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解放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花生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国花生种植面积到1956年达到3872.5万亩,总产6672.1万担,分别比1949年增加1990.9万亩和4135.7万担。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每年出口花生仁31万吨。十年动乱,花生生产受阻,面积、总产下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因地制宜的各种形式的联产责任制的实行,使花生生产得到了很快的恢复。1980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恢复到3508.5万亩。距历史最高年的1956年仅差364万亩。由于1980年的全国花生平  相似文献   

2.
一、我区花生种植品种的演变历史及现状 花生大约在光绪年间由山东传入我区,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省之首。据1985年统计,全区种植面积45.4万亩,总产67,347吨,总产值6,800万元。在经济作物中面积占21.5%,产值占31% ,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解放前主栽品种为老爬蔓、老鸦窝,单产长期徘徊在百斤左右,1949年全区种植面积5.72万亩,总产4627.48吨.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领导下,花生生产  相似文献   

3.
重视花生生产 确保我国油脂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油籽库存和中国油料总产的增幅均呈下降趋势.花生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以及国内油料油脂供需缺口的拉大都给花生产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山东是我国花生重点产区和产业大省,常年播种面积占全国的20%左右,总产占全国的比例稳定在25%~27%,单产水平平均高于全国32%左右,山东为全国油料作物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山东花生生产面临着先进适用花生科技成果推广慢、花生安全生产和标准化生产滞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以及种植面积和总产出现逐步下降的问题.重视和加强花生生产,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要加大科技投入、发挥花生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适度增加小麦花生两熟制面积、尽快启动花生等油料作物生产补贴和良种补贴等.  相似文献   

4.
据2000-200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花生油的年均产量为230万t,占国产植物油的25%,花生平均种植面积占5种主要油料作物面积的34%,但是总产量占5种油料作物总产的50%(不含大豆),花生无论从产量还是产油量均居油料作物首位。此外,花生不仅产量和出油率在传统油料作物中遥遥领先,而且营养丰富,又是耐旱作物,适应大面积推广种植,有利于  相似文献   

5.
我省种植苎麻历史悠久,各地均有种植的习惯。但由于过去需麻量不多,麻价偏低,种植不多,管理粗放,产量很少。五十年代全省常年植麻3~4万亩,总产2000吨左右,其中1957年种植面积最大为4.3万亩,总产2200吨,到1983年减少到0.79万亩,总产415吨。近两年来,苎麻生产发展很快,全省已有40个县进行引种试种,特别是丘陵山  相似文献   

6.
一、福建茶叶产销概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省茶叶生产全面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根据统计表明,1993年末福建省茶园总面积为19611万亩,当年新植茶园14.50万亩,开采茶园面积为153.48万亩,茶叶总产量为7.699万吨,亩产为52公斤超过我省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红毛茶产量为1793吨,绿毛茶产量为41905吨,乌龙茶产量为32024吨,其它茶类产量为1253吨。1993年全省名优茶产量为7500吨。从而使我省茶叶产量从全国第五位跃居第二位。1993年末全省茉莉花种植面积为615万亩,茉莉花产量为1.9]万吨,亩产为311公斤。…  相似文献   

7.
陈柏清  张吕望 《中国麻作》1987,(1):25-25,48
我省种植苎麻历史悠久,各地均有种植的习惯。但由于过去需麻量不多,麻价偏低,种植不多,管理粗放,产量很少。五十年代全省常年植麻3~4万亩,总产2000吨左右,其中1957年种植面积最大为4.3万亩,总产2200吨,到1983年减少到0.79万亩,总产415吨。  相似文献   

8.
鄂西州属武陵山区,是国家重点开发和扶贫的山区之一。该区为我国南方山地两熟油菜产区,油菜是主要的油料作物。1990年油菜面积79.1万亩,占油料作物(油菜、花生、大豆、芝麻)总面积109.5万亩的72.2%,油菜总产6135万公斤,占油料总产7930万公斤的77.4%。它也是种植面积最大,覆盖面最宽,受益面最广的经济作物,遍及低山、二高山和高山三个农业区。同时,种油菜投资小,花工少,商品率高(80%以上),收入大。近年  相似文献   

9.
甘蔗是我省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制糖工业的原料。目前,全省甘蔗种植面积已超过三十万亩,总产甘蔗两千一百万担以上,年产食糖已突破六万吨。 我省栽培甘蔗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大规模地发展作为制糖工业的原料生产则是近十几年的事。七十年代联以来,随着制糖工业的兴起,甘蔗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0年全省甘蔗面积只有5.17万亩,总产甘蔗219.7万担,到1984年全省甘蔗面积达到29.36万亩,总产甘蔗2,158万担,其中机制糖厂原料基地面积23.35万亩,总产甘蔗93.1万吨(1,862万担),分别占全省甘蔗面积、总产的79.53%和86.24%,生产了机制食糖63,260吨。伴随糖厂的建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