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韩赞平  汪旭东  王彬  牟春红  吴先军 《种子》2005,24(11):39-43
概述了水稻不育系异交性能影响因素间的遗传相关关系及其改良策略.指出了影响水稻不育系异交性能的因素彼此相互关联,互相影响.改良不育系异交性能对于优化其生产应用前景和提高杂交育种亲本选择的预见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不育系的异交性能制约着异交结实率 ,是提高杂交繁制种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加强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对于不育系异交性能的改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影响不育系异交性能有关方面的因素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的高低,几乎一直是“三系”杂交水稻问世以来的热门课题。时至90年代,归纳省内外在此方面研究的成就,笔者认为,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的高低,除受不育系  相似文献   

4.
韩赞平  汪旭东  王彬  谢兆辉  牟春红  吴先军 《种子》2004,23(1):36-37,69
不育系的异交性能制约着异交结实率,是提高杂交繁制种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加强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不育系异交性能的改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影响不育系异交性能有关方面的因素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森和 《种子》1995,(1):38-39
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是杂交水稻制种超高产的关键。根据高产分析,制种产量200公斤/667m2以上.异交结实率要达45-60%以上。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制种产量,必须从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入手。本文就有关提高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的机理及措施问题进行探讨研究。1提高杂交水  相似文献   

6.
阐明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开花习性与异交率之间的关系,是选育高异交率粳稻不育系的重要基础。在对284份滇一型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自然异交率检测和部分不育系开花性状观测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和开花习性的精细比较,发现粳稻不育系间自然异交结实率变化幅度较大,大多数粳稻不育系的自然异交率都比较低,但同时也鉴定出少量高异交率的不育系。相关分析发现颖花的开颖角度与粳稻不育系的自然异交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三个不育系开花性状的精细观察分析,显示了开花集中度是影响粳稻不育系异交率的重要因素。在粳稻不育系的育种实践中应该加大对不育系开颖角度和开花集中度的选择,以提高粳稻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7.
酒都 A 是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籼型优质三系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异交习性好、配合力强、米质优和易繁易制等特点,利用该不育系组配的酒都优 586 于 2022 年通过审定(川审稻 20222010)。为促进酒都 A 及所配品种的推广与应用,研究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金福A是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三亚金稻谷南繁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败育彻底、株型矮而紧凑、异交习性优良、配合力好、杂种优势强。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在江西萍乡地区的高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利用具有紫色标记性状光温敏水稻核不育系紫红10 S,对其育性特征及制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不育系育性稳定,转换起点温度低,符合水稻两系不育系的标准要求;其生育特征易于异交结实,制种易实现高产.通过大田繁种和制种实践表明,紫红10 S易于繁殖且具有较优的配合力.  相似文献   

10.
制种实践表明,不育系的开花历程、柱头外露、柱头面积、开颖角度和开闭颖时间等异交特性与制种产量密切相关.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对目前荆州地区生产上一直大面积使用的12个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异交性能进行了测定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所有异交性能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有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最近培育的组合在柱头外露率、午前花率与开花集中程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采用综合评判法对供试材料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供试不育系的异交性能由高到低可分成3档,最优不育系与最差不育系相比,综合指数相差约1倍;第1档综合评分在3.40~3.85,依次为粤泰A、川香29A、Q2A、顺A、中9A和培矮64S;第2档综合得分在2.55~3.10,依次有金23A、珍汕97A、Ⅱ-32A和冈46A;第3档综合评分为2.0以下,有荆楚814A和V20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