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儿茶素类是茶叶苦涩味的主要成分,本试验以控制儿茶素类的生物合成,提高茶叶品质为目的进行了这一研究。在薮北成年茶园中,从4月25日起每隔三天采摘100个芽(鱼叶部位以上)作分析试样。5月1日起一部分茶园用四层黑色防冷纱进行遮光(遮光率达99%),另一部分仍不遮光。分别测定(一)—表儿茶素、(一)  相似文献   

2.
夏秋季茶园覆盖遮荫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敏明  余继忠  师大亮  黄海涛  周铁锋 《茶叶》2009,35(3):150-151,156
夏秋季茶园采用黑色尼龙遮阳网遮荫与不遮荫对照相比,茶多酚含量明显降低,而氨基酸含量增加,酚氨比值下降,叶绿素含量增加。选用40%、50%、65%、75%遮光度的遮荫比较试验,叶绿素含量基本上是随遮光度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茶多酚含量以75%遮光度下降较多,氨基酸含量以50%遮光度增加较多,酚氨比值以75%遮光度最低,其次为50%遮光度。  相似文献   

3.
在1997年利用遮光率45%的金属遮光网试验预防干热风的基础上,1998年在春小麦灌浆期间又利用遮光率为10%和30%的两种化纤遮光网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0%和30%的网内穗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2.0g和3.2g,30%的遮光网比对照增产8.7%,两种遮光网下功能叶衰退比对照慢,由此得出结论,30%遮光率以下不会影响小麦对光强的需求,但能很好的预防干热风。  相似文献   

4.
化纤遮光网预防春小麦干热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7年利用遮光率45%的金属遮光网试验预防干热风的基础上,1998年在春小麦灌浆期间又利用遮光率为10%和30%的两种化纤遮光网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0%和30%的网内穗粒重分别比对产加2.0g和3.2g,30%遮光率以下不会影响小麦对光强的需求,但能很好的预防干热风。  相似文献   

5.
以沈农014为试材,通过齐穗期遮光处理,塑造不同叶片光合产物供应能力,研究同化物供应能力对产量及主要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处理后穗颖花数普遍提高;穗粒重普遍下降,遮光程度为90%时,一次枝梗、二次枝梗的千粒重和结实率都降低,遮光程度为70%和40%时,一次枝梗、二次枝梗的千粒重和结实率都比对照提高;当遮光程度分别为70%、40%时,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普遍提高,而遮光90%时,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则都下降;随着稻株光合能力的下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遮光程度为90%时,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达到最大值;所有遮光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酸含量都提高,直链淀粉和食味值则都下降。  相似文献   

6.
刘明  吴迪  来永才  毕影东  李炜  刘淼  王玲  樊超 《大豆科学》2021,40(4):510-516
为明确遮光条件下野生大豆叶片形态及功能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分析了遮光对5个不同采集地野生大豆材料叶片形态、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光处理下野生大豆叶片形态特征存在差异,遮光处理使叶片大小和叶色值发生改变,遮光率为50%时叶面积和叶色值增加,遮光率继续增加时两个指标降低.遮光后野生大豆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发生变化,遮光率发生变化时材料间各指标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不同材料的光响应存在敏感型和不敏感型.随着遮光率的增加,各品种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叶绿素a/b呈下降趋势,遮光率越高,叶绿素a/b越小.野生大豆具有阴生植物的特点,正常光照和遮光下Fv/Fm均较低,产生光胁迫现象,不同材料光能转换效率存在差异.通过表型性状及光合性能的比较可知,A5材料遮光后叶面积变化幅度较小,光合速率增加,能够维持较高的叶色值,Fv/Fm较高,A5材料为耐阴型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遮阴对特殊茶树资源"黄金菊"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以遮光率为70%的黑色遮阳网为试验材料,以不遮光(0%)为对照,分析茶树农艺性状、茶园微环境、叶片光合参数、新梢内含成分等。结果显示,遮阴处理改善了黄化茶树资源"黄金菊"的生长状况,使得黄化新梢返绿,改变了处理茶树微环境及光合作用,提高了茶树氨基酸含量。说明适度遮阴可以促进茶树光合作用的进行,利于茶树有机物的积累,提高夏、秋茶品质。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遮光度对栽培长白椽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遮光可促进长白槐木的生长,提高植株高度,但对茎粗促进作用不明显。适度遮光更有利于植株干物质的积累,但是重度遮光不利于长白橡木种子的成熟。不同遮光处理延迟了长白橡木的开花期和结果期,尤其是80%遮光处理,到了秋季枯萎期种子不能成熟。田间观察30%、50%遮光处理并没有影响种子的成熟,因此,只有重度遮光不利于长白橡木种子成熟。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是在遮光和不遮光处理下比较新梢(留鱼叶)儿茶素和氮化物的生成积累量和含量的变化情况,探明遮光处理对这些成分的生成与积累的影响状况。一、遮光对干物生成量的影响: 新梢的干重在不遮光和遮光处理下几乎都呈直线增加。但有遮光处理的干重增加较慢,只相当于不遮光的60%(0.4539/0.7511)前期遮光后期不遮光处理的在中止遮光后干  相似文献   

