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新疆垦区一方面牛羊养殖需要大量质优价廉的饲草,另一方面大量的棉花秸秆被粉碎还田,未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饲料化开发利用棉花秸秆,提升垦区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势在必行。为此,本文介绍了垦区棉花种植及棉杆利用情况,分析了棉花秸秆的营养成分,简述了棉花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方法,提出了垦区棉秆饲料化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2月29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棉花秸秆饲料化技术交流座谈会在库尔勒市召开。会议透露,目前新疆棉花秸秆开发利用取得重大突破,棉花秸秆饲料化技术已逐步用于生产据了解,新疆棉花秸科年产量达1 000万t以上,棉花秸秆富含粗纤维,具备制作优质饲料的基础,但因其木质纤维素含量高、含游离棉酚及适口性差等限制因素,直接用作饲料利用率低、效果差,阻碍了棉花秸秆规模化综合利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作为新疆重要的产棉区,近年来加快推进棉花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饲料化技术研发,联合新疆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种植基地,棉花秸秆资源丰富,充分开发利用棉花秸秆饲料资源,不仅可以缓解饲草料缺乏的问题,还可以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农牧民收入。本文介绍了新疆棉花秸秆饲喂模式,并对各种饲喂模式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新疆棉花秸秆饲料化利用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花种植总面积连续20年位居全国第一,但我区棉秆的利用量不足资源总量的1/10,本文就棉秆饲料化利用存在的主要限制因素,及近年来取得的进展进行简述,并对实现棉秆发酵饲料产业化生产的途径及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具有丰富的棉花秸秆资源,如新疆每年棉花播种面积60万hm2左右,按每公顷产秸秆 1万kg计算,年产棉花秸秆约60亿kg。习惯上棉秆常用作燃料或被废弃,而棉秆能否被草食家畜利用却鲜有报道。我们通过对棉秆营养成分和其在瘤胃中降解率的分析,探讨棉秆用作反刍家畜饲料的利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选用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3头成年肉牛,年龄均为10岁,体重均为500公斤,具有永久性瘤胃瘘管,饲养在养牛场封闭圈舍内预试 14 d转入正试,试验期1999年3月20日至5月20日。日粮…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饲料需求量日益增加、人畜争粮局面不断发展的现状,研究以先进的微生物技术为基础,利用破碎后的棉秆等粗饲料作为发酵主体,玉米粉等作为能量饲料,添加一定量的水和微生物菌剂,采用厌氧发酵技术制备反刍动物全混合日粮(TMR)的工艺方案。同时开发出一组用于棉秆资源饲料化利用的新设备、新技术,为解决我国养殖行业饲料来源过度依赖粮食,秸秆资源长期闲置、处理困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库车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大县,又是新疆棉花生产基地,有着丰富的棉花秸秆资源,为了解决困饲草短缺而制约着畜牧业发展的矛盾,综合开发利用棉花秸秆,增加棉花种植的综合效益,是解决草畜不平衡的矛盾、加快库车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与库车县科学技术委员会、草原工作站共同完成了棉秆发酵饲料喂养家畜对比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饲料喂对比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玉米秆、高粱秆、麦秆等都被制作成饲料,棉秆却较少用于饲料。是我们的饲料太多而使棉秆显得多余吗?事实并非如此。长期以来,饲草料不足成为困扰农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棉秆因木质化程度高、牲畜适口性差及游离棉酚含量严重超标,用一般技术处理又难以达到饲料标准,被弃之不用。能否将棉秆变废为宝呢?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秸秆饲料项目组专家一致认为:棉秆发酵饲料项目技术可行,经济效益明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应尽早实施大范围推广。开发棉秆资源饲畜,已不再是天方夜谭。据项目组负责人邢春林介绍,棉秆发酵饲料…  相似文献   

