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赤水河源区域苔藓植物种类组成情况,对赤水河源镇赤水河源镇和以勒乡有关区域进行了苔藓植物标本采集与鉴定,共采集到苔藓植物标本104号,经鉴定含苔藓植物28科,47属,78种,其中苔类植物7科,7属,8种;藓类植物21科,40属,70种。该区域优势科有6科,分别是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真藓科Bryaceae、白发藓科Leucobryaceae、灰藓科Hyp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提灯藓科Miniaceae;优势属有6属,分别是曲柄藓属Campylopus、凤尾藓属Fissidentaceae、泽藓属Philonotis、青藓属Brahchythecium、长喙藓属Rhychostegium、真藓属Bryum。该区域苔藓植物藓类占优势,物种组成以近人种为主。  相似文献   

2.
苔藓植物的物种及数量变化是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反映。本文研究了2005年及2015年呼和浩特市4个公共绿地所采集的苔藓植物标本,结果表明:(1)2005年所采集到的苔藓植物有7科12属28种,2015年有7科12属35种;(2)2005年苔藓植物中优势科为真藓科和丛藓科,2015年优势科为真藓科、丛藓科和青藓科;(3)2005年与2015年所采集的苔藓植物种类都以世界广布种(44.4%)、北温带成分(23.8%)和东亚成分为主(14.4%),其他区系地理成分占极少数(15.9%);(4)2005年与2015年所采集苔藓植物种数的相似性系数为0.540,大于0.5,物种之间极为相似;(5)2005年与2015年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排序均为:树木园满都海公园青城公园乌兰夫植物园。  相似文献   

3.
对采自遵义市的盆景苔藓植物标本200号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遵义市应用于盆景的苔藓植物共17科48属104种,经分析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真藓科(Bryaceae)和羽藓科(Thuidiaceae)为该区域的优势科,真藓属(Bryum),对齿藓属(Didymodon),青藓属(Brachythecium),麻羽藓属(Claopodium)和毛灰藓属(Homomallium)为优势属。进一步对其进行了区系地理组成分析,该区域盆景苔藓植物中温带成分最丰富,占总数的80%,总体性质是温带的。  相似文献   

4.
苔藓植物是构成山地公园地被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表修复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以贵阳市山地公园苔藓植物为对象,研究了物种分布组成和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贵阳市山地公园苔藓物种丰富度较低,苔藓植物共 有 16 科 24 属 44 种,其中藓纲植物 14 科 22 属 41 种,苔纲植物2 科 2 属 3 种,优势种为齿边同叶藓 Isopterygium serrulatum 、疏网美喙藓 Eurhynchium laxirete 、悬垂青藓 Brachythecium pendulum等 9 种。不同基质上苔藓植物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土生苔藓群落最丰富,其次为石生苔藓群落,树生苔藓群落丰度最低;此外,基质及湿度是苔藓植物分布的关键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
对乌江水库(龙塘坝区域)消落带苔藓植物作了调查,进行了标本采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苔藓植物8科24属33种,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和羽藓科(Thuidiaceae)为该地区的优势科,小羽藓属(Haplocladium)为该区域优势属。  相似文献   

