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氧冷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对毛竹的竹青、竹肉和竹黄分别进行表面处理,利用液滴法测定等离子体处理前后酚醛树脂胶(PF)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分析等离子体处理竹材表面化学组分,探究等离子体处理改善竹材表面润湿性的机理。结果表明:竹肉的润湿性最好,竹黄和竹青较差,经氧冷等离子体处理后,其平衡接触角分别下降43.59%、48.32%和61.15%;氧冷等离子体处理会刻蚀竹材表面,提高了其比表面积,明显改善其表面润湿性;氧冷等离子体处理在竹材表面引入大量自由基,生成O-H、C=O和C-O等含氧极性官能团,使其表面润湿性提高;氧冷等离子体处理可有效提高竹材表面的润湿性,为竹材涂饰、浸胶等后期加工提供有效改性手段。  相似文献   

2.
运用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CPT)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种子进行非电离幅射处理,研究该技术对苜蓿种子萌发机制的影响。利用不同剂量的冷等离子体处理苜蓿种子,经过室内发芽试验,研究苜蓿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经0~310 W不同剂量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种子各发芽指标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相比,处理后苜蓿种子更具有发芽优势。说明该技术对苜蓿种子室内发芽具有重要影响,在生产上具有使用和推广价值。冷等离子体处理陇东苜蓿的最佳供电功率为70 W,处理后种子发芽率(GR)、发芽势(GP)、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分别提高5.85%、7.19%、10.83%、2.29%,幼苗丙二醛(MDA)含量降低2.33%;处理甘农三号苜蓿的最佳处理功率为100 W,处理后种子GR、GP、GI、VI分别提高0.56%、7.48%、16.48%、23.21%,幼苗MDA含量降低21.91%;处理甘农七号苜蓿的最佳功率为190 W,处理后种子GR、GP、GI、VI分别提高1.68%、13.75%、14.01%、24.97%,幼苗MDA含量降低35.71%。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黄豆芽苗菜的产量,缩短生产周期,筛选适合黄豆芽苗菜生产的营养液配方。[方法]以东圣宝液体有机肥稀释液作为黄豆芽苗菜栽培的营养液,研究了80、110、140、170倍营养液对黄豆种子发芽、芽苗菜感官品质、茎长、根长及鲜重与干重的影响。[结果]不同倍数营养液处理的黄豆芽感官品质与对照相当;110倍液处理的黄豆种子发芽率接近100%,发芽势最大,茎长大于采收标准,主根长、干重与干鲜重比均高于其他处理,须根长低于其他处理。[结论]东圣宝液体有机肥110倍液能够提高黄豆芽苗菜的产量,是适合黄豆芽苗菜生产的营养液配方。  相似文献   

