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球虫种类很多,目前世界公认的有8 种,其中危害最大的有艾美耳属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2种,是养鸡业中严重多发,且防制困难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达40%~50%。近几年来由于各养殖户缺乏疾病防制知识,使用药物防治球虫病时并不能做到合理选用和科学应用,导致球虫的耐药性不断增加,球虫病在一定区域仍然广泛流行。作者阐述了如何合理应用抗球虫药物来减少药物产生耐药性,使其更有效地治疗鸡球虫病。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药物一般疗程为3~5d,在整个疗程中必须连续给予足够的剂量,以保证药物在体内达到有效药浓度。在诊疗过程中常见一些养户将一种药物用了1~2d,自以为效果不理想而更换另一种药物,这样做往往达不到应有的药物疗效,很难控制疾病。还有的养户使用某种药物1~2d后疗效很好,病症刚有所好转就立即停药,造成病症复发而治疗失败。特别是有的养户,在治疗用药时,已用药3~5d,自认为治疗效果不理想,立即更换另一种新药,换药当日,疾病得到控制,就认为是后种药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取药物治疗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鸡群发病时,选用氟哌酸按0.04%拌料,进行全群投药,连喂5~7d,同时还可配合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以减少发病鸡死亡提高疗效。使用中草药方剂治疗也有较好的效果:(1)黄芩、黄连叶、焦大黄、黄柏、板蓝根、茜草、大蓟、车前子、神曲、甘草各等份加水煎汤,取汁拌料,按每只每天2g生药计算,每天一剂,连用3d,对急性鸡葡萄球菌病有治疗效果。蒲公英15份,野菊花、黄芩、紫花地丁、板蓝根、当归各1份,粉碎混匀,按15%比例混合饲料中喂服,从22日龄开始,分3次给药,每疗程连续7d,隔7d再服,可以预防鸡葡萄球菌病。(…  相似文献   

4.
依赖药敏试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是非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养鸡生产中大肠杆菌病日趋严重,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方法仍然是药物控制。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以及药物使用不合理造成很多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防治效果不理想且易复发。用药敏试验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检查,筛选出高敏药物,以确定合适的剂量、合理的疗程。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笔者在大量药敏试验中发现,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有效治疗药物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存在诸多问题,养殖户不可盲目依赖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5.
鸡球虫病是养禽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病分布广,发生普遍,是幼鸡常见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以3~7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染,春、夏季多发。可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确实有效地预防鸡球虫病,是减少经济损失的有效措施。本人通过多年治疗禽病的经验积累,总结了一些可行性的防治措施,下面通过分析一养殖户鸡球虫病的发病原因,提出针对这一地区鸡球虫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疾病。临床上由于大肠杆菌存在很多血清型,不同的血清型表现的致病能力又存在很大差异,这就给疾病诊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很多养殖户存在用药不科学的现象,鸡群中一旦出现发病情况,养殖户随意增加抗生素的使用量,大剂量多种类的使用抗生素,使该种致病原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药物防治效果逐渐下降,大肠杆菌病呈现地方流行,需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如果防控不及时,不但会导致鸡死亡,而且恢复健康的鸡生长发育受阻,使养殖场的死淘率逐步增加,养殖成本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1 不明病因用药 2000年4月,温岭市镇海乡某专业户饲养肉鸡800羽,35日龄发生以咳嗽、喷嚏、精神不振等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疾病,饲养户在未弄明病因的情况下,自认为鸡群患了慢性呼吸道病,先用强力霉素饮水3天,无疗效后又用洁霉素肌注2次,仍不见好转,后经详细检查,确诊为非典型性新城疫,采取合理措施后,才逐步被控制。 2 不明药物适应症用药某些养鸡专业户在使用药物时往往凭经验和爱好用药,甚至用抗菌药物来治疗鸡新城疫,用病毒灵来治疗细菌感染等。某专业户所养鸡群,疑患有大肠杆菌病,用青霉素治疗,结果疾病得不到控制,损失很大。 3 药物使用剂量不准确有的养鸡户为节约成本,用药量过小,不能起到治疗疾病作用,易产生耐药菌株。但药量过大,也会出现中毒现象,同时造成浪费,加大养鸡成本。如庆大霉素,肌注用量超过2万IU/kg体重,链霉素超过30万IU/kg体重,就会出现中毒现象。另外,痢特灵、喹乙醇、马杜霉素中毒也经常发生。应该说在农村,养鸡用药量偏大的现象较为普遍。 4 药物使用疗程不够使用抗菌药物,疗程必须充足,一般连续用药3~5天,直至症状消失,再用1~2天,以彻底治愈,切忌停药过早而导致疾病复发,并产生抗药性。许多专业户用药一旦见效或好转,就停止用药,隔不了几天,病鸡死亡又开始,这种现象很普遍。 5 药物配伍不当合理地联合使用某些药物,能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药物的抑菌或杀菌效果。例如将青霉素混合链霉素肌注,磺胺药配合抗菌增效剂使用。但将一些配伍禁忌药物一起使用时,其结果往往是降低药物的疗效,严重时会造成中毒。  相似文献   

