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伟 《猪业科学》2009,26(6):109-109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仔猪出生后3~10d发病的为黄痢,而出生10d以上发病的称为白痢,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二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生产实践中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来治疗仔猪黄白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对仔猪下痢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地,仔猪出生后3~10d为黄痢,而出生10d以上的称为白痢,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二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仔猪黄白痢是由埃希氏菌属中的一些大肠埃氏菌条件性致病菌株引起的主要危害仔猪的细菌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仔猪出生后3~10天为黄痢,而出生10天以上的称为白痢,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2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本病多发生于7  相似文献   

4.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仔猪出生后3-10天为黄痢,而出生10天以上的称为白痢,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二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防治不当,可造成大批发病与死亡。即使不死亡,病猪也常常沦为僵猪。  相似文献   

5.
仔猪黄白痢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是仔猪黄痢和白痢两种疾病的简称。一般仔猪出生后3~10d为黄痢,出生后10d以上的称为白痢,也可通过粪便颜色来进行判断。该病在临床上最容易发生于30日龄以内的仔猪。笔者近期接诊多个该类型病例,现将其中一例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仔猪出生后3~10天为黄痢,而出生10天以上的称为白痢。仔猪黄痢呈水样,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仔猪白痢呈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腥臭、糊状。1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分娩舍在上一批猪全部出栏后,对猪舍和进行严格消毒,空置5~6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相似文献   

7.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地,仔猪出生后3~10d为黄痢,而出生10d以上的称为白痢,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二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如皋是生猪生产大县,更是仔猪养殖密集地区。本文结合笔者平时工作的经验对于该病的防治作了如下探讨:1流行病学1.1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数小时至7日龄内的仔猪,以1~3日龄内的最常见,一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本病尤以头胎青年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急,死亡率也高。据调查发病率高达50%以上,死亡率高达30%。  相似文献   

8.
霍之剑 《动物保健》2014,(8X):118-118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白痢则为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两者常常相继发生。仔猪黄白痢多发于出生后1~3d的仔猪,不论品种,无季节性。以下痢,排出乳白色或淡黄色粘稠或粥样并带有特异腥臭味粪便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仔猪出生后3~10天患此病为黄痢,而出生10天以上患此病为白痢。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二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1发病情况无棣县个体养猪户刘某饲养的一妊娠母猪顺利产下8头仔猪,产后第2天,这窝仔猪突然拉稀,  相似文献   

10.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白痢则为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两者常常伴随发生。该病的发生主要与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有关,如饲料搭配不全面、消化不良、乳汁质量较差、仔猪抵抗力下降、圈舍不清洁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仔猪黄痢多发于出生后1~3d的仔猪,而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无明显季节性,以下痢、排出乳白色或淡黄色粘稠或粥样并带有特异腥臭味粪便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其中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常全窝发病,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高达100%。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20日龄,发病率可达30%~80%,若不及时治疗,多成僵猪或死亡。笔者用中药"六一散"治疗10例黄痢、20例白痢,治愈率达98%。现报道如下临床症状仔猪黄痢患猪多为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初期有1~2头突然死亡,然后波及全窝;病猪多为精神不振,挤堆,毛乱,排黄色浆状稀粪,很快消瘦,脱水,昏迷,死亡。仔猪白痢患猪多为15日龄后的仔猪,突然发病,腹泻,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稀粪,精神沉郁,畏寒,消瘦,最后多因继发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以仔猪拉稀为主的传染性疾病.根据发病的时期和症状不同分为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以排黄色液状粪便为特征,含有凝乳小片,常发生于出生后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仔猪白痢以排出灰白色浆糊样粪便为特征,具有腥臭味,多发于10~30日龄,以10~20日龄居多.  相似文献   

13.
中药治疗仔猪黄白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简称EIEC)引起。其中仔猪黄痢常发生于仔猪出生后1周以内,以1~3日龄者居多,常整窝发病,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有的可达100%。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者居多,发病率可达30%~80%。笔者于2006年春季在张家港市南丰镇用六一散治疗5窝75头仔猪黄痢,治愈69例,治愈率达92%;治疗17窝189头仔猪白痢,治愈162例,治愈率达85.71%。1临床症状1.1仔猪黄痢:患猪多为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初期有1~2头表现全身衰竭,迅速死亡,然后波及整窝。病猪多精神不振,打堆,排黄色浆状稀粪,很快消瘦,最终昏迷、死亡。1.2仔猪白痢:…  相似文献   

14.
仔猪黄白痢常见多发,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以初生仔猪排黄白色稀粪或急性死亡为特征。仔猪黄痢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多呈急性发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30d的仔猪,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断奶窝重和饲料报酬降低,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以腹泻、排黄色黏液状粪便为特征,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初出生仔猪,而以1~3日龄多见,防治不当,往往整窝死亡。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0-30日龄以内仔猪的常发疾病,以下痢、排除灰白色粥状粪便为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在肠道内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痢多发生于1~10日龄哺乳仔猪,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20日龄哺乳仔猪。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马针颗粒治疗仔猪黄白痢的效果,本试验选取某猪场80头黄痢仔猪与80头白痢仔猪,随机分为黄痢对照组、黄痢治疗组、白痢对照组、白痢治疗组,黄痢对照组与白痢对照组均灌服生理盐水,黄痢治疗组与白痢治疗组均灌服马针颗粒,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黄痢治疗组与白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各自对照组的(P<0.05)。因此,应用马针颗粒治疗仔猪黄白痢的效果显著,能减少死亡,促进病猪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白痢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长期困扰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通常仔猪出生后一个月内发生的多数下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这是猪密集饲养管理下,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染病。由于仔猪生长期和病原菌血清型的差异,此病可分仔猪黄痢及仔猪白痢两种。黄痢为一周龄内仔猪发生的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又称新生猪腹泻,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本病在养猪业中较为常见,无论是大型养猪场,还是传统式家庭养殖都有发生.是造成仔猪成活率低,影响养猪业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后7日龄内的乳猪,尤以1~3日龄的乳猪发病最多,同窝仔猪中发病率很高,常达90%以上,病死率也很高,有的全窝死亡,耐过及治愈的仔猪长势不均,断奶重降低,且断奶后发生腹泻的危险性更高;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30151龄仔猪,以10~20日龄内发病最多,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多能自愈,但影响生长发育。目前,从仔猪黄自痢病料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各血清型疫苗之间有效的交叉保护性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