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氏Mang鲶肝脏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展强  符路娣等 《中国水产科学》2002,9(4):296-299,W003,W004
以透射电镜观察4月龄、体长12-16cm、体重16-25g的苏氏Mang鲶(Pangasius sutchi)的肝脏组织。结果表明,苏氏Mang鲶肝细胞存在双态现象。根据胞质内电子密度不同,Mang鲶肝细胞可以区分“淡”细胞和“暗”细胞2种类型,越冬前“淡“细胞占优势,越冬后“暗”细胞数量增加。Mang鲶肝细胞与周边细胞之间存在有3种不同的联系状态:①相邻肝细胞间以桥粒结构连接;②与血窦的间接连接;③与胆小管邻接,显示了肝脏具有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功能的特点。本文还比较了越冬前后肝细胞中细胞器和内含物种类和数量变化特点及生物学意义,认为Mang鲶越冬前贮备足够的糖原对于顺利越冬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透射电镜观察 4月龄、体长 12~ 16cm、体重 16~ 2 5 g的苏氏鲶 (Pangasiussutchi)的肝脏组织。结果表明 ,苏氏鲶肝细胞存在双态现象。根据胞质内电子密度不同 ,鲶肝细胞可以区分“淡”细胞和“暗”细胞 2种类型 ,越冬前“淡”细胞占优势 ,越冬后“暗”细胞数量增加。鲶肝细胞与周边细胞之间存在有 3种不同的联系状态 :①相邻肝细胞间以桥粒结构连接 ;②与血窦的间接连接 ;③与胆小管邻接 ,显示了肝脏具有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功能的特点。本文还比较了越冬前后肝细胞中细胞器和内含物种类和数量变化特点及生物学意义 ,认为鲶越冬前贮备足够的糖原对于顺利越冬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8种中草药对苏氏芒鲶的诱食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8种中草药(陈皮、桂皮、薄荷、山楂、黄柏、白芷、小茴香、肉蔻)作为诱食剂,采用行为学的方法,记录实验鱼进入有效区的次数,分析不同中草药对苏氏芒鲶的诱食作用。结果表明,薄荷、山楂、小茴香对芒鲶均有显著的引诱作用(P<0.05);陈皮、肉蔻对芒鲶的引诱作用不显著(P>0.05);桂皮、白芷、黄柏对芒鲶有抑制作用(P>0.05)。为苏氏芒鲶的高效全价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8种中草药对苏氏芒鲶的诱食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8种中草药(陈皮、桂皮、薄荷、山楂、黄柏、白芷、小茴香、肉蔻)作为诱食剂,采用行为学的方法,记录实验鱼进入有效区的次数,分析不同中草药对苏氏芒鲶的诱食作用.结果表明,薄荷、山楂、小茴香对芒鲶均有显著的引诱作用(P<0.05);陈皮、肉蔻对芒鲶的引诱作用不显著(P>0.05);桂皮、自芷、黄柏对芒鲶有抑制作用(P>0.05).为苏氏芒鲶的高效全价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苏氏芒鲶[Pangasius Sutchi(Fowler)],属鲶形目,芒鲶科,俗称淡水鲨鱼。原产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国家的主要养殖鱼类。生长水温为18-42℃,最适生长水温25~32℃,18℃以下摄食和活动明显减少。淡水鲨鱼生存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抗低氧能力很强,其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均比其它鱼类强。该鱼食性很杂,在自然条件下,以水中各种腐败动物尸体及植物碎屑为食;  相似文献   

6.
淡水养殖新秀──芒鲶,光滑无鳞,营养丰富,肉质多,味鲜美,生长快,个体大,饲料来源广,经济价值高,是池塘、湖泊、水库养殖的优良品种。一、特性。①鲶,又名苏氏鲶,属热带鱼类,20—36℃为正常生活温度,水温在12℃以下时就会死亡。②鲶为杂食性鱼类,幼鱼...  相似文献   

7.
<正> 苏氏(鱼芒)鲶Pangasius sutchi(Fowler),又称暹罗河鲶,“Pla swai”,分类学上隶属于鲶形目(sifuriformes),(鱼芒)鲶科(Pangasiidae)。原产于东南亚的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地,现已被亚洲地区许多国家引进养殖。(鱼芒)鲶是一种具有肉质好、体形大、生长速度快、饲料来源广、养殖产量高和适合多种养殖方式等优良经济性状的淡水鲶类之一。在泰国,当年养殖个体体重可达1~2公斤,较大个体达2~3公斤,是目前东南亚国家池塘、湖泊、山塘水库、江河及网箱养殖的重要鱼类,在泰国养殖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据泰国渔业部统计,  相似文献   

8.
苏氏芒鲶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氏芒鲶 (Pangasiussutchi (Fowler) ) ,隶属于鲶形目 ,芒鲶科 ,原产于东南亚的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地 ,成鱼体形、体色酷似鲨鱼 ,故而在我国有些地区称之为淡水鲨鱼。该鱼肉质好、生长快、饲料来源广、产量高 ,适合多种养殖方式 ,是一种经济性状优良的淡水鱼类。但它是一种热带鱼类 ,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水温低于1 6℃时不摄食 ,活动力减弱 ,甚至出现冻伤和休克死亡 ,这给越冬保种和苗种繁育带来了很大困难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推广。该鱼自1 978年引入我国以来 ,仅在南方部分地区和北方少…  相似文献   

