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东辉 《作物杂志》1989,5(4):14-15
玉米是肇州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作物,占耕地面积70%以上。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制约,长期产量不高。1980~1982年平均亩产仅166公斤,属黑龙江省玉米中产区。1984年全县推行500公斤栽培技术以来,示范田面积逐年扩大,玉米生产大改观。1984年7个试点农户,150亩平均亩产600公斤;1985年5万亩,平均亩产519公斤;1986年15万亩,平均亩产594公斤;1987年全县102万亩玉米平均亩产416公斤;1988年全县95.3万亩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1.68万亩,实现产值6700万元。今年,全县中药材面积超2万亩,将实现产值近亿元。提起伊通满族自治县中药材发展,首先要说到一个人,伊通满族自治县中药材协会会长马云甫,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没有丰厚的资产,却有着良好的口碑;他言语不多,却带动全县3000多农户参与到药材种植行列中,中药材已成为农户的"致富药"。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记者从在长沙召开的"三一工程"总结会上获悉,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牵头主持的该工程,今年赢得"大满贯"。其中,双季优质超级杂交稻种植模式在该省县市建立12个示范基地,实施核心示范面积3.26万亩,除一基地受灾害影响外,11个基地均达周年1200公斤产量目标,并辐射带动种植面积117.44万亩。临澧县双季超级稻平均亩产1365公斤,更创下我国长江中游双季水稻单产新高。  相似文献   

4.
正高粱是辽宁省建平县的主要旱田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650千克。2020年,全县高粱种植面积25万亩,在严重伏旱条件下,平均亩产达到527.4千克;采用膜下滴灌措施的地块,亩产675千克,最高亩产达到816千克。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选择优良土地选择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质地松软、肥力适中、  相似文献   

5.
烤烟是云南省麻栗坡县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全县种植面积达3万-3.5万亩,烟后小春作物当地农户主要种植油菜和小麦,平均亩产值仅300—400元,纯收入仅200~300元/亩,增收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2014世界种子大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具有"绝对优势"。袁隆平介绍,中国杂交水稻海外的播种面积在2012年就达到520万公顷,在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与国外品种相比,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可谓"超级稻"。在越南,由于中国杂交水稻的单产(亩)产达到420公斤,比当地品种高出120公斤,杂交稻种植面积近66.7万公顷;在美国,杂交稻种植面积有40  相似文献   

7.
<正>临沭县是山东省花生种植大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45万亩,其中夏季花生约25万亩。2018年,临沭县农业农村局承担了山东省花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该局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以绿色、高质、高效为导向,以新技术推广为抓手,克服夏季花生苗期短、有效花期短、饱果成熟期短、生长发育快等因素,先后在玉山镇、大兴镇、蛟龙镇、石门镇等创建攻关田200亩、示范田500亩,辐射带动技术推广面积10万亩。经省市专家组测产验收,示范区取得了平均亩产452.66千克的好成绩,同全县花生种植区平均亩  相似文献   

8.
豆秆黑潜蝇为双翅目潜蝇科,在我国的分布北起吉林,南抵台湾。南阳市在2000年农作物病虫害普查中,于社旗县发现豆秆黑潜蝇,到2010年,全县大豆田年年均有发生。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加上豆秆黑潜蝇的严重为害,致使全县大豆种植面积下降极快,2000年以前全县大豆种植面积达25万亩以上,目前仅有6万亩。对大豆生产而言,明确该害虫的为害情况及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唐河县是国家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全县206万亩耕地,小麦播种面积136.7万亩。从1987年冬播开始,全县小麦有计划地实行“三三制”,即每年用原种更换三分之一的面积,三年轮换一遍,全县不种三代种。1987年更新160个村委,占全县村委总数的32.2%;面积43万亩,占麦播面积的30.1%。1988年更新162个村委,占32.6%;面积  相似文献   

10.
<正>小香葱在云南省剑川县种植面积逐年增大,2014年全县发展到3000亩。香葱生育期一般为110天,平均亩产量3000千克、产值5000元,产品远销国外,已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于剑川县以前小香葱种植规模小,病虫害防治比较薄弱,农户在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多,生产的香葱品质差。  相似文献   

11.
一、耕作改制的主要成绩解放以来,开县耕制改革已呈现出4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一是小春面积不断扩大。全县1949年小春面积66.9万亩,占全年总播面的28.9%,1989年发展到93.65万亩,占总播面的34.8%,促使小春粮食产量和油菜产量分别比1949年增长2.09倍和13倍。二是把晚秋列入了正规种植制度。1949年全县晚秋面积仅3.3万亩,粮食产量仅164万公斤,从70年代中期到现在,已将一直认为“毛多肉少”而自由种植  相似文献   

