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参数的非线性传输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土高原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与土壤基本理化参数系列试验,获得了Van-Genuchten模型参数的实测数据样本,建立了土壤基本理化参数与Van-Genuchten模型参数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创建了以土壤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容重、有机质含量、全盐量为输入变量,Van-Genuchten模型参数为输出变量的非线性传输函数预报模型。研究表明:以土壤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容重、有机质含量、全盐量为输入变量,对Van-Genuchten模型参数进行非线性预报是可行的;所建立的非线性预报模型精度较高,预测样本下Van-Genuchten模型参数α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9.66%,参数n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6.83%,检验样本参数α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7.34%,参数n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5.45%。研究成果为黄土地区提供一种便捷获取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黄土高原区大田耕作土壤的水分入渗试验,建立了Kostiakov二参数入渗模型参数的BP神经网络预测,实现了以土壤基本理化参数为输入变量,Kostiakov二参数模型参数为输出变量的BP预测方法,并分别对二参数模型中的入渗系数k、入渗指数α以及90min累积入渗量H进行了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精度比较,结果显示对入渗系数k实现BP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082 3%,入渗指数α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45 9%,90min累积入渗量H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973 5%,三者的平均相对误差值均在7%以下,预测精度较高,预测效果较好,表明以土壤基本理化参数为输入变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获取准确的入渗参数提供技术手段,进而为提高农业灌溉水管理水平和灌水效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Gardner模型参数的预测以及精度的对比,以山西省黄土高原区农耕土壤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系列试验,构建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Gardner拟合模型参数a、b和对应的土壤基本理化参数的数据样本;采用BP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两种预报模型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Gardner模型参数a、b实现了预测,并对预测精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两种模型输入变量的增加,两种预报模型的精度都得到提高;当输入变量为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无机盐含量时,两种预报模型对参数a、b的平均相对误差值均在6%以下,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同时,相比于BP神经网络而言,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精度相对较高,而且预测结果波动空间较小,离散程度较低。该成果一方面丰富了Gardner模型参数的土壤传输函数创建的途径,更为Gardner模型参数预测模型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彬楠  樊贵盛 《节水灌溉》2019,(1):108-111,117
在山西省黄土高原区进行野外试验获取土壤样品,经室内试验测定,最终获得土壤样品的水分特征曲线以及理化参数,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Van-Genuchten预测模型。研究与分析的结果:输入变量选用了5个土壤基本理化参数(土壤黏粒、粉粒、密度、有机质和全盐量),输出变量为Van-Genuchten模型的参数α、n,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Van-Genuchten模型的参数进行预测并取得良好的结果。所建立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下,Van-Genuchten模型参数α、n的预测值与检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小于4%,建模与检验样本都具有较高的精确度。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黄土地区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山西省黄土高原区15个试验点的年度跟踪监测样本为依据,利用灰色关联理论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表层土壤容重与土壤基本理化参数和累积接收水量之间的土壤传输函数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影响表层土壤容重的7个土壤理化参数对于土壤容重的关联度均大于0.6;基于BP神经网络,以关联度较高的土壤粉粒含量、土壤砂粒含量、累积接收水量、体积含水率、有机碳含量和全盐量作为输入变量对表层土壤容重进行预测是可行的,预测值与实测值高度吻合,预测结果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0.41%,预测精度较高;检验样本预测结果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1.05%,误差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区土壤容重的获取提供新思路,为科学指导农田农事和灌溉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基于黄土高原区大量大田土壤入渗实测资料,借助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基于Philip土壤入渗模型参数的预报模型,并分别讨论了BP神经网络土壤水分入渗参数稳渗率预报模型、土壤水分入渗参数稳渗率预报模型和Philip模型的90min累积入渗量预测的单项和综合误差。