6.
对佛坪自然保护区三种生境苔藓植物优势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面生苔藓植物分布最广的是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苔类分布最广的为小蛇苔(Conocephalum japonicum);树生藓类分布最广的是陕西白齿藓(Leucodon exaltatus),苔类分布最广的为园叶羽苔(Plagiochila duthiana);腐生木上苔类分布最多的为指叶苔(Lepidozia reptans),藓类分布最广的为陕西白齿藓(Leucodon exaltatus)。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数据整理和分析,对黑茶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黑茶山保护区内共有苔藓植物33科74属223种,其中苔类植物9科10属15种,藓类植物24科64属195种11个变种2个变型;苔藓植物温带区系成分有26属,占该地区的74.29%,温带性质占有绝对优势,热带区系成分为2属,表明了一定的热带渊源;本区苔藓植物群落有4种类型,即水生群落、石生群落、土生群落和木生群落。对保护区苔藓植物要以保护为主,严格控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苔藓植物用于岩石覆绿的可能性,对南京地区苔藓植物进行了初步调查,观察其生长环境及其生长状况,拍照并采集后逐一鉴定。调查内容包括生长的基质状况、接受光照时间、湿度状况等。调查共发现苔藓植物49种,其中24种为优势种,分属于丛藓科、真藓科、羽藓科、提灯藓科和青藓科。最为常见的为尖叶青藓和狭叶小羽藓,其次为扭口藓、真藓和鳞叶藓。根据其生长耐旱性能、基质状况、生长茂盛程度和室内水分胁迫等试验结果多方面综合分析,认为柔叶真藓、狭叶麻羽藓、狭叶小羽藓、宽叶美喙藓、尖叶青藓和深绿绢藓有很强的耐旱性能,是在南京地区适用于岩石覆绿的耐干旱品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马尾松林中苔藓植物群落研究结果。马尾松林中苔藓植物共有 1 7科 2 3属 34种 (含变种 )。其中 :藓类植物 1 6科 2 2属 33种 (含变种 ) ,苔类植物 1科 1属 1种 ;根据苔藓植物群落生境不同将马尾松林中的苔藓群落分为树基部生群落、林地土生群落、杂草伴生群落、林地石生群落等 4种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10.
2019年8~10月,采用线路调查和重点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海宁长水塘省级湿地公园维管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该湿地公园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长水塘湿地公园维管植物共83科186属232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6科8属9种,被子植物74科175属220种。维管植物生活型以草本占绝对优势。珍稀濒危植物6科6属6种,外来入侵植物12科20属23种,主要集中在菊科、苋科和豆科植物。该湿地公园内的野生种子植物分布区系类型多样,在科的层次上有6类型和3变型,以热带分布型为主;在属的层次上有13类型和6变型,表现出由热带属性向温带属性过渡的特性。与邻近湿地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分析显示,长水塘湿地公园植物区系与地理位置较近的西溪湿地公园关系最为接近,与地理位置较远的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闪电河湿地公园内高等植物调查考证可知,河北闪电河湿地公园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份复杂,共有野生植物50科、140属、210种,其中蕨类植物有2科、2属、3种;被子植物有48科、138属、207种。从植物区系组成上看,主要由耐寒的草本植物组成,北温带区系成份占绝对优势。区域性单种科较多,是该湿地公园的主要特点之一。闪电河湿地公园植物区系中特有植物数量不多,属于中国特有属贫乏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组成种类及其生物多样性,在4种典型植被类型中设置乔木、灌木、草本样方220个,调查获取研究区的植物种类,并运用植物多样性分析方法,分析研究区内植物物种间的生物多样性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共有95科260属450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5种,苔藓植物2科2属3种,裸子植物4科6属7种,被子植物85科248属435种;典型植被类型中,常绿阔叶林的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且分布均匀;乔木-灌木-草本三个层次中,草本植物的物种相对较多,且数量较大,生物多样性较高;灌丛和水生植被存在外来物种入侵现象,外来物种入侵对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资源详细调查,对其科、属组成及分布区类型、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湿地公园共有土著种子植物130科、467属、750种,其中湿地植物有59科、164属、241种。通过对该湿地公园种植植物130科的分析,表明该区域热带性成分较强,与本区系所处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环境条件相符合。通过对种子植物467属的特征分析,热带性分布属稍强于温带性属,反应了该湿地公园植物区系中亚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14.
对凤凰湖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调查表明湿地公园内植物种类组成丰富,湿地分布有维管植物182种,隶属于57科142属。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55科140属179种。凤凰湖及其周围河流等构成的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具有安徽省平原地区永久性湖泊湿地的典型代表性,有较高的科学价值。通过对凤凰湖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为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浙江衢州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为森林生态系统所涵养,湿地植被类型相对比较丰富,但其群落较破碎,片段化明显.据调查,有湿地维管束植物369种,隶属于93科254属,其中蕨类植物18科23属31种(含种下等级,下同),裸子植物1科2属3种,被子植物74科229属335种.湿地植被可划分为6个类型43个群系.简要分析了湿地保护保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湿地植被恢复及其演替规律监测研究、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保育管理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盘山石生藓类植物及其分布与环境因素的典范对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浙江中部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生环境33个样点152个样方的藓类植物及其环境因子,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探讨了影响该地区石生藓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发现:(1)33个样点共记录有75种石生藓类植物;其中,丛藓科Pott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为4个大科,含的种数分别为7、6、5和12种.含种数较多的属为灰藓属Hypnum、凤尾藓属Fissidens和青藓屑Brachythecium,分别含有5、4和5种;(2)海拔高度、水分条件和光照强度是影响大盘山地区石生藓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分析表明,海拔决定藓类植被的类型,进而影响光照、岩表温度和水分条件;石面光洁度对石生藓类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石面坡度与其分布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浙江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浙江省有单块8hm2以上的湿地斑块10042块,共有湿地面积111.01万hm2,湿地类型有5类23型;有湿地高等植物1482种,隶属181科640属,湿地动物69目270科1107种.在湿地资源保护方面,建立了系统化的保护管理机构,建立了10个湿地及与湿地有关的保护区、8个国家湿地公园、3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2个省级湿地公园;颁布了《浙江省湿地保护规划(2006-2020年)》;存在利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基础性研究与监测薄弱、湿地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滩涂资源过度围垦、生物入侵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严格管理,试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保护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生物多样性及分布对于湿地公园管理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植物群落调查方法,研究了湖北英山张家咀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和主要群落类型。结果表明,在英山张家咀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共调查到维管植物138科409属656种,其中蕨类植物16科20属25种;裸子植物3科7属9种;被子植物119科379属622种。湿地公园内共分布主要植物群落有14个,分别为马尾松群落、枫香群落、短柄枹栎群落、乌桕群落、牡荆群落、毛竹群落、五节芒群落、白花泡桐群落、加杨群落、枫杨群落、水烛群落、杠板归群落、双穗雀稗群落、莲群落,该研究结果可为湖北英山张家咀湿地公园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样线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孝感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植物区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分布有维管束植物58科131属165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3属3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被子植物55科126属160种。种子植物的科、属分布较为丰富,植物区系成分相对多样复杂;物种区系特征与老观湖的形成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净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是改善海口市区水生态环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调查了公园湿地植物的种类组成与空间布局,显示人工湿地共使用水湿生植物16科18属19种,其中湿生植物5科5属5种,挺水植物8科8属9种,浮水植物3科3属3种,沉水植物2科2属2种,人工湿地采取8级阶梯结构,自上而下随着水位渐深分别种植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挺水—浮水植物、浮水—沉水植物、挺水—浮水—沉水植物,利用各类水湿生植物的净化能力去除污水中的N、P,实现湿地的净化功能。最后根据收集的资料,计算出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人工湿地每年吸收N的总量为3252kg,每年吸收P的总量为570kg,文章最后对其美学功能、生物多样性功能和科学管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