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中参与方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了广东省新农合参与方对整体及各项政策的满意度,并探讨影响整体满意度的因素.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参与方对新农合的整体满意率较高,达到89.9%;影响参与方对新农合整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报销比例、报销手续、报销的病种范围、宣传力度、筹资方式、监督方式及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问题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简要回顾了新农合试点以来对新农合报销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学术界在新农合报销存在的问题、新农合报销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新农合报销模式以及异地报销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现有对新农合异地报销,特别是跨省报销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以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湖南省枫木桥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新农合的认知度、满意度、存在问题及农民的受益情况、实施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应遵循农民自愿参合、实地就医报销原则,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启动门诊报销,应加强基层医院设施建设、加大特困农民的医疗补助、降低药品价格及有效规范新农合的监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海南"新农合"中参与方的满意度,探讨影响参与方满意度因素,提出改进路径。本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形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了报销比例、报销封顶线、筹资方式、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新农合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方式等要素对参与方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省新农合参与方的整体满意率较高,但基金管理、监督机制影响满意度的提高。建议提高报销比例,优化服务,强化监督,完善海南"新农合"制度。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衡量指标,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评价影响到农民对于乡村振兴建设的满意度。本文关注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影响因素,利用全国2 152个农户入户调查数据,采用Eveiw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高于不满意度比例,55%对新农合表示满意,37%则对新农合持有一般态度;年龄、文化程度、农民纯收入对新农合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说明提升文化程度以及改善人民收入,有利于提升新农合满意度;通过网络获取医疗信息便利度对新农合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强化了农民信息获取、便利了农民之间的交流,从而带动了人们对农村新农合的满意度;比照东北区域村庄,东部区域和中部区域村庄居民对新农合满意度要低一些。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却严重滞后。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自新农合制度实行以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同时也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研究以河南焦作市为例,对该地区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知晓程度、参与程度以及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寻找显著影响农民对新农合制度满意度的因素,并据此认为新农合制度可以从更加具体的宣传、更加合理的报销方式,以及提高医疗水平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提高农民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7.
--今年城郊农民"新农合"报销比例和部分单病种报销金额均将超去年? 拿着"参合本"到家门口卫生所取药、看病,住院可以报销.连生孩子都能得到补助--今年起,参加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城郊农民在医疗保障上将与城里人拉近距离.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8):162-163
新农合制度发展迅速,参合率不断提高,覆盖面逐步扩大。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大病补偿力度不够,报销范围窄,报销比例设置不公平,居民的大病负担依然较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新农合制度下的基金结余逐年递增,与农民的大病保障不足之间存在显著的矛盾。为此,研究新农合基金,对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提高居民防大病风险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的测评体系,并以对山东省聊城市某乡镇农民的调查为例,考察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的满意度状况。结果表明,质量感知方面,参合农民对目前乡镇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费用满意度较低,对经办机构基金管理的透明化程度和报销流程的繁琐程度满意度较低;价值感知方面,参合农民对目前的补偿方式、补偿水平及筹资水平的看法呈分散化的趋势;从参合农民自身的角度看,年龄、家庭人口数、身体健康状况、是否为自愿参加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影响着农民对现行新农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的测评体系,并以对山东省聊城市某乡镇农民的调查为例,考察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的满意度状况。结果表明,质量感知方面,参合农民对目前乡镇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费用满意度较低,对经办机构基金管理的透明化程度和报销流程的繁琐程度满意度较低;价值感知方面,参合农民对目前的补偿方式、补偿水平及筹资水平的看法呈分散化的趋势;从参合农民自身的角度看,年龄、家庭人口数、身体健康状况、是否为自愿参加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影响着农民对现行新农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曹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64-13767,13784
通过对北京市外来人口医疗需求及意愿、新农合制度的保障程度、对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以及对XY市GS县县外定点试点效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现阶段新农合制度设计难以满足农村外出人口的医疗保障需求;第二,县外定点的试点初衷良好但是效果不佳。因此,建议政府要么改变新农合制度的设计;要么,在保留原制度设计的同时,针对外出农民专门设计新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全丽琴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128-129
从需求和供给2个角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分析,指出参加新农合是农民的理性选择,但其供需矛盾仍旧比较突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旧困扰着广大农民。对此,提出了供方和需方双重激励模式以期促进新农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贾莉  司汉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442-4443,4445
描述了神木县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以来的情况,分析了其成功推进的原因,从神木县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政策的经验中探索与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改革的契合点,总结神木县医疗发展模式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启示,为推进医疗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新农合工作现状进行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寻求科学决策参考。[方法]量表设计及问卷调查后建立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借助SPSS17.0和SAS工具进行数据处理。[结果]需求满足程度、制度可靠性、疾病报销种类和服务态度为新农合满意度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满足主体需求、完善制度、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化手续流程是提高满意度的主要方面;该模型方法具有科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缪世磊  牛文琪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211-10214
选取安徽省歙县、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四川省江油市3个地区的医保就诊人群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代表.统计分析发现,就医人数分布的差异性并不会因为地区、年龄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对医疗费报销比例的均值做了区间估计,结果表明,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56 ~60岁人群医保报销比重最大.该研究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面、普及度等提供了基本统计分析数据,并给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并探讨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公平效率视角看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管镠旎 《农学学报》2014,4(7):111-114
公平与效率作为社会保障的两个方面,始终影响着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以政府扶持、农民互助共济的“大病统筹基金”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以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隐性与显性问题。笔者通过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指出政府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效率不断提高的当下,应着重实现公平,从而达到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赵录贵  陈禄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79-17681
通过走访调查"新农合"制度在广西的实施情况,并在充分听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和农民对"新农合"制度评价的基础上,找出了"新农合"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农民存在抵制情绪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