9.
新疆棉秸秆资源丰富,开展饲料化利用有利于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本文介绍了新疆棉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棉秸秆饲料化利用价值分析及技术路线探讨,最后提出新疆棉秸秆饲料化利用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过两年的攻关研究,新疆农业科学院已在“棉秆微贮技术及配套机具示范推广”科研项目上获得重大突破,从而使棉花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新疆农区畜牧业展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使一些农区养殖户越来越感到饲料来源的不足。而棉秆中存有的游离棉酚毒素,又无法让这种棉花副产品成为饲料,致使每年数以万吨计的棉粕等只能返耕还田,或就地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1.
棉花秸秆的瘤胃ADF降解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棉花秸秆营养成分和棉秆在瘤胃降解率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棉秆ADF(酸性洗涤纤维)在瘤胃有效降解率为28.98%,占玉米秸秆66.65%。针对我国人多地少国情,在种棉区既可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棉花,又是畜草丰富的资源,而且棉秆如果经过微贮等生物技术处理后,无疑将会进一步提高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在新疆喀什、和田、阿克苏、库尔勒等地设12个试验点,肉羊选取10~12月龄多浪、湖羊、多湖杂交和湖多杂交母羊共2 456只,分对照组与试验组进行棉花秸秆裹包微贮饲料饲喂对比试验,试验组日粮配方中增加裹包发酵棉秆饲料2~4 kg/d,试验期为349d,结果显示试验组337只多浪羊日均增重134 g,341只湖羊日均增重113 g,298只多湖羊日均增重115 g,254只湖多羊日均增重93 g,试验组肉羊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棉秆裹包微贮饲料可以替代现有青、粗饲料,在肉羊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甘肃省秸秆饲料化利用开展情况,近日,甘肃省农牧厅会同省财政厅研究确定2017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实施工作,补助1 000万元开展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以及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工作。为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2017年甘肃省继续组织实施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创建、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和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创建项目安排在临夏县、灵台县实  相似文献   

14.
敦煌市拥有丰富的人工种草和农作物秸秆资源,但在秸秆饲料化利用方面仍然存在收贮能力不足、利用率偏低和先进加工技术比重不高等问题。为有效解决秸秆饲料化利用率低及当地牛羊饲草料不足的问题,当地农户充分利用微贮饲料制作技术优势,将玉米、小麦、棉花等当地随处可见的农作物秸秆进行精细化处理与加工,生成新型的微贮饲料。本文就秸秆微贮技术在敦煌市养殖业中的应用进行概述,简要介绍秸秆微贮饲料的优势及制作工艺,旨在为大范围推广秸秆微贮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将棉花秸秆加工用作牛羊饲料的方法,并总结了秸秆常用的微化、盐化、碱化、氨化4个调制方法,将难以消化的棉花秸秆加工成易入口、易消化的饲料。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开发利用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措施之一,是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草食家畜饲草来源的重要措施.秸秆饲料化主要指通过利用青贮、微贮、揉搓丝化、压块等处理技术,把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 1 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草食家畜养殖规模小,缺乏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推广的有效载体,制约了秸秆饲料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新疆棉花秸秆作为饲料资源的利用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达178.3万公顷.约占全国棉花种植总面积的1/3。棉花已经成为新疆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尤其南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农业耕种面积的90%以上回。棉花的大面积种植带来了丰富的秸秆资源.按每公顷产秸秆10050kg计算网.年产棉花秸秆约1791.9万t.约占新疆农业秸杆的1/3.这是一笔巨大的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清水县秸秆饲料化利用情况的调研,分析了清水县种植业和饲草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发放秸秆饲料化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这次秸秆饲料化利用评估工作进行论证,发现秸秆饲料化利用对节约资源、改善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过两年的攻关研究,新疆农业科学院已在“棉秆微贮技术及配套机具示范推广”科研项目上获得重大突破,近期通过新疆科委和科技兴农办公室的验收,从而使棉花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新疆农区牧业展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使一些农区养殖户越来越感到饲料来源的不足。而棉秸中存有的游离棉酚毒素,又无法让这种棉花副产品成为饲料,致使每年数以万吨计的棉粕等只能返耕还田,或就地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新疆农科院农机化研究所和微生物研究所成功研制出4项新技术,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棉农的棉秸…  相似文献   

20.
按照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临夏州结合实际,开展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本文通过对临夏州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玉米秸秆饲料化在壮大畜牧业、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优势及潜力,进而提出临夏州加快推进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的思路、方向和关键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