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养殖技术》2002,(23):10-10
猪舍设计是猪饲养管理的一部分,合理的规划有助于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和生产力。因为畜舍对母猪的繁殖力、行为、生理及其他方面都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猪舍的设计 在建造猪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断乳母猪早日发情;(2)易于控制母猪采食量,使母猪不致过肥或过  相似文献   

2.
猪舍设计是猪饲养管理的一部分,畜舍对母猪的繁殖力、行为、生理及其他方面都能造成一定影响,合理的规划有助于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和生产力。1猪舍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猪舍设计是猪饲养管理的一部分,合理的规划有助于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和生产力。因为群养个饲和个体限位栏畜舍对母猪的繁殖力、行为、生理及其它方面都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猪舍设计是猪饲养管理的一部分,合理的猪舍规划有助于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和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夏季母猪繁殖力和采食量下降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原因分析 高温季节对猪的影响主要是热应激,也是导致夏季猪繁殖力、采食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同阶段的猪,其最适温度范围不同,对高温的耐受力也不同,饲喂方式、饲料类型、猪舍环境等会影响猪对热应激的适应能力。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很大,会造成母猪妊娠期间体质下降,分娩过程延长,死胎数增加,产后母猪易发生乳房炎、子宫炎和泌乳综合征。夏季热应激还会造成母猪突然死亡,并且容易发生膀胱炎,表现为排尿结束时地面有很多如石灰渣一样的排泄物,甚至有的母猪会发生便血。  相似文献   

6.
1流行病学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不同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传染源主要来自感染细小病毒的母猪和带毒的公猪,后备母猪比经产母猪易感染,病毒能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污染的猪舍是猪细小病毒的主要储藏所。在病猪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规模化猪场猪群的三方面的饲养管理措施。第一部分介绍猪群的饲喂管理,重点介绍猪饲料品质和饲喂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猪舍管理,重点介绍猪舍面积、公母猪比例的配置、猪舍地面要求等;第三部分介绍猪舍的卫生管理;良好的猪舍卫生可使猪群患病风险大大减少,尤其是可以减少母猪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首先议及有关不哺乳母猪的研究。对于饲养在现代化猪舍中的猪来说,影响其行为类型的主要因素是拴养或是极度限制其活动范围,以及不使用褥草。与散养的母猪相比,被固定的母猪花在躺卧上的时间较多。拴养母猪在较多时间内采取坐姿,而这在散养猪中是很少见的。  相似文献   

9.
1基本要求现代化封闭式猪舍无论是风扇通风,还是自然通风,都需要保温性好,能控制通风。根据猪的生产周期分成不同的猪舍,重要的是根据每个生产周期预计的猪头数规划出猪舍和圈舍的大小。繁殖周期。在断奶时,通常将母猪移入配种妊娠猪舍的群组圈栏中,他们在这里通常于断奶5~7天  相似文献   

10.
翟洪民 《中国猪业》2010,5(7):19-19
<正>母香猪、公猪与后备香猪等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特点各有不同,因而对猪舍建筑有不同的要求。1母猪舍的建筑初生香猪的抗寒能力较差,如果舍温过低极易被冻僵、冻死。要求母猪猪  相似文献   

11.
《猪业科学》2016,(6):28-28
母猪间的攻击行为是一个非常普遍和正常的行为,攻击行为主要由母猪群体中个体间的关系和等级决定的。最激烈的攻击行为通常发生在母猪混群的48h内。攻击性行为包括咬、追逐、阻止一头母猪进入采食区或躺卧区等,母猪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为了确立其统治地位。虽然母猪地位的确立相对较快,但是仍会导致与母猪福利和生产性能相关的问题。因此,在开始群养母猪的时候寻找减少其攻击行为的方法非常关键。在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时,科学家重点提到了3个方面:猪舍、营养和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2.
张志德 《中国猪业》2011,6(10):44-45
本文分析比较了发酵床养殖育肥猪、母猪和保育猪的经济效益,发现发酵床最适合养保育猪,并介绍了保育猪发酵床猪舍的设计和垫料的选用。  相似文献   

