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思进 《中国家禽》2006,28(3):42-45
·传统烹调食物各部分温度达到或超过70℃将可灭活H5N1病毒。因此,适当煮熟的禽肉可安全食用。·H5N1病毒如在禽肉中存在,不能通过冷藏或冷冻杀死。·家庭屠宰和食用病禽或死禽是有害的:这种做法必须制止。·禽蛋的外表(蛋壳)和内部(蛋白和蛋黄)均可含有H5N1病毒。来自家禽中H5N1暴发地区的禽蛋不应生食或部分煮熟(流淌的蛋黄);在不烧煮、烘烤或以其它方法加热处理的食物中不应使用未煮熟的禽蛋。·尚无流行病学证据表明人已在食用适当煮熟的家禽或禽蛋后感染H5N1病毒。·暴露于该病毒的最大危险在于通过处理和屠宰受感染活禽。在屠宰及屠宰后处理期间良好卫生规范至关重要,以便防止通过生禽肉暴露或从家禽到其它食物、食具表面或食物烹调设备的交叉污染。  相似文献   

2.
《动物保健》2005,(3):16-16
据越南媒体2月27日报道说,北部太平省一名36岁男子2月26日被证实感染了H5N1禽流感病毒.这是该省第二个禽流感确诊病例。据报道.检测报告证实.他感染了高传染性的H5N1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3.
《兽医导刊》2007,(6):64-64
英国缝康保护机构5月25日发布公报说,4人被确诊感染了禽流感病毒,但好在他们感染的并非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而是危险性较小的H7N2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4.
2006年2-3月全球通报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为禽流感。禽流感继续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中发现,呈全球蔓延趋势。1亚洲多个国家继续暴发禽流感2006年2月24日,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苏拉特地区首次发现H5N1型禽流感病毒,3月14日该地区又有4个村庄出现疫情。2006年2月20日,马来西亚雪兰莪州一村落死亡40只鸡,经化验证实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2006年2月27日,巴基斯坦首次在西北边境省两个养鸡场发现H5N1型禽流感病毒。2006年3月13日,FAO证实缅甸和阿富汗在病死鸡中检出H5N1型禽流感病毒。这是缅甸和阿富汗首次发现禽流感疫情。至2006…  相似文献   

5.
《兽医导刊》2008,(5):67-67
日本农林水产省4月28日说,日前在秋田县发现的3只死亡白天鹅被证明感染了H5型禽流感病毒,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确认病毒类型是否为高致病性的H5N1型。  相似文献   

6.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4月7日批准使用一种H5N1型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用这种技术可以在40min内检测出入是否感染了H5N1型禽流感病毒。FDA当天发表新闻公报说,这一技术由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公司开发,其原理是通过判断被检测者体内是否存在NS1蛋白质来确认其是否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FDA医疗设备和放射卫生管理中心主任丹尼尔·舒茨在公报中说,这种技术有助于保护广大公众免受禽流感威胁。  相似文献   

7.
《中国家禽》2007,29(3):51-51
[据新华社]英国政府2月3日证实,英国萨福克郡一家农场感染禽流感的火鸡携带有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这是英国首次在家禽中发现H5N1型禽流感病毒,而且和亚洲地区爆发的禽流感病毒属于同一类型。  相似文献   

8.
香港再次发生禽流感病毒感染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报道 ,2 0 0 3年 2月 2 0日 ,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确认 2 0 0 3年 2月 17日由于严重肺炎死亡的 1名33岁男子咽吸出物呈 H5 N1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该男子是 H5 N1病毒本次暴发感染的第 2例人 ,其住院的 9岁儿子于 2月19日已被确认感染 H5 N1病毒。这是自 1997年 H5 N1禽流感病毒首次在香港直接感染人 18例死亡 6例以后 ,第二次发生H5 N1病毒感染人并造成死亡的事件。对于此次暴发感染的来源 ,香港卫生部门、中国国家卫生部和 WHO正在作进一步调查。1997年 ,H5 N1病毒暴发并首次感染人引起了全球的警惕 ,为了捕…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发表声明,呼吁全世界密切关注今年秋冬季有可能再度出现的大规模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并为此做好准备。声明说,有迹象表明,H5N1禽流感的变异病毒正在亚洲蔓延。在今年春天暂停给家禽接种疫苗的越南,其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已被新型H5N1禽流感病毒侵袭。新型H5N1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0.
动检快讯     
《中国动物检疫》2009,26(5):74-74
美批准使用H5N1型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技术新华网华盛顿4月7日电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7日批准使用一种H5N1型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用  相似文献   

11.
禽流感(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或疾病的综合征,被国际兽疫局(OIE)确立为必报传染病,我国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禽流感亚型中以H5N1的危害最为严重.禽流感病毒容易变异,2006年2月国家参考实验室从山西省阳泉市分离到1株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CK/SX/06),该病毒与我国1996年从广东鹅分离株的HA基因同源性只有90%左右,并且在抗原性上有较大差距(64倍),H5N1和H5N2商品疫苗(哈尔滨维科公司)对该病毒株的攻击保护率仅为83.3%.  相似文献   

12.
《水禽世界》2009,(5):52-52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日前批准使用一种H5N1型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用这种技术可以在40分钟内检测出人是否感染了H5N1型禽流感病毒。美药管局发表新闻公报说,这一技术由加利福  相似文献   

