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德惠市耕地地力等级评价因子的基础上,利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确定了每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耕地地力的评价,最后利用耕地地力综合评价等级指数确定耕地的级别为6个等级,并根据分级情况提出具体的改良措施,为德惠市耕地退化治理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耕地地力等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吉林省德惠市的图斑数据作为实验数据,选择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4个方面作为耕地地力等级的评价指标,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分类技术建立耕地地力等级评价模型.通过实验分析,得到的分级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对耕地地力等级评价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庄浪县耕地地力等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在GIS支持下,利用行政区划图、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的方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土壤理化性状、剖面性状以及立地条件等11个因子,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指数等方法将庄浪县71 079.3 hm<'2>耕地分为5级,并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技术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新疆轮台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轮台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方法]在GIS支持下,应用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收集轮台县的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以及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同时,选取与剖面性质、土壤理化性质、立地条件3个方面相关的12个影响因子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模型,在GIS的支持下对轮台县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轮台县40 486.67 hm2耕地中,根据地力水平分为五个等级,一至五级地分别占耕地的18.23;、44.77;、13.76;、13.52;、9.71;.[结论]轮台县耕地地力大部分属于中等水平,研究结果能准确的反映轮台县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情况,为研究区耕地质量提升、种植结构调整、精准农业的实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有助于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5.
张志宏  任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813-4815
基于GIS平台,运用其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模糊栅格叠置方法进行耕地地力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模糊数学方法确定指标隶属度,加权求和模型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最终得出耕地地力综合指数最大值最小值,利用等间隔法将综合指数分为4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评价过程是GIS技术方法在农业领域的成功运用,弥补了矢量过程存在的评价单元大小差别太大导致叠加误差大,计算地力综合指数需要在其他信息系统中进行或另外编程实现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在GIS及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行政区划图叠置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立地条件、土壤养分状况、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管理等4个方面12个评价因子,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模型.以重庆市梁平县为研究区,采取专家打分和特尔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隶属函数,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就其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另外,还对研究区水田和旱地分别进行地力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以进一步了解研究区的耕地地力状况.结果表明:在该县775.6 km2耕地中,一至八等地分别占耕地8.04%,9.08%,11.93%,17.15%,18.03%,14.84%,12.56%,8.38%.另外,其水田和旱地的耕地地力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木桶原理的县域耕地地力综合评价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地力评价通过定量的方法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可以摸清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土壤肥力状况及分布特征、土壤障碍因素,为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对了解当地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有重要作用。以婺源县为例,基于木桶原理,在分析耕地地力评价因子的基础上,利用SPSS方法进行因子分析,选取了11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确定耕地的等级。该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通过木桶原理得到的耕地等级既简单又直观,为耕地地力评价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利用GIS技术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信息系统,选取立地条件、理化性状、养分状况、土壤管理和剖面性状等5大地力要素,12个评价指标,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以始兴县为研究区域,运用空间分析、层次分析、模糊数学和综合指数等方法,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获取了耕地地力等级面积及其分布信息,经实地调查分析符合当地实际,表明该评价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拜泉县耕地地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研究在对国内外土地评价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评述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现有土地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针对黑龙江省拜泉县的现状,在GIS的支持下,利用3S技术与传统耕地地力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土壤图、行政区划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的方法划分评价单元,采用特尔斐法选取了9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数学模型拟合隶属函数,应用累加法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确定耕地地力等级。  相似文献   

10.
