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锈病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锈病近年在东南亚、南美洲发展迅速,对大豆生产威胁越来越大,尤其2004年11月登陆美国大陆,更引起大豆研究者、大豆生产国和进口国的极大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年国际上大豆锈病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大豆锈病的发现、地理分布、病原、症状、寄主范围、病原菌生理分化和防治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2.
甘蔗锈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锈病是甘蔗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国的为害有逐年扩大和加重的趋势。为此,综述了甘蔗锈病的分布与为害、症状类型与特点、病原种类与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学、病害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地窖红薯贮藏期病害发生与薯块收获时间、入窖薯块质量、窖内环境条件和病原物等因素有关。根据工作经验,总结地窖红薯病害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美国发现大豆锈病对我国大豆进口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美国本土发现大豆锈病,这对我国大豆市场有无影响?笔者分析了世界大豆生产形势和大豆锈病发生为害情况,综述了我国及国际上对大豆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之后,认为美国本土发现大豆锈病,对大豆贸易不会有多大影响,但在学术上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大大豆生产和科研力度,立项研究大豆锈病持续控制技术,发展大豆生产,逐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新推广大豆品种病害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以及传统的植物病害鉴定方法,在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对广东省新推广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的病害种类、发生危害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发现病害共有12种,其中真菌病害9种,分别是锈病、霜霉病、红冠腐病、丝核菌叶枯病、炭疽病、白绢病、白粉病、镰刀菌根腐病和煤烟病;细菌性病害、线虫病害和病毒病害各1种,分别为细菌性叶斑病、根结线虫病和花叶病.主要病害为锈病、霜霉病、红冠腐病、花叶病、丝核菌叶枯病和炭疽病等.不同季节大豆的主要病害发生情况不同.春大豆以霜霉病发生较为严重;而夏大豆则以红冠腐病、锈病、花叶病毒病和丝菌核叶枯病发生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白及需求的增加, 其人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病害也逐年加重?白及锈病常年在种植区发生, 传播能力强, 是生产上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对采集自湖北恩施来凤县的白及锈病材料进行显微观察, 发现了该病原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 并进行了详尽的形态描述, 同时基于夏孢子的ITS和LSU基因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 该病原为Coleosporium bletiae?此外, 选择5种常见药剂对该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 结果表明, 250 g/L吡唑醚菌酯EC和12%萎锈灵WP的防效最佳, 第2次施药后14 d, 其防效分别可达(90.01±0.64)%和(87.80±0.61)%?本研究结果为白及锈病病原学及其田间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调查结果:在江西芍药生长过程中常发生5种病害,对其病原、症状进行了描述,并调查了发病规律,在防治方法上提出综合防治,多从改善生态环境与药剂相结合,达到控制病害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8.
水果无公害栽培是指在合乎一定产地环境标准的条件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能产生公害,生产的果品卫生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与其它果品无公害生产相比,南方葡萄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高温、多雨、气候湿热,是葡萄生产的次适宜和非适宜区,生产上病害严重,年用药防治病害达20余次,对葡萄果品的污染大,造成了极大的果品安全隐患,防治病害用药过多,是产生公害和果品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葡萄无公害栽培成功的关键是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同样,葡萄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刘冰 《江西植保》2012,(3):235-238
对赣南脐橙的重要病害之一——溃疡病的症状、危害、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防治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树种,但多种病害的发生严重阻碍了油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已报道的油茶病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病害的病原、症状和发生发展规律等,重点在防治方法,并根据不同类别病害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大豆锈病(PhakopsorapachyrhiziSyd)属气传、专性寄生世界性病害,目前在我国广东、四川、湖北、江西、云南、安徽、江苏、福建、台湾、海南、广西、河南、陕西、浙江、贵州、山东、山西、甘肃等23个省份发生为害,且有从南向北蔓延的趋势。发病后一般损失10%~30%,部分田块达50%,早期发病甚至造成绝收。一、大豆锈病发生特点大豆锈病主要侵染叶片、叶柄、茎杆,其中以叶片为害最重。大豆整个生育期均能被感染。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呈黄褐色,红褐色,紫褐色或黑褐色小斑…  相似文献   

12.
玉米锈病在南繁育种基地每年都有发生,是南繁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生严重,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达70%,甚至绝收,严重威胁南繁玉米的育种安全。根据多年实践,分析了玉米锈病在南繁育种基地的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及其对寄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豆灰斑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曾给我国的大豆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本文主要从应用的角度论述了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的生物学特性、侵染循环、潜育期以及病害的预测,同时从病原物与寄主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的分化、抗性的遗传及代谢毒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治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资料与指导。  相似文献   

14.
会讯     
1.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东北区分会 在兴城召开第二届学术年会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东北区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于1986年8月11—15日在辽宁兴城召开。到会的有东北3省有关教学、生产、科研等50个单位的代表104人。大会进行了“玉米病害的发生和防治治”、“大豆病害研究现状”、“水稻病害的发生和展望”、“小麦秆锈病生  相似文献   

15.
刘玲 《植物医生》2002,15(6):6-7
1 小麦锈病1.1 发生规律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包括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小麦锈病是一种高空远距离传播、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其流行程度决定于菌源和气候条件。病菌借风力传播。阴雨、雾气、露水大的天气及地势低洼 ,田间湿度大 ,均有利于发病。1.2 防治方法1.2 .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加强田间管理 ,施足底肥 ,及早追肥 ,严防迟施或偏施。及时清沟排渍和叶面喷施钾肥。1.2 .2 早期预防 使用包衣种子或用 0 .5kg种子1g粉锈宁拌种播种。1.2 .3 适时用药 当小麦地发现有中心病株时 ,立即进…  相似文献   

16.
皱果赤爬白绢病病原的生物学特征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国宣 《植物保护》2005,31(2):71-72
在对野生珍稀食用植物皱果赤艇的引种驯化中发现白绢病是皱果赤艇生长期的主要病害。本文研究了皱果赤艇白绢病的症状、病原及其生物学特征和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何首乌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隆杰  卢苏 《植物医生》2008,21(2):21-22
何首乌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常发生不同病虫害.病害有叶斑病、锈病和根腐病;虫害有蚜虫和红蜘蛛等,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8.
冯国宣 《植物保护》2005,31(2):71-72
在对野生珍稀食用植物皱果赤的引种驯化中发现白绢病是皱果赤生长期的主要病害。本文研究了皱果赤白绢病的症状、病原及其生物学特征和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缙云县茭白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结果表明,缙云县茭白病害主要有锈病、胡麻斑病、纹枯病等。导致病害流行的原因是温湿度因子、生态环境、施肥不合理及病菌抗药性变异。控制病害要重视农业防治,适期早用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仁果、核果类果树包括苹果、桃、樱桃、李和柑桔在同一地区重复种植所发生的非专性重植病害和专性重植病害的历来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着重总结了非专性重植病害和专性重植病害的病原、寄主范围及分布、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