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迅速解除‘红丽’海棠种子休眠,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低温层积、赤霉素处理对‘红丽’海棠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丽’海棠的发芽高峰是置床后第3天.低温层积是解除‘红丽’海棠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层积60 d可以完全解除种子休眠.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红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但不能完全解除其休眠,以200 mg/L赤霉素处理效果最好.赤霉素24h浸泡和48 h浸泡之间无差异.层积60d后用200 mg/L赤霉素浸种24 h是最佳处理组合,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茄子浸种处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最佳浓度,试验采用穴盘育苗,以圆茄‘京茄一号’和长茄‘京茄黑龙王’为试材,设置多效唑(100、150 mg/L)、缩节胺(600、800 mg/L)2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多效唑比缩节胺更有效降低2种茄子幼苗的下胚轴和株高,并且能够显著提高幼苗的地下部干鲜重、壮苗指数、G值、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相对于圆茄,多效唑和缩节胺对长茄的抑制效果更大。因此在茄子穴盘育苗下,适宜圆茄‘京茄一号’浸种处理的是150 mg/L浓度的多效唑,适宜长茄‘京茄黑龙王’浸种处理的是100 mg/L浓度的多效唑。  相似文献   

3.
骆文华  邓涛  赵博  黄仕训  唐文秀 《种子》2013,32(1):72-74
利用生物鉴定法、胚的检测、GA3溶液浸种等方法,对德保苏铁种子进行处理,以探讨其休眠和萌发特性及解除休眠的措施。结果表明:种皮透水性差,种子各部位均含萌发抑制物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影响,而胚的未完全发育,则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GA3有利于打破德保苏铁种子的休眠,在常温下,用1 000 mg/L的GA3溶液浸种24 h,解除休眠效果较好,萌发时间可提前15 d,萌发率达83.33%。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高产、耐高低温、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紫红长茄,从国内收集茄子种质资源15份,对株高、熟性、果色、单果重、单株产量和果形等主要性状进行描述和相关性分析,并进行单性结实性鉴定。茄子资源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株产量与果实纵径、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0和0.880;株高与果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740);熟性与花冠色呈显著正相关,即当花冠色较深时,熟性就较晚。综合来看,比对照显著高产的是‘庆丰二号’,但‘庆丰二号’主茎有刺,果萼也有少量刺,这给果实采摘带来不便;且‘庆丰二号’不具有单性结实能力。‘春秀’和‘公牛长茄’的单株产量与对照相当,但‘春秀’和‘公牛长茄’都具有单性结实能力,即使遭遇高低温障碍也能正常结果,而对照不具有单性结实能力。因此,‘春秀’和‘公牛长茄’优于对照,在华南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桔梗种子休眠解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桔梗种子内含有活性较高的萌发抑制物质,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新鲜种子在适宜条件也不易萌发,常给生产和科研工作带来不便.通过研究外源物质对桔梗种子休眠的影响,以探讨种子休眠解除方法,结果表明:20-100 mg/L 6-BA浸种明显抑制种子萌发;KMnO4、H2O2和NAA浸种对种子萌发和解除休眠无显著作用;KN03和GA3浸种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其中以O.5%KNO3和250mg/LGA3浸种24 h效果最佳,是解除桔梗种子休眠的2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引发剂对黄檗种子休眠解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艳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2):209-216
黄檗种子具休眠特性,且休眠程度因种子产地和年份不同有较大差异,常规低温层积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解决黄檗种子的萌发率低的问题,探究最有效的打破种子休眠方式,采用了各种化学引发剂浸种处理,以及协同4℃或8℃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NAA、6-BA、KNO3、PEG6000溶液浸种可部分解除种子的休眠,并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用引发剂溶液浸种后4℃层积30天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其中GA3(1000 mg/L)、NAA(80 mg/L)、6-BA(400 mg/L)、KNO3(1.0%)、PEG6000(20 g/L)溶液浸种后4℃层积30天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分别将黄檗种子发芽率分别从11.50%升高到91.00%、94.00%、97.00%、94.50%、83.00%。引发剂可有效打破黄檗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并能缩短低温层积时间。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厚皮香科植物阔叶杨桐种子在3种外源生长调节物质GA、IAA和6-BA浸种处理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阔叶杨桐种子为休眠性种子,不同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50 mg/L和100 mg/L的GA浸种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而150 mg/L的GA处理抑制种子的正常萌发;低浓度的IAA(<100 mg/L)浸种处理促进种子的萌发,高浓度IAA浸种降低种子的萌发率;种子萌发对不同浓度6-BA的响应趋势与IAA相似,综合分析认为,低浓度的外源生长调节物质浸种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其中50 mg/L的6-BA浸种处理12 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王鹏  林辰壹  陈伟  隆燕 《种子》2016,(8):1-6
为明晰多籽蒜种子的休眠类型和解除休眠的方法,研究了机械处理和4种化学物质对多籽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纸摩擦处理种子萌发率极显著高于对照;4种化学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种子萌发,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150 mg/L GA3、5 mg/L 6-BA、0.1 mg/L SA、300 mg/L PG;提高种子萌发率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6-BA>SA>GA3 >PG;多籽蒜种子的休眠是由种皮障碍和因胚尚未完成生理成熟引起的胚生理休眠共同引起的混合休眠,可以通过机械处理和一定浓度的化学物质调控后解除种子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9.
