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几个燕麦品种在辽宁省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引进的119份燕麦品种资源中,筛选出表现较好的18个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冀张燕3号籽粒产量高,适合作为粒用燕麦品种在辽宁省推广;冀张莜12植株高大,鲜草产量高,适合作为饲草燕麦品种在辽宁省推广,坝燕5号鲜草产量和籽粒产量均较高,适合作为籽粒和饲草兼用型燕麦品种在辽宁省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选育和改良适宜甘肃农牧交错地带的粮饲兼用型小黑麦品种(系),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27个小黑麦品种(系)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与株高、千粒重等6个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结果显示,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与各性状的灰关联度顺序分别为:千粒重〉穗粒重〉单位面积穗数〉小穗数〉株高〉穗长;穗粒重〉单位面积穗数〉株高〉千粒重〉穗长〉小穗数。表明在甘肃河西农牧交错地带,粮饲兼用型小黑麦高产育种的主攻方向为:在单位面积穗数合理的条件下,选择穗粒重较大的品种,适当放宽对穗长和小穗数的选择要求;而对以籽粒产量为主的地区,主攻方向为:在合理的单位面积穗数条件下选择千粒重较大的品种,同时加强对穗粒重的选择,对株高、穗长等性状的选择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从山西、内蒙等省(区)引进和凉山州收集提纯的燕麦品种,对其产量、农艺性状、籽粒食用品质及饲草产量品质进行试验研究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如果以收获籽粒为主要目的,“燕选1号”产量高,品质较好;如果以粮饲兼用为目的,可选用“8353”、“品5号”等品种。凉山州燕麦生产中只要选用优良品种、改良栽培技术,其产量可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尽快了解新品种的适应生态区域,实现良种与生产条件相对应,开展了小麦品种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西农875株高最矮,西农1401株高最高;西农281、西农864、西农875抗倒性较差;周麦18穗数最少,西农1353穗数最高;西农8087穗粒数最少,周麦18穗粒数最多;西农875千粒重最低,西农8087千粒重最高;西农1353、西农1098、西农1355、西农833、西农281产量居前5位。综合各性状可知,西农1353、西农1355、西农1098、西农833等4个小麦新品种可以在新马桥镇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鉴定黄淮南片麦区国审小麦品种西农100和小麦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周麦18”的抗倒春寒能力,采用大田试验调查穗分化特征,人工气候室低温胁迫处理6 h、12 h、24 h后测定结实率、叶片逆境生理指标和显微结构等,并分析了两个品种各个指标间的差异与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大田条件下,西农100比周麦18的穗分化进程提前;倒春寒低温胁迫促使西农100小麦旗叶的SOD与CAT活性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周麦18;同时,低温胁迫使小麦叶片显微结构中厚壁组织出现明显分解与萎缩,西农100低温胁迫6 h叶片厚度较CK(未处理)未发生变化,周麦18叶片厚度则明显减小,低温胁迫12 h以后,两个品种无明显差异。本研究表明,西农100和周麦18都具有一定的抗倒春寒特性,而西农100的抗倒春寒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6.
选用烟农19、中麦578、伟隆169、华成1688、安农1589、天益科5号、荃麦725、安农0711、西农99、华展199和中育1211共11个适宜皖北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研究分析了各小麦品种的产量、群体动态变化、干物质转运积累与分配等特性。结果表明,11个供试小麦品种产量均达到7 000 kg·hm-2以上,属高产小麦品种;其中伟隆169、荃麦725、西农99和华展199的产量都达到了8 000 kg·hm-2以上,产量构成协调,穗数及成穗率较高,并且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以及干物质转运量高于其他品种。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分蘖成穗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伟隆169、荃麦725、西农99和华展199 穗数、分蘖成穗率较高,具有较高产量,适宜皖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饲料玉米,又称饲用玉米,是专门为牲畜提供饲料和饲草的玉米品种.根据利用方式分为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生物产量高籽粒可做粮食也可做精饲料,茎秆用以青贮;多穗青贮型玉米品种:茎秆多分蘖、多果穗,生物产量高,品质好,饲喂牲畜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从山西、内蒙等省区引进和本州采集地方品种经系统选育育成的燕麦品种,对其产量、农艺性状、籽粒食用品质及饲草产量品质进行试验研究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如果以收获籽粒为主要目的,燕选1号产量高、品质较好;如果以粮饲兼用为目的,可选用"8353"、"品5号"等品种。本州燕麦生产中只要选用优良品种、改良栽培技术,其产量可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天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通过田间引种试验,比较了不同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在前期、中期、后期的生长性状表现和籽粒、新鲜秸秆产量性状表现及其适应性、丰产性、粮饲兼用的性能。结果表明,鲁单50和农大108两个品种粮饲兼用的综合性状好于其它品种,比较适合天津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定西地区种植的谷子品种,通过研究各品种(系)的农艺性状、抗逆性、经济产量,对引进的14个谷子品种(系)进行鉴定、筛选。结果表明,有6个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其中饲谷2号、黄粘谷、金平谷可作为饲草谷子,陇谷8号、陇谷23号、陇谷11号可作为粮用谷子在定西及周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小麦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8、2009年两年小麦品比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高的品种其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也相应较高,综合抗病性好的品种产量也较高;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扬花期>成熟期>赤霉病>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说明该地区与产量密切的主要农艺性状为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穗粒数。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小麦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8、2009年两年小麦品比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高的品种其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也相应较高,综合抗病性好的品种产量也较高;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扬花期>成熟期>赤霉病>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说明该地区与产量密切的主要农艺性状为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穗粒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陕西关中地区小麦品种演替过程中产量及氮效率对土壤肥力的响应。