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2口面积各0.66 hm2的池塘中,进行四倍体异育银鲫长丰鲫大规格鱼种培育试验。试验采取分级培育方法:一级培育由鱼苗培育成寸片规格,历时20 d,获苗75.8万尾,成活率为75.8%;二级培育由苗种转入成鱼养殖,历时21 d,获得5.8~6.5 cm大规格鱼种30.6万尾,成活率为62.9%,获得3.5~5.0 cm大规格鱼种19.7万尾,成活率为72.4%。合计收获大规格鱼种50.3万尾,由水花鱼苗培育成3.5~6.5 cm规格鱼种的成活率为50.3%。  相似文献   

2.
三、培育大规格鱼种的关键技术 生产上。通常将3厘米长的寸片鱼种进一步培育到10厘米以上,然后才进入成鱼饲养阶段。大口鲇大规格鱼种的培育在池溏网箱、库弯、湖汊、稻田以及溪河围养都能成功。目前仍以池塘培育为主,也是其他水域培育成功的基础,因此这里重点介绍池塘育种的关键技术 1.鱼种池:较理想的鱼种培育池是面积为0.2~2亩、水深1.0~1.5米、底部平坦的水泥池或泥底池,大池培育的效果较差。其他要求同鱼苗池。 2.寸片鱼种的放养:精养池的放种密度可为每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市场上经常有去油豆供应,因其价格便宜,购买及时,致使许多苗种专业户购买磨浆投喂鱼苗.为了广辟饲料来源,探索去油豆培育鱼种的生产效益,1990我们与万年县鱼苗鱼种专业户进行了去油豆与原质黄豆磨浆喂养鱼苗试验,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池塘条件一致,池塘面积均为0.9亩,水深1.4米左右,淤泥厚5  相似文献   

4.
高产池塘精养投放鱼种一要抓早放,二要抓大规格,这是至关重要的,不可忽视.但目前有些养鱼专业户仍习惯于春放鱼种,有的甚至推迟到春后,此时,鱼种规格小、成活率低,是池塘养鱼低产的根本原因之一.下面将池塘投放鱼种关键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池塘中培育鱼苗,选择水体均为淡水,主要是在池塘中将水花幼鱼,培养成鱼体长3~5cm的小鱼,通过此种方式培育出夏花鱼种的鱼苗。因鱼苗自身较小,所以在培育的过程中,鱼苗的自主摄食能力不强,自主活动力较弱,但新陈代谢能力比较强,因此需极为小心地培育。本文主要致力于探究池塘培育淡水鱼苗技术的要点,供养殖户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高产养鱼的一项重要措施。大规格鱼种的抗病和抗敌害能力强,成活率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鱼类的最速生长期。但规格究竟多大最适合,要依据不同鱼类的生长规律确定。 一、青鱼。最好放养0.25~0.75公斤/尾或0.5~1.0公斤/尾的二龄鱼种,这样的规格,能大量摄  相似文献   

7.
池塘养鱼新概念一、投放鱼种规格越大越好。过去池塘鱼种投放规格大部在5~10厘米,现代理论和实践证明,鱼种规格不得小于15厘米,重量在50克以上。在此基础上,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产量越高。二、增氧机晴天中午开最正确。许多养鱼单位使用增氧机时,以不见“...  相似文献   

8.
冬季和早春水温低,鱼儿不易生病,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实践证明,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高产养殖的一项重要措施。大规格鱼种的抗病和抗敌害能力强,成活率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鱼类的最速生长期。但规格究竟多大最适合,要根据不同鱼类的生长规律来确定。 1、青鱼最好放养尾重0.25~0.75公斤或0.5~1.0公斤的2龄鱼种。这样  相似文献   

9.
春季是放养鱼种的主要季节,掌握好鱼种适宜的放养规格与密度是取得良好养殖效益的可靠保证,对搞好全年养鱼关系极大.实践证明,鱼种放养规格过大,密度过小,产量低,效益差,而放养规格过小,密度过大,则超出水体承载能力,会造成鱼类缺氧死亡或个体瘦小,常常达不到上市规格.只有根据池塘的大小、深浅、水质肥瘦、水源排灌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鱼种适宜的放养规格和密度,合理放养鱼种,才能取得理想的产量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鳡鱼池塘养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向阳办事处进行了鳡鱼池塘养殖试验,投放了1000尾200g左右的鳡鱼种,并辅养了100尾鲢、鳙鱼,通过食性驯化、水质调节、病害防治等措施,将鳡鱼苗在当年培育成平均规格1.523kg/尾,最大规格达2.460kg/尾的商品鱼,成活率达91%,为鳡鱼的商业化人工养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向阳办事处进行了鳡鱼池塘养殖试验,投放了1000尾200g左右的鳡鱼种,并辅养了100尾鲢、鳙鱼,通过食性驯化、水质调节、病害防治等措施,将鳡鱼苗在当年培育成平均规格1.523kg/尾,最大规格达2.460kg/尾商品鱼,成活率达91%,为鳡鱼的商业化人工养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充氧塑料袋是运输鱼苗鱼种的较好工具。运输前,首先要检查袋子是否漏气,方法是:将袋子吹好气后,压入水中,再挤压袋子,如无小气泡冒出,证明袋子不漏气。装鱼前,袋内先装清水 1kg~ 1.5kg,再将鱼苗鱼种连水灌入,灌至袋内容积的 1/3,然后充氧,使袋膨胀鼓实。最后把袋严密扎紧,装入纸箱(活鱼运输箱),箱内四周用碎纸或旧棉絮垫好。要避免阳光曝晒。鱼种装运前一定要经密集锻炼。   一般常用塑料袋的规格是:长 0.8m,宽 0.4m。装运鱼苗的数量,若 25℃左右的水温,一般可装鱼苗 8万尾~ 10万尾;倘若水温高、鱼苗规格大、运输…  相似文献   

