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今天,在甘肃省镇原县召开的首次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是黄河流域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工作的重大举措,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种植沙棘整治国土的经验交流会,也是一次统一认识、解放思想、部署落实今后5年黄河流域沙棘资源建设任务的动员会。借此机会,我们对庆阳地委、行署,镇原县委、县政府对这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全国沙棘办、黄河水利委员会派代表指导我们的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来自七省区的全体与会同志和有关新闻单位的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 现在,首先简要介绍一下黄河流域沙棘资源建设现状和开发利用情况,并就如何搞好  相似文献   

2.
由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组织的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于1994年9月20日~22日在甘肃省庆阳地区镇原县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水利部沙棘协调办公室、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领导同志和有关7省(区)、15个县的代表60余人,有关科研和新闻单位的同志列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水利部钮茂生部长,1993年9月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召开的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传达了水利部沙棘协调办公室和黄委沙棘办公室于1994年6月在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沙棘育种工作研讨会的有关精神;会议听取了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副局长兼黄委沙棘办公室主任于倬德同志,题为《办好示范区,把黄河流域沙棘资  相似文献   

3.
在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第二次工作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伊克昭盟砒砂岩地区的沙棘资源建设成就,受到鼓舞和启发。这次会议,进一步增强了搞好沙棘示范区建设的信心,对推动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对1994年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和1995年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安排谈以下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沙棘》1994,(2)
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议在内蒙伊克昭盟召开,进一步促进了伊盟发展沙棘事业的步伐,各级领导决心将伊盟的水保事业和沙棘资源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1.在资源建设上,一方面继续搞好示范区建设,另一方面向全盟适宜地区发展。该盟不仅把沙棘列入有关乡的种植计划中,还从领导责任制、栽植技术、管护制度上,都建立一套完整的办法。今年计划全盟沙棘栽植面积20万亩。 2.包东公路的绿色带建设已基本完工。该项工作盟委极为重视,经过三次书记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由盟行署牵头,盟计委、交通、水保、林业部门共同筹措资金,负责完成公路两侧的绿化建设。其中水保部门匹配7.5万元,负责完成36公里两侧3780亩的沙棘种植任  相似文献   

5.
赵永强 《沙棘》2002,15(2):27
甘肃省镇原县是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确定的黄河流域沙棘资源建设示范区二期工程重点县之一。项目实施以来 ,在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项目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 ,共完成沙棘造林 2 70 8.7hm2 ,全面完成造林任务。该项目区主要从以下 5个方面加强了沙棘资源示范区的建设 ,使沙棘资源建设的整体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县委、县政府对沙棘资源建设高度重视 ,先后召开过 3次专题会议 ,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县上主管领导经常下工地现场办公 ,同时 ,县委、县政府将沙棘资源建…  相似文献   

6.
绿色致富之路──镇原县武沟乡坚持营造沙棘林任建陆素有“三缺三愁”的镇原县武沟乡,在党委一班人带领下,坚持年年营造沙棘林,经过10年的努力,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已累计营造沙棘林5.31万亩,人均5.3万亩,其中有4万多亩沙棘林挂果,并显示出较为明...  相似文献   

7.
《沙棘》1994,7(1):6-8
按照甘肃省沙棘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的统筹安排,甘肃省水土保持部门的任务是结合重点流域治理,进行沙棘资源建设.面上的沙棘造林和开发利用,由省沙棘办统一管理.1990年全国沙棘会议以来,甘肃省把沙棘作为小流域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采用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的方法,大面积营造沙棘林,取得了显著成效.3年以来在700条重点小流域内营造沙棘林37.85万亩,育苗留床面积0.86万亩,使全省小流域沙棘面积累计达到68.38万亩,比3年前翻了一番.在沙棘资源建设的组织领导、政策方法,以及育苗、造林技术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套符合甘肃实际的经验.3年来小流域沙棘资源建设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8.
丰宁的沙棘资源比较丰富,经调查现有沙棘资源24.45万亩。其中天然沙棘资源4.3万亩,人工沙棘林面积已达到20.15万亩。  相似文献   

9.
韩菜  杨顺利 《沙棘》1995,8(2):39-40
1994年青海省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工作,以贯彻1993年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议精神和1994年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立工作会议精神为主题,抓住资源建设、开发利用、经营销售、科学研究四个环节,全面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 资源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根据1993年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议提出的“使沙棘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保  相似文献   