13.
猪场的经营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本文仅以饲养50头基础母猪自繁自养育肥猪为例,阐述建场时应注重的一些原则和各种参数。1舍外规划1.1建造4栋猪舍,公猪舍、妊娠舍、后备母猪舍1栋(这样设计可以促进母猪发情,也能节  相似文献   

14.
1产前护理饲养场通常会在母猪上产床之前对产床和保温箱采取彻底的清理和消毒措施,并且对生产母猪的猪体进行消毒。有的猪场采取冲洗1次、消毒2次的方式,同时要随时将母猪的粪便清理干净,这样对于降低初生仔猪前期患病的概率有一定的效果,也就是给母猪在种猪舍冲洗干净其身上的脏物,再用药液进行1次消毒,母猪上产床后连同床再消毒1次,尽量将母猪从种猪舍携带的病原菌消灭。温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仔猪的成活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养猪业的现状是发展快、问题多、效率低、成本高。据统计。每年死亡1.5亿头猪,直接损失1000亿元,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一、中国猪场养猪新技术的应用(一)猪舍设计与建设向封闭式、大跨度发展在过去饲养500头母猪需要建十几栋猪舍,现在1000头母猪,只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养猪场的生产管理中,猪舍的环境和温度是决定猪群健康的两个重要因素。适宜的猪舍温度是保障猪群健康的基本条件,是提高猪群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猪舍温度也是控制病原的最好屏障,把握好猪舍的温度是保障猪群健康成长,增加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1猪的适宜温度种公猪最适宜的温度为17~21℃,妊娠母猪为18~21℃,哺乳母猪为20~22℃,哺乳仔猪为29~33℃,保育仔猪为22~25℃,育肥猪为19~22℃。这就需要  相似文献   

17.
猪是恒温动物,皮下脂肪较厚,汗腺不发达,夏季高温环境会对猪的生产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生产实践证明,当环境温度达到25℃以上时,如不采取降温措施,猪群(除哺乳仔猪外)将会处于热应激状态,猪的生产性能受到很大影响:母猪受胎率下降,产仔数减少,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泌乳量减少,生长育肥猪饲料报酬和日增重下降等。因此在夏季高温季节对猪舍内环境温度要进行调控,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正>1妊娠猪舍工作守则①妊娠猪舍进猪前对猪舍进行清扫、消毒,转入本舍的妊娠母猪必须受孕方可接收。②保持舍内清洁、干燥,随时清除粪便,不可对猪有粗暴行为,做好保胎工作。③本舍饲喂湿拌料,要求现拌现喂,拌和均匀,根据胚胎的发育规律,对妊娠母猪分为前、中后三个时间,饲喂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④严禁饲喂发霉、变质、冰冻的饲料,若发现料槽内存有未吃完的剩料,则必须及时清除,并冲洗干净后才能加料。  相似文献   

19.
猪舍靠外围护结构不同程度地与外界隔绝,形成不同于舍外的舍内小气候,使猪群免受酷暑严寒和风吹日晒的影响。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猪舍的小气候状况。为猪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通过合理设计猪舍的保温隔热性能,组织有效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和供水排水,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供暖、降温、通风、光照、空气处理等设备,给猪创造一个符合其生理要求和行为习性的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猪场设计时,通常是将管理区、生产区的各猪舍采用分散式的布局形式,各区之间留有很大空间,造成整个猪场的占地面积偏大、生产管理效等问题,无疑增加了整个猪场的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全阶段饲养设计模式"猪舍是将各阶段猪群有机融合到一栋舍内,不仅占地面积小,也有利于猪场的集中化饲养、管理及环境调控。本文以3000头基础母猪舍的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类型猪舍的工艺设计思路、建筑特点、环控模式、饲喂系统等,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