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刘少伯 《饲料广角》2008,(20):11-12
5.4人均粮食占有量基本稳定 5.4.1 30年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保持在370~400kg,有成就但不稳定。从表1可见,1980年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确很低.不超过350kg。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粮食增产显著。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是354kg(2005年).我国比世界平均略高.发展中国家只有269kg。  相似文献   

2.
世界粮食的国际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畜牧业面临 :一是提升畜产品的产品品质 ,迎接改善食品安全卫生新阶段 ;二是与国际贸易接轨 ,开拓畜产品国际市场的新时期。粮食关系到饲料原材料 ,因此 ,首先研究粮食的世界贸易。1 关于世界粮食生产情况从表 1可见 ,粮食生产有如下规律与特点 (最新数据 2 0 0 2年 )。1.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来,我国的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4000亿公斤左右,人均占有粮食约400公斤。据有关农业专家估计,即使到2000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仍然只有这个水平。因此,改善我国人民的食物构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能在人均400公斤粮食的基础上来考虑。 人均400公斤粮食,既要吃饭,又要作饲料,同时又要提供工业用粮,肯定是不够的。我国大部分民族又喜食猪肉,猪肉的消费量约占肉类总消费量的  相似文献   

4.
据乌拉圭产品商会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世界肉类年产量达到 2.22亿吨 (带骨 ),人均肉类消费约 37公斤。   在世界肉类的生产结构中,猪肉产量最高,达 8900万吨;鸡肉次之,为 6500万吨;牛肉占第三位,为 5600万吨;羊肉仅 1200万吨。   世界每年人均肉类消费量差别很大,最多的是美国、欧盟 15国、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加拿大和俄罗斯,从 60公斤至 126公斤不等。年人均消费量最低的是印度,仅 5公斤。非洲和亚洲其它国家的年人均肉类消费量为 10至 20公斤。   猪肉   1990年至 2000年期间,世界猪肉产量增加了 2000万吨…  相似文献   

5.
高效节粮型畜牧业是一种以资源导向型的草食畜产品开发和以先进饲养技术为依托的猪禽高效生产同时并举,以实现尽可能少用粮食而能稳定增加畜产品产量,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型畜牧业经济. 发展高效节粮型畜牧业是我国国情决定的. 一、发展高效节粮型畜牧业的必要性 1.人均占有粮食少,饲料粮不足:目前我国人均365~370公斤粮食,预计到2000年人均可达400公斤.按畜牧业发展目标测算,到2000年人均占有肉20-30公斤,蛋10-15公斤,奶15-20公斤,鱼14-15公斤.全国则需要饲料粮1537亿公斤,预测可以拿出粮食1250亿公斤,尚缺287亿公斤.  相似文献   

6.
乳牛产奶促进剂二氢吡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目前人均粮食占有量及营养水平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民的食物构成中有92.3%为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只占7.7%,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15.3%)。至于奶类则更少,人均每年只有3.1公斤,与105.9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相差数十倍。奶牛作为反刍家畜,目前在我国畜牧业中占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人均粮食不足400公斤,总地看,确实拿不出多少粮食来转化畜产品。但是,我们若分析一下目前我国不同区域粮食和生猪生产情况,不难发现,我国的粮食饲料还是有不少潜力可挖的。一,粮食与养猪的关系我们对1986年粮食和生猪生产情况进行了粗略的统计。粮食,全国人均不及400公斤,但最多的吉林达到603公斤,其次为黑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分别达到533公斤,532公斤,462公斤,462公斤,广西、福建、山西、广东、分别为263公斤、277公  相似文献   

8.
“粮食转化”就是用大量的粮食来饲喂畜禽,以转化成肉、蛋、奶。这是发达国家发展畜禽生产的方针。但是“粮食转化”在目前我国不宜过分提倡,其理由是:一、我国人均占粮水平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占全世界总人口数的21%。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却很低,在没有扣除种子及工业用粮的情况下,只有400公斤左右。而美国却达到1750公斤,加拿大达到2100公斤。所以,目前我国不可能有大量粮食作为  相似文献   

9.
表1 1990年饲料与家禽生产t预洲 1000吨地区…产蛋‘副翼料髻i ’李{.月,.} 欧洲 亚洲和中东北美和中美洲 南美洲 非洲 澳大利亚 全世界12,72412,7 13 1,000}5 18}141,780}39,9 18{连.口口,自Q﹄5,曰 ,,,09妇表2 1990年世界家禽饲料摇要址预洲 蛋鸡饲料:总产蛋量:3,500万吨7,100亿枚蛋平均产蛋量:250枚蛋/每只鸡(12.5公斤)饲料用量/鸡:50公斤(育雏和产蛋)饲料报酬约:4 .0,1年用饲料量:1.42亿吨肉鸡饲料:禽肉总产量:4,000万吨264亿只肉鸡平均重曼:1.5公斤饲料用最/鸡:3.75公斤饲料报酬约:一2.5,1年用饲料量:1亿万吨生产用家禽饲料:2.42亿吨…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世界各国,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即畜牧业的发展对粮食有很大的依赖性。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新西兰除外)无不以大量粮食为后盾:美国人均占有粮食1500多千克,苏联800多千克(每年还大量进口饲料粮)。我国人均占有粮食只有360千克,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耕地继续减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将长期存在。展望未来,即使是比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每年肉类总产量为4300万吨,人均每年食肉35.8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养殖规模小、生产效率低、饲料转化率低,这是制约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实行畜禽的规模化养殖、提高生产效率和饲料转化率,是我国发展畜禽生产、减轻粮食生产压  相似文献   

