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樟子松在我国特别是三北地区引种的必要性,又从樟子松的历史分布、生物学特性、土壤因素、气候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樟子松引种的可能性,最后得出环境因素中的诸气候因子是决定樟子松引种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
对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危害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 mongolica的松沫蝉Aphrophora flavipes Uhle的分布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樟子松纯林最适合松沫蝉种群的生长和繁殖,近林缘处虫口密度最大,约152. 33头/株,在樟子松枝条上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多集中于上部枝条;松沫蝉的发生受坡向、郁闭度、地被植物和树龄等林地条件及气候条件影响较大,阳坡比阴坡受害严重,地被植物越少受害越严重,郁闭度和树龄越小受害越严重,4—7月平均降雨量和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松沫蝉发生的主要气候因子,降雨量和相对湿度越大危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是一种珍贵的针叶树种,它主要分布在我国气候高寒的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的材质优良,工艺价值高、易于加工、耐腐性强并且具有速生、抗寒、耐干旱、耐土壤瘠薄,适应性强等生态生物学特性。因此,在新疆气候比较高寒的天山林区引种樟子松不仅可能,而且对改善新疆山区更新树种单一的状况,加速迹地更新有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待甫僧、阜  相似文献   

4.
沙地樟子松母树林种子产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有其极强的适应力,因而近年来已被“三北”地区列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特别是土壤条件不良,气候条件恶劣地区更为注重发展樟子松人工林。正因如此,其种子的供求矛盾日趋尖锐化,已严重地阻碍了对樟子松的引种及推广。章古台现有樟子松母树林2317亩,据近10年统计,平均每年产种子150kg,远远满足不了当地需要(每年购种量750kg左右),因而研究樟子松母树林结实量和气候因子的关系,合理组织经营管理,提高母树结实量,对解决樟子松种子供应的紧张状况,增加单位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内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温度、降雨量、相对湿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特征及导致其浓度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季节变化特征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变化情况与温度变化情况基本一致;春季、秋季、冬季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大体一致,且冬季的日变幅最小,夏季日变幅最大;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温度、降雨量、相对湿度基本呈正相关,降雨量对其存在显著差异(P 0. 05),温度对其存在极显著差异(P0. 001),相对湿度对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 钟祥县位于汉水中游荆州地区北部,地处北纬31°10',东经112°34'.境内绝大部分是丘陵岗地.年降雨量560-1560毫米,平均930毫米,年蒸发量1490毫米,春季多雨,夏秋干旱,空气湿度低.土壤多为黄粘土,土层虽然比较深厚,但质地粘重板结,透水透气性差. 以上气候,土壤条件对杉木生长不利,历史上无杉木自然分布,六十年代初开始少量引种,七十年代以来大量引种,从一九七○年到八○年的十年间,全县在丘陵岗地发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沙地育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樟子松原产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盟草原红花尔基一带(蒙古人民共和国也有分布)。樟子松是耐寒、抗旱的优良针叶树种,建国以来,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华北、西北部分地区引种樟子松,特别是引种红花尔基的樟子松效果良好。据初步了解,樟子松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年降雨量在400毫米左右的沙地和荒山都能适应,抗虫力较强。如在大连引种樟子松,能抗松干蚧的为害。樟子松的进一步扩大引种试验和推广,将有利于这些地区早日实现毛主席提出的“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对将来建设社会主义所需木材供应起很大作用。章古台试验站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遵照毛主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摸索出一套樟子松育苗的经验。本刊特予以介绍,供推广及引种樟子松地区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要了解猕猴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猕猴桃喜温暖湿润、日照充足的气候(幼苗怕曝晒)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呈微酸至微碱性的土壤条件。经人工驯化,它的栽培范围扩大了。在年平均气温10°C以上,年降雨量600毫米以上的地区均可引种。但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种子区划原则与分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樟子松既有自然分布区,又有比较大的栽培区,并且许多地区已有20年以上的引种历史,我们以其自然分布与栽培区的总体为区划范围。虽然樟子松引种的范围很宽,但本次区划只包括两个樟子松发展前途已得到普遍承认的栽培区。我们根据樟子松自然分布区气候、植被的异质性进行区划。樟子松自然分布范围虽  相似文献   

