江地区优质弱筋小麦“宁麦9号”标准化示范区已通过省级验收。这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了地区性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农业质量标准》2012,(4):I0002-I0003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切实推动农业标准化全面实施,湖北省于2009年3月启动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省农业厅印发了《湖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从2009年开始,用3年时间建立一批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以下简称“三品”)为主导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做法,包括:政府构建农业标准化组织领导机制,分产业制订标准,狠抓"三大体系"构建,分区域分层次推进标准化;从标准化推广实施情况,经济效益,技术进步,质量控制,社会与生态效益五个角度分析评价了常德市各县(区)四年来实施标准化所取得的综合效益;指出目前常德市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对有机肥使用的监管;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标准化生产的主体意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介绍南京市江宁区国家级水稻标准化示范区主要建设情况和标准贯彻与实施的主要做法,分析建设标准化示范区的效益,以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