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白善坊是千阳县寇家河乡一个小山村,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202户,843口人,292名劳力。境内四梁六沟十六坡,总面积17205亩,其中,荒坡1.3万亩。从1964年开始造林以来,经过30年的艰辛努力,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绿装,山上树木成荫,山下农田成方,800多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止1994年底,营造防护林、用材林10800亩,经济林2170亩,全村人均占有林地15.4亩,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3.2%提高到71.9%。用材林已成材9800亩,活立木蓄积量5万多立方米。1974年以来,林业产值累计达31.6万元,年均1.58万元。 1964年,全村有耕地6000多亩,粮食总产不过35万公斤,大部分农民吃粮、花钱很困难,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2.
我们青山界林场自1963年以来,在荒山上营造楠竹1300多亩,其中1969年以前造的900多亩已经成林,1970—1972年造的300多亩,一般每根母竹生新竹2—6株,可望成林。回顾十多年的实践,从选择母竹,保证株株成活生笋,到迅速成林,我们的体会是五句话:选好母竹,细心挖取,精心栽植,及时抚育,加强保护。具体来  相似文献   

3.
我们巍山县大仑公社新胜大队地处2,800米的高寒山区。多数是彝族,有耕地1,928亩,山林9万余亩。总人口2,144人,其中:青年521人,团员74人。一九七九年以来,我们团支部积极响应全国青年造林大会的号召,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植树造林,两年来共采集籽种1,340斤,营造青年林531亩,平均每人造林1亩多,为绿化荒山、改变家乡面貌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4.
临桂县中庸乡三联村公所桐木村青年农民李社胜,在经济大潮中,把致富的立足点放在开发荒山上,几年来,给1800多亩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并荣获1994年全区造林绿化“劳动模范”称号。今年40岁的李社胜,自1988年开始,利用林业部门的开发性贷款承包集体荒山,当年造林20O多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初战告捷,李社胜开发荒山的劲头大增。他与集体再次签下了30年的承包合同,将远离村寨十多公里的集体荒山1600多亩承包下来,办起了全县最早的一个个体林场,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李社胜不愧为钱心…  相似文献   

5.
凉城县六苏木乡南大路村农民李三仁,1983年春和本村农民邓再恒联户承包荒山造林,经过一年的努力,到1984年都成了万元户。他们承包荒山共七千五百多亩,承包地块内有幼林三千七百亩。在水保和林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对承包范围内的一  相似文献   

6.
融水县是全区48个贫困县之一。全县总面积700多万亩,其中林业用地519.76万亩,森林总面积为283万亩,是一个林业重点县,但林业生产的发展很不稳定,虽然六十年代以来森林面积有所增加,但年净增率却逐年减少,活木蓄积量也从1976年的1394.24万m~3锐减到1985年的1175.82万 m~3,减少了百分之五十七点六七。  相似文献   

7.
鹤壁市郊区大峪村残疾青年原春林,八七年冬承包了村里20亩荒山荒地。五年来,没向国家要一分钱,靠自己的努力,发展雪桃2.5亩,苹果6亩,山楂3亩,草霉0.5亩,栽植用材树1000多棵,年收入2万余元,昔日的荒山,如今到处花果飘香,20亩荒山基本得到了绿化。如何利用荒山尽快致富,他的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搞好规划承包荒山后,他请林业技术人员帮助规划,本着“讲立地条件,看市场需要,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原则,对20亩荒山进行了全面规划,要求以发展经济林为主,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促进荒山尽快绿化。 =、尽快收益,以效益促发展要发展就需要资金,他决定首先发展见效快,收益大的果树,尽快收益,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八八  相似文献   

8.
荒山的期待     
张永军,思茅市澜沧县猛朗镇富本村党支部书记,一位淳朴又不乏干练的基层村官。在“绿色中国·亲近云南”的大巴车离开澜沧前往景洪的山路上,我们一行人见到了这位三十几岁的山村带头人。富本村是一个有着17个自然村,2100人口的普通云南山村。该村共有山地面积4万多亩,其中就有3千多亩荒山。2004年时的人均年收入还只有600元。后来,将荒山以一亩每年一元的租价承包给了金光集团,开始种植人工林。村里一次性拿到50年的租金,同时也解决了几百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一年多后,人均增收200余元,目前已经达到人均年收入860元,并有236户用上了沼气。如同这漫漫山路所串起的众多山村一样,富本村的山民们,也在为摘掉这个有形的“荒山”和无形的“荒“帽子,而一辈辈辛勤地劳作在这片广袤而连绵的群山之中。外面的繁华世界,似乎离他们很近,却又是如此遥远。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承德市冯营子镇崔沟村的曹国宏,1982年承包了村里的35亩荒山,又用好地换次地7亩,加上自留地、自留山和开边展沿,共有50亩山场。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艰苦奋战,投资2万多元,投工近万个,共栽植苹果400多株、山楂700多株、蜜桃、杏、白海棠、樱桃、梨等杂果400株,建成了一处1500多株果树的家庭果园。 当时,有些人怕政策会变,劝曾国宏说:“不定哪天政策一变,果树归集体,你什么也捞不到,闹不好还要挨批评。”可曹国宏坚信党的政策变不了,他决心10年脱贫致富。 为了给果树生长打好基础,整地时他挖的都是1.7米见方、深1.3米的大坑,每个坑底施粪肥100多公斤,并全部换上了好土。果树定植后,他和爱人从山下把水一挑挑地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以来,陕县张汴乡先后涌现出7个承包荒山造林大户,承包面3.9万亩,承包期为50年。这7个大户承包最少的2000亩,多则上万亩,仅几年时间,这里就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放眼望去,群山上一垄垄的育林带,如条条丝带蜿蜒缠绕,就连十分陡峭的山坡上,也栽满了各种各样的苗  相似文献   

