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黄鸡是我国优良地方鸡种之一,因其具有体型适中、肉质滑嫩、风味鲜美、耐粗饲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和饲养户的喜爱,目前已成为我省肉鸡饲养的当家品种。但由于基础研究落后,目前饲料生产中湘黄鸡饲料配合技术水平比较低下,大部分饲料厂家仍然参照白羽肉鸡的营养需要来配合黄鸡饲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湘黄鸡品种及其疫病防治措施,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提出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改善饲养管理入手,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卫生、消毒、隔离和免疫接种,做好湘黄鸡疫病防控。根据湘黄鸡群饲养管理、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中重点病变,即可作出湘黄鸡疫病临床诊断,从而有效综合防控和治疗疫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畜禽产品的品质,包括营养、口感、风味等。笔者通过对宁都黄鸡果园生态养殖技术的介绍,以指导从事宁都黄鸡养殖人员更好地进行科学饲养,提高宁都黄鸡肉质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湘黄鸡是湖南省优良地方鸡种,具有黄喙、黄羽、黄脚、黄皮等特征,体型较小,肉味芳香鲜美而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在内地和港澳及东南亚市场享有较高的美誉。衡阳市是湘黄鸡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和天然的饲养条件。年出笼量达5000万羽,产值近10亿元。湘黄鸡产业  相似文献   

5.
林下养鸡是一项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饲养技术相结合的养鸡方法,即是在鸡的生长期阶段白天利用果园、林地、草坡放养自由觅食,早晚进行补饲。这种方式投资少、见效快,饲养出栏的鸡品质好,肉质具有本地土鸡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黔南州长顺县敦操乡地处麻山腹地,是贵州省100个一类贫困乡镇之一,为了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科技扶贫力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林地散养的方式生产优质黄鸡,延长了饲养周期,提高了肉质和风味,又利用了林地的空闲资源.通过鸡吃虫、吃草,可减少树木病虫害的发生,降低林地(果园)生产成本,鸡粪又能满足树木的生长需要,从而起到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同时又降低了肉鸡饲养成本,也是致富农民、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据市场调查,居民对食用饲养期长的散养鸡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推广林地(果园)散养技术,规模化生产安全卫生的优质黄鸡,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本试验的目的是综合比较和分析平养和散养两种饲养方式下,其生产性能、肉质风味、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等指标,探讨两种饲养方式的适宜上市日龄.  相似文献   

7.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胴体品质、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为了满足人们对鸡肉产品数量需求的增长,肉鸡的饲养从原来散养的传统饲养方式逐渐转向高密度的笼养方式发展,这种饲养方式虽然在满足人们对鸡肉产品的需求方面起积极的作用,但是高密度笼养违反动物福利原则,使家禽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体脂沉积过渡其产品缺少风味,品质下降。因此,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胴体品质、脂肪代谢的影响,其实践意义十分重大。此次试验采用笼养、平养和散养3种饲养方式,饲养福建河田肉鸡,旨在研究各饲养方式对肉鸡胴体品质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生态鸡的饲养管理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消费者的关注,生态鸡的饲养管理方式和以前传统的养殖方式不同,生态鸡饲养管理方式更加注重绿色无公害,采用的是无公害的自然食物喂养方式,能够有效地保障鸡肉产品的质量安全,还可以提高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饲养方式和饲喂水平对鸡肉肌纤维特性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影响畜禽肉质的因素很多。已有研究表明 ,肌纤维的数目、直径、类型均可对肉质产生重要影响 ,而肌肉脂肪、肌苷酸及硫胺素的含量则可明显影响肉的口感及风味。肉鸡的品种不同 ,其肉质差异变化极大 ;同一品种由于饲养方式、饲喂水平 (营养 )、饲养环境等因素不同肉质变化也很大。本试验以浙江地区普遍饲养的“广西黄”黄鸡为对象 ,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喂水平对其肉质的影响 ,旨在为肉鸡饲养业提供相关依据。1 材料和方法浙江省萧山城南哺坊厂的“广西黄”黄鸡 40 0 0羽 ,1至15日龄统一饲养 ,所用饲料由萧山特种饲料厂提供。第 16日龄开始 ,…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宁都黄鸡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宁都黄鸡已成为宁都县农业的支柱产业,而且被外县、外省大量引种饲养.宁都黄鸡性情温顺,集群性强,成熟早,耐粗饲,适应性和抵抗力较好,广大饲养专业户已形成了一套以突出肉质风味为主而行之有效的大棚散养技术.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饲料成分是影响畜禽肉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一般情况下,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越高,畜禽胴体的瘦肉率也就越高,而长期过量使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的饲料,饲喂瘦肉型猪,猪肉的品质就会下降。又如,长期饲喂黄玉米的鸡,它们的胴体就呈现黄色,共鸡肉的质量也就高于白色鸡。尤其是当今饲养的内用仔鸡,鸡肉的风味更容易受饲料成分变化的影响。这种鸡生长发育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一般8周龄体重即可达到2.1-2.7kg左右,料肉比为2:1左右。因为它们饲  相似文献   