12.
赣榆县地处江苏省沿海地区,针对其气候特点施行夏玉米免耕栽培技术。1985年全县种植夏玉米7.1万亩,免耕面积占92%。据试验免耕比耕翻种植一般每亩增产12.6~15.1%,亩成本下降1.50元,节省柴油1.2公斤,亩经济效益增加19~22元。  相似文献   

13.
我们新洲县南靠长江,北靠大别山脉。全县有十四万八千多户,七十二万多人,耕地面积八十二万亩,其中水田四十六万亩,旱地三十六万亩,植棉面积三十万亩。全县百分之六十是丘陵地区,百分之四十是平原、湖区。主产粮棉,是棉麦两熟地区。过去,我们这里的自然条件很差,水旱灾害频繁,  相似文献   

14.
本县于1988年大面积推广夏玉米大豆同穴混作,面积达6万余亩,是当年夏玉米播种面积的15%,为单作夏大罢播种面积的一半,是夏玉米大豆二、四行间作面积的8.5倍.同1987年相比夏玉米大豆同穴混作面积增长了5.5万亩.全县已有80%的夏玉米种植村,  相似文献   

15.
瞭望台     
吉林花卉种植面积达2.2万亩。吉林省近年来花卉生产形势看好。今年生产规模逐渐扩大,花卉种植面积达3.1万亩。吉林省花卉生产规模较大的有:吉林唐菖蒲生产基地,面积40亩,年产鲜切花50万支,种球70万个;长春君子兰基地,年产成花12万株;长春菊花生产基地10亩;长春绿化苗木生产基地400亩,每年负责为本市及全省提供绿化用苗木;通化、吉林、浑江的盆景  相似文献   

16.
大竹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作物种植以稻、油两熟制为主要模式,常年种植中稻48.6万亩,油菜18万亩。县农技站采用优质稻、油无公害生产标准化技术,推广种植“两高双低”油菜川油蓉油系列品种28.6万亩,平均亩产油菜籽140千克,总产油菜籽39985.6吨,比全县大田生产油菜亩增产54—90千克,其中,渝黄1号黄籽杂交油菜种植面积21661亩,平均亩产148千克,总产3206吨,比大田普通油菜亩增产58千克,单产提高64%,总产增值379.4万元;推广种植优质水稻12.1万亩,在大旱之年仍获得丰收,平均亩产555.4千克,每亩增产54.4千克,总产增值948.84万元。现将优质稻、油无公害生产标准化新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之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推广超级稻是被实践证明能够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实现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上杭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每年粮食播种面积在63万亩左右,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在55万亩左右。水稻总产达21万吨左右。2005年和2006年被国家列为超级稻示范项目县。项目实施取得显著成绩,其中2005年早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713.6千克,单季晚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720.9千克,双季晚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84.6千克;2006年,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753.33千克。两年示范推广,均实现水稻超高产目标。现将该县两年来超级稻项目实施工作过程中的几点做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紫云英在我县种植历史悠久,50年代中期就开始试种,是我县主要的绿肥作物。常年种植在10—15万亩,高的年份如1974年达16.36万亩。占水田面积46.1%。实践证明,种好紫云英对于增肥改土,培养地力,促进粮食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1980年以来,我县多次承担省紫云英高产栽培试验,示范课题,都获得了较高的产量。1981年冬,我县在西滨、洋中、溪尾3个乡15个村连片开展万亩紫云英高产栽培示范工作,全片种植紫云英12827亩,平均鲜草亩产1888公斤。  相似文献   

19.
<正>四川省安岳县是我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被誉为"全国柠檬之乡",正致力于打造"中国柠檬之都",力争将全县建设成全国柠檬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文化的"五大中心"。目前,安岳县已建成柠檬基地乡镇41个、基地村481个,柠檬保有面积42万亩(1亩为0.067hm2,下同),种植户10万余户,果农达30多万人,种植柠檬15万多亩,实现鲜果产量35万t,产值40亿元,还成立了柠檬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余个,其中联合社2个,会员2万余人。  相似文献   

20.
夏玉米的渍害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是淮北地区夏玉米主产县之一,渍害是影响这一地区夏玉米产量的主要灾害。夏玉米因受到涝渍危害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直至失收。特别是1991年多雨年份,夏玉米的渍害尤其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40万亩夏玉米受涝渍危害面积达15.35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39.3%,受渍减产30%以上的面积达8.72万亩,其中绝收面积占0.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