11.
子长县是我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全县有宜林荒山100多万亩,植被覆盖率仅有7.5%。多年来,这些荒山一直不为农民所重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不高,造林质量差,保存效果更差。40多年累计造林170多万亩,保存率仅有28%,林业生产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的状态。 为了打破僵局,走出低谷,开拓林业发展新局面,1992年,子长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以拍卖荒山为手段,以治理为目的”的林业发展新思路。对荒山  相似文献   

12.
在河北省唐县深山区,轰隆隆的开山爆破产整整响了两年。在这期问,唐县江家沟村综合开发荒山6000多亩,开挖水平沟60多万米,栽植优质红枣30多万株,共投工12万多个。如今江家沟满山是水平沟,满沟是树,成了省林业局重点扶持的高标准万亩红枣示范园,为唐县山区综合开发树立了一面红旗。 江家沟村位于唐县通天河下游,是一个仅有614口人、祖祖  相似文献   

13.
建水县曲江公社西山大队,地处坝区,有十六个生产队,五百户,二千一百八十二人,有山林面积五千多亩。一九七七年以来,大队党支部加强了对林业工作的领导,在保护现有山林的同时,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既重造,又重管,长期坚持,几年时间已把大队的一千五百亩荒山基本绿化,四旁植树保存两万多株,林木成长良好,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14.
年过花甲的桐柏县大河乡土门村农民魏振兴,1983年秋承包了村里的三百亩荒山,兴办家庭小林场。几年来,他带领全家人常年住在山上,先后投资15000多元,在山上建房3间,修水平梯田230亩,石谷坊120座,挖鱼鳞坑3000多个。目前三百亩荒山全部绿化,共栽植各种用材树近3万株,经济林5.5  相似文献   

15.
白河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经过10年艰苦努力,使林地面积由1982年的40.1万亩,上升到87.4万亩,增长117.9%,户均18.6亩,人均4.3亩;森林覆盖率由18.4%上升到40.2%,年均增长2.18个百分点;宜林荒山由101.1万亩下降到53.8万亩,减少了46.8%;活立木蓄积由56.7万立方米上升到100.6万立方米,增长77.4%;林业产值由  相似文献   

16.
韩增博是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鲁西村人,今年26岁。1995年,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泰安市一家外贸企业工作。1997年4月,韩增博经过慎重考虑,作出了让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决定:辞去公职,回家务农。 鲁西村有600多亩果园,辞职回家的韩增博默默地一心扑在自家承包的果园里,浇水、施肥、剪枝、打药,他还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别人搞好农林生产,建立林果基地。 1999年9月,鲁西村为了把村后200亩凤凰山绿化起来,决定公开招标,将荒山承包给个人,承包期为30年,标的为每年3500元。消  相似文献   

17.
荒山变青山     
昭乌达盟赤峰县城子公社,总土地面积20.4万亩,除5万多亩平川外,都是低丘陵。过去,树木星星点点,植被率很低。风、沙、旱、涝灾害连年不断,粮食平均亩产从来没有达到过  相似文献   

18.
汶川县威洲,位于岷江上游,现有宜林荒山五万多亩,过去连年造林不见林。一九六七年以来,威洲林场职工,总结了过去造林失败的教训,提出新的绿化措施,经过试验研究,终于战胜了干旱风沙虫等自然灾害,共造用材、经济和防护林等七千二百多亩,现己青葱翠茂,松树已郁闭成林,初步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89年早春的二月,渭南市临渭区林业局突然来了一位30多岁的青年人,他自我介绍说:我叫皎锋利,是失足青年,为了改邪归正,重新做人,我承包了村上200亩荒山,决心将功补过改变大家对我的看法。”他的举动,受到了区林业局的重视和支持,贷给他绿化资金,让他实现绿色蓝图。  相似文献   

20.
我场位于乔山山脉东南尾部,1958年建立。多年来,在毛主席无产级阶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大搞造林群众运动,截止1973年春共营造人工林58,875.87亩,现在已有30,000亩郁闭成林,其中洋槐林26,000亩,油松林2,000亩,杨柳林2,000亩。整个雁门山披上了绿装,林区周围降雨量逐年增加,干沟流出了清水,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