12.
天台县发展放养土鸡已近20余年,为感官评定天台土鸡肉的风味,特选择符合无公害要求、不限日龄、相同饲养环境的参赛土鸡12组(每组2羽),进行白切鸡(色、香、味、型)和鸡煲(鸡肉风味、肉汤风味)评定。结果表明,土鸡品种是影响鸡肉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天台县饲养的土鸡风味评定均有皮脆肉嫩、香气浓郁等特性;一般土鸡饲养期只要达到100 d以上,则对鸡肉风味无明显影响;母鸡肉要比公鸡肉更为细嫩。  相似文献   

13.
山地鸡的科学饲养不仅能合理利用山区、草地等自然环境来为养鸡户提供纯天然的采食活动场地,以此来改善山地饲养鸡的鸡肉品质,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随着鸡肉在生鲜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怎样在保持山鸡肉质口感、风味鲜美、生态良好的基础上,提高山鸡的存活率和经济效益,已成为山地鸡饲养工作者最关心课题和研究工作。本文接下来将对山地鸡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林下种草养鸡的两段饲养分为育雏和育成。1~28日龄左右(夏天25日龄,冬天30日龄)为育雏阶段,此阶段采取集中育雏,使用全价饲料,采用平养或网上平养方式。免疫脱温后分散到各养殖户进行第二阶段的育成饲养,时间一般为30~100日龄,方式为林下规模化人工种草放牧散养,每群300~500只左右为宜。该鸡由于采取第一阶段的集中育雏,在育雏技术、饲料营养、防疫等方面条件有保证,所以鸡只成活率高:第二阶段是种草放牧养殖,所以鸡肉品质和风味好,深受消费者喜爱,经济价值高。育成阶段无鸡粪处理问题,鸡粪排放牧地肥草,草养鸡,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饲养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业。  相似文献   

15.
衡阳湘黄鸡是衡阳优良地方鸡种,对气候环境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易于饲养管理.疾病防疫关键技术包括预防、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 1衡阳湘黄鸡疾病预防 随着衡阳湘黄鸡养殖集约化程度增高,鸡群发病的可能性随饲养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密集饲养,一旦发生传染病,易波及全群.为了确保鸡群健康成长和生产,必须有一整套的综合性疫病...  相似文献   

16.
改善鸡肉品质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鸡肉是人们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鸡肉的肉质风味与品种关系密切,并且家禽机体的组成成分取决于基础代谢中营养物质的分配,营养调控是改善家禽肉品质的主要途径之一,另外饲养环境及饲养方式对肉品质也有显著的影响.本文探讨了遗传改良、营养调控、饲养环境及饲养方式对鸡肉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湘黄鸡作为衡阳本地的优质地方品种,也是衡阳县"一县一特"优质农产品,养殖规模大,是全县老百姓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目前存在着种质不纯、饲养管理水平低下、产业链不全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衡阳县湘黄鸡产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认为必须从建立标准化的种质资源场、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完善产业链条、强化政策支持、创建产品品牌等方面入手,来做大做强湘黄鸡产业.  相似文献   

18.
优质鸡是指饲养到一定日龄而肉质特别鲜美嫩滑,风味独特的肉鸡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市场售价大大高于快大型肉鸡。笔者从事优质鸡生产开发多年,现将农村饲养优质鸡技术要点总结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散养鸡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鸡肉的消赞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追求绿色无公害食品已成为城乡居民的消费时尚。我省目前对无公害肉鸡产品的认证,基本上是针对规模化养鸡场,而规模化坞场的鸡肉风味不如农家散养的地方品种鸡。为了探讨农村散养鸡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我们在本县国宝乡戴云黑鸡示范基地进行了试验,通过对生产环境、饲料、饮水、兽药使用、防疫灭病和饲养管理技术等进行全程监控,其产品经福建省分析测试中心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不同饲养制度和方式对银香鸡肉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玉英  覃仕善 《中国家禽》2003,25(12):12-13
用不同饲养方式和制度管理银香鸡。结果,在饲养期中的舍饲鸡的饲料报酬高;放出运动鸡的鸡肉味道较好。本研究三种制度中,以前期(1~45d)圈养、后期(46~100d)放出运动综合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