4.
为了系统、深入的了解等离子体对作物影响的作用机理,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处理小麦种子,测定了不同强度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种子活力、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呼吸速率以及幼苗的根系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强度等离子体处理(80~200W)能提高小麦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和呼吸强度,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运输,使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30.0%、107.7%和53.5%。80~200W等离子体也能够提高小麦幼苗根系活力、促进根系发育,其中以160W等离子体作用效果最强,使根系活力提高39.65%、侧根数增加19.81%、根长增加7.85%。等离子体强度过高(240W)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抗重金属胁迫能力的影响,以4种不同功率的冷等离子体处理的3种小麦种子为研究对象,在3个不同浓度的硫酸铜胁迫下进行萌发成苗试验。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苗长以及根、苗中的Cu含量,计算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研究了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铜胁迫作用下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小麦在铜胁迫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影响不显著,但提高了种子的萌发活力,根长和苗长最多分别提高了46.2%和145.4%,活力指数最多提高了82.1%。在低浓度Cu胁迫时,冷等离子体处理能够促进根、苗对Cu的吸收;而高浓度Cu胁迫时,冷等离子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Cu的转运能力,缓解了Cu对种子萌发活力、苗长和根长的抑制作用与毒害作用。研究表明,适宜功率的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能够增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重金属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处理对黄豆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对黄豆种子进行预处理,测定其萌发率,比较了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总黄酮、VC、蛋白质的含量,以及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定时间的超声波处理对黄豆萌发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轴长度均有促进作用,对萌发后黄豆芽的品质具有增益效应,其中以超声波处理25 min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7.
运用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对黄瓜种子进行小于20 s非电离幅射处理,研究该技术对黄瓜种子发芽情况和幼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剂量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有明显变化。当处理功率为80 W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5.5%和8%,根毛数和主根长度,移栽期田间植株干重、鲜重、株高、叶面积、有雌蕊株比例分别比对照提高24.4%和22.6%,9.8%,15.2%,20.65%,19.76%,18.8%。试验显示,80 W是最佳处理功率。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等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为材料,初步研究了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油料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可显著促进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不同作物之间,其最适等离子体处理功率略有差别,大豆、花生和芝麻种子最适处理功率为80 W,油菜种子最适处理功率为100 W。冷等离子体处理后,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种子发芽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04%、7.94%、12.68%和12.50%,活力指数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17%、20.10%、18.19%和31.03%;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的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幼苗地上干重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1.96%、14.03%、29.37%和16.09%,根系干重增加了27.60%、15.85%、18.11%和16.86%。此外,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显著增加了幼苗茎长和根长。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等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为材料,初步研究了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油料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可显著促进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不同作物之间,其最适等离子体处理功率略有差别,大豆、花生和芝麻种子最适处理功率为80 W,油菜种子最适处理功率为100 W。冷等离子体处理后,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种子发芽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04%、7.94%、12.68%和12.50%,活力指数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17%、20.10%、18.19%和31.03%;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的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幼苗地上干重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1.96%、14.03%、29.37%和16.09%,根系干重增加了27.60%、15.85%、18.11%和16.86%。此外,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显著增加了幼苗茎长和根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功率、氧气介质压强等因素对炭化竹材表面润湿性的影响,以炭化竹材表面对PF树脂胶的接触角综合降低比作为评定指标,并将等离子体处理最佳工艺应用于重组竹的制造.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最佳工艺为:时间82s,功率143W,氧气压强39Pa.在该工艺条件下表面接触角综合降低比为1.29.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工艺使所生产的重组竹的弹性模量提高了26.59%,静曲强度提高了30.05%.电子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炭化竹材经氧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因受到刻蚀而更加粗糙,表面湿润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的条件下对黄豆种子进行处理,发现浸泡时经过高压处理后的种子,表皮呈大方格状,大部分种子迅速上浮;经过真空处理后的种子和对照组种子,表皮呈细密波纹状,没有出现种子上浮现象。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对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室内催芽,发现经过真空处理过的种子,催芽后根部腐烂程度严重,高压处理的次之,而对照组的种子催芽后,没有出现根部腐烂现象。  相似文献   

12.
增氧引发对烟草种子活力和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种子水引发过程中伴随着旺盛的呼吸代谢,使引发液中溶解氧含量快速降低,对烟草种子形成了低氧胁迫.为缓解低氧胁迫,本试验以过氧化钙为增氧剂,研究了过氧化钙浓度和增氧引发时间对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过氧化钙增氧引发显著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提高烟草种子活力.用10g/L的过氧化钙浊液引发36 h,烟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苗长、苗干重和苗鲜重最高;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发芽速率显著优于对照和水引发36 h处理,发芽指数分别提高了18.0%和11.8%,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56.9%和24.3%,发芽速率分别缩短了0.6 d和0.4 d.  相似文献   

