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厂化水产养殖属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养殖系统,是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水生生物的一种先进的、无污染的商业化养殖方式。国外的工厂化养殖以高密度的网箱养鱼开始,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日本、德国、丹麦、法国等国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前言1.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定义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又被称为:陆基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工业化养鱼等。一般是指集中了相当多的设施、设备,拥有多种技术手段,使水产品处于一个相对被控制的生活环  相似文献   

3.
庚晋 《内陆水产》2003,28(1):4-5
河北石家庄市:工厂化养鱼示范园石家庄市天泉工厂化养鱼示范园位于省会五七路,占地2000米2,养殖总水体1000米3,而每立方米即可单季产鱼65公斤左右。这种工厂化养鱼应用了常压纯氧补偿技术、生物菌种激活技术等12项国际、国内高科技成果,使水产养殖业具有明显的高科技特征。而且,常规养鱼每公斤每天污染1.6吨水体,而工厂化车间养鱼的准封闭流水养鱼方式,由于采用机械过滤、物理浓缩和生物净化方式,形成了无污染和有限量的更新排放,在水温、溶氧、饵料三要素上最大限度地满足鱼类生态需要,使鱼全年在最佳状态下生长。该示范园所养品种将以鲟鱼…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为工厂化养鱼实用技术模式研究中的一个试验专题 ,主要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对鱼体生长特性进行观测 ,并提出适宜的投放密度、养殖周期及养殖系统中理化因子对鱼体生长的影响。试验于 2 0 0 2年 5月至 7月。经过 60d(天 )工厂化养殖试验 ,罗非鱼产量 78.2kg/m3,淡水白鲳产量 82 .2kg/m3。产生经济效益 ,罗非鱼为 96.77元 /m3,淡水白鲳为 44.84元 /m3。1 材料和方法1 .1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本试验采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 ,利用曝气、沉淀、过滤、生物净化等手段迅速去除养殖对象的代谢产物和饵料残渣 ,使水体得到净化并重复使用 …  相似文献   

5.
自然流水养鱼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昌松 《河北渔业》2007,(11):36-36
自然流水养鱼是一种利用自然流水增加水中溶氧量,扩大放养量,增进鱼类生长速度的集约化养殖形式.具有小坑塘、全流水、高密度的特点.既可家庭养鱼形式,又可向工厂化养殖发展.  相似文献   

6.
微流水养鱼是介于工厂化流水高密度养鱼和传统池塘静水养鱼之间的一种养鱼方式,其单产大大高于静水池塘,其设施比工厂化养鱼简单,投资省、技术上也较易为群众所接受。我国水库众多,坝下鱼池一般受地形限制、面积较小,但有利条件是水源充足并具有自然落差。许多水库只要对坝下鱼池作适当改造,即可进行微流水养鱼,从而大幅度提高单产。笔者曾在武汉市夏家寺水库,利用坝下5口土质鱼池改建成一套微流水养鱼设施,以虹吸管引入库水,自流排灌,一、二级池鱼产量分别达到3005.7kg/667m2和1493.3kg/667m2。我们对微流水养鱼的鱼池结构…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水资源十分匮乏的条件下,工厂化养鱼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工厂化养鱼是在全封闭水循环条件下的高密度养鱼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中能否改善和净化养殖水质,则是工厂化养鱼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在工厂化养鱼系统中加入了臭氧水处理环节,对水体进行强化处理,鱼体生长正常,并可预防病害,提高成活率。1系统原理与结构1.1臭氧特性与水质净化原理犤1犦臭氧(O3)以其特有的气味而得名,它是氧气(O2)的同素异构体。臭氧在常温下是略带青色的气体。它的化学性质表现为氧化能力很强,其氧化还原电位仅次于氟,见…  相似文献   

8.
赵同庆 《内陆水产》2001,26(5):37-38
网箱养鱼是利用天然水面优越的条件,利用一定的网片材料制成一定形状的箱体,把这种箱体架设在大水体中,使网箱内外水体自由交换,网箱内形成适宜鱼类生长的“活水”环境,利用这种“活水”环境进行高密度培养鱼种或精养商品鱼的方法。网箱养鱼具有机动、灵活、管理方便,高产优质等优点,产量可高于一般池塘产量的几十倍到一百倍以上,1999年起我们在重庆万州进行网箱养鱼高产试验,每667米2网箱平均生产38万尾13.5厘米鱼种,再继续养成商品鱼,完全依赖天然饵料,平均达2万千克/667米2以上。现将我们取得成功的几个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相似文献   

9.
工厂化养鱼中氧气锥的增氧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养殖水体溶氧是工厂化养鱼水处理主要技术之一.介绍一种工厂化养鱼氧气锥的结构、原理及增氧效果.为了掌握氧气锥增氧规律,对氧气锥进行了氧气流量单因素等差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水流量为65 m3/h,水温24.5℃,氧气流量为0,1,2,……,10 L/min的条件下,溶氧与氧气流量回归方程为y=0.100 9x2+0.059x+5.958 8(r=0.992 7);根据物料平衡原理,推算出氧气锥的最大氧气利用率为84.56%;在最大氧气利用率的条件下,依照尼罗罗非鱼的耗氧率计算模式,推算出工厂化养鱼系统需配置氧气锥的台数.  相似文献   

10.
吕迅  刘汉宏 《水产科学》2000,19(4):30-31
1 现状 集约化养鱼系指利用工厂余热、地热和冷泉水进行的流水、微流水、高密度养殖的一种方式.初步统计,全省约有60余处,其中:工厂余热养殖场18处,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是辽宁发电厂渔场,拥有水泥池及钢板焊接水槽等养鱼水体6 600 m3,年产商品鱼150 t,1991年曾创下每667 m2水面年产莫桑比克罗非鱼92 869 kg的全国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