10.
《沙棘》1994,7(1):4-5
1 沙棘资源建设自1985年钱正英同志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突破口”的号召以后,陕西省对沙棘资源的建设高度重视,相继开展了沙棘资源普查、良种选育、丰产林及防护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等工作.在全省适生的黄土高原沟壑区、风沙区大力发展人工沙棘林,截止1992年底,陕西省7年共营造人工沙棘林71.98万亩,累计达到130.53万亩,加上原有的天然资源总面积达323.93万亩,为陕西分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一个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之后,清水县水保站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努力提高对沙棘的认识。明确了沙棘不仅对治理水土流失、国土整治具有巨大的意义,同时也因为沙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经济价值极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意义重大。 根据黄委会沙棘办对示范区建设工作的要求,清水县水保站立即行动,向县委、县政府作了详细汇报,取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决定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落实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0月6日~9日,黄河水利委员会沙棘办公室在内蒙古东胜市召开了第二次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黄河上中游各省(自治区)水土保持局负责人和各示范县(区)负责人共70余人.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和一些新闻单位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副局长兼黄河水利委员会沙棘办公室主任于倬德同志作工作报告.他在着重总结1995年示范区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1996年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总体奋斗目标,详细布置了新一年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具体任务.水利部沙棘协调办公室副主任孙振华同志就我国沙棘发展战略问题发表了讲话.黄河水利委员会也派员指导了这次示范区工作会议.与会代表认真讨论了于倬德同志的报告,参观了伊克昭盟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3.
《沙棘》1994,(3)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西宁市辖县,地处祁连山东段南坡,属山地丘陵地形.全县面积为3090km~2,人口近40万.该县海拔2300~4620m,现有沙棘总面积12.1万亩,年结果量(鲜果)514万kg,其中:中国沙棘10.6万亩,占总面积的87%,年结果量500.5万kg,占总果量的97%,平均每亩结果52.5kg;西藏沙棘1.5万亩,占总面积的13%,年结果量13.5万kg,占总果量的3%,平均每亩结果9kg;肋果沙棘200亩,分布零散,产量很少.在该县10.6万亩中国沙棘林中,有可开发利用面积5.6万亩,按3年一个轮采周期计算,每年采果面积为1.9万亩,可产沙棘原汁313t、种子60t.该县在沙棘资源建设中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沙棘》1999,(1)
陕西省吴旗、志丹两县地处延安市西北部,年降雨量450mm左右,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人,土地资源丰富,荒山荒坡面积大.发展沙棘条件优越.自1994年列入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以来.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沙棘资源建设成效十分显著.截止1996年底,示范区内已营造沙棘林0.53万hm~2,早期营造的沙棘已基本郁闭成林.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岢岚县地广人稀,沙棘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开发沙棘资源,发展岢岚经济,是摆在岢岚人民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现结合岢岚近年来的实践一抒己见.1 从治理水土流失和发展岢岚经济的双重目标出发,选择种植开发沙棘资源发展经济的道路岢岚县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全县总面积297万亩,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93万亩,占总面积的65%.总人口 7.4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7人,人口密度相对很小.然而这么大的一片黄土地,却是一个经济贫困的地区.岢岚县委、县政府在记取历史深刻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沙棘适应性强的特点,选择其作为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并针对岢岚县现有三个5万亩和六个l万亩成片沙棘的优势,确定了“开发沙棘资源,发展岢岚经济”的战略性思路.坚持“以沙棘治流域,以流域养畜牧,以畜牧促农业,以农业带各业”的指导方针,通过十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收到了较为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沙棘》1996,(4)
今年6~7月,我们对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年度检查验收。共检查了13个示范县,这些示范县1995年下达种植沙棘任务为7000hm~2,1994年遗留任务7720hm~2,合计应该完成1.472万hm~2。验收结果表明:13个示范县共核实完成1.49万hm~2,任务完成率为101%,造林质量也明显提高,验收合格率达到了91.5%。通过检查验收,我们认为与上年相比,示范区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示范区所在县各级政府领导明显提高了对沙棘的认识,加强了对示范区建设的领导;2、示范区建设实行了工程管理,加强了沙棘种植的计划性,保证了建设质量;3、注重规模、集中连片建设,统计13个示范县1年内共建成66.67hm~2以上片38处,20hm~2以上片122处;4、各示范县的管护工作卓有成效,管护体系健全,水保预防监督站也积极参与,查处毁林案件;5、对沙棘育苗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苗木生产,育苗技术普遍过关,13个示范县的水保部门今年共组织沙棘育苗35.13hm~2。  相似文献   

17.
刘海峰 《沙棘》1998,11(3):43-44
1997年甘肃省的沙棘产业工作,在有关上级的领导和指导下,围绕全国沙棘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和贯彻,调整提高黄河流域沙棘资源示范区建设,重开发利用、重调查研究、重科技活动,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王居忠 《沙棘》1994,7(3):44-45
甘肃中部的定西地区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不断发展,从八十年代起,沙棘作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植物而进行人工栽植,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目前为止,辖区定西、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等七个县不但有成片或分散的天然沙棘资源,而且大量进行人工种植.截止1993年6月统计,共有沙棘林60.82万亩,其中天然沙棘林22.24万亩,人工沙棘林38.58万亩.渭源、临洮、通渭三县分布面积达42.42万亩.占全区沙棘林总面积的69.74%.  相似文献   

19.
我县地处辽宁省西部,是个六山一水三分团的丘陵山区。全县共有32个乡(镇),5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0万。全县总面积729万亩,其中,山区面积占30.4%,丘陵面积占43.3%。自然气候特点是,地势高寒、无霜期短、土质瘠薄、风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所以农业生产水平低。为了改变这种恶劣环境,使山区脱贫致富,多年来,全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大力开展以植树种草为重点的山区建设。为了治理风沙、防止水土流失,我们把沙棘作为先锋树种,大量栽植。到1986年末全县已有沙棘林45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18.75%,占全省沙棘面积的75%。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人民政府主持召开的辽宁省沙棘开发利用现场会于10月16—18日在建平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协调小组成员和有关市、县、科研、新闻等单位代表38人。省沙棘开发利用协调小组副组长张绍贤同志传达了全国沙棘开发利用经验交流会精神,副组长吴晶炎同志做了会议总结。我省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的形势很好,目前正由一个市、县向全省的几个市、县发展。据统计,全省现有沙棘林74万亩,今春又新植29万商建立沙棘种植园6处,育苗7700亩,预计产苗1.6亿株;在加工利用上发展也很决,加工厂已有8个,产品有9种,年加工能力已达500吨;有关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