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番茄产量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水肥一体化产量随施肥量下降而上升,追肥减氮30%产量、经济效益和肥料利用率最高,较常规施肥节肥64 kg/hm~2、增产4 950 kg/hm~2、增值15 174元/hm~2,肥料贡献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升4.5%、27 kg/kg和50 kg/kg。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本增收、提质增效作用,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减水减肥条件下温室黄瓜产量、养分吸收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过量施肥、灌溉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在温室不同水、肥条件下进行了黄瓜种植试验,以明确不同水肥条件下黄瓜产量、不同部位养分含量、氮肥偏生产力、灌溉水生产率状况及养分盈余量,探究减少肥料施用量及灌溉量对黄瓜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民习惯施肥量基础上适量减少肥料施用量未造成黄瓜减产;当施肥量相同时,常规灌溉较漫灌能保持黄瓜产量;当灌水量相同时,减少施肥量未造成减产,减水、减肥不会对黄瓜养分含量产生影响。此外,减少水肥用量还可以提高氮肥偏生产力以及灌溉水生产率。因此,与农民习惯水肥管理条件相比,减水减肥对温室黄瓜产量、养分吸收等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设施蔬菜水肥利用效率以及减轻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的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原理开展肥料效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能够提高肥料农学效率,单位施肥量对于产量的贡献明显提高。其中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NPK的肥料农学效率值分别提高28.1%,82.4%,44.7%,48.8%;肥料偏生产力值提高37.0%;测土配方完全施肥区较常规施肥区产量增加785 kg·hm-2,提高9.9%。  相似文献   

4.
[目的]滴灌是新疆广泛应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研究滴灌施肥方式与施肥水平对枣树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为新疆南疆地区枣园水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8年生灰枣为试材,在滴灌条件下,设置3个施肥方式(挖沟撒施肥料、滴灌随水施肥、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5个施肥量水平15个处理,连续3年田间定位试验,监测枣树产量、品质和营养状况,分析滴灌下施肥方式与施肥量水平对枣树产量、品质及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挖沟撒施肥方式下,施N 650 g/株、施P2 O5 650 g/株、施K2O 375 g/株时,枣树产量最高,三年平均产量11.21 g/株,肥料养分生产率为6.38 kg/kg;滴灌随水施肥方式下,施N 520g/株、施P2O5520g/株、施K2O 300 g/株时,枣树产量最高,三年平均产量10.49 g/株,肥料养分生产率为7.37kg/kg;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方式下,施N 520g/株、施P2O5520g/株、施K2O 300 g/株时,枣树产量最高,三年平均产量11.34 kg/株,肥料养分生产率为7.97 kg/kg;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枣果的裂果率也随之增加,但不同施肥方式下枣果的裂果率对施肥量的敏感性不同,挖沟撒施肥方式下枣果裂果率对施肥量的敏感性最强,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方式次之,滴灌随水施肥方式最小;在高产施肥量下,滴灌随水施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最低为7.72;,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撤施PK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次之为13.75;,挖沟撒施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最高为17.18;;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对施肥量的反应较强,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对施肥量的反应则较弱;NPK肥料用量变化,不影响果实中Ca、Mg含量水平;滴灌随水施肥方式叶片P、K含量显著高于挖沟撒施肥料和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两种施肥方式,三种施肥方式的叶片N含量、果实N、P、K、Ca、Mg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滴灌随水施肥方式节水、节肥、省工、增产,可在新疆果树节水滴灌灌溉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膜下滴灌施肥对樱桃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寻求膜下滴灌施肥条件下果树栽培的最佳水肥调控阈值,以樱桃为试验材料,灌水量和施肥量各设3个水平(即设计灌溉定额的70%、85%和100%及推荐滴灌施肥量的60%、80%和100%),传统畦灌冲施为对照,为寻求膜下滴灌施肥条件下樱桃栽培的最佳水肥调控阈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施肥量和水肥交互作用对樱桃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传统畦灌冲施方式,膜下合理滴灌施肥能得到更佳的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能有效提高樱桃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其中,最佳水肥组合是中水高肥(W_2F_3),其产量(3 174.61kg/hm~2)、纵径(23.15mm)、可溶性总糖含量(17.82%)和水分利用效率(9.69kg/kg)达到最高,可滴定酸较低(0.41%),主要吸水吸肥土层(20~40cm)的全氮含量最高,其他品质、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等指标也处较高水平。