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该研究从安徽大学北教学区植物景观设计入手,遵循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植物景观设计原则,以形式美法则和生态景观为植物景观设计手法,利用植物不同物种、色彩搭配及植物高低组合,形成富于变化的景观构图,将植物科学合理地与周围围合式建筑群相合,营造出一个幽雅、富有意境美的生态校园环境,将园林的艺术性与科学性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的结构要素与排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美学及园路的功能特征出发,对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的结构要素评价体系,提出了园路形式美、功能美和意境美的具体影响指标,并运用系统工程学中的层次分析法,对各要素进行排序分析,对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进行了初步定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美学及园路的功能特征出发,对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的结构要素评价体系,提出了园路形式美、功能美和意境美的具体影响指标,并运用系统工程学中的层次分析法,对各要素进行排序分析,对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进行了初步定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美是古典园林魅力和特色的重要载体,其园林植物以优美的姿态、缤纷的色彩、绚丽的变化、诱人的芳香和隽永的意境映现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形态美、色彩美、动态美、芳香美和象征美,创造了无限的艺术美,实现了自然美与人性美的交融契合。  相似文献   

5.
园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不但影响着整体景观的艺术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阐述着时代的潮流。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在西方国家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在我国却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国大部分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都是与西方园林义理借鉴与融合的一个过程。就分析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的意境美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写意手法,浓缩了自然界的山水情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交通连接体的园路,不仅是园林中各景点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景观游览的脉络,同时,园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精美的铺装图案,丰富的寓意,都给人以视觉美和意境美的享受。所以文章从古典园林的园路布局形式美;空间变化之美;以及铺地样式美等方面阐述了古典园林园路意境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马世勤  孔祥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52-4454
以云南省安宁市二中校园植物景观设计为例,遵循科学性、艺术性、生态性植物景观设计原则,突出其设计目的、理念与立意。利用乔灌草搭配、季节色彩变化、观花观果特性,形成富于变化的景观构图,将植物科学合理地与环境相结合,营造出一个幽静,富有意境美的生态校园环境。详细介绍7个分区,分析不同区域植物景观的构建,强调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以期营建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园林式校园。  相似文献   

8.
中国园林的美,主要追求自然野趣,专意于把大自然的情趣移缩模拟在咫尺之间。植物作为有生命的园林素材,是营造意境的主要材料,也是体现园林美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园林植物形态美、色彩美、嗅觉美、组合美、意境美、功能美进行阐述,充分展现植物之美,进而帮助人类在园林建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植物,同时与其他要素相结合,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象,给人美的感受和联想,打造出现代人的宜居环境。  相似文献   

9.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景观是城市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须合理配置植物,形成四季景色各异、稳定的植物群落,并注重历史文化内涵的提炼,寓情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须遵循主题原则、美学原则、艺术性原则、生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文化继承原则,并符合场地功能和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园林植物配置的概念、园林植物的特性、植物配置原则、植物配置类型及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之间合理搭配等问题,提出了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利用植物形态、色彩、质感等创造季相美和意境美的理论和方法,在科学化、艺术化、人性化角度创新和发展植物配置原则,植物配植的各类型在特定环境中灵活应用的手段和各类型的造景手法等是今后我国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艺术与科学互渗及其在园林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和艺术是塑造人类文明的伟大力量.在人类的历史中,科学和艺术你追我赶,始终存在着相互作用.当今社会,科学和艺术协同的优势就更加突出.究其原因,是他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深层联系--在进行科学研究和艺术创造时都离不开"物我两忘"的直觉力;无论科学还是艺术都在追求和创造美.中国园林是典型的集科学和艺术于一身的综合学科.在此领域内,科学和艺术犹如一对羽翼相互协同,缺一不可:一方面,园林艺术家需要有科学的治学精神,用科学的方法来创作;另一方面,不能只强调技术手段而忽略了艺术表现.未来的中国园林将是高新科技与艺术设计的完美结晶.参7  相似文献   

12.
园林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园林美的鉴赏活动对听觉方面的审美要求同样不能被忽视。在对声景美的内涵、特征和意义进行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各种不同类型声景美的创造途径以及声景意境的营造手法。  相似文献   

13.
浅析棕榈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生态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榈植物是一种广泛生长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具有重要园林价值的植物资源,其品种繁多,姿态万千,应用历史久远。从生态和美学两个视角对棕榈植物在园林造景中构成的景观特色进行了分析,并从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3个方面对棕榈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美学特点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4.
舞蹈作品的意境,就是舞蹈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起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对舞蹈艺术来说,意境美的创造是其审美追求的一种境界,是舞蹈的灵魂。意境不仅对主题起到深化的作用,而且还会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舞蹈的意境创造要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称之为艺术品并被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15.
蒲天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96-5997
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该研究通过分析都江堰景区的自然美特证,以期为古典园林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学思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作者运用比照的手法,把反差极大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从外部环境、内部生活两个角度进行比照,并在比照中渗透作者强烈的情感思辩,充分显示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照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沈阳森林植物群落结构与其林内景观美学质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恢复地带性植被是解决城市绿地退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探讨植物群落结构与其美学质量的关系是在城市绿地中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成功的关键。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美景度测定与统计方法之一——美景度评估法,对沈阳地带性植被广泛分布的东陵公园、北陵公园、沈阳市植物园等地进行了森林林内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同时在对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将景观美学质量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各项指标相联系,系统分析了主要群落结构特征指标对景观美学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森林林内景观美学质量受乔木树种比例、针叶树种比例、平均胸径、灌木数量、灌木频度、灌木盖度、草本盖度等因素影响。为城市森林建设、管理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紫叶李与红美丽李(绿叶)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比较分析了田间条件下紫叶李与对照红美丽李(绿叶)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紫叶李的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红美丽李的174.0倍和1.3倍,而光合色素含量二者间则无显著差异;紫叶李的光合能力显著低于红美丽李,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仅为红美丽李的70%,而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分别降低了33%和22%。因此紫叶李与红美丽李光合能力的差异并不是光合色素含量差异造成的,而可能是紫叶李叶片光合产物运输和转化不畅所致。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从青春华茂到悲辛收场,最终难逃“红颜薄命”的宿命。作为封建帝王的一个玩物,她的死既是一个爱情悲剧,更是一个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