10.
四会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属珠江三角洲范围,是广东著名侨乡。全市总面积125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680平方公里。北回归线横贯该市,年平均温度21.2℃,年无霜期360天,年降雨量1700———18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3%,土壤多为山地黄壤与赤红壤。这些气候及土壤条件都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沙地樟子松林与天然更新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伦贝尔沙地是我国重要的樟子松林种源地。从1955年开始在其他地区进行引种造林并获得成功,但是多数引种地的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却不能正常进行。本文结合资料论述了沙地樟子松天然林起源与分布和自然更新特点,并分析探讨了引种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更新的障碍、影响因素以及冬季降雪影响更新等可能的关键因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用污染土壤盆栽方法研究油松和樟子松幼苗对土壤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和樟子松能够明显改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以樟子松提高较显著,在0~10cm土层,油松和樟子松的有机质分别比对照提高102.63%和168.42%;在全氮含量方面,油松的全氮含量低于对照,樟子松能提高土壤的全氮含量。樟子松比油松更适合种植在贫瘠的污染土壤上。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樟子松容器育苗,不同营养土配方、不同苗木质量、苗龄、产地的对比试验指出,使用当地2年生优质壮苗,选用合理配方的营养土、使用ABT生根粉浸根、严格苗木保湿等三个因子是提高樟子松容器育苗成活率的关键,并详细地阐述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兴凯湖松原产地和齐齐哈尔地区的气候状况的比较,以及原产地自然地理概况的分析,在齐齐哈尔地区引种兴凯湖松,并进行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与当地的樟子松比较,兴凯湖松引种获得了成功,9年生兴凯湖松比樟子松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大51.6%~74.1%。  相似文献   

15.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实地测定了造林10年、18年、25年和30年樟子松人工林树木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草本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并研究了各碳库碳储量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樟子松各器官平均碳含量为48.12%;随着林龄的增大,除了林下草本碳库碳储量减小外,樟子松地上部分碳库、枯落物碳库、根系碳库及土壤...  相似文献   

16.
西北灌区次生盐化土樟子松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造林密度与沙层水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榆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林地沙层水分状况的测定 ,以及对樟子松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研究表明 :造林密度与沙层水分状况密切相关 ,提出榆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的适宜密度为 5 6株·6 6 7m-2 ,即造林株行距为 3m× 4m。  相似文献   

18.
在齐齐哈尔地区与种源地气候条件比较基础上,进行了钻天松的引种,并针对其种子繁殖后代变异较大的特点,开展了用樟子松作砧木进行嫁接繁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齐齐哈尔地区引种钻天松是可行的。为了尽快培育大量的钻天松苗木,可以用樟子松3年生容器苗作砧木,采集1年生钻天松嫩枝进行嫁接,平均嫁接成活率为73.5%。  相似文献   

19.
2015年,在辽宁省彰武县应用Li-6400光合仪,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 var.zhanguensi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和长白松(Pinus sylvestriformis)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进行观测。结果表明:5种针叶树在8月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表现为双峰型,并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中彰武松光合速率最高、长白松光合速率较低。通过光响应曲线的分析得出:在0~2 000μmol m~(-2)s~(-1)光强下,光合能力顺序为长白松赤松樟子松油松彰武松;赤松和樟子松的光补偿点较高,为110μmol m~(-2)s~(-1);樟子松的暗呼吸速率最大,为2.338μmol m~(-2)s~(-1)。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东南部山地人工林造林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内蒙古东南部山地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人工林立地条件和林分生长情况,依据立地因子(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坡向、坡度)和林分因子(优势木高、树龄),应用统计学方法划分了造林立地类型,用样地资料拟合了4个针叶树种的生长模型,分别编制了适宜该区的立地指数表,并对该区针叶树造林立地质量做出了评价。研究表明,内蒙古东南部山地针叶树人工林中57.11%的立地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近30%立地质量较差,仅有13.22%的林分生产力水平处于优等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