10.
大豆鼓粒期非叶光合器官与粒重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丽华  章建新 《大豆科学》2006,25(4):425-428
在田间条件下,R6期采用铝箔遮光处理,对三个早熟大豆材料中、上部节叶片、荚、叶柄进行遮光处理,研究叶片,荚、叶柄对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遮光节粒重下降幅度为10.4%~33.3%;叶柄遮光节粒重下降仅为1.0%~8.9%;荚遮光与叶片遮光粒重降幅相近为27.3~40.0%。粒数比单粒重对遮光反应更敏感。荚的光合作用主要在鼓粒前期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枝条环剥部位不用生根基质的情况下,对荔枝、米兰作高压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用生根基质,仅作保湿和遮光处理,生根率可高达85%-100%,假植成活率可高达92.3%-100%,而只保湿不遮光,生根率和假植成活率都很低。  相似文献   

12.
茶园种植遮荫树,可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尤其可提高绿茶品质。茶园种树不仅在于遮光,对于地面、地下和空间的生态环境都有影响。我国各茶区,如安徽休宁在茶园中种乌桕树,祁门茶场在茶园中种植泡桐树,江苏宜兴芙蓉茶场在茶园中种植杉木、苦栋树,广东英德、高鹤在茶  相似文献   

13.
前言随着茶业状况的逐渐好转,静岗县茶园的改植也正在顺利地进行。据农水省统计资料表明,该县茶园面积和品种化率(指良种栽种面积与茶园总面积之比——译者)(如表1所示):1967年,茶园面积1960公顷,品种化率14.2%。1972年茶园面积20,500公顷,品种化率22.8%。1976年茶园面积21300公顷,品种化率39.3%。1979年的茶园面积  相似文献   