该研究为果园拟定高效高产的滴灌施肥制度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四川盆地加工辣椒越夏避雨栽培高效施肥方案,以不施肥为对照(T1),研究了半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T2)、半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基肥增施微生物菌肥(T3)、全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T4)、全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基肥增施微生物菌肥(T5)对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干物质积累以及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基肥增施微生物菌肥(T5)的处理,在化肥总量较半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T2和T3处理)减少16.5%的情况下,仍可促进辣椒植株株高和茎粗生长,增加辣椒果实产量,提高加工红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辣椒素含量、色价等重要品质指标,促进果实及植株干物质积累和N、P2O5、K2O养分吸收,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可作为四川盆地加工辣椒越夏避雨栽培高效、优质、优产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特色水果‘油?’为试材,在等肥料成本条件下,进行水肥一体化施肥和常规施肥下‘油?’树枝梢生长长度和粗度、果实品质、产量表现及施肥成本的比较研究,以期为山地水肥一体化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施肥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年枝梢长度和粗度的增长,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高果实平均单果重、可食率、产量。等价施肥条件下,水肥一体化施肥节省人工成本1104.0元/hm~2。建议结合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及山地土壤特点、生态环境等对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渭北旱塬苹果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化肥的最佳施用量,为苹果园精准化管理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5年生矮化结果树‘玉华早富’苹果品种为试材,设置6个施肥处理:常规施肥模式(CT),全年施用1.16 kg/株化肥,不施用有机肥,不灌水;双减模式(SJ),全年施用0.92 kg/株化肥和20 kg/株有机肥,不灌水;水肥一体化模式WF1~WF4,全年分别施用0.92,0.78,0.66,0.56 kg/株化肥,施用有机肥和灌水量均相同,分别为20 kg/株和0.12 m3/株,测定不同处理苹果产量、单果质量、果实商品率、肥料偏生产力、果实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其总含量等指标。采用主观层次分析法、客观熵权法对各单一指标赋权,再利用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计算各指标最终权重,然后用近似理想解(TOPSIS)法计算苹果综合评价值,建立评价苹果综合指标的数学模型,分析水肥一体化模式下不同化肥施用量对苹果综合评价值的影响。【结果】与CT相比,SJ处理苹果单果质量、产量、果实商品率虽有增加,但二者差异均不显著,而肥料偏生产力显著提高;WF1~WF4处理苹果单果质量、果实商品率、肥料偏生产力均明显增加,WF2、WF3处理苹果产量均增加,而WF1、WF4处理苹果产量均降低。与CT相比,WF1~WF4处理果实Vc、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硬度及果皮花青苷含量总体无显著变化;挥发性物质种类总体也无显著变化,但其总含量除WF2处理外其余均显著下降。根据TOPSIS法确定的不同施肥处理的苹果综合评价值由高到低为WF2>WF3>WF4>SJ>WF1>CT。通过综合评价寻优,当化肥施用量为0.73 kg/株时,苹果综合评价值最高,达到了0.72,可知在与CT和SJ处理相比化肥施用量减少37.07%和20.65%的情况下,能提高苹果的综合评价值。【结论】渭北旱塬地区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化肥最佳施用量为0.73 kg/株,其中N 0.28 kg/株,P2O5 0.14 kg/株,K2O 0.31 kg/株,氮、磷、钾肥按照2∶1∶2.2的质量比施用,此条件下苹果综合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9.
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叶用枸杞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叶用枸杞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本文以叶用枸杞‘宁杞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规沟灌施肥(CK),水肥一体化施肥(T1),水肥一体化减量施肥(灌水量、施肥量均为水肥一体化施肥的80%,T2)3种灌溉施肥方式对叶用枸杞产量、水分利用率、养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施肥量和灌水量均低于传统施肥的条件下,T1、T2的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69.3%和4.6%,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50.6%和93.1%,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比CK提高了14.52,5.72,16.65个百分点和1.10,0.96,2.81个百分点,每公顷的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91 217元和8 730元,产投比分别提高了72.3%和33.0%。综合而言,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提高叶用枸杞的产量、水分和养分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其中以水肥一体化施肥(T1,即N 496.05 kg·hm~(-2)、P 483.2 kg·hm~(-2)、K 342.15 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开展水肥一体化水溶性肥料3个施肥水平与常规配方肥在柑橘上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水溶性肥料3个施肥水平均比常规配方肥的施用量(纯)和用工减少,而单株结果数、产量及效益增加,柑橘水肥一体化水溶性肥料施肥量每株800 g分3次施用,肥料减量增效最佳。  相似文献   

11.
张伟强 《农学学报》2021,11(8):48-52
以福建特色水果‘油㮈’为试材,在等肥料成本条件下,进行水肥一体化施肥和常规施肥下‘油㮈’树枝梢生长长度和粗度、果实品质、产量表现及施肥成本的比较研究,以期为山地水肥一体化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施肥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年枝梢长度和粗度的增长,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高果实平均单果重、可食率、产量。等价施肥条件下,水肥一体化施肥节省人工成本1104.0元/hm2。建议结合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及山地土壤特点、生态环境等对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2.