8.
目前,家禽饲养程中很多病毒性疾病得到了控制,但细菌性疾病却越来越严重,如大肠杆菌病、鸡白痢、沙门氏菌病、鸡慢性呼吸道病、鸡传染性鼻炎等,特别是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和鸡自痢这几种病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养殖户往往凭以往经验用药,方法不一疗效也差别很大。用药时病情出现好转,暂停死亡,停药1—2d后,病程又出现反复,死亡增加,难以治愈,也可能因不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9.
当前鸡场的兴衰除去市场因素外还在于鸡病防治的成败。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能否正确使用药物直接影响到鸡场的经济效益。现就鸡场中使用药物防治疾病应注意的问题浅谈几点看法。1不能有药物万能的思想鸡病主要有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代谢性疾病,其中病毒性疾病种类多、危害大,且迄今仍未有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靠做好免疫接种和消毒加以预防,所以在鸡病防治上不能有药物万能的思想。鸡病的防治应当以预防为主,消毒和隔离是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搞好免疫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可以减少易感鸡群。因此应根据本地区或…  相似文献   

10.
鸡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的某些致病性细菌株引起鸡的多重疾病的总称,目前对于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主要采取疫苗免疫、抗生素和化学药物防治等措施,其中菌苗免疫因其血清复杂,常导致免疫效果不确切,因此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仍是防治该病的主要药物,但是由于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许多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在连续应用2~3年后则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1.
泰妙菌素应用于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已很普遍,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在肺中浓度最高,对单胃动物生物利用度高,是治疗鸡支原体病的理想药物.由于目前养鸡药物应用较广,许多养殖户在用药过程中都加大药量,因此,药物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2.
2009年3月,唐山市丰润区某种鸡场饲养的黄羽肉种鸡在1周龄时发生曲霉菌病,死亡率11.36%,现将本次发病和治疗的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发病情况 该种鸡场外购黄羽肉种鸡7 500只,在饲养1周后个别鸡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精神萎靡不振,并开始发生死亡,死亡3~5只/d,到10~12日龄时,病鸡出现顽固性腹泻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有的病鸡张口呼吸,有的甩头、打喷嚏,死亡20~30只/d,在饮水中添加氟苯尼考、氧氟沙星等药物后,病情不见好转.  相似文献   

13.
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殖业的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大部分养殖户防治大肠杆菌的思路仍是药物控制。由于环境污染严重、药物使用不合理和耐药菌株的出现,大肠杆菌病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对于鸡养殖期间的风险进行研究,发现疾病问题对于该产业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乡镇地区进行鸡养殖期间如果遇到鸡病联合发生发展情况,对于养殖户造成的冲击非常大,所以本文研究期间便将鸡养殖时发生率相对较高且诊断治疗较大的鸡白痢与传染性法氏囊病混合感染疾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对于联合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作以了深入研究,希望这些方法可以为诸多地方的鸡养殖户提供混合感染疾病防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2003年2月21日,凌海松山镇某养殖户来我站动物门诊站求诊,其饲养的12日龄乌鸡雏自3日龄开始发病,患鸡表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垂翅,食欲不振,甚至废绝。病鸡排白色米汤样粪便,个别雏鸡排绿色稀便,有的雏鸡排便时发出尖叫,病程1~3天,病雏生长缓慢,消瘦、衰竭死亡。该养殖户曾经按照粘膜型鸡痘、细菌性感染进行治疗,先后使用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蒽诺沙景、庆大霉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及病毒灵、病毒唑、金刚烷胺等抗病毒性药物均无效,死亡鸡数继续增多。  相似文献   

16.
鸡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具有呼吸道症状的疾病的统称,病鸡的精神状态变差,生长发育不良,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严重影响我国养鸡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如何科学诊断和治疗鸡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当前养殖户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这类疾病的发生原因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养鸡生产中,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促进鸡的生长发育,以及鸡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农村养鸡户一般都备有鸡常用药物,也掌握了些鸡病防治知识和经验。但任何一种药物都有明确规定的用法、用量和针对性。如用之不当,就会防治无效,且危及健康。笔者在临诊中发现,有的养鸡户对用药的基本常识不足,怀着怕鸡生病的心  相似文献   

18.
肉鸡由于生长快,出栏周期短,肉鸡疾病种类多且发生率高。近期肉鸡出栏价格高,养殖户为了增加利润,采用“套养”方式,就是在肉鸡出栏前,补栏雏鸡,有的养鸡户在一个鸡舍内同时有小、中、大鸡的现象,极易造成鸡只间,大小鸡间交叉感染、重复感染的现象。养殖户尽管采取了多种治疗措施,但治疗效果有时不理想,后期治疗用药不当还造成了药物残留,影响肉鸡出栏,延长了饲养周期,增加了饲养成本。所以,鸡病还是提倡“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平时多采取一些预防保健措施,充分提高肉鸡自身的免疫力,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发生,笔者根据多年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经历,总结了肉鸡养殖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9.
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殖业的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大部分养殖户防治大肠杆菌的思路仍是药物控制.由于环境污染严重、药物使用不合理和耐药菌株的出现,大肠杆菌病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在鸡养殖过程中,鸡病防治是困扰养殖户的一个主要问题,只有做好鸡病防治,才能够确保鸡肉的品质和安全。在实际的鸡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户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导致其在鸡病治疗过程中存在着用药错误情况,给鸡病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长期使用一种药物或擅自更换药物、不按疗程用药、过量用药等鸡病治疗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提高鸡病治疗用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