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安徽省蓖麻蚕养殖的历史、安徽省的气候、地理特征和蓖麻蚕试养结果,分析了安徽省发展蓖麻蚕的可行性,提出了蓖麻蚕在安徽省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防汛抗旱任务十分繁重。随着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抗旱减灾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针对安徽省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安徽省抗旱减灾工作思路的6个转变,以顺应安徽省抗旱减灾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既是植棉大省,又是轻纺大省。“九五”以来,棉花新品种选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先后育成十几个品种通过安徽省审定。以皖棉13号为代表的安徽省自育品种,取代外省品种成为安徽省的当家品种。目前安徽省生产中应用的棉花品种基本是安徽省自育品种。安徽省棉花育种水平基本达到国内同等水平,但在育种的技术手段、品种资源的创新、高层次研究人员的培养引进、资金投入和育种机制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4.
<正>12月11日,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主办、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安徽省蔬菜配方施肥现场观摩暨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举行。会议吸引了来自和县及周边市、县的蔬菜种植户近150人前来参会。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万程、安徽省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毛祚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张其安、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文继兵等领  相似文献   

5.
陈莉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310-310,306
本文对安徽省建筑业总体发展现状、安徽省建筑业各地区间的状况进行分析,并且对安徽省建筑业增长与GDP增长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安徽省建筑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安徽省是农业大省,面对化肥产能过剩、化肥市场竞争加剧、节能减排要求日益严格以及国家调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的严峻形势,切实理清思路、找准自身定位及明确发展方向将成为安徽省化肥行业一段时期内坚持开展的重点工作内容。"日前,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召开2013年年会,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安徽省化肥技术委员会主任夏英彪针对安徽省化肥工业目前面临的发展形势与趋势,以及未来安徽省化肥行业如何加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木犀科植物在安徽省的地理分布及其园林应用等情况,对安徽省木犀科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通过实地调研、查阅文献等方法,了解安徽省木犀科植物的种质资源和园林应用,最终掌握安徽省木犀科植物资源、地理分布情况、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方式。安徽省木犀科植物种类现存9属,31种,16变种。结论:木犀科在安徽省树种种类分布较多,在园林应用方面的树种较为单一。从地理分布情况中看,木犀科植物在安徽省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皖南地区。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作为中部崛起的省份,合肥、马鞍山、淮南、蚌埠、安庆、淮北、芜湖等老工业区过去一直沿用高能耗、高效率的粗犷式工业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安徽省雾霾污染状况不断加重。依照EKC曲线(环境库茨涅茨倒U曲线)等相关理论和假说,运用区位商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出安徽省主导产业以及安徽省雾霾污染综合指数。通过选取安徽省2009—2017年16个地级市的产业结构面板数据采取实证研究,深入探究安徽省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系数、工业污染控制、外国直接投资(FDI)、国民生产总值等因素是否对雾霾污染造成显著影响,同时安徽省应在大力发展清洁新能源产业、增加治理雾霾污染投资等措施来缓解安徽省雾霾污染的现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达到升级优化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引入安徽省煤炭资源产业发展状况及其与其他42个产业部门间互动关系的评价指标,利用安徽省近几年的(1)投入产出表动态数据计算安徽省产业发展水平及煤炭资源型产业、有色金属及无色金属等资源型部门的增加值率及中间投入率,并测度出该三个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的消耗系数,互动系数,推动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该三个资源型产业部门对安徽省经济增长主要贡献作用并探索出安徽省传统资源型产业结构未来转型路径及选择。结果显示,煤炭采选业等资源型与其他产业部门互动较强,依然是安徽省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之一,但是安徽省面临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经济新常态发展模式,必须进行传统资源型产业部门转型升级,通过安徽省投入产出表测算结果:安徽省资源型产业延长链产业主要为医药化工化学化工、专用设备、金属冶金制造及相关服务业等。  相似文献   

10.