9.
淡水鲨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鲨鱼学名为苏氏园腹[鱼芒]Pangasius sutchi(Fowler)]。隶属鲶形目,[鱼芒]鲶科、[鱼芒]鲶属。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优良淡水养殖鱼类。该鱼体表光滑无鳞,体型长而侧扁,具脂鳍,为热带鱼类。适宜水温为13~36℃,长生最适温度22~30℃,对低温的耐受能力较弱,下限水温12℃。我国于1998年引进,  相似文献   

10.
苏氏(鱼芒)鲶,Pamgasius sutchi(Fowier),又称暹罗河鲶,是东南亚国家著名的食用鱼和主要养殖对象。(鱼芒)鲶肉质好、生长快、产量高和适合多种水体养殖。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鱼类研究室(课题承担单位)1978年从泰国引进了当年(鱼芒)鲶鱼种213尾,进行“(鱼芒)鲶的引种、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的课题研究。经过近八年的研究,解决了(鱼芒)鲶人工繁殖、鱼种培育、越冬技术和池塘混养等技术问题,并在推广养殖中取得  相似文献   

11.
姜洪 《水产科学》1994,13(1):33-34
革胡子鲶在北方的人工繁殖姜洪(辽宁省凤城县鱼种场ll8l15)关键词:革胡子鲶,人工繁殖,越冬池革胡子鲶(Clariasleather)俗称埃及塘虱。是埃及淡水养殖主要食用鱼类之一。生长速度快,饲养一年可达1.5~2kg,最大个体有10多kg。198...  相似文献   

12.
淡水养殖新秀──鲶鲶,光滑无鳞,营养丰富,肉质多,味鲜美,生长快,个体大,饲料来源广,经济价值高,是池塘、湖泊、水库养殖的优良品种。一、特性。①鲶,又名苏氏鲶,属热带鱼类,20~36℃为正常生活温度,水温在12℃以下时就会死亡。②鲶为杂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13.
淡水鲨鱼(Pangasius sutchi)又称苏氏圆腹芒、虎头鲨、巴丁鱼或八珍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为近年我国新引进的淡水优良品种。为本文介绍了池塘混养淡水鲨鱼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4.
淡水白鲨鱼学名苏氏圆腹芒(Pangsius suthi),俗名又称芒鱼、淡水鲨鱼、八珍鱼、巴丁鱼,隶属于鲶形目、芒科、圆腹芒属,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的江河湖泊中。肉质细腻嫩滑,蛋白质含量极高。类似于海鲨、鲸等海洋动物,具软骨组织,含较高的硫酸软骨酸,故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它具有生长快、饵料系数低、抗病力强等优点,为淡水鱼类中优质品种,在东南亚一直是水产生产者理想的养殖对象。淡水白鲨鱼自1998年从马来西亚引进我国开始进行人工养殖。淡水白鲨游泳姿态  相似文献   

15.
革胡子鲶实用养殖技术(四)四、成鱼养殖技术革胡子鲶商品鱼养殖具有高、精、密、短的特点,我国目前正朝这个方向努力,“高”就是产量高,最高产量可达3000~4000公斤;“精”就是饵料精,蛋白质含量高,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较全面;“密”就是单位面积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16.
苏氏mang鲶又称mang鲶。肉质好,味鲜、细嫩。体形大,生长速度快,隔年鱼种,每尾平均体重1.5公斤,第三年可达2.5~3公斤,第四年3~4公斤,据泰国资料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饲料来源广,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养殖产量高,环境适应力强,适合多种养殖方式,肥水塘、湖泊、江河水库均可。  相似文献   

17.
革胡子鲶的安全越冬技术鱼类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水温的升降而变化。如果水温降到革胡子鲶生存的极限温度10℃以下,将危及革胡子鲶的生命。革胡子鲶越冬期间,温度、溶氧和饵料是其生存的三大重要因素。那么怎样才能使革胡子鲶安全越冬呢?一、越冬方式及设备1.电厂...  相似文献   

18.
吴江  张泽芸 《科学养鱼》1995,(12):29-30
大口鲶的养殖(一)大口鲶(SilurusmeridionalisChen),原名南方大口鲶,俗称河鲶、大河鲶鱼、鲶巴朗(四川)、叉口鲶(湖北)、大鲶鲐(江浙)等,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的大江河中,是一种以鱼为食的大型经济鱼类,常见个体重2~5kg,最大可...  相似文献   

19.
苏氏Mang鲶鳃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展强 《水产学报》2001,25(6):489-491,T002
对苏氏Mang鲶鳃结构进行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Mang鲶鳃丝末端膨大呈杓状结构,每一鳃丝两侧具有许多呈褶状的鳃小片,相邻两鳃丝上的鳃小片紧密镶嵌排列。鳃弓和鳃耙表面分布众多味蕾。鳃丝呼吸面上皮细胞薄,高度血管化,形成呼吸面隆起,非呼吸面由微脊细胞彼此相连,间缝具分泌细胞开口。鳃小片由单层或数层外上皮细胞和由基膜相隔的柱状细胞及其围在血管腔的凸缘构成,氯细胞多分布在鳃小片基部,并有开口通外,还探讨了Mang鲶鳃丝和鳃小片特殊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20.
苏氏mang鲶Pangasius sutchi(Fowler),是一种原产东南亚的大型淡水鲶类,在泰国、老挝、东埔寨、马来西亚等地养殖十分广泛(Bardsch,1972;Edwards,1982;Tugsin,1982;作者,1986)。1978年,我们从泰国引进了苏氏mang鲶鱼苗之后,于1985年进行生产性培育大批鱼种获得成功,并连续几年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进行鱼池的单养和混养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