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川滇高山栎林是中国植被非常特殊的亚高山硬叶栎林类型,广泛分布在横断山地区。为了阐明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科组成对海拔梯度的响应,用群落学调查方法研究了组成群落的植物科沿海拔梯度(15个海拔梯度,海拔2 200 m~3 600 m)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世界分布31科、热带分布21科和温带分布21科,分别为占42.47%、28.77%和28.77%。川滇高山栎群落的植物科数具有低海拔比高海拔多的特点,在海拔3 100 m以上,分布的植物科数没有变化。在各个海拔梯度以世界分布科占主要地位,其次为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科。热带分布科随海拔的升高具有递减的趋势,温带分布科随海拔的升高出现2个峰值。在海拔2 200 m~2 800 m范围,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科相当,海拔2 900 m以上,温带分布科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
观赏植物是具有美学观赏价值的野生和人工驯养繁殖的植物,具有叶、花,果等美学观赏价值。天池自然保护区保存了自然界遗留的野生物种资源,是自然物种的种源基地,具有丰富的生物物种多样性。天池自然保护区位于天山中部的博格达峰北麓,海拔高度1300米~5445米,其境内的生物物种具有天山北坡广布物种的特点,是典型的天山山地北坡森林和草甸草原生态系统,高山区寒湿,降水量多,低山区干旱,降水量较少,植物呈带状分布,出现不同的生态类型景观,海拔3200米以上为高山垫状植被,海拔2700米~3200米为高山、亚高山草甸草原,海拔1600米…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竹类种质资源及其保护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南部,气候暖热湿润,植物区系复杂,竹类植物尤其丰富多彩,并分布着类型多样的天然竹林群落,表现了突出的竹类种质资源多样性、天然竹林群落多样性、民族竹文化多样性和热带竹林景观多样性。本文对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竹种资源和竹林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和论述,并对竹类多样性及其保护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滇西北植物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滇西北是云南省“动植物王国”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是中国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保存有效完整的高山垂直带景观、温性和寒温性原始森林生态系统、高山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以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中草药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模式标本产地,植物属种的新特有中心。因此,保护与发展好滇西北植物多样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和长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滇西北植物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滇西北是云南省“动植物王国”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是中国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保存有较完整的高山垂直带景观、温性和寒温性原始森林生态系统、高山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以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中草药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模式标本产地,植物属种的新特有中心.因此,保护与发展好滇西北植物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的考察,报道了保护区资源植物的类别、分布及目前的利用状况。该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丰富,计11类约745种。以药用植物种类最多,淀粉植物和竹类植物的资源量最大。特有的种类有粗枝杜鹃Rhododen-dronbasilicum、卵叶韭Alliumovalifolium、尾叶琼楠Beilschmiedialongicaudata、大萼党参Codonopsis macrocalyx和雪山箭竹Fargesialincangensis;稀有的有滇藏木兰Magnoliacampbellii、珠子参Panaxjaponicus var. major、姜状三七P. zingib-erensis和川八角莲Dysosma veitchii;较重要的有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var.chinen-sis、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等。周边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但是多以自家利用为主,形成商品的种类很少。目前受破坏较严重的是云南红豆杉、石斛、大萼党参、龙胆、珠子参、姜状三七、重楼、水青树等,有的种类已经面临枯竭的威胁。要坚决禁止村民到保护区采伐木材、砍柴、剥皮、滥挖根茎类药材等事件发生,并积极倡导和鼓励对上述资源的引种、扩繁和栽培利用,有效保护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落实自然保护地优化工作,健全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法对武汉大雾 山森林公园内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 723种,其中蕨类植物 29种,裸子植物 8种,被子 植物 687种(含栽培种) 。基于调查结果,系统分析了大雾山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植物种类、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植物资 源特色,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山流石滩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中段,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本次高山流石滩植物资源调查采用样地调查与查阅历史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共记录到植物27科54属105种,保护区植物名录新增38种,分别分析了它们的区系构成。调查物种中,有中国特有14种,中国横断山区特有14种,云南西北部特有4种,白马雪山保护区特有3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州市云溪生态公园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其科属组成、来源,对植物引种、增加乡土特色以及构建优美植物景观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公园共有园林植物338种(含亚种和变种),隶属于99个科(含亚科)242个属;优势科现象不明显;公园中乡土植物有220种,占总种数65.09%,保证了本土特色。公园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合理配置,保留自然群落、巧借自然构建人工植物群落,营造地带性植物景观等,都较好保障了云溪生态公园的生态建设和景观维护,值得其他城市生态公园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0.
位于合肥市环城公园东南侧的包河景区,经历岁月变迁,植物景观层面问题凸显。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树种调查、群落调查等方法,对景区内植物种类、典型区域的植物景观群落、植物景观空间及季相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景区植物景观的改造建设提出了建议:1)增加地被和水生植物的应用,推荐补充特色观赏树种与彩叶植物;2)核心景点加强植物修建梳理,突出上中层植物景观整体性;3)各文化景点的植物景观需要增加半开敞及开敞空间,滨水绿地增设亲水空间。  相似文献   

