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用金力士乳油、戊唑醇乳油、丙环唑乳油、高渗腈菌唑乳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及敌力脱乳油等6种药剂对香蕉叶斑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高渗腈菌唑50mg/L、33mg/L,金力士500mg/L、250mg/L,戊唑醇300mg/L、250mg/L、167mg/L的防效与敌力脱250mg/L相当,其中高渗腈菌唑33mg/L、50mg/L的防效指数最高,与敌力脱250mg/L差异极显著,既高防效又低成本,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柑桔果实先刺伤接种柑桔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孢子悬浮液再进行药剂浸果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浓度药剂对抗苯并咪唑类和咪唑类杀菌剂(双抗)或双敏感菌系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0或1 000 mg/L的甲基硫菌灵、咪鲜胺(扑霉灵)和抑霉唑(500mg/L)单剂,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或扑霉灵)混剂对双抗菌系防治作用均低于50%;1 000 mg/L百可得单剂,500、1 000 mg/L百可得混配相同浓度咪鲜胺(或扑霉灵)均可控制双抗菌系引起的腐烂,防治效果在83%以上;1000mg/L咯菌腈对双抗菌系的防治效果为83.3%,500和1 000 mg/L嘧霉胺对双抗菌系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1%和98.9%.500mg/L百可得、抑霉唑和嘧霉胺单剂,500mg/L百可得混配相同浓度咪鲜胺(或扑霉灵),500 mg/L甲基硫菌灵混配相同浓度扑霉灵对敏感菌系均有88%以上防治效果.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不再使用苯并咪唑类和咪唑类杀菌剂单剂或这两类杀菌剂混剂防治柑桔采后病害,可选择1 000 mg/L百可得(双胍辛烷苯基磺酸盐)单剂,500mg/L百可得和相同浓度咪唑类混剂.同时建议将嘧霉胺登记用于柑桔采后处理.  相似文献   

3.
吡唑醚菌酯等5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等5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5g/L氟环唑乳油500倍液的防效最好,喷药3次后10天防效达80.61%,其次为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000倍液和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2 500倍液,防效均超过75%.供试药剂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香蕉安全,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效果及其对香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以20、13.3、10 mL的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对水60 L分3次喷雾施药,第2次施药后14 d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60.43%~66.52%,第3次施药后14 d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75.72%~80.72%,并对香蕉的单株产量有明显增产效果。其中尤以20 mL的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对水60 L喷雾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香蕉叶斑病在香蕉产区发病严重,尤其是夏秋台风暴雨频繁,蕉园高温多湿,极易引起香蕉叶斑病的发生流行。几年来,笔者对该病的发病及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在防治上采取了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于该病发病初期时选用广谱、低毒、内吸性杀菌剂敌力脱、爱苗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甜瓜采后致病菌交链菌的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金香"甜瓜的腐烂病原菌交链菌为供试菌种,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种杀菌剂(扑霉灵、扑海因、富力库、万利得、施保克)对该菌的抑制效果,以期筛选适合甜瓜采后致病交链菌低毒高效的防治农药,为筛选甜瓜采后致病真菌的防治药剂提供理论参数。结果表明:5种药剂中对交链菌的抑制效果较好的药剂有100mg/L扑霉灵、1 000mg/L富力库、500mg/L扑海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花蕾注射法对1.5%除虫菊素水乳剂等9种天然源农药防治香蕉黄胸蓟马的田间防效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不同药剂的田间桶混试验。结果表明,除虫菊素、藜芦碱、d-柠檬烯、绿僵菌在推荐剂量下对香蕉黄胸蓟马的防治效果较高,防效均达90%以上。d-柠檬烯分别与除虫菊素和藜芦碱以2.5 mL/L+2.5 mL/L混配时增效作用显著,其防效分别为98.74%和98.26%,明显优于其单剂和其他处理。说明花蕾注射除虫菊素、藜芦碱、d-柠檬烯、绿僵菌对香蕉黄胸蓟马具有较好防效,可作为香蕉黄胸蓟马绿色防控的药剂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4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5 g/L吡唑醚菌酯1 000倍液喷雾2次或3次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校正防效明显好于用对照药剂300 g/L苯甲·丙环唑1 000倍液喷雾3次;超敏蛋白500倍液使用3次的校正防效不仅明显好于使用2次的效果,而且明显好于该药剂1 000倍液使用3次的效果;氨基寡糖素、植物免疫增产蛋白的防效较差。说明,施用吡唑醚菌酯和超敏蛋白能有效控制茭白胡麻叶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25%阿米西达水悬浮剂防治葡萄霜霉病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阿米西达(Amistar)是近年商品化的农用杀菌剂新品种,该药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有效成分嘧菌酯,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源于热带雨林一种食用蘑菇产生的天然抗菌物质Strobilurin,适宜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应用.我们曾于2001年用该药进行过防治葡萄霜霉病试验,看出阿米西达用于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不仅有保护作用,而且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该药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我们于2004年和2005年又对该药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并以生产上常用药剂三乙膦酸铝和代森锰锌为对照药剂进行比较,以明确阿米西达防治葡萄霜霉病的药效.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药剂世高与阿米西达为防治葡萄黑痘病较好的药剂,使用剂量世高67.5g有效成分/hm2、阿米西达168.75g有效成分/hm2为宜。且试验中没发现对葡萄产生药害,可作为防治葡萄黑痘病的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1.
辣椒子叶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以双丰等17 个辣椒品种为试材, 探讨了不同基因型、激素组合、有机成分及AgNO3 等因素对子叶再生的影响。观察到DJ 添加物(辣椒幼苗茎叶提取汁液∶卡那霉素= 500∶1) 对不定芽的分化及伸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比对照分别提高10. 0 %~11. 1 %和90. 5 %~133. 3 %。筛选出高效芽分化培养基为MB+ IAA 1. 0 mg/L + 62BA 5. 0 mg/L + DJ 5 000. 0 mg/L + AgNO3 10. 0 mg/L , 17 个品种平均芽分化率达92. 3 %;高效芽伸长培养基为MB + IAA 1. 0 mg/L + 62BA 5. 0 mg/L + DJ 5 000. 0 mg/ L + AgNO3 10. 0 mg/ L + GA3 2. 0 mg/ L , 17 个品种平均芽伸长率达57. 8 %; 高效生根诱导培养基为MS + IAA 0. 2 mg/ L + NAA 0. 1 mg/ L ,生根率达90 % , 建立了辣椒子叶高效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柑橘砂皮病的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开展了矿物油与杀菌剂联用的田间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砂皮病发病初期,单用97%希翠矿物油200倍液对柑橘砂皮病的防治效果在72.06%以上,而单用75%拿敌稳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和单用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70%和76.38%;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97%希翠矿物油200倍液组合对柑橘砂皮病夏秋梢叶片的防治效果达84.27%,对柑橘果实的防治效果为73.42%,同时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螺虫乙酯悬浮剂对苹果绵蚜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a生苹果树为试材,研究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500g/L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对苹果绵蚜防治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螺虫乙酯防治绵蚜效果较好,持效期较长,可达35d,建议生产中选用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3 000倍液防治苹果绵蚜。  相似文献   