结果表明:基于常规土壤理化参数土壤含水率、容重、黏粒含量、粉粒含量以及有机质等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Philip土壤入渗半经验半理论模型参数吸渗率S和稳渗率A进行预测是可行的。预测参数A和S以及Philip模型的90min累积入渗量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074 60%、3.079 98%和2.037 56%,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研究结果可为世界范围内大量实用的地面灌溉技术参数优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水文预报时,由于影响河道洪水的因素众多,常用的水文预报模型往往不符合实际水文系统的客观规律。对这类系统的参数辨识要求算法具有较强的实时跟踪能力,以适应模拟或预测洪水运动变化过程的要求。利用洪水预报误差信息,对BP网络洪水实时预报校正模型与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两种实时预报方法。第一:运用最小二乘递推算法,引入时变遗忘因子实时跟踪模型中时变参数的变化,建立了神经网络在非线性系统中动态的系统输入、输出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二:利用BP网络模型对误差的可识别性,将模型对输出变量的预报误差再次作为输出变量,对网络可能预报的误差进行实时修正。计算实例表明:以上两种方法提高了神经网络在水文领域的预报精度,给BP神经网络的实时预报方法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预测宁夏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变化趋势,提出一种将灰色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有效结合的农业机械总动力预测方法。在BP神经网络的数据预处理阶段融入灰色预测理论,建立基于灰色BP神经网络的农机总动力预测模型,并选取1991-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作为样本,利用该模型进行仿真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18%,明显优于灰色GM(1,1)模型的3.5 0%和标准BP神经网络的0.2 9%。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季节性冻土区冬季储水灌溉的灌水质量和效果,基于冬季冻土期的大量田间冻土入渗试验样本,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Kostiakov三参数入渗模型参数的预测模型,实现了利用土壤基本理化参数地表土壤容重、含水率及冻结土壤特有参数冻土层厚度、灌溉水温、土壤温度对入渗模型参数的预报。通过BP神经网络对数据样本和入渗参数进行的非线性逼近训练和误差分析,得到其平均相对误差都小于5%,在可接受范围内。这表明基于基本理化参数及特有影响参数建立的Kostiakov土壤入渗经验模型的三参数预报模型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对于冬季冻融土壤灌溉技术参数的确定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获取比水容量的简便方式,以山西省黄土高原区农耕土壤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与比水容量的相关试验,拟合得到比水容量模型参数,并配套测定了相关的土壤基本理化参数。在研究分析各个土壤基本理化参数与比水容量模型参数的影响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无机盐含量的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研究表明:以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无机盐含量为输入因子的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是可行的,比水容量模型参数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均低于10%,预测效果较好,精度较高。该研究结果为黄土高原地区获取比水容量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上的支持,同时可促进土壤传输函数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提高季节性冻土区农业冬春储水灌溉质量为研究目的,基于田间冻土入渗试验资料,建立了以冻融土壤基本理化参数为输入变量,Kostiakov累积入渗量模型参数为输出变量的BP预测模型。所建参数模型对入渗系数K和入渗指数α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在4%以下,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结果表明,选择土壤黏粒量、体积质量、体积含水率、地表土壤温度和灌溉水温作为冻融土壤入渗参数BP预报模型的输入因子是合理的,建立的冻融土壤入渗参数BP预报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任晔  徐淑琴 《节水灌溉》2012,(9):24-25,29
采用灰色神经网络对黑龙江省庆安县年降雨量进行预测建模,利用灰色GM(1.1)模型"贫信息"和神经网络非线性函数映射能力优秀的特性,避免了灰色GM(1.1)模型对预测拟合精度低的问题。结果表明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012 2,高于灰色GM(1.1)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0.153 7,预测精度较高,并且算法简便,拓宽了灰色预测模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冻融期气象资料和土壤蒸发量实测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分析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冻融期大田土壤蒸发量进行了模拟预报。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影响冻融土壤蒸发的9个因子的关联度,确定了降水量、日平均气温、水面蒸发量、地表土壤温度和地表土壤含水率5个主要因子,并将其作为冻融土壤蒸发量预报模型的输入层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9.9078%,决定系数为0.93,所建模型合理可行,可较好地用于冻融土壤蒸发预报。  相似文献   

14.