珍稀药用植物新疆阿魏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聪  谢丽琼  李冠 《种子》2008,27(5):88-90
研究了新疆阿魏种子吸水规律及不同光照、温度浸种、低温层积、赤霉素(GA3)处理对新疆阿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阿魏种子存在生理休眠;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4℃低温层积40d可以整体解除种子休眠;500—1500mg/LGA3浸种48h可以加快20℃下发芽速度,1000mg/LGA,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6天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分离胚培养、生物鉴定法、GA3溶液浸种以及GA3与低温层积相结合等方法,对桃儿七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种皮限制、萌发抑制物和生理后熟是引起桃儿七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用400mg/L的GA3溶液浸种24h或低温层积后用GA3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其中以低温层积90d后用500mg/L的GA3浸种36h效果最好,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81.11%和50.00%。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PEG对不同谷子品种种子活力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提高种子活力最适宜的聚乙二醇(PEG)浓度。本次试验选用6个不同浓度0%(CK)、5%、10%、15%、20%、25%的PEG8000对2个谷子品种‘公矮5号’和‘嫩选17’浸种24 h处理,清洗晾干后进行发芽试验,统计发芽率、发芽势及计算发芽指数同时测量根长、芽长。结果表明:‘公矮5号’和‘嫩选17’经过不同浓度PEG处理后,其发芽能力和活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与CK相比,均达显著水平,且以15% PEG处理对种子活力的提高最为显著。通过二因素方差分析,根长在品种间及浓度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芽长在品种间不显著,浓度间极显著。‘公矮5号’在15% PEG处理下根长、芽长与CK相比提高了0.65 cm、1.25 cm。‘嫩选17’在15% PEG处理下根长、芽长与CK相比提高2.26 cm、0.42 cm。  相似文献   

12.
品种纯度鉴定对种子质量的保证十分关键。为了鉴定丝瓜杂交种‘农福丝瓜801’的遗传纯度,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丝瓜杂交种‘农福丝瓜801’及其亲本的DNA指纹进行分析,试验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具有特异性ISSR引物3个(ISSR-820,ISSR-886,ISSR-891)。结果表明,ISSR-820为父母本特异性标记共显性引物,可快速有效地辨别杂交种;ISSR-891能以杂交种是否扩增出父本特征带为依据,可有效地鉴定出杂交种中所混杂的母本自交系种子;ISSR-886能区分父本机械系混杂。并且,ISSR分子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相一致,表明这些引物能有效应用于‘农福丝瓜801’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3.
以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为材料,从种子的吸水性、浸提液活性的生物测定和GA3、ETH、IAA等外源激素浸泡处理等角度,研究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1)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生活力均达到92.2%以上,但发芽率较低.宽叶雀稗和巴哈雀稗的发芽率分别仅为59.3%和10.0%,都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2)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的种皮均不限制种子吸水,但巴哈雀稗种子种皮对种子萌发有机械障碍.3)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及自身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内源抑制物含量较高.可知,宽叶雀稗种子休眠属于生理休眠,巴哈雀稗种子休眠属于综合休眠.4)GA3、IAA、ETH、H2SO4及复合处理对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GA3、H2SO4及复合处理对巴哈雀稗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H2SO4处理5 min巴哈雀稗种子效果最佳,可提高发芽率35.3%.  相似文献   

14.