【方法】以20世纪80年代至今关中冬麦区3个代表性小麦主栽品种为材料,以33年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构建的土壤肥力水平梯度为平台,研究品种演替和土壤肥力及其交互对作物产量、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供试品种有20世纪80年代品种小偃6号、90年代末品种小偃22和近年品种西农979。长期施肥包括6个处理:不同水平的氮磷化肥配施(N1P1和N2P2)、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M1N1P1、M1N2P2、M2N1P1和M2N2P2),以不施肥为对照(CK)。【结果】在各个肥力水平土壤上,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均随小麦品种更替而呈现增加的趋势,尤其在高肥力土壤上更为明显。土壤肥力水平的提高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其中西农979增产幅度最大(151.0%-610.5%),其次为小偃22(127.9%-349.7%),小偃6号增幅最低(148.1%-341.8%)。土壤肥力与品种对小麦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低肥力条件下,小偃6号籽粒产量高于西农979,高肥力条件下则相反。小麦百公斤籽粒需氮量随品种演替有降低的趋势,但随土壤肥力水平提高有增加的趋势。土壤肥力与品种对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也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氮肥生理效率和农学效率均呈增加的趋势,但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提高,各品种小麦的氮肥生理效率呈下降的趋势,氮肥农学效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土壤肥力与品种对小麦氮肥生理效率和农学效率无明显交互作用。【结论】陕西关中小麦品种演替在高肥力以及养分投入充足时不仅表现出单产不断提高,而且氮效率也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因此,品种更新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土壤肥力,才能保证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董剑  王伟  赵万春  陈其皎  高翔  石引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14-19715,19717
[目的]筛选陕西关中节水高产的优良小麦品种,为良种良法配套提供依据。[方法]在适当晚播条件下,以陕西关中6个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灌水模式,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筛选出陕西关中节水高产的优良品种。[结果]灌水模式对不同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不同,在底墒水+春2水模式下明显增加了成穗数。在底墒水条件下陕538平均产量为8.20 t/hm^2,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小偃22平均产量为7.60 t/hm^2,居第2位,但与其后4个品种的产量无显著差异。在春灌2水条件下,西农979平均产量为7.83 t/hm^2,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结论]陕538和小偃22具有一定的抗旱节水高产特性;西农979属于高水肥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甘肃省中部地区冬小麦品种(系)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为筛选适宜该地区种植的冬小麦种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观察、物候期记载、农艺性状调查和产量统计分析,筛选适宜该地区种植的冬小麦品种(系)。[结果]200707-3、静冬0318生育期适中,籽粒饱满,产量较高,分别较对照陇中1号高32.98%和30.18%,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结论]200707-3、静冬0318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宜在甘肃省中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关中地区冬小麦新品种示范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关中地区的冬小麦新品种栽培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于2011—2012在关中地区(宝鸡陈仓区)对不同冬小麦新品种进行示范栽培。结果表明,‘西农979’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宜在关中地区川道高水肥及旱肥地种植;‘登峰168’早熟、抗倒伏、田间综合抗病性好,在关中地区建议推迟播期;‘九麦2号’株型紧凑,穗层整齐,千粒重高,适应强,丰产潜力较大。由此可见,‘西农979’、‘登峰168’和‘九麦2号’这3个品种较其他品种更适合在关中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西农529小麦新品种最适播期与播量,设置10月5日、10月12日、10月17日、10月22日4个播种时期,180×10株/hm2、258×10株/hm2、306×10株/hm2、360×10株/hm2 4个密度处理,采用两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试验设计方式,研究不同播期与密度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关中东部灌区当前的生产水平下西农529最佳播期10月15-22日,最佳播量基本苗257.4×10~ 322.2×10株/hm2时产量最高,可达8 250~9 000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适合陕西关中地区栽培的香菇优良菌株,以27个香菇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栽培方法,以各菌株的菌种萌动期、菌丝生长速率、菌棒转色期、鲜菇产量及含水率、子实体形态等指标进行综合选择。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菌株之间、同一品种不同菌株之间农艺性状差异显著;2)选出了庆科212、9608-2、258、9608-1、L-01、L-02及09-1(以当地主栽菌株808-1为对照)7株优良菌株,这7个菌株的农艺性状较其他菌株明显较好。因此,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栽培的菌株,有利于体现菌株本身的农艺性状并且可以提高当地菇农的收入;7个优良菌株可推荐作为陕西关中地区的栽培菌株。  相似文献   

19.
杂草猪殃殃对小麦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关中地区15种主要的栽培小麦品种为受体,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通过分析恶性杂草猪殃殃对不同小麦品种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猪殃殃对不同小麦品种化感作用的差异,从而筛选出具有较强抗草潜力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猪殃殃对不同小麦品种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化感作用,但是化感作用的强度在不同小麦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小麦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的。以RI值为化感作用的评价指标,结合聚类分析的方法,将这15个小麦品种分为3组,其中猪殃殃对小偃22、远丰175、西农979、郑麦9023和西农889等5个品种的化感作用较弱,这5个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草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