为改良和改善盐碱地提供土壤入渗参数技术支撑,基于在山西省北部盐碱地进行的野外系列入渗试验,获取了累积入渗量与入渗历时的数据样本,并计算回归了kostiakov二参数入渗模型的入渗系数k与入渗指数α,建立了盐碱土壤基本理化参数与入渗参数之间的数据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以土壤含水率、容重、质地、有机质、全盐量以及p H为输入变量,kostiakov入渗参数为输出变量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盐碱地土壤条件下,以土壤基本理化参数为输入变量,kostiakov入渗模型参数为输出变量的BP预报是可行的,入渗系数k的相对平均误差为0.29%、入渗指数α的相对平均误差为1.28%,以及根据两个入渗参数计算得到90 min累积入渗量的相对平均误差为2.37%,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时,以上三个参数检验误差的平均值均能控制在3%以下,确定所建立的BP预测模型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Philip入渗模型参数的非线性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土高原区大田耕作土壤的水分入渗试验过程资料,拟合了Philip入渗模型参数,建立了以土壤体积含水率、干密度、粉、黏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等土壤理化参数为输入变量,Philip入渗模型参数为输出变量的土壤传递函数,通过对函数的分析、检验,建立了土壤入渗参数S和A的多元非线性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将各输入变量进行了灰色排序。研究表明:用土壤体积含水率、干密度、粉粒含量、黏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作为预报模型的输入参数可实现对入渗参数的预测,预测参数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可控制在8%以下,所建立的非线性预测模型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BP网络改进算法、RBF网络和遗传神经网络,构建了机耕、机播与机收水平预测模型。应用所构建的模型对陕西省机耕、机播、机收水平进行预测,着重对3种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方针和路线提供科学依据。用测试样本对预测精度进行检验,3种机耕水平预测模型(基于BP改进算法的BP模型、GA-BP模型和RBF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在10%以内;3种机播水平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17%,9.0%和13.86%;3种机收水平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2.11%,7.22%和16.75%。对于机耕水平预测问题,综合考虑预测精度、构建网络的复杂度和稳定性,采用RBF模型较好;机播水平预测采用预测精度最高的基于改进BP算法的BP模型;机收水平预测可采用GA-BP模型。  相似文献   

17.
黄土耕作农田地表土壤(0~2cm)容重的多元非线性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黄土高原区地表土壤容重参数的获取提供技术支撑,以山西省15个试验点的年度跟踪监测样本为依据,在用灰色关联理论对输入变量进行灰色排序,并对函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精度检验的基础上,采用多元非线性方法,建立了以地表(0~2 cm)土壤基本理化参数和累积接收水量为输入变量,以地表(0~2 cm)土壤容重为输出变量的多元土壤传递函数。研究表明:地表(0~2 cm)土壤容重与地表(0~2 cm)土壤基本理化参数和累积接收水量等输入变量间的关联度程度很好;以地表土壤黏粒含量、粉粒含量、累积接收水量、有机质含量、体积含水率和全盐量作为输入变量对地表土壤容重进行多元非线性预报是可行的。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5.24%和5.88%,预测精度完全在可接受范围。  相似文献   

18.
田间持水率土壤传输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不同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条件下的田间持水率测定,分析了影响田间持水率的主导因素。利用多元线性、非线性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田间持水率与常规土壤理化性能参数间的不同传输函数。结果表明:土壤干容重、粉粒含量、黏粒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常规土壤理化性能参数对田间持水率都有较大影响;通过这些传输函数预测田间持水率都是可行的,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相对误差小于10%),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最好(相对误差3.24%)。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温室作物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的准确计算和预测,利用BP神经网络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利用思维进化算法自动寻优,进而获取BP神经网络算法中较优的权值和阈值,最终建立了基于思维进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参考作物蒸散量预测模型(MEA-BP)。结果表明,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的最大相当误差有原来的13%下降到了7.2%,平均相对误差由原来的6.8%下降到了3.4%。研究了在气象数据缺失情况下模型的预测效果,当模型输入参数为4个时,平均绝对误差约为在0.2 mm(预测值约3~6 mm),模型的有效系数和相关系数基本在0.9以上;当模型输入参数为3个时,平均绝对误差约为0.25 mm,模型的有效系数和相关系数基本在0.8以上。因此,在输入参数保证3个及以上,同时包含有显著影响因子有效光照时长时,该模型的整体计算精度以及整体的实用性较好,能够为作物灌水量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机总动力组合预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鉴于单一预测模型和线性组合预测模型的局限性,在确定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单一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农机总动力组合预测模型。误差分析表明,该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的拟合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3.03%,低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函数模型、灰色GM(1,1)模型和三次指数平滑模型的6.26%、4.65%、4.88%和3.72%;稍高于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原则构建的线性组合预测模型的2.86%。用2006~2008年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进行检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机总动力的预测精度,用该模型预测了黑龙江省2009~2015年农机总动力。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年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