丝瓜种子破除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尚未见破除丝瓜种子休眠的报道。本论文采用30%双氧水浸种、0.1M硝酸浸种、超声波振荡和种子单侧缘破皮处理3个丝瓜品系种子,探讨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种子单侧缘破皮处理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分别从7.8%~30.7%提高到88.2%-100%。其余3种处理破除休眠均有效果,但三者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沃30’与‘沃日黄’优株重组选系对配合力的改良效果及重组后代的育种潜势,探索地方品种优异基因发掘与利用新方法。以5个西南区骨干系及5个外引系为测验种,以‘沃30’及8个重组系为被测系(分别为‘W1’、‘W2’、‘W3’、‘W4’、‘W5’、‘W6’、‘W7’和‘W8’),采用NCⅡ设计,对‘沃30’与8个重组系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被测系间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秃尖长、出籽率与单株产量等主要性状GCA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单株产量GCA效应值为‘W1’>‘W2’>‘W8’>‘沃30’>‘W4’>‘W5’>‘W3’>‘W6’>‘W7’;重组系‘W1’、‘W2’及‘W8’综合性状GCA效应值显著高于‘沃30’,具有较好的育种潜势。‘沃30’与‘沃日黄’优株混粉重组可以重新渗入并聚集初次选系过程中丢失的优良基因,获得更高配合力的重组系,利于优异地方种质的发掘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药剂对打破玫瑰香葡萄芽休眠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光温室内葡萄品种‘玫瑰香’(Vitis vinifera ‘Muscat Hamburg’)为试材,选择不同化学药剂对其进行破眠试验,探讨单氰胺等外源生长调节剂打破休眠的效应以及休眠过程中抗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5% 单氰胺打破葡萄的休眠效果最好,可使萌芽期提前15天左右,萌芽整齐度及萌芽速率高,显著提高了SOD、POD酶的活性,对CAT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不显著;200 mg/LGA3对打破休眠基本无效甚至有抑制作用,处理后萌芽率低于对照,但可促进芽体形成新梢;150 mg/L 6-BA对打破休眠亦有一定的效果,但对终萌芽率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7.
G. Ramsay 《Plant Breeding》1997,116(3):287-289
Seed dormancy in the grain legumes may interfere with germination in some situations, yet is not well described. Dormancy in faba bean (Vicia faba L.) was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mode of inheritance and whether the gene or genes controlling this trait are linked to other genes. Seeds produced by 235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at the F6 generation were used for this study. The parents were the cultivar ‘Optica’ and 172, an Afghanistan landrace which possesses extended seed dormancy. Germination was scored on a seed sample from each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Segregation patterns indicated that the trait is monogenic. This gene, named doz, is linked to a gene controlling anthocyanin and proanthocyanidin synthesis, sp-b, with the genetic distance estimated to be about 25 cM. No associations were detected between seed dormancy and pod dehiscence, seed lustre or mean seed weigh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ersistence of a gene for seed dormancy in the gene pool of V. faba for the introgression of traits from landraces and cultivars possessing dormancy and for the origins of domesticated V. faba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对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马崇坚 《种子》2005,24(10):30-31,35
用CaCl2、NaCl、KNO3、Na2B4O7及CuSO4不同浓度的试剂浸泡处理茄子种子,结果表明:各种试剂对茄种子的发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3.0% KNO3的效果最为显著,发芽势、发芽率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种子休眠与萌发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休眠是高等植物中显花植物(即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经过长期进化而获得的一种对环境条件及季节性变化的生物学适应。休眠的种子可以在不适宜幼苗生长的情况下阻止种子的萌发,减少子代在恶劣环境萌发的的风险,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种群的延续。本综述重点介绍种子休眠的类型、外界环境因素与母体环境因素以及植物激素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并介绍了休眠的进化,各种不同类型的休眠在系统发生树上的分布,以期在阐明种子休眠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生产过程中种子休眠问题的方法与路径,并为破坏严重的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