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言实 《北京农业》2002,(2):16-17
为了提高中药材种子品质,防治种子病虫害,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芽和幼苗健壮成长,中药材种子在播种前要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全新的现代农业物理技术,它是借鉴航天育种中宇宙射线对种子影响的物理原理,采用高压电弧等离子体辐射与交变电磁场作用相结合,在农作物播种前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种子进行处理,达到农作物显著增产的新技术.文章从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的原理和应用来简单说明此项技术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种子低频电流处理是一种利用物理因素处理种子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增产效果显著.全国曾有24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过试验研究.低频电流处理种子的设备和操作都很简单,在一个长方形的绝缘容器两端装上两块金属板作为电极,用导线将电极接于220V/50Hz的交流电源上,并在线路中串联一块电流表和一个可变电阻(用于调节电流).  相似文献   

4.
采取沙藏、氨水浸泡、变温催芽及它们的组合等方式进行珙桐种子处理,能大大缩短育苗时间.经试验表明,采取"沙藏+氨水浸泡+变温催芽"方式最适宜.  相似文献   

5.
罗闰良 《世界农业》1993,(11):45-45
用微生物处理种子为保护作物提供了独特途径:它们可以生长繁殖,能占领并保护植物的新生器官。 竞争性土壤微生物区系和不利的土壤因素(营养物、pH值等)是生防菌增殖的两个主要限制因子。因此,载送系统的首要目标是使生防菌剂有效地占领植物表面或其他基质,即菌剂处理种子后有一段短时期的适宜环境,以促进生防菌增殖和占领,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小麦种子药剂处理防治纹枯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纹枯病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为减轻纹枯病对小麦产量的损失,我们进行了小麦种子药剂处理防治纹枯病的试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种子电场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电场处理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不同作物的种子进行了电场处理的对比试验,其结果是:电场处理农作物种子可使种子播后早发快长,获得了出苗率高、苗高、苗壮、根系发达的效果,从而增强了作物的长势和抗逆能力。经电场处理,增加了玉米的行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了大豆的株高和分枝数;增加了棉花伏前桃个数,使霜前花增多,降低了棉花的病情指数;增加了小麦的分蘖数和次生根数。并且对陈种子和出苗难的种子  相似文献   

8.
农颜有"好种出好苗,好苗产量高".玉米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是保证全苗壮苗、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常用种子处理方法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种子的质量优劣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因素,但大部分中药材种子存在休眠和后熟的现象,不能适时播种,或播种后田间出苗率差,严重制约了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中药材种子处理作为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在改善种子品质、提高适播性和提高抗病虫害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中药材种子处理的作用,综述了我国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及包衣与丸粒化,并对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浓硫酸处理甘薯种子的发芽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宏城 《广东农业科学》2003,(5):12,15-12,15
甘薯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浓硫酸浸种处理20~40分钟,种子的发芽率平均高达96%以上;浸种处理时间少于15分钟,发芽率低于90%;浸种处理45分钟以上,发芽率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最高仍达96%,不会灼伤种子。表明浓硫酸浸种处理20~40分钟为最佳时间,既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又可节省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KNO3、PEG、H2O2和GA3溶液对青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从而选出最佳处理方法,为青蒿育苗提供技术依据.测定不同浓度药剂处理下青蒿种子的发芽势(Gv)、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1)低浓度的NaCl和KNO3胁迫对青蒿种子发芽无明显抑制作用,而高浓度下对种子萌发不利.(2)用浓度为30%的PEG、0.15%的H2O2、10 ~ 30 mg/g的GA3处理可以显著促进青蒿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出苗率和整齐度,其中用20 mg/g GA3处理的种子比对照高出了13.77个百分点.而且高于其他处理组.相比于其他处理,用20 mg/g GA3浸泡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标,为青蒿浸种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2.
种子处理关系到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的基本方向。其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诸多优点,随着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逐渐推进,有关农作物种子处理的各种方法应接不暇,种子物理处理或化学处理方法得到了更加科学的利用。本文主要概述了目前我国在农作物生产中常用的种子物理处理的方法与特点,分析了种子物理处理与化学处理方面对农作物的影响,展望了未来农作物种子物理处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2014,(18):27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农作物在播种前通常有一个对种子的选择和处理过程,选种和种子处理对其发芽、生长、产量以及果实的营养成分有着直接的影响,抓好这个环节才能打好生产基础。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在农作物播种前,利用等离子体发生设备对其种子进行相应处理,以提高种子活力、健壮度、抗逆及抗病能力等。近年来该技术已经被国内部分地区采用。  相似文献   

14.
15.
在不同的条件下对黄豆种子进行处理,发现浸泡时经过高压处理后的种子,表皮呈大方格状,大部分种子迅速上浮;经过真空处理后的种子和对照组种子,表皮呈细密波纹状,没有出现种子上浮现象。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对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室内催芽,发现经过真空处理过的种子,催芽后根部腐烂程度严重,高压处理的次之,而对照组的种子催芽后,没有出现根部腐烂现象。  相似文献   

16.
低温处理对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果表明,10℃低温处理能提高夏播芹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最佳处理时间为8-10天。  相似文献   

17.
黄连木种子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笔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黄连木的种子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吸水性较好;黄连木种子低温沙藏100d可达到最高发芽率16 2%;稀土100、200、400mg/L溶液24h处理,低温沙藏100d对促进种子的发芽作用显著;赤霉素100mg/L溶液处理再经低温沙藏20d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发芽率达到26 7%,并缩短种子萌发时间。  相似文献   

18.
蓖麻种子播前磁化处理6天和10天,结果表明,磁化处理10天的种子播后出苗较早,出苗率高,根系发达,植株较矮壮,有利于分枝的形成,产量明显提高.磁化处理6天的表现次之,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生物农药的类型、作用及发展状况,介绍了生物农药在种子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生物农药的发展及在种子处理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西甜瓜种子带菌引起的病害越来越多.因此,如何搞好瓜种的防病处理,掌握好用药量,是直接关系到瓜种能否安全发芽,同时又能经济有效地杀灭病菌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为此,我们连续作了几次此类试验,特予简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