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舟山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在对来自欧盟国家的白橡原木检疫时截获大量有害生物,种类多而杂,主要有家木小蠹、栎材小蠹、材小蠹属、长小蠹科、栎红天牛、天牛科幼虫、谷盗、螨类、蚁亚科、滑刃线虫、小杆线虫,其中有危害树木的木材害虫,有原木储存期间为害的仓储害虫,还有为害树木寄生线虫以及腐生线虫等。随后,检疫人员联系相关处理单位,对该批木材进行了有效的熏蒸处理。  相似文献   

2.
松纵坑切梢小蠹亦称松纵道剪枝小蠹、松小蠹等。它是鞘翅目,小蠹虫科的一种小蠹虫。属于松林次期害虫,对于衰弱和濒死的树木为害极为严重。在其成虫补充营养时期严重为害当年新梢,其交尾、产卵及幼虫期为害衰弱和濒死树木干部的韧皮部,严重时可使大片林木枯死。  相似文献   

3.
松纵坑切梢小蠹属鞘翅目小蠹科切梢小蠹属.是一种钻蛀树干为害很严重的森林害虫。该虫主要发生在立地条件差、林地卫生条件不好或其它各种原因导致树木生长衰弱的林分。小蠹虫主要包括柏肤小蠹、纵坑切梢小蠹.柏肤小蠹为害侧柏、桧柏等;纵坑小蠹虫主为害油松、黑松等。  相似文献   

4.
松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纵坑切梢小蠹(Blas tophagus piniperda L.)属鞘翅目,小蠹虫科。亦称松纵坑剪枝小蠹、松小蠹等。是松林主要害虫之一,对衰弱木和濒死木为害极为严重,也有为害健康木的。在成虫补充营养时严重为害当年新梢,其交尾、产卵及幼虫期为害衰弱和濒死树木干部的韧皮部,严重时可造成大片林木枯死。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了我国从进口木材中截获的害虫3目(鞘翅目、等翅目和同翅目),9科(小蠹科、长蠹科、长小蠹科、筒蠹科、天牛科、象虫科、吉丁虫科、珠蚧科和白蚁科),计135种,其中小蠹占截获害虫的绝大多数,其次是天牛、长蠹和长小蠹。列出了每种害虫的中名,学名,原木寄主名称和原木来源国家或地区。对害虫组成和分布作了简要论述,并就今后国内开展木材害虫检疫和采取积极措施,尽力避免外来害虫侵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长蠹科Bostrychidae昆虫大多数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据1935年统计,全世界已定名455种,我国长蠹科已知仅15属30多种,尚待详细调查。作者近年来在海南岛初步采集,已有10多种:大多数为害湿的或干的木材,建筑或家具材;生数为害活树,是热带木材的大害虫;为害粮食的,只有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一种。  相似文献   

7.
刺槐是苏北沿海盐渍土造林的主要先锋树种,具有耐盐、速生、丰产、材质坚实等优点,在沿海栽培数量中,占80%以上,仅盐城地区刺槐蓄积量就达二十多万立方米,为人民提供了大量生产、生活用材。但其木材在利用中易遭蛀虫为害,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很大损失,故刺槐木材防蛀,已成为苏北沿海林业生产上的一项重大课题。鉴于国内过去对这类害虫研究很少,为了向林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我们自1973年起,开展了刺槐木材防蛀研究工作。 通过几年来的饲养、观察及防治试验,我们初步发现为害刺槐木材的害虫有樱桃虎天牛、枹扁蠹虫、窃蠹虫、小蠹虫、长蠹虫、竹虎天牛和二种家天牛,其中以樱桃虎天牛、枹扁蠹虫为害最严重。现将这两种害虫的初步研究结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8.
中穴星坑小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是辽宁省人工林的主要造林树种,造林面积逐渐增加,一部分已郁闭成林。红松疱锈病是红松人工林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由于疱锈病的危害,致使树木生长衰弱、濒临死亡或枯死,给次期性害虫造成了侵入的条件,其中发生数量最多、为害最重的是中穴星坑小蠹。过去国内未见有该小蠹在红松人工林发生为害的详细报道。为给生产单位提供可靠的信息,清  相似文献   

