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安徽省19912013年环境污染指标和人均GDP的统计数据,建立了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水平(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与预测了人均GDP增长与工业"三废"排放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比较特殊。安徽省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曲线不同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呈现出一种"U型+倒U型"的发展趋势;人均GDP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曲线和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曲线则呈现出一种三次回归方程,目前呈现出单调的增长趋势,且尚未达到转折点。在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预测安徽省人均GDP分别达到3421元和5189元(1978年价格)时,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和工业废气排放量将开始分别呈现逐步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工业“三废”排放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南京市工业"三废"排放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该市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了南京市25年(1990~2014年)工业"三废"(废水、废气、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为计量数据基础,分析了南京市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南京市工业废气符合倒"U"型曲线的左侧部分,拐点即将到来,GDP与工业废气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即将打破;南京市工业废水符合正"U"型曲线的左侧部分,随着GDP的增长,仍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南京市一般固体废弃物则呈现出"N"型曲线,越过第2个转折点后,水环境压力还有可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大。[结论]未来工业固废和目前处于高位的工业废气将是南京市工业"三废"污染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赵青林  毛伟  彭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43-2645
选取1986~2006年中国青海省的经济与环境数据,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采用SPSS软件建立了人均GDP与4种环境指标的模型,对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青海省经济-环境关系不完全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特征,工业废水排放量拟合曲线呈正"U"型,废气排放量拟合曲线表现为U曲线的右半部分,SO2与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拟合曲线则呈正"U+弱倒U"型曲线;青海省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SO2与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出现弱转折点,近年来有下降趋势。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的建议: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格局,加大环保投入,积极开发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价值,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4.
根据海南省1988-2010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分析全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建立关于海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曲线特征不完全符合典型的EKC特征,海南省的污染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呈双对数曲线特征。通过对模型曲线分析,发现仅有工业烟尘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符合倒U型,并早已处于曲线下降段。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废气中SO2排放量这4项环境指标与人均GDP的关系均不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其中,工业固废产生量的曲线呈U型,且现在处于曲线的上升段;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废气中的SO2排放量的曲线呈N型,也都处于曲线的上升段;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曲线则呈现倒N型,曲线也处在上升段,预计在2012年出现转折开始进入下降通道。从研究结果上看,海南省的环境质量演变同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良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选取浙江省2002—2016年数据,以EKC模型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浙江省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工业废水排放量以及生活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呈现出倒"U"型的EKC曲线,而生活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则呈现为正"U"型的EKC曲线,并且未来几年浙江省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将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持续下降,生活废水排放量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浙江省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仍然任重道远,主张谁污染谁付费、加大生活废水乱排放的罚款和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污染物排放的环境Kuznets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5~2006年福建省环境经济数据,通过对福建省三废的排放量与人均GDP进行回归模拟,构建福建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计量模型,从而对福建省污染物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曲线呈直线型;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人均废气排放量、人均工业SO2排放量和人均工业烟尘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均呈U型特征;人均工业固废产出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则呈倒N型特征.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曲线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从而为促进福建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结合四川省1987~2010年的工业"三废"排放量和人均GDP数据,建立四川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多项式回归模型,并借助EView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呈"U+倒U"形分布。模型的建立定量揭示出四川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的关系,为四川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依据濮阳市2003-2012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了人均GDP与各个环境指标的模型,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探析了其环境污染成因。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呈现典型的倒"U"型,刚跨过拐点,随着人均GDP的增长,排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工业烟尘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则为正"U"型,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其排放量呈现先下降又上升的趋势;工业烟尘排放量与经济规模显著正相关。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是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原因。技术因素在减少工业废水排放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高烟尘排放行业并不足以抵消行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EKC曲线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山东省1981~2007年的经济和环境数据,通过建立人均实际GDP与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对数和多项式模型,具体分析了典型环境指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山东省在研究时段内(1981~2007),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实际GDP之间呈倒"U"型关系,而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实际GDP之间呈"三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选取了钦州市2000~2010年的经济、环境数据,对钦州市"三废"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计量模型。研究表明:钦州市"三废"排放的EKC不同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通过利用Com-moner方程分解出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对环境质量变动的贡献量,确定了污染控制的技术类型,并据此分析了钦州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杨露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185-187
介绍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环境立法的重要性,并论述了我国现行环境法律体系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环境执法中存在的不到位现象,指出现行环境法的改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贾莉  朱同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76-11677,11681
分析了池州市环保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从健全监测监控网络、建立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设立环境信息中心机构、完善环境管理体制4个重点方面加强池州市环保能力建设,更好地实现池州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使环境安全日渐凸现。本文论述了环境安全的由来、概念、特征和现状,并力图较为全而地分析环境安全对当代国际关系的深刻影响。作者认为,环境安全问题既促使国际关系向“绿色”化演变,又给当代国际关系紧张化增添诸多新的变量,包括主权纷争、环境殖民主义、环境问题的国际冲突等。  相似文献   

14.
郭海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41-17642,17644
归纳了环境权的理论研究现状,立足环境问题和环境利益两个基本点,从农业法的角度,对环境权进行分析,得出环境权兼具公法和私法的双重性质。同时,进一步论述了在此视角下农民环境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定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丘陵地区土地整理工程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机理、过程和结果,同时根据环境影响分析,简要提出了土地整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的必要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贵州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贵州省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方法]采用维护成本法对贵州省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3项指标进行虚拟治理成本核算,加以贵州省实际环保资金支出,从而得出贵州省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分析2000~2013年贵州省环境污染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通过对贵州省环境污染损失的动态变化分析可知,2000~2013年贵州省二氧化硫、烟(粉)尘、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呈下降趋势,而水污染的总排放量和生活垃圾虚拟治理成本呈增长趋势。[结论]对比同时期贵州省GDP增长速度与环境污染损失成本的增长速度,发现GDP增长速度高于环境损失成本的增长速度,因此贵州省经济增长并未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7.
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玉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98-13099,13102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综述了生物传感器的组成,以及近年来环境监测生物传感器在监测杀虫剂类物质、重金属、苯酚类物质和BOD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杨正亮  冯贵颖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49-3350
对环境生物学的启蒙、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并对环境生物学的定义、对象、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国内外环境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展望了环境生物学的重点发展方向、研究内容以及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慧  周美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12-5513
环境与健康的研究历史由来已久。21世纪以来,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医药卫生人员在诊疗疾病时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从环境污染与防治的角度对环境病产生的途径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0.
高圆圆  左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377-3380
政府、企业与农户、环境非政府组织是必不可少的三大环境治理行为者,他们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出在我国环境治理中由政府作为主导,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以便带动公众参与、制约企业并监督政府的设想,以通过协调政府与企业和农户、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达到解决环境治理中的各种问题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