11.
浅谈湖南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湖南各地名山的自然植物群落类型及其丰富的植物资源,并探讨人工栽培植物群落模式。旨在顺应自然规律、自始至终地以自然群落的规律来指导我省城镇园林绿化工作,应用不同的园林植物材料,创造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2.
株洲市天然植物群落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模拟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株洲市地处中亚热带,自然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且以常绿阔叶林为典型地带性群落。笔者通过对株洲地区的天然植物群落调查分析,探讨了自然植物群落在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中应用及模拟近自然植物群落的配置原则。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对北京植物园月季园植物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月季园内25个典型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月季园的植物景观美学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月季植物景观的主要景观要素,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以寻求月季专类园植物群落的最佳配置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各景观要素对美景度的影响程度不同,25个植物景观的美景度范围为-1.106730~0.670411;运用SPSS软件分析月季景观美景度值与各个景观要素的关系,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最终确定对月季植物景观美学质量影响最显著的3个景观要素,为今后月季专类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生植物群落是园林水体建设必不可少的元素 , 是充分发挥水体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的重要 保障。通过选取广州市以水体为主的 7 家代表性城市公园 , 采用实地调查,获取 66 个水生植物群落有效 数据。通过调查法和观察法,研究分析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外貌特征和景观效果。得出广州水生植物 群落以单层结构挺水植物群落为主,呈挺水 - 挺水植物带环带状分布规律。存在类型单一、群落结构简 单、层次分化不明显的问题。提出应从整体生物群落的建设考虑植物群落的配置 , 并根据植物的生活型、 体量特征和结构 , 合理搭配水生植物以丰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 , 为优化水生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高山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保护区内高山植被的生活型、组成成分和植物形态特征,探讨了高山植物的应用价值、开发利用措施以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武夷山地区高山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调查,初步摸清鄂南地区有观赏芳香植物171种,占区内维管束植物总数的8.6%,其中以唇形科、芸香科、樟科、柏科、木兰科、蔷薇科、木樨科、百合科等科的种群优势最为明显。笔者从盆栽观赏、城市绿化两方面对鄂南地区观赏芳香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在调查探讨基础上,建议从乡土观赏芳香植物驯化扩繁和丰富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等方面开发利用本地区观赏芳香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7.
生态型植物群落景观是将所需植物材料在满足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的同时,以符合大众审美要求和发挥植物综合功能的原则合理搭配起来,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是城市植被恢复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促进城市林业发展和城市生态格局安全具有积极意义。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就在于充分认识地域性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18.
顺德市德胜广场园林绿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胜广场位于顺德市德胜新区,其绿化设计以地方特色、生物多样性特色为指导思想,利用丰富的植物群落资源,营造了具观赏性、生态效应性和生态结构合理性的景观生态园林。  相似文献   

19.
铁冬青Ilex rotunda是华南和华中地区优良红色类观果植物。据调查其能有效吸引17种具有生态价值的野生鸟类。结合铁冬青花期吸引传粉昆虫及果期引鸟的效果,通过孤植、列植、群植模式,将其与25种其他引鸟植物合理配置,进行园林景观营造、声景观构建与鸟类栖息地水景营造。结果表明铁冬青是优良的乡土引鸟植物,在生态引鸟的同时,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增强了景观的空间层次,营造了支撑复杂食物链的动植物栖息地。  相似文献   

20.
螺髻山旅游地形象定位及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凉山州螺髻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可塑性强、开发潜力巨大,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鲜明的旅游地形象.将螺髻山旅游地定位为"峨眉姊妹,彝都仙境",在此基础上采取完善景区规划与管理,大力宣传螺髻山旅游地形象,完善旅游产业链等旅游开发策略,推进螺髻山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