13.
《动物保健》2006,(3):53-53
澳大利亚一家药品公司2月17日宣布研制出一种对人类安全有效,并能在禽流感暴发时短时间内投入生产的H5N1型禽流感疫苗。据当地媒体报道,位于墨尔本的CSL公司2月17日公布的疫苗初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两剂疫苗与催化剂或辅助药物一起使用,就可以使人类对H5N1型禽流感病毒产生免疫力。公司表示,如遇禽流感疫情暴发,公司可在6周内生产这种疫苗。公司首席专家卡斯伯森说,新疫苗仍需更多研究以获得正式批准,但在紧急情况下,这种疫苗有望获得特殊使用许可。  相似文献   

14.
国外     
正越南禽流感疫情导致5.5万只家禽病死或被扑杀2月17日,据越南通讯社报道,2020年以来,越南已有5个省市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因禽流感疫情病死或被扑杀的家禽已超过5.5万只。据了解,越南茶荣省兽医局消息表示,茶荣省有两个养殖户饲养的家禽被检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茶荣省兽医局已要求当地养殖户做好消毒,防止疫情扩散。除H5N1型禽流感疫情外,此前越南首都河内市郊区、北部广宁省以及中部清化省和义安省还报告了H5N6型禽流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动物保健》2008,(10):121-121
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病毒已经蔓延到3大洲的至少45个国家。虽然能够传播,但是,还不能有效的进行人传人。这表明,H5N1病毒还不能完全适应人类这个新的宿主。然而,新的研究揭示,H5N1病毒发生了可能会导致大流行的基因突变。泰国Mahidol大学教授Prasert Auewarakul博士说:“我们分析了来自死亡人病例的H5N1病毒上的血凝素,结果表明,发生了新的可以使禽流感病毒适应人的突变”。Auewarakul博士和他的同事发现,在被称作H5N1禽流感病毒的准种(quasispecies)中,一些突变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  相似文献   

16.
据最近一期美国《全国科学院报》报导,荷兰科学家最新研究结果显示,H7N7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有可能产生让人致命的变异。禽流感病毒按其表面血细胞凝集素的不同被划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其中H5和H7两种亚型存在高致病性病毒类型。正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蔓延的H5N1为H5型。去年2月底至5月底,荷兰家禽中曾大面积暴发H7N7型禽流感,先后有89人受到感染,其中一名兽医死亡。据报道,荷兰伊拉兹马斯医学中心富希耶博士及同事对受到感染的89人进行了研究,其中86人与家禽有过接触,另外3人是感染者的家庭成员,没有接触过病禽,很可能是通过人与…  相似文献   

17.
行业资讯     
<正>日本发现H5N1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易杂交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教授河冈义裕领导的研究小组5日在美国《病毒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指出,H5N1型禽流感病毒具有易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杂交的特性,虽然H5N1型禽流感病毒不容易感染人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5):36-36
奥地利政府2月22日宣布,奥地利两只鸡和3只鸭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这是欧洲联盟成员国首次发现家禽感染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9.
禽业信息     
防范禽流感病毒的同时也应提防其他病毒联合国经社理事会7月10日在日内瓦召开禽流感问题专题会议,与会官员和专家警告说,人类防范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工作丝毫不能放松,但各国同时也须提防其他病毒,因为其他病毒同样可能对人类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陈冯富珍在会上说,当前禽流感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各国须继续加强对H5N1型禽流感病毒及其变种的应对能力。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其他类型的流感病毒变异后也是非常危险的,同样存在导致人类流感大暴发的可能,因此各国对H5N1型禽流感病毒之外的新病毒种类也必须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已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对全球流感大流行的高度关注,但对流感病毒H5N1的生物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空白。为了阐明禽流感病毒H5N1的发病机制,研究人员准备了12月龄猪肺泡组织上皮细胞,并测定了3株H5型禽流感病毒(A/Crow/Kyoto/53/2004[H5N1],A/Duck/Hong Kong/342/78[H5N2],A/Duck/Hong Kong/820/80[H5N3])的生长动力学曲线,由此引起细胞病变,尽管所有3株病毒在鸡胚胎成纤维细胞可以引起类似细胞病变,但H5N1型病毒却可强烈诱导猪肺泡上皮细胞(pAEpC)的细胞凋亡。3株病毒在pAEpC内的增长和繁殖有相似之处。与此相反,只有在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的pAEpC细胞内才能检测到TUNEL阳性细胞,并且半光氨酸酶3、8和9的活性在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的pAEpC细胞内均显著升高,在禽流感病毒H5N2和H5N3感染的细胞内没有发现该现象。这些结果表明,只有H5N1型禽流感病毒诱导pAEpC的细胞凋亡。H5N1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在增加半光氨酸酶抑制剂Z-VAD-FMK后受到抑制;然而在病毒生长或释放子代病毒方面无显著差异。采用反向遗传学技术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H5N1禽流感病毒HA蛋白在感染的pAEpC细胞中对半光氨酸酶依赖的细胞凋亡起着关键作用。H5N1病毒特异性的细胞病变在人类主要呼吸道上皮细胞中也可观察到。综上数据表明,禽流感病毒H5N1由于诱导细胞凋亡而导致哺乳动物呼吸道上皮细胞大量的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