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芦荟的栽培方式有地栽(温室、大棚、露地)、盆栽和无土栽培。现将其地栽技术介绍如下: 1.整地作畦 一般于整地前20天进行化学除草、土壤消毒。然后,每公顷施有机肥和土杂肥300m~3,深翻、细耙2~3遍,再整平,作成高畦。畦面宽1m,长度可根据(温室、大棚、露地)地势来确定。温室与大棚,畦沟宽35~40cm,沟深15~20cm;露地畦沟宽40~45cm,沟深25~35cm,畦埂高为10cm。  相似文献   

2.
试验设在永寿县苗圃。该地属干早地区,无灌溉条件,春季干旱少雨。试验材料系侧柏同一种源,种子未经任何处理。3月25~27日播种。试验方法分下列四种:(1)塑料大棚容器育苗。营养袋规格为5cm(直径)×14cm(长);营养土为黄心土、纯腐熟马粪、河沙混合成的,体积比为3∶2∶1;每50公斤营养土加0.25公斤复合肥。(2)塑料小拱棚平床育苗。施足底肥,开沟条播,播幅12cm,条幅18cm。(3)覆草育苗。播后即覆草,以不露地为宜,播种方法同小拱棚。(4)大田育苗。播后不采用任何管理措施,播种方法同小拱棚。  相似文献   

3.
正1.整地作畦。栽植前需整地作畦、整地,要与化学除草、土壤消毒相结合。一般于整地前20d进行化学除草、土壤消毒。然后,每亩施有机肥和土杂肥20m~3,深翻、细耙2~3遍,再整平,作成高畦形式。畦面宽1m,长度可根据(温室、大棚、露地)地势来确定。温室与大棚,畦沟  相似文献   

4.
杜仲大树枝条扦插成活率低。埋根繁殖虽易,但根源有限,不便大面积推广。我们于1981—1989年进行了杜仲嫩枝扦插及快速繁殖方法的试验研究,以图获得杜仲快速繁殖材料,开辟无性繁殖的新途径。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在洛阳林科所内进行,采用6种不同插条来源,按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扦插时间为:5月24日—5月27日。A.当年插种苗顶梢,苗高约30cm,剪下顶部12cm左右作为插条。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探索巨峰葡萄在黑龙港地区的棚栽潜力及生育规律,自1985年进行了巨峰葡萄塑料大棚密植立架栽培试验。现将3年试验初报如下。 一、试验过程与方法 试验地在郊区小王庄乡小圈村菜地,土壤肥沃。1985年4月15日按常规技术双芽扦插育苗,7月22日移栽,1米宽10米长东西做畦,两排,每排13个畦,每畦1行20株(行株距1×0.5米),折每亩1330株。西排13畦为试验区,东排13畦为对照区。大棚竹木结构与春栽黄瓜棚同。  相似文献   

6.
于生长季前期采取木枣根蘖苗当年新梢作插穗,用吲哚丁酸5000ppm 浓度处理,在塑料大棚间歇弥雾条件下生根率达90%。生根苗木移植露地苗圃,成活率达90%。2年和3年生苗木平均高分别为50cm 和72cm。3年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扦插方法可以在生产中试用。  相似文献   

7.
芦荟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沙漠地区,其药用价值日益受到世人瞩目,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如在东北地区栽培芦荟,则要注意如下几点: 1.棚室育苗与成株越冬:秋后将露地生长的成株扣上塑料大棚或栽入大花盆内移入温室越冬。在温室中整地、施肥、做畦。入秋时将具有5~6片叶的分蘖芽苗移入畦中越冬。  相似文献   