9.
赵美玲 《山西林业》2023,(S2):76-77
油松梢小蠹是是油松幼林的寄生性害虫。介绍了宁武县上河南油松梢小蠹的分布及为害特点,分析了油松梢小蠹为害现状、发生规律和爆发原因,提出了油松梢小蠹虫害的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小蠹科Scolytidae是重要的森林害虫,为害部位在树皮与边材之间,或在心材内部,前者俗名为树皮甲虫bark beetle,直接取食树皮,后者为食菌甲虫ambrosia beetle,与真菌共生,通过真菌消化木材纤维,获取能量。两者的种类数量约各占小蠹科的一半。在食菌甲虫中材小蠹属Xyleborus Eichhoff是其中最大的属,全世界约有1500种,分布于环球的热带区和亚热带区,我国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们在对从美国进口木材的检疫中,截获了小蠹科六个属的小蠹虫。它们是:大小蠹属(Dendroctonus)、毛小蠹属(Dryocoetes)、齿小蠹属(Ips)、木小蠹属(Trypodendron)、干小蠹属(Hy-lurgops)和我国尚无发生记载的 Gnatho-trichus Eichhoff。其中以大小蠹属的黄杉大小蠹(Dendroctonus pseudotsugaeHopkins)数量最多,为害最重,有的原  相似文献   

12.
蛀干害虫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危害林木钻蛀枝干的害虫主要包括天牛科的光肩星天牛、双条杉天牛,小蠹科小蠹虫类,象甲科杨干象甲,螟蛾科松梢螟,透翅蛾科白杨透翅蛾和木蠹蛾科芳香木蠹蛾等。其主要危害杨、柳、榆、槐、油松、樟子松、苹果树和梨树。这类害虫的幼虫钻蛀树干,被害处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瘿,易造成树干枯萎,秋冬季节常引起风折,同时影响林木正常生长,树木畸形,影响成材、降低木材的商品价值。蛀食顶芽和枝梢,顶芽停长、徒生侧枝。此类害虫常以幼虫在枝、干里的隧道内越冬,幼虫在韧皮部、木质部内蛀成坑道,成虫羽化期分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了银川地区常见蛀干害虫天牛类、小蠹类、木蠹蛾类、吉丁虫类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根据为害状分类,从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园林技术措施等几个方面分析蛀干害虫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泛调查证实,大树移栽的直接致死原因是危害树木韧皮部的蛀干害虫,在承德主要有:Pityogenes conjunc-tus Reitte(r暂无中文名)、六齿小蠹、落叶松八齿小蠹、十二齿小蠹、红脂大小蠹、迹地吉丁、巨胸虎天牛、双条杉天牛、烟角树蜂、臭椿沟眶象等,对油松、落叶松、云杉、白桦、五角枫、臭椿等大树移栽危害甚大,可致树木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5.
杉肤小蠹Phloeosinus sinensis Schedle和罗汉肤小蠹P.perlatus Chapuis隶属于鞘翅目,小蠹科,海小蠹亚科,肤小蠹属,是我国南方杉木林中常见的蛀干害虫。两蠹常伴随发生,钻蛀林中杉株或代倒木干部,在皮层形成纵横坑道网,阻滞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输送,使之零星或成片枯萎死亡。蔡帮华先生等曾简单描绘了两蠹的外形图及形态区别,并指出:“Blackman(1932)记载美国西部曾有过肤小蠹严重为害的事例,在我国正缺少详细观察……,这类小蠹对于杉木为害较普遍,成灾可能性很大”。笔者于1983—1985年在安徽  相似文献   