平衡施肥对线辣椒产量、品质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平衡施肥对线辣椒产量、果实品质及养分累积的影响,为线辣椒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宝鸡凤翔连续2年(2007~2008年)进行大田试验,共设NPK、PK、NK、NP及不施肥(对照)5个处理,研究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对线辣椒产量、品质和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平衡施肥(NPK处理)可使线辣椒产量最高达22 001 kg/hm2,纯收益18 830元/hm2;每施入1 kg N、1 kg P2O5和1 kg K2O,线辣椒产量分别增加11,10和17kg。与NPK处理相比,PK处理使辣椒果实硝态氮与维生素C含量分别降低2.3和223 mg/kg,差异显著;NK处理使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降低51 mg/kg;NP处理使辣椒果实的硝态氮含量提高9.6 mg/kg,维生素C含量下降279mg/kg。每形成100 kg经济产量吸收的养分量为:N1.87 kg,P2O50.42 kg,K2O1.42 kg。NPK处理的线辣椒中N、P、K累积量均最高,分别为410,93和311 kg/hm2。【结论】推荐当地线辣椒N、P、K施用量分别为262,155,213.6kg/hm2,适宜的m(N)∶m(P2O5)∶m(K2O)为1∶0.59∶0.82。氮磷钾肥平衡施用才能保证线辣椒产量高、品质好、效益佳。  相似文献   

13.
为修文县猕猴桃施肥灌水提供参考,将猕猴桃水肥一体化与传统施肥方式进行比较,并测定2种方式处理后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传统施肥(A区)果树产量为19.2kg/株,水肥一体化(B区)为22.1kg/株。B区较A区的增产率为15.1%。B区猕猴桃单果重、果实硬度、维生素含量等品质指标均优于A区。表明,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可有效提高猕猴桃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了不同的肥料配比方式对水肥一体化栽培草莓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红颜草莓为试材,设置4个不同肥料配方和2个施肥时间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各处理对草莓产量的影响。[结果]大棚草莓在施用有机肥和腐殖酸复合肥的前提下,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以处理T4(用量30 kg/hm~2,开花期施用10-52-7配方肥料,开花后施用20-20-20配方肥料,果实膨大期施用13-6-40配方肥料,10 d 1次)施肥增产效果最好,产量较常规施肥有极显著增加,与其他几个处理相比,产量也有显著增加。从前后期产量的差异显著性分析来看,水肥一体化处理与常规施肥,以及水肥一体化的不同施肥模式处理之间,前期产量差异都不显著,而后期产量存在明显差异。后期产量增加表明开花期施用10-52-7配方肥料提高了花果数量、果实膨大期施用13-6-40配方肥料使果实重量增加都可以使产量有所提高,且这两个途径效果相当(T2、T3处理)。[结论]T4处理通过最合理的前中后期施肥配方,使花果数量和后期果实重量同时增加,后期产量极显著增加,总产量达46 386.0 kg/hm~2。  相似文献   

15.
在对云南省滇中地区3个州(市)4个县(市)共41个白菜种植农户进行的田间实地访问和问卷调查基础上,探讨了设施和露地白菜生产中肥料施用量与肥料偏生产力的关系,并对农户施肥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露地白菜的肥料偏生产力为67.3kg/kg,其中氮(N)、磷(P2O5)、钾(K2O)肥的肥料偏生产力分别为123.0、425.5、228.5kg/kg。设施白菜化肥的肥料偏生产力为84.7kg/kg,其中氮(N)、磷(P2O5)、钾(K2O)肥的肥料偏生产力分别为190.3、362.1、263.5kg/kg。露地与设施白菜化肥的肥料偏生产力均随着施肥量增加而下降,但不是简单的直线下降,而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负指数幂的趋势降低,这也说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偏生产力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其还与作物产量以及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有关。对于肥料偏生产力来说,氮、磷、钾肥都表现出同一规律,即与较高施肥阶段的肥料偏生产力相比,较低施肥阶段的肥料偏生产力提高至少1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根区注射平衡追肥处理对渭北旱塬苹果品质、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为渭北旱塬苹果水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陕西渭北旱塬苹果园,于施用6 000kg/hm~2基肥(NPK总养分为1 350kg/hm~2)的基础上,以当地常用追肥处理(沟施追肥1次+根区注射追肥2次,果树全生长周期NPK养分投入为2 557kg/hm~2,其中追施的NPK总养分为1 207kg/hm~2,追施的N、P_2O_5、K_2O用量分别为374,145,688kg/hm~2)为对照(CK),探讨根区注射平衡追肥处理(根区注射追肥4次,果树全生长周期NPK养分总投入为2 000kg/hm~2,其中追施的NPK总养分为650.2kg/hm~2,追施的N、P_2O_5、K_2O用量分别为179.8,105.0,365.4kg/hm~2)苹果品质、产量、养分利用效果的变化,并分析苹果果实中N、P、K、Zn、Fe、Se等6种营养元素与其品质的相关性。