13.
(一)塑料袋充氧运输 规格为70厘米×40厘米的塑料鱼苗袋,水温在20~25℃时,每袋可装运鱼苗8万~10万尾,乌仔5000~7000尾,或夏花1200~1500尾,或5~7厘米长的鱼种600~800尾;或7~8厘米长的鱼种300~500尾,并可保证在24小时以内成活率达90%左右。 (二)帆布篓敞口运输 水温20℃  相似文献   

14.
冬季和早春水温低,鱼不易生病,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实践证明,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殖高产的重要措施。大规格鱼种的抗病力和抗敌害能力强,成活率高,但要根据不同种类鱼的生长规律确定鱼种规格。  相似文献   

15.
仲直 《江西饲料》2003,(4):40-40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旺季,鱼种管理应抓好以下5项工作。1清塘经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围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消毒,并按常规方法进行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回。2分养鱼种要按不同规格调整分养,做到同池所放鱼种规格一致。由于规格大的鱼种食量大,抢食能力强,如同时放有小规格鱼种,则小鱼会因得不到足够饲料而体质下降。16cm以上的鱼种,可投放成鱼池套养,…  相似文献   

16.
正1池塘的选择鱼种池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2m;成鱼池面积以10亩为宜,水深2~2.5m。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每3~5亩池塘配备3.0千瓦增氧机1台,每个池塘配备自动投饵机1台。池塘平整无渗漏、无杂草。在鱼苗和鱼种下塘前10~15天,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125kg或3~5kg漂白粉干法清塘,消毒除野。5~7天后注入70~80cm深的水,注水时用60目聚乙烯网  相似文献   

17.
何人 《江西饲料》2001,(5):36-36
1越冬鱼种死亡的主要原因1.1池塘条件差①池塘水质清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弱,产生氧量少;②池塘水中有机质过多,分解耗氧量过大;③池塘保水性能差,水位下降,水很浅,鱼儿活动空间不足,缺氧又受冻;④污水流入池塘,严重影响鱼类生长;⑤有的地方池塘水面被冰雪覆盖严重,池塘透明度很小,光合作用很弱,鱼类终因缺氧而窒息死亡。1.2鱼种体质差、规格小鱼种越冬一般靠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鱼种体质差、规格小,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少,终因鱼体新陈代谢机能紊乱而死亡。从实践看,越冬鱼种体长小于7cm时…  相似文献   

18.
(一)调节水体环境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水好鱼苗壮."过去培育过鱼种的池塘,由于经过长期的养殖,淤泥堆积,水质逐渐老化、恶化,溶氧降低,饵料生物减少,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增多,对鱼种生长发育不利.  相似文献   

19.
正鱼苗的培育是把下塘鱼苗培育成体长3厘米左右的稚鱼,称夏花鱼种。此阶段的鱼苗幼嫩,游动能力弱,摄食能力低,新陈代谢快,适应力不强,在培育过程中需格外精心细致。如何提高鱼苗培育效果,确实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现将笔者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池塘选择鱼苗池的选择标准:水源清新充足,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注排水方便。池埂坚实无漏洞,土质好,保水性好。交通、电力方便,池塘整齐,  相似文献   

20.
银鲈是澳大利亚高值淡水鱼类,生存水温2~38℃,杂食性,怀卵量(150000粒/kg体重)高,适于静水精养。池塘放养平均体重0-5g的鱼苗,密度20000~150000尾/hm2,养殖3~4个月,成活率95%以上。投喂含蛋白质35%的配合饲料,饲料系数1-0~1-3。放养体重5~15g的小鱼种,养殖10个月,即可达市场规格500g。将鱼种从50g养至市场规格,只需5个月,水温20℃以上,日长3g。雄鱼2龄性成熟,雌鱼3龄性成熟,成鱼养殖饲料系数1-6~2-0。放养鱼种21000尾~43000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