16.
所谓穿孔性害虫,是指为害树木韧皮部和术质部的害虫。为害柳杉、扁柏的穿孔性害虫有天牛、木蠧、象鼻虫、吉丁虫、木蜂、瘿蝇、白蚁、木蠧蛾、蝙蝠蛾、螟蛾等。本文着重介绍当前严重损害优质木材生产的柳杉天牛、柳杉红基扁天牛以及严格地说不属于穿孔性害虫的柳杉瘿蝇。  相似文献   

17.
木蠹蛾是阔叶树的重要蛀干害虫。近年在我省普遍发生,且有发展之趋势,平原绿化及城市园林树木屡遭其害,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降低了木材的工艺价值。据笔者调查,山东境内现有木蠹蛾六种,其中以东方木蠹蛾Holcocerus orientalis Gaede.及榆木蠹蛾(柳干木蠹蛾)H.Vicarius wlkr.分布广泛。东方木蠹蛾在国内尚未见有关报道,现将三年来的初步研究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加利福尼亚次生西黄松(Ponderosa pine)用材林遭受西部松大小蠹(Dendroctonusbrevicomis)和中欧山松大小蠹(D.ponderosae)的为害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在1977年夏至1978年春连续两年干旱、虫害和病害的联合影响下小蠹致死树的地区已明显扩大.加利福尼亚大学Blodgett林业研究站正针对公有林和私有林研究害虫管理问题.该站设置在El Dovado县的西侧,内华达山中部的针栎混交林内.1955年以来研究站对危害松树的小蠹虫和根部真菌病(Verticicladiella wagnerii)作了一些工作.虽然对这些病虫害进行了广泛的昆虫学和病理学的研究,但直至1977年夏季在小蠹虫发生地周围40公顷采用疏伐研究以前,从未试图用营林措施来管理松林.本研究使用“聚类”方法,大体依据砍伐前西黄松受小蠹为害后危险轻重程度分组.这种方法承认混交针叶林包含不同组成成份,如树种组成、林分结构(树高、断面积)、立木年龄.树种组成在以往一段时间内是变化着的,因此需要通过识别和分析,以正确测定这种变化.本文研究西黄松林分类型特征,测定何种林分类型,承受小蠹和真菌病为害其损失最低.同时研究小蠹和根部真菌病对松林单株资料和小区资料死亡率.在内华达山西部混交外栎林,林木单株危险等级系统与害虫侵袭和致死率无关,随机或有意在具独立树  相似文献   

19.
双齿长蠹——法桐上的钻蛀害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齿长蠹食性复杂,是危害树木、木材和竹材的一种严重性钻蛀害虫,主要寄主植物除国槐、柿树、栾树以外,还可以危害合欢、白蜡、刺槐、紫薇、紫荆、紫滕等多种树木和竹类。1980年在云南省昆明地区首次发现双齿长蠹(见图)。2008年3月底在林木有害生物越冬基数调查时,北京地区再次发现双齿长蠹在国槐和栾树1至2年生枝条上越冬,并于4月中旬成虫产卵期危害法桐树干,危害株率达20%。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八齿小蠹 ( Ipssubelongatus Motsch.) ,是近年来牡丹江林区最重要也是最为严重的蛀干害虫。 1 999年在东京城林业局多个林场 (所 )的落叶松纯林发现了落叶松八齿小蠹蛀干害虫。此害虫主要为害落叶松 ,此虫不仅侵害衰弱木、新倒木 ,并能为害健康的林木。1 生物学特性落叶松八齿小蠹在我地区每年发生 1代 ,此虫以成虫在树皮下或地被物等处越冬。喜居于倒木上 ,尤其喜在采伐迹地林缘又有遮阴地方。 5月中旬为早春活动的最盛期 ,此时所产卵至 7月下旬羽化为成虫。卵期 7~ 1 8天 ,幼虫期 2 1天左右 ,蛹期约 7天 ,成虫羽化后移到新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