根据耕地资源特点和耕地地力评价的原理,建立了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耕地地力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各评价因子对庆阳市西峰区耕地地力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地貌类型、障碍层位置、土壤侵蚀程度、障碍层厚度、质地、有机质、剖面构型、耕层厚度、CEC、有效磷、质地构型.利用累加模型计算了耕地综合地力指数,绘制出西峰区耕地地力等级图,并根据相应的采样点位置,得到西峰区各乡镇不同等级耕地面积分布.所得结果将为推动西峰区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种植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为农村土地征用、转让、承包和补偿等费用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东丽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CLRMIS),对天津市东丽区耕地地力进行了评价,详细介绍了评价的全过程,包括确定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层次分析模型的建立、评价因子隶属函数模型的建立、耕地地力综合评价与分等定级、评价结果检验等,最终将东丽区耕地划分为4个等级。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和硕县耕地地力评价与耕地土壤改良分区制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和硕县耕地地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基于GIS方法对区域内耕地土壤改良利用进行分区.[方法]应用和硕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专题图叠加确定评价单元11728个,选取了土壤管理、物理及剖面性状、化学性状等12个影响因子,采用模糊评价、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对和硕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并运用GIS手段实现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空间制图.[结果]和硕县耕地总面积为30 073.32 hm2,根据地力水平分为四个等级,一至四级地分别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0.47;、34.91;、38.18;和16.43;.[结论]从耕地自然条件出发,得到了和硕县耕地土壤培肥改良利用区、耕地土壤微肥改良利用区、耕地环境条件改良利用区和耕地土壤不良质地构型的空间分布.和硕县耕地大部分属于中等水平,土壤改良分区的空间表达有助于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3.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不可再生性资源。耕地地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摸清耕地地力及其影响因子的变化,是建立耕地质量预测预警体系的重要前提。该文就是运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构建泰兴市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模型、隶属函数模型,评价耕地地力等级,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施肥、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屏南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成果,分析了屏南县耕地生产潜力和耕地地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耕地地力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北辰区耕地地力评价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IS技术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地力评价模型,对天津市北辰区现有耕地自然地力进行综合评价,绘制各养分空间分布图和地力等级空间分布图,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施肥建议和改良措施。从而实现土壤信息交流与共享,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借用机器学习算法——判别分析算法来简化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探索区域尺度上机器学习方法在地力评价应用的新途径。[方法]基于辉县市测土配方施肥财政补贴项目耕地地力评价工作获取的基础数据,依据我国农业部标准《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 1634—2008)和该市耕地地力评价实践经验,选取研究区表层土壤质地、土壤剖面特征、地表砾石度、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含量、灌溉保证率、排涝能力、地貌类型、坡度等10个土壤和立地条件因素作为耕地地力水平的判别变量,构建Fisher典则判别函数模型,对5 922个评价单元的耕地地力状况进行判断分析和归类分级。[结果]经对判别结果进行统计验证和回代验证,显示预测判别正确率高达91.4%。[结论]在耕地地力评价与分级标准确定的前提下,判别分析算法在区域尺度上对分析耕地地力状况、预测耕地地力等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7.
按照地力等级的划分指标,通过对5700个评价单元耕地地力综合指数(IFI值)的计算,对照分级标准,翼城县耕地划分为8个地力等级,通过系统的的系列工作过程,进行耕地地力调查和质量评价,主要用于耕地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包括耕地数量平衡与人口发展配置研究、耕地地力与粮食生产能力分析、耕地资源合理配置意见,同时提出来适合县域情况的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不同尺度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可比衔接是提高耕地质量评价工作成效的关键。在耕地地力评价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对比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进行河南省漯河市县域-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对比衔接研究。结果表明,评价模型(指标体系、指标赋值及权重)的差异是导致同一研究区不同尺度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漯河市县-市评价综合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以此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实现县级评价结果与市级评价结果之间的数据衔接与相互检验。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PGIS的耕地地力评价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山西省闻喜县为例, 运用GIS技术建立了闻喜县耕地资源数据库系统。耕地地力评价单元通过叠加土地利用现状图、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和土壤图所形成的图斑组成。针对闻喜县的实际情况, 筛选出15项指标进行评价。用15项耕地地力评价指标计算每一个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指数, 以该指数作为耕地地力评价依据, 并针对耕地的不同等级所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为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在耕地地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空间数据框架基础,结合农业部门现有的土壤普查和样点调查分析资料进行耕地地力评价,相比目前我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中以1∶50 000为基础进行的耕地地力评价结果,本研究方法的评价结果耕地分布的空间定位更正确、更切合现状,评价单元的划分更合理、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更加精细,能大幅度提高耕地地力评价的精度。本研究方法在耕地地力评价上的应用,有利于为建立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管理系统提供详细的基础信息和科学管理耕地,更好地满足精准农业和农业生产中施肥管理对耕地信息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