13.
等离子体状态下PYM处理水稻和大麦种子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独用等离子体处理种子及等离子体状态下化学诱变剂平阳霉素(PYM)处理种子的试验,证明直流辉光电等离子体中的各种微观粒子能量不足以对水稻和大麦种子产生破坏作用,对种子的损伤较小,从种子发芽等情况来看与不处理对照差异较小,但在等离子体状态下诱变剂PYM处理种子15-20min所产生的苗高变矮,根长变短等诱变效果与常规浸种方法处理长达24h的诱变效果相比仍然较为明显,显示了等离子体显著强化了诱变剂PYM对种子的诱变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不同强度的磁化弧光等离子体(电流强度为0,0.5,1.0,1.5,2.0,2.5,3.0 A)处理苦参种子,通过分析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株高、根长、侧根数及根系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等离子体对苦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参种子通过不同参数的等离子体处理后,苦参幼苗株高、根长、侧根数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均出现了"双峰"现象,其中,在电流强度为2.0 A时3项形态指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7.74,12.16 cm和8条;另一峰则不稳定存在于某一强度下;经处理后苦参根系的干、鲜质量也有显著提高;0.5~2.5 A等离子体处理的种子的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以电流强度为2.0 A时苦参种子的发芽势最高,比对照增加了66.67%;等离子体处理显著增加了苦参幼苗根系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分别在电流强度为2.5,0.5,1.0 A时最大。综合分析表明,2.0 A的磁化弧光等离子体处理对促进苦参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效果最佳;磁化等离子体处理可以打破苦参种子休眠,促进物质转化,加速种子的萌发,增加发芽势,提高根系活力,有利于形成齐苗壮苗。  相似文献   

15.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等离子体处理花生种子的增产效果,采用室内发芽和田间种植2种方法,对经过等离子体3种剂量处理的花生种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花生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的活力,其发芽势、发芽率均有提高;苗高、茎粗、百苗鲜重均增加,田间出苗快且整齐,幼苗生长快;成株株高稍降低,第一侧枝明显加长,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均增加,产量提高;1.5A、1.0A剂量处理的产量分别为5 313.30 kg/hm2、5 356.65 kg/hm2,较未经等离子体处理的对照增产8.4%、9.3%,达显著水平,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1.5A、1.0A均是等离子体处理花生种子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无害化处理屠宰场污泥并提高其利用价值,对屠宰场污泥进行了锯末混合好氧堆肥腐熟试验,以种子发芽指数作为参考指标,研究了不同C/N值、初始含水率、通风方式对好氧堆肥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堆肥时间的增加,不同C/N值的种子发芽指数均呈持续增加趋势,其中C/N为25的处理发芽指数、最高温度和最大pH值均最高,分别达114.3%、68.7℃和9.0,腐熟效果较好;发芽指数与最高温度正相关,最大pH值的变化与发芽指数的变化规律保持一致;原料初始含水率与微生物活动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堆肥腐熟效果,以含水率为55%的处理腐熟效果好;通风+翻堆的处理方式更利于堆肥升温和提高腐熟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接触角测量仪、红外光谱等表征分析方法进行表征,研究了冷氧等离子体处理过程、处理时间、处理功率,以及处理结束后的保存时间等因素对竹粉/PETG复合材料的等离子处理时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氧等离子体处理的试样,润湿性能明显增强,随着处理时间增加和处理功率的增强,液体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的接触角也越小,润湿性增强;随着等离子处理结束后保存时间的增加,处理的竹粉/PETG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逐渐减小,试样引入的—C眫O 等极性基团逐渐减少,表现为接触角变大并趋于平缓,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复合材表面引入的极性基团的存在具有时效性。  相似文献   

18.
PVA渗调对菜豆种子活力及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用PVA渗调处理菜豆种子后,种子活力、抗寒性及膜结构、膜透性和超氧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0.5%~5%的PVA处理菜豆种子后,其萌发率、生长势、活力指数有不同程度提高,以2%浓度效果最好。-2,2,15,25℃四种温度条件下经PVA处理的种子萌发率、活力指数、发芽速度均高于对照。处理种子的膜结构完整,单位面积电导率降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增加。说明PVA可促进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和膜的修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9.
青豆发芽过程中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青豆为原料,研究青豆发芽过程中花青素、多酚、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经发芽处理的原料相比,青豆发芽过程中花青素、多酚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在发芽24、72 h达到最大值。黄酮含量逐渐增加,但变化不明显。发芽能提高青豆活性成分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但对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不同浓度的氯化胆碱(CC)溶液浸种后,研究CC对菠菜种子萌发及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测定了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蛋白质、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结果]CC溶液浸种后能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发芽指数,提高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有所提高,而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未经CC处理的。[结论]各浓度的CC溶液浸种以25 mg/L浸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