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近年来,水稻稻瘟病发生量大,且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农民也称它为“稻热病”、“禾发瘟”、“火烧病”、“吊颈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  相似文献   

2.
水稻病虫害的种类很多,是威胁北方稻区生产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我省目前危害水稻生产比较严重或比较普遍的病虫害有20余种,但危害我省水稻生产的主要是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二化螟虫。常称为“三病一虫”。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分析了安庆市水稻生产上“三病三虫”(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发生特点,总结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当地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二化螟俗称钻心虫 ,在辽南各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从 1990年到 2 0 0 0年的调查结果来看 ,平均穴危害率 30 %以上 ,致使水稻分蘖期出现枯鞘和枯心苗 ,有效分蘖减少 ,田间穗数不足 ,水稻孕穗和抽穗期出现“白穗” ,结实率降低 ,千粒重下降。减产幅度 5 %~ 2 0 % ,严重地块可减产 5 0 %左右。1 二化螟发生与消长的主要原因1 1 与虫源基数的关系 一是由于近年来稻草整体利用较多、焚烧较少 ,稻田翻耕较晚 ,使稻草稻茬上越冬的幼虫成活率上升。二是由于有些稻田二化螟防治质量较差 ,致使虫源基数大大增加。1 2 与种植的水稻品种有…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稻病,它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发性水稻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稻瘟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流行性和毁灭性,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是绥滨县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面积不断扩大,感病品种逐步增加。水稻受稻瘟病危害后一般减产10%~30%,高的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了解稻瘟的病症、发生流行条件及传播、防治技术、对水稻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病症种类与识别  相似文献   

7.
稻水象甲是我国水稻上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属鞘翅目象甲科.铜陵县2002年城关镇早稻大田首次发现该虫危害,经在全县范围内普查,当年发生面积120公顷,受害水稻轻则减产5%~10%,重则减产30%以上.为尽快控制和扑灭该虫,笔者于2002~2003年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水稻条纹叶枯病已成为水稻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不但使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受害,而且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威胁,一般发生田块减产10%~30%,严重发生田块减产50%~ 70%,个别田块甚至绝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在生产上强调推广抗耐病品种、采取各种措施推迟水稻播栽期而避过一代灰飞虱成虫迁飞高峰期、做好灰飞虱的防治工作达到治虫控病以及采用病毒钝化剂来延缓病情,减轻发病程度.为探索不同病毒钝化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控制效果,特在条纹叶枯病大流行年份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水稻干尖线虫病又称干尖病、白尖病,全国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一般可造成减产10%~20%,严重者可达30%以上。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有些农民误认为是水稻品种种性退化,由于此病害随种子调运传播,会影响种子市场正常运作,稻干尖线虫病是一种经种子传播引起的水稻病害,一般减产可达10%~30%,从病症、病原、发病特点、发病条件等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大田县水稻病虫害主要是"三病三虫",即稻瘟病、纹枯病、水稻普通矮缩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发生面积大、危害重,一般发生年造成水稻减产10%左右,严重年份可达20%,局部甚至可达50%。2011年~2012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大田县双晚稻区偏重发生,局部暴发成灾,造成部分田块绝收。近年来,通过因地制宜地实施水稻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确保粮食高产、优质、安全、增收。  相似文献   

11.
《湖南农业科学》2011,(7):13-15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十多年来,由于两系稻杂交优质水稻、超级稻的推广面积不断增加,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规律等都发生了变化,水稻主要病虫害种类也由原来的三虫两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演变为三虫四病(增加了稻曲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近几年来,水稻病虫害发生整体偏轻。  相似文献   

12.
“99植保”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仅靠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灰飞虱一旦获毒可终身带毒并经卵传毒。条纹叶枯病在水稻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生,造成水稻叶片褪绿,心叶扭曲枯死,抽穗畸形,结实少,一般减产1%~5%,严重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目前该病已成为威胁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渝峰“99植保”是重庆茂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高浓度、多成分、多功能、无毒、无激素二次污染的熬合态营养液肥,  相似文献   

13.
水稻叶鞘腐败病最早于1922年首次记载于我国台湾省。此后,在日本、南亚、东南亚各产稻国也相继有发生报道。水稻叶鞘腐败病是继水稻稻瘟病之后,又一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病害,并有逐渐发展的趋势。本病主要引起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米质变劣.一般流行年份减产10%~20%,严重的可高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水稻胡麻斑病又名胡麻叶枯病,是水稻病害中分布较广的一种病害,一般土壤瘠薄、缺肥导致水稻生育不良时发病较重。此病在全国稻区均有发生,可造成减产10%左右,重病田可减产30%以上,并可降低稻米品质。1、症状识别胡麻斑病从苗期到收获期都可发病,以叶片发病最为普遍,也可发生在穗颈、枝梗、谷粒等处。叶片发病,先发生褐色小点,  相似文献   

15.
江油市稻曲病严重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曲病是水稻穗期的重要病害。病菌侵染谷粒后,形成淡黄色或黄绿色的小菌球,菌球逐渐膨大,变成比谷粒大的墨绿色菌球。稻曲病发病后,不仅影响水稻产量,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水稻一般减产5%~10%,严重者减产20%~30%,而且,病原菌附着在稻谷上污染米粒,严重影响品质。一、江油  相似文献   

16.
张绍明 《农家致富》2010,(12):38-39
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农民也称它为"稻热病"、"禾发瘟"、"火烧病"、"吊颈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7.
张绍明 《当代农业》2010,(12):38-39
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农民也称它为"稻热病"、"禾发瘟"、"火烧病"、"吊颈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8.
水稻稻瘟病属真菌性病害,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病,其发生具有突发性、流行性和毁灭性,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文昌市东路镇是水稻粮食主产镇,常年播种面积933.34 hm^2,总产量达6930t。每年稻瘟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笔者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多年,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查,常年一般发生较轻的田块减产11%~19.6%,发生较重的田块减产42%~55%,个别田块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9.
水稻二化螟的有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i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蛀心虫、蛀秆虫、枯心虫。我国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危害水稻、茭白、玉米、甘蔗、麦类等作物。一般年份因二化螟危害造成减产3%-5%,严重时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危害而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具有暴发性、间歇性、迁移性等特征,病毒一旦侵入就会立即在植株体内蔓延,常导致植株死亡。一般地区失治田块病丛率超过50%,重发地区病丛率超过90%,减产超过50%,甚至绝收,是水稻生产上的重大毁灭性病害之一(农民称之为水稻“癌”症)。近年来,发生趋向逐年加重,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