14.
以濒危物种金花猕猴桃为试材,采用1 000、1 500和2 000 mg/L3种浓度的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及IBA+NAA(1∶1)混合液处理插穗,进行扦插生根试验。结果表明,扦插生根率达到或超过50%的处理有IBA 2 000 mg/L、NAA 1 500 mg/L和(IBA+NAA)1 500 mg/L等3种;综合比较成活插穗原发根的数量、长度和粗度,(IBA+NAA)1 500 mg/L处理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5.
有机食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的要求极其严格,因此有机食品的安全性更加可靠.本文对有机马铃薯生产中主要有害生物进行了生物药物防治研究.结果表明,除虫菊素、烟碱、苦参碱对蚜虫击倒速率快,药后1d的防治效果75%以上,但持效期较差,7d后除虫菊素的防治效果仅为43.8%.烟碱的持效期较好,7d后防治效果为62.1%;苦参碱或与除虫菊素混剂防治蚜虫,击倒速率较差,但持效期较好,7d后的防治效果为64.2%.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治以新筛选的生防菌剂25亿/克坚强芽孢杆菌WP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达到74.9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坚强芽孢杆菌、波尔多液和绿色木霉菌表现很好,其中25亿/克坚强芽孢杆菌WP500倍防效达80.65%,波尔多液和绿色木霉菌分别为77.22%和71.83%.  相似文献   

16.
经室内外试验,研究了苯醚甲环唑与克菌丹混配对苹果轮纹病的抑制效果与防治效果。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克菌丹的有效成分配比为1∶2~8时均表现增效作用,其中有效成分配比1∶4增效作用明显,增效系数达1.73,为最佳配比。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苯醚甲环唑·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2 000倍液对苹果轮纹病均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90.90%以上,且分别减少制剂投入量50.55%、67.04%、75.27%,分别减少农药成本35.37%、56.92%、67.69%。苯醚甲环唑与克菌丹混配制剂可作为防治苹果轮纹病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评价不同杀菌剂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并筛选出最佳混配药剂,采用紫外分光法分别测定了13种常用杀菌剂单剂、二元及三元混配药剂的抑菌率及混配增效作用。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4 000倍液、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0.15%四霉素水剂600倍液等7种单剂的抑菌效果较好;相对于单剂,部分二元混配药剂防效增强;乙蒜素∶春雷霉素∶四霉素的三元混配体积比为1∶1∶2时,抑菌率达到99.14%,CTC值为247.567 0,增效作用最显著。研究结果为猕猴桃溃疡病防治药剂的利用及减施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几种药剂防治软荚豌豆美洲斑潜蝇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8 %阿维菌素乳油、0.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 %毒死蜱乳油、70 %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对软荚豌豆美洲斑潜蝇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0.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施药后11 d的防效达89.5 %;70 %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施药后11 d的防效仅达62.6 %.  相似文献   

19.
凤舞剑 《北方园艺》2010,(16):159-161
测定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印楝素混剂对苹果叶螨的毒力,筛选出混剂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印楝素=1∶3时为最佳配比;田间使用最佳稀释浓度为1 500倍,该混剂对苹果叶螨的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香蕉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的室内毒力,进行巴西蕉叶斑病田间防效试验及对3个品种香蕉幼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对供试菌株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17.38、49.25mg/L,显著低于25%戊唑醇乳油。25%吡唑醚菌酯乳油3 000、2 000、1 000倍液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均高于75%。该药剂800、400、200倍液喷施南天、巴西及粤科等3个品种香蕉幼苗叶片,并未出现叶片变色、变形、生长停滞等药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