8.
为了搞清在垂榆嫁接技术中,嫁接时间和接穗粗度两因素对嫁接成活率影响的程度,选择了4月15日、4月30日、5月15日、5月30日、6月15日,5个时间组,0.31~0.4.cm、0.41~0.5cm、0.51~0.6cm、0.61~0.7cm、0.71~0.8cm,5个接穗直径组,每组试验20株,共25个试验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时间对垂榆嫁接成活率影响差异极显著,在张北以5月15日~5月30日为最佳嫁接时间;不同接穗粗度对垂榆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显著,在砧木接口直径为1.5~2.5cm,以选择0.4~0.6cm直径的接穗进行垂榆嫁接为宜。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在新疆引种很有前途。1980年我们在我院南山实习林场用四年生塑料大棚容器苗与塑料大棚裸根苗分别造林3.69亩和4.35亩进行比较,两块地相连,立地条件相似。造林地海拔1700米,地处高寒,为砾石河滩,挖穴填入客土于四月下旬开芽前栽植。苗木前2年露地培养,后二年塑料大棚培育。容器为高20、直径10厘米的塑料薄膜袋,装入森林土,下部打孔以通气排水,栽  相似文献   

10.
黄秆乌哺鸡竹塑料大棚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塑料大棚鞭段育苗技术,试验材料选用黄秆乌哺鸡竹长25~30cm的健壮孕笋鞭段。塑料大棚地温控制在11~1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白昼棚内空气温度保持在20~25℃。试验表明,塑料大棚鞭段育苗提前并缩短了笋期,且出笋集中,鞭段出笋成竹率达到92.4%;竹苗在霉雨天前半个月就达到了上盆所需的木质化要求,上盆竹成活率可达95.2%。  相似文献   

11.
乌桕采穗圃营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适宜的乌桕采穗圃的经营方式,分别以嫁接部位与修剪程度、栽植密度和施肥处理为试验因子,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1年生乌桕采穗圃内,就其对穗条生产的影响情况开展了两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春季于距分枝点10 cm处嫁接、夏季在枝条15 cm处修剪的经营方式,能生产较多较优质的穗条;栽植密度宜为50 cm×100 cm;经营期可适量施用氮肥和磷肥,尽量少用或不用钾肥。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引种抗雪压能力强的日本柳杉优良繁殖材料,从日本冬季降雪多的地区引进了52个柳杉无性系.通过就地栽植和假植两种方式进行保存,并开展扦插繁殖、促萌增穗试验.结果表明:提前整地和遮阴保湿是成功保存日本柳杉无性系的关键措施;不同无性系类别间的扦插成活率有差异,用黄心土作基质扦插的效果好于石英砂;截枝法、截干法均能促进枝条萌发,截枝法略优于截干法.  相似文献   

13.
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树干通直,材质优良,树姿优美,终年常绿,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乡土树种.但苏北沿海却很少栽植.为了丰富沿海树种,满足社会对优质用材和庭园绿化的需要,故进行了柏木引种试验.现将苗期的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试验内容和方法(一)柏木幼苗的耐盐试验 供试材料系从浙江省乐清县引进的1年生实生苗,于1984年4月1日定植.试验方法:在自然栽植圃地内进行.采用7个盐份等级,4个重复,共28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5米×2.0米=3平方米,每小区40株,株行距为20厘米×37.5厘米.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D20cm×H20cm、D 30 cm ×H 30 cm两种规格的k-2控根容器、美植袋和普通塑料盆作为培育3年生浙江楠苗木的试验容器,以露地栽植为对照.分析了不同规格容器对培育3年生浙江楠苗木的形态、生物量积累、生理、根系构型指标及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美植袋和k-2控根容器栽植的苗木不存在根系在盆内屈曲缠绕的问题,美植袋栽植苗木的形态指标优于其他两种容器,D 30 cm ×H 30 cm的美植袋和k-2控根容器栽植的浙江楠3年生苗的生物量积累指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D 30 cm×H 30 cm的k-2控根容器栽植苗木的生理指标最好,其次是D 30 cm×H30 cm的美植袋,D 30 cm×H30 cm的美植袋和k-2控根容器的根系构型均优于对照且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D 30 cm×H30 cm的美植袋和k-2控根容器是适宜3年生浙江楠育苗的栽培容器,考虑运输的方便性,美植袋优于k-2控根容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方式对蓝莓梢果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蓝莓的高效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6年生北高丛蓝莓品种‘蓝丰’为试验材料,就温室、冷棚(塑料大棚)、露地3种栽培方式对蓝莓物候期和新梢及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栽培方式下,‘蓝丰’的始花期、成熟期比冷棚栽培的分别提前了50、37 d,比露地栽培的分别提前了69、58 d;温室、冷棚和露地栽培条件下,蓝莓在花期、果实生长发育期(从坐果至成熟)所需≥10℃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69±2)、(454±5)℃,蓝莓果实的最佳采收期分别为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中旬,其新梢旺长期分别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5月上旬至6月上旬、5月中旬至6月中旬。  相似文献   