12.
经互会各成员国的共同特点是:1960—1980年的20年间,畜牧生产的发展超过了人口的增长,人均肉、奶、蛋数量显著增加。人均肉和动物脂肪的生产量(按屠宰重量计)的增长率为53.52%,1980年达到68.75公斤,产量最多的匈牙利为144公斤。1980年人均奶生产量波兰是464升,居经互会各成员国首位,苏联最少,仅341升。人均鸡蛋的生产量居人均畜产品的首位,最多的是匈牙利409枚。1960年—1980年大部分成员国的畜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进口量不断减少,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尤为  相似文献   

13.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最近提出我国今后十年畜牧业发展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是根据本世纪末市场对肉蛋奶的需求、饲料粮的增加潜力、粮食生产发展的现状和前景的全面科学预测后作出的。到本世纪末如果我国人口控制在12.5亿人,人均占有粮食近400公斤,肉蛋奶的发展战略目标为:肉类总产量3375万吨,人均27公斤,蛋类1250万吨,人均10公斤,奶类1000万吨,人均8公斤。肉蛋奶总产量分别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与畜牧》2004,(1):10-10
为了进一步调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做大做强粮食产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部研究编制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规划》把2004-2007年作为一期项目,2008-2010年作为二期项目。到2007年末,实现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亿公斤以上、农民人均增收100元、扩大农民就业330万人  相似文献   

15.
我国1989年粮食总产量4050亿公斤,人均350多公斤,可供饲料粮总量为600多亿公斤,占总产量的14.8%。到本世纪末粮食总产量即使达到5000亿公斤,但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占有粮食水平也只有400公斤左右。依靠饲料粮大幅度增加来发展我国的养殖业,是不现实的。应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配合饲料原料来源,积极发展饲料工业,提高饲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业的发展对粮食有很大的依赖性。据报道,按200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4600亿公斤计算,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仅为354公斤,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耕地继续减少,粮食紧张程度将长期存在,因而饲料短缺也将长期存在。开发和利用非粮饲料是减少饲料粮消耗,解决当前  相似文献   

17.
陈幼春 《猪业科学》2003,20(6):21-26
1我国肉类生产的地位将肉类按猪、牛、鸡、羊等7种与同类肉品产量世界(%)按各类肉在合计中所占比例(表1)来看,以中国肉类总产量占世界肉产量的27.8%为对照,猪肉的产量为47.3%,是独占鳌头的,超过世界水平的20%。超过27.8%的还有马驴驼肉,兔肉和鹅鸭等禽肉,比例都在30%以上,是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羊肉产量略差一些,鸡肉方面较差,牛肉是最落后的。若以人均水平来对比,按中国人口占全世界人表22000年各类肉人均猪肉牛肉鸡肉羊肉世界15.210.19.51.9中国33.24.26.82.1中国:世界2.2:10.42:10.72:11.1:1结论是,我国为猪肉生产大国,还不是强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奶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中国奶业现状1 .1 中国奶类年人均占有量中国奶类生产主要以牛奶为主 ,其余为山羊奶。据 1 999年统计 ,牛奶占 88.93% ,羊奶占1 1 .0 7%。奶类总产量从 1 978年的 97.1万吨增加到 1 999年的 80 6.9万吨 ,年平均递增率为1 0 .6% ,在畜牧业中其发展速度仅次于禽肉。同期奶类的年人均占有量从 1 .0 2千克增加到 6.8千克 (表 1 ) ,平均每年增加 0 .2 8千克。但与世界人均占有量 1 0 0千克比 ,中国奶业尚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市场变化的新趋势 ,农业部确定了中国奶业长期发展目标 :“十五”计划末 ,中国奶类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 1 0公斤 ,总产量…  相似文献   

19.
饲料     
《饲料广角》2014,(4):2-2
<正>国家提高2014年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发改委网站2月11日消息: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2014年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水平。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35、138和155元,比2013年分别提高3、3和5元。经国务院批准,发改委已于2013年10月12日公布了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每50公斤(三等)118元,比2013年提高6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奶业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均奶类消费仅为7.3公斤,低于世界人均奶类占有量100公斤,更低于欧洲人均300公斤.发达国家奶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平均超过20%(其中英国为40%),而中国奶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3%,中国奶类产量仅占世界奶类总产量的1.6%,人均奶类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3,这与占世界人口23%的大国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对此,中国政府开始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加大对奶业发展的力度,但与此同时,世界排名前25位的外国乳品公司如:雀巢、卡夫、达能、帕玛拉特等已有13家先后进入中国,2000年全国约有独资和合资乳品企业45家,产值约占全国乳品工业总产值的36%,此外,国外许多奶业集团正在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那么,中国奶业将怎样在"与狼共舞"中得以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