【结果】与常用追肥处理相比,根区注射平衡追肥处理的N,P_2O_5,K_2O用量分别减少了52%,28%和47%,追施的NPK总养分用量减少了46%,但产量可达到与常用追肥处理同样的高产水平。根区注射平衡追肥处理大果率(果径≥75mm)提高17.5%,苹果硬度、可溶性糖、糖酸比、Vc含量分别增加7%,27%,30%和112%,果实中Zn、Fe、Se含量分别增加122%,174%和41%。果实营养元素与品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根区注射平衡追肥处理果实Zn、Fe含量的大幅度提升与其Vc含量明显增加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结论】根区注射平衡追肥方法发挥了高效水肥耦合作用,提高了苹果树体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达到节肥、稳产与提质的效果,值得在渭北旱区苹果园中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沼液的还田利用及梨树的精准施肥,以4年生苏翠1号梨树为研究对象,研究沼液不同施用方式对梨园土壤及梨果产量品质的影响.共设置常规施肥、沼液水肥一体化及沼液漫灌3个处理.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沼液漫灌处理,沼液水肥一体化处理梨果产量及品质显著提高,且土壤氮养分累积显著减少;沼液水肥一体化相较于常规施肥可节约43%的化肥,并能减少土壤氮养分累积;但不同施肥处理梨树一年生新稍数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梨树沼液水肥一体化不仅实现了沼液的轻减化、精准化施用,也显著提高了梨果产量及品质,为梨树的精准施肥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寻南方烟区坡地烤烟水肥一体化减量施肥管理模式。【方法】以当地常规水肥管理为对照,研究了水肥一体化减量施肥对坡地烤烟干物质积累、氮钾吸收与分配、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结果】两年的试验结果显示,应用水肥一体化管理的烤烟,在肥料减量的情况下,其干物质积累、氮钾吸收量仍然高于对照,且显著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养分盈余和平衡系数。水肥一体化肥料减量20%的T2处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比常规水肥管理年均增加22.28%,伸根期对氮钾吸收促进最显著,分别比CK提高92.64%和83.23%。T2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当季回收率和经济利用率分别比CK增加20.98、14.6和8.6个百分点,比肥料等量的T1处理还高15.25%、16.15%和17.64%,钾肥偏生产力平均增加35.02%,表观利用率、当季回收率和经济利用率与CK的最大差异出现在2017年,达80.62%、105.6%和126.03%。从土壤养分平衡来看,水肥一体化模式增加了作物携出量、降低了养分盈余,减量施肥的T2、T3处理与CK相比,氮素盈余量分别降低49.3和54.6 kg·hm~(-2),养分平衡率下降93.85和103.16个百分点;钾素平衡以T2表现最优,盈余量比CK减少86.69 kg·hm~(-2),平衡率下降158.75个百分点。【结论】综上所述,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坡地烤烟种植适当减少肥料用量、增加追肥比例,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土壤养分盈余。  相似文献   

19.
芒果滴灌施肥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小区试验,比较了不同滴灌施肥方式及不同施肥用量对芒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沟施肥料全量+浇灌相比,滴灌施肥方式的芒果产量显著增加,增产率为23.5%-31.6%.其中以滴灌施肥量为70%时的效果最好.同时果实品质明显提高.每667 m2增收385元;但沟施肥料+滴灌方式末表现出增产效果,表明滴灌施肥方式提供了最佳的水肥耦合条件,从而达到增产和品质改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陕北地区普遍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希森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灌水量为W1(100%ETc)、W2(80%ETc)、W3(60%ETc),3个施肥水平N-P2O5-K2O分别为F1(240-120-300 kg·hm-2)、F2(180-90-225kg·hm-2)、F3(120-60-150 kg·hm-2),以60%ETc和不施肥处理为对照,共10个处理。结果表明,水肥调控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有显著的影响。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F1处理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但F1处理肥料偏生产力明显低于F2和F3处理,F1处理的平均肥料偏生产力比F2和F3处理低23.51%和26.72%;淀粉含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先减后增;维生素C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灌水量的增多而减少;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灌水量或施肥量的增加均呈抛物线趋势。运用隶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