16.
腾冲红花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及其成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6~2008年选择了32个腾冲红花油茶优良单株穗条作为接穗,于2009年在保山隆阳区刘家坡苗圃进行芽砧嫁接试验,按照对腾冲红花油茶长期试验总结的嫁接及管理方法进行嫁接,并对32个优良单株穗条嫁接成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优良单株之间的嫁接成活率、苗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成活率为69.2%~95.8%,年高生长量为24.2~44.2 cm,其中19个优良单株的嫁接成活率大于85%。应用塑料大棚保温或塑料小拱棚保湿;采用半木质化春梢削掉1/3~1/2叶片做接穗,于5月份嫁接;愈合期保持遮荫度70%、温度20~25℃,成活后适当增加光照;萌发期及抽梢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嫁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以大棚驯化的1年生铁皮石斛组培苗为试材,进行不同栽植密度、林下不同附生活体树、不同附生载体、不同坡向仿野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林下活体树为附生载体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时,栽植密度以丛距大于20 cm,层距大于30 cm时生长最好;铁皮石斛栽植在阔叶树上比栽植在针叶树上生长更好;以林下活体树为附生载体栽培的铁皮石斛比以死...  相似文献   

18.
王季文 《江苏林业科技》1992,19(3):23-23,49
化肥是培育优质苗木的重要条件,为准确地掌握施用量,对杨树苗期N、P、K化肥施用量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1 试验设计 试验选用正交表L_(16)(4~5)布样,共设16个试验小区。小区7×3m,总面积0.76亩(限于土地未设重复),周围设置保护畦。 供试杨树品种为69杨、72杨、214杨和沙兰杨4个无性系。供试N肥系捷克产尿素,含N量46%;P肥系徐州磷肥厂产过磷酸钙,有效磷含量12%~15%;K肥系西德产,氯化钾含量60%。 2 试验处理 杨树4个无性系种条均剪成18cm左右插穗,浸水后湿土窖藏9天,于3月25日扦插入床,植距25×50cm。 3种化肥均设4个处理,各按其处理水平及小区面积计算用量,称重混合后,分6次施用。第1次始于5月30日,以后每隔15天施1次,至8月15日止。每次施用量相近。  相似文献   

19.
杨宁 《安徽林业》2009,(5):41-41
丁香属木犀科丁香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m,园林用途广泛.由于抗污性强,并能分泌丁香酚杀菌,故也是工厂绿化、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桐城市棋盘岭苗圃于2008年春栽植胸径3cm大叶女贞2000株,于今春3月1日进行嫁接丁香,5月20日检查,成活率达94.5%,新枝发枝长70cm,经摘心大多有二级分枝,现将嫁接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油松、侧柏为材料,在黄龙县试验研究了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带状整地等不同整地方式以及50cm×40cm×30cm、60cm×60cm×50cm、50cm×50cm×40cm等栽植穴规格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以及幼树生长量的影响,结果为穴状整地和50cm×40cm×30cm栽植穴规格最好,建议该地工程造林选择穴状整地、栽植穴规格50cm×40cm×3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