14.
为初步了解不同遮光强度对地胆草根系品质的影响,对采收自5种不同遮光栽培处理下地胆草根系的浸出物、黄酮及灰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地胆草根系浸出物得率为: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乙醚浸出物,其中,水热浸法得率、水冷浸法得率与遮光率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醇热浸法得率、醇冷浸法得率与遮光率间均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乙醚浸出物得率与遮光率间也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根系黄酮、粗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与遮光率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初步认为,生长环境的遮光强度会对地胆草根系的品质产生影响,高遮光率可能有利于地胆草根系水溶性浸出物的获得,而不利于醇溶性浸出物及乙醚浸出物的累积,但遮光率对地胆草根系黄酮含量及粗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不同遮光胁迫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遮光处理,研究不同遮光强度及遮光持续时间对大豆的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后遮光20%时间持续到始粒以后,播种后遮光30%和50%时间持续到开花以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显著或极显著减少;遮光胁迫强度相同时,这些性状有随着接受遮光胁迫时间的延长受影响程度加大的趋势;同一遮光胁迫期间,这些性状有随着遮光胁迫强度的加强受影响程度加大的趋势。遮光胁迫对底荚高、单株有效分枝数、结实率有一定影响。同一遮光胁迫强度,遮光胁迫持续时间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同一遮光胁迫期间,遮光胁迫强度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对遮阳网遮光这一农艺技术对茶树高产优质进行综述,通过遮光对茶树高产优质的影响原理,探讨了遮阳网的不同颜色和不同层数,对予提高春秋茶园茶叶品质和产量方面的效果,发现遮阳网的使用可以提前春季茶园的采摘期,改善夏季茶叶品质,对提高茶树抗逆性方面有鼹著表现。遮阳网不同颜色的选择应该针对当地生产实际进行选择,而遮阳网应使用单层为佳。  相似文献   

17.
对‘紫娟’二轮新梢萌展初期进行不遮光、遮光50%、遮光75%等三种处理,20天后测定其新梢长势、叶色,以一芽三叶鲜叶为原料加工成烘青后进行生化成分分析、感官品质审评。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程度增加,紫化新梢返绿程度增加,花青素、茶多酚含量减少,非酯型儿茶素向酯型儿茶素转化,绿茶滋味趋向甘鲜;50%遮光率有利于茶树新梢生长。  相似文献   

18.
合理间套作功能植物是茶园生境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能够遮光保温、保持水土、增肥促长、保持微域环境稳定;还能吸引天敌、驱避害虫,减轻茶园病虫草为害,有助于茶叶提质增效。但不合理的间套作会破坏茶园微域环境和争夺养料,进而影响茶树生长。通过综述近年来在茶园间套作功能植物及其对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方面的文献,主要包括茶园常见功能植物的种类、作用方式、功效和常见问题,以及间套作功能植物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对病虫草害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应用间套作措施促进茶园病虫草害的综合调控和提升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糯小麦和非糯小麦对遮光的生理反应差异,在大田条件下,以非糯小麦轮选987和糯小麦农大糯50206为材料,设置3个遮光处理(不遮光、花后遮光30%和60%),研究了花后不同强度遮光对糯小麦和非糯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后,轮选987和农大糯50206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均显著下降.花后光照强度降低导致小麦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在花后向籽粒的转运量及其贡献率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影响籽粒灌浆进程,最终表现为粒重显著下降,且此影响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轮选987在遮光30%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在花后向籽粒的转运量降低,遮光60%后转运量恢复至对照(不遮光)水平,转运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随遮光强度的提高而增加.花后遮光抑制了农大糯50206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在花后向籽粒的转运,但未改变转运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花后弱光降低了小麦籽粒的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轮选987的灌浆进程不受影响,却改变了农大糯50206的灌浆进程,延长了其渐增期和快增期的天数,推迟了灌浆高峰期的来临.遮光后小麦败育小穗数增多,穗粒数下降.花后遮光致使小麦产量降低的程度存在基因型差异,农大糯50206产量的降幅明显小于轮选987.  相似文献   

20.
遮光对姜荷花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设置了五个不同的遮光处理,研究光照强度对姜荷花切花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处理后姜荷花株高显著增加,叶片含水量减少,比叶面积增大,叶片厚度减小;在60%遮光处理和70%遮光处理下姜荷花生长状态良好,叶长叶宽较为理想,切花产量较高,花茎较全光照处理显著增高,苞片长和宽为最佳观赏效果,苞筒长度适中(70%遮光处理的苞筒长最短),开花持续时间长(60%遮光最长),苞片粉红艳丽,末端绿色区域减少,60%遮光的花朵艳丽坚挺,70%遮光的花朵秀气怡人,都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说明生长期用60%~70%遮光网遮光是可以改善切花品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