曹淑华  胡剑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848-17852,17869
介绍了安徽省食品安全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安徽省食品安全产业发展需求和潜力,阐述了“十二五”时期安徽省食品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方向和重点产品,提出了提升安徽省食品安全产业创新能力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1.
以安徽省16地市为研究对象,从农业经济、农业人口社会、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环境4个方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统计2016年安徽省各市指标数据,采用熵值法对安徽省各市2016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做出评价,为推动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专家简介马友华,1998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1998—1999年在联邦德国从事访问研究,2005—2006年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耕地质量与信息技术研究。第十、十一届和第十二届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理事、安徽省农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生态学会理事、安徽省区域发展与规划学会理事、安徽省"生态安徽"建设专家、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安徽省第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安徽省农业生态环保与质量安全产业技术体系中农业环境污染物控制、治理与修复研究岗位专家。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广大国统区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粮食供应紧缺、粮价高涨.为解决粮食同题、坚持持久抗战,国民政府加强了对粮食供应的管理.作为我国的主要产粮大省之一,安徽省的粮食供应对于抗战有着重要意义.抗战发生不久,安徽省就已成为抗战前线,并有数县沦陷日军之手,安徽省的粮食生产遭受到了重大打击.另外,由于抗战的需要,安徽省内大军云集.一时间,不论是军粮还是民食,安徽省都出现了严重的供应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安徽省对军粮、公粮、民食进行了调节,以安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通过加强管理,安徽省的粮食供应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经济圈的扩容一方面给安徽省沿江城市带来发展机遇,同时带来诸多挑战。随着合肥市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提升,合肥市在安徽省的经济地位日益增强,而芜湖作为安徽省第二大城市,和合肥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合芜关系是推动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合肥和芜湖具有非典型性双核型结构特征,两城市的资源特点、产业结构以及空间关系各有利弊,这对于优化合肥和芜湖竞争与合作关系、构建安徽省双核心经济增长引擎、促进安徽省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拥有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区位交通等旅游资源优势,但是由于安徽省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内发达省份相比尚有差距以及省内有关体育旅游的政策性支持不足、同时还存在着体育旅游的地域性差距明显、体育旅游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使得目前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立足现状,结合实际,提出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体育和旅游主管部门制定相关规划和策略提供参考,力争形成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品牌,以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安徽省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安徽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部崛起步伐的不断推进,安徽省农业环境所受压力越来越大。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环境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环境及强化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和加强安徽省农业环境保护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2月27日,安徽省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奠基仪式在涡阳县隆重举行。在来自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化工协会、安徽省农资流通协会、中国农资传媒等单位的领导及嘉宾的见证下,该研发中心正式成立。据介绍,该研发中心由安徽徽皇肥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0年确定谋划筹建,2011年,在安徽省政府组织的第五届皖北地区(亳州)产学研合作对接会上正式与安徽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书。经过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安徽省地震潜在危险度进行了研究,为安徽省防震减灾工作定量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徽省构造地质图和安徽省地震烈度图为数据源,对其进行地理配准和矢量化,并对区内的27条主要地震断裂带建立5、10、15、20km四类缓冲区,对位于缓冲区内外的地震监测点进行统计。依据监测点在地震烈度图上的分布,统计出地震监测点的烈度值。利用GIS的叠加分析,划分了安徽省地震潜在危险性区域。结果安徽省中部及东北部分地区为极度危险区,极度危险区向四周扩散为高度危险区;安徽省中部大部分区域为中度危险区;安徽省北部、西南部及南部地区为轻度危险区和微度危险区。结论基于GIS方法对安徽省地震潜在危险度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安徽省优质稻米生产的现状、已具备的条件 ,提出了加入WTO以后 ,发展安徽省优质稻米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应用前景 ,为安徽省优质稻米的发展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合肥六安市域快线为例,实地调查安徽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用PPP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分析安徽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用PPP模式的优化路径,最后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提出一些易于操作的对策措施以进一步加快安徽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用PPP模式的对策,旨在推进、规范、优化安徽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的应用,有效地改善投入资金的不足和提高运营效率,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