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谢汝琼 《云南农业》2007,(12):17-17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就是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及供给能力,确定作物种类和品种,明确预期产量的情况下,按作物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进行补给,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求的一种供肥方式。此技术需要对田块土壤中的速效养分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再依据不同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量,计算出应补给的量,对各种养分开出配方,以复混肥或单质肥料的形式在作物生长期进行供给补充。  相似文献   

2.
通过氮磷肥效反应二次项式求得土壤氮磷养分当量(土壤养分供应量相当的肥料量),并得到土壤氮磷养分当量与作用物不施肥产量之间极显著的指数回归关系,以估测土壤养分当量。以养分总量与作物产量进行回归,其模式各效应系数不受土壤有关养分含量的影响,可以建立生态区的平均。时,可求得作物需要的最大养分量和最大施肥量(最大养分量与土壤养分当量之差)以指导推荐施肥。  相似文献   

3.
根据土壤的酸碱度合理施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酸碱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作物根系对阴、阳离子的吸收,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和施肥效果。因此,在施肥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供给作物所需要的养分外,还要注意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即在酸性土壤上选用碱性肥料,在碱性土壤上选用酸性肥料。这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充分发挥肥效的合理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土壤与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施肥必须考虑土壤,这是因为:第一,只有在土壤对某一养分供应不足时,才需要施肥。第二,肥料施入土壤后会发生一些列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影响肥料效果,不考虑土壤,也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从施肥途径增加土壤中生防放线菌数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自然和灭菌条件下无机养分、有机养分、无机+有机养分对土壤中接入生防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结果】在自然和灭菌条件下,①向土壤中加入有机养分后,供试放线菌数量大幅度增加,11号与12号放线菌的平均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56,20.30倍和14.02,11.92倍。②向土壤中加入有机+无机养分时,11号与12号放线菌平均检出量分别较不加养分对照增加了4.17,19.96倍和12.69,11.96倍。③向土壤中加入无机养分,11号菌平均数量在自然条件下较对照减少51%,在灭菌条件下较对照增加了18%;12号菌平均数量在自然和灭菌条件下较对照分别减少了0.33%和8%。方差分析显示,在自然和灭菌条件下,单施有机养分及有机+无机养分处理,低量、中量、高量处理放线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且处理之间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向土壤中施入有机养分或有机与无机混合养分,可显著促进接入生防放线菌在土壤中生长繁殖,提高生防放线菌的防病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6.
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施肥对烟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施肥能显著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尤其以施用烟草专用肥+菌液最为显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对不同施肥处理响应是不同的,施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增强土壤酶的活性。将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土壤养分相比,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变化更加敏感,其作为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总结土壤分析化验结果,发现泽州县土壤肥力存在着:总的变化趋势是增加,但速效养分速效氮、速效钾却呈降低势态。表现出泽州县土壤全量养分含量虽然增加,但有效养分供给不好。在耕作、施肥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技术改进,以此提高土壤的供给性能。文章重点以2004年与1994年的土壤普查结果相对照,分析说明泽州县土壤肥力情况。  相似文献   

8.
双季稻田改制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红壤地区双季稻田改制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为灌溉条件较差稻田种植制度改革提供有效模式。【方法】利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季稻田改种牧草、水旱轮作及旱作等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按各处理生产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折算,稻田改制可增加产值、提高产投比。各处理比较,以水旱轮作产值最高,分别比对照、牧草和旱作处理增加34.7%、21.4%和2.2%,且牧草和旱作处理也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1.0%和31.8%;牧草、水旱轮作和旱作处理产投比值分别比对照高0.9、0.6和0.3。种植牧草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全磷及速效磷含量有较好效果,但各处理土壤碱解氮、全钾、速效钾的含量均有一定幅度下降,说明在本研究的施肥水平下,有必要增加氮素、特别是钾素养分的投入。【结论】在当前红壤地区双季稻田肥力状况、气候及作物栽培管理条件下,对灌溉条件较差的稻田进行改制是可行的,其中,种植牧草或实行水旱轮作对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土壤肥力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氮磷肥效反应二次多项式求得土壤氮磷养分当量(土壤养分供应量相当的肥料量),并得到土壤氮磷养分当量与作物不施肥产量之间极显著的指数回归关系,以估测土壤养分当量。以养分总量与作物产量进行回归,其模式各效应系数不受土壤有关养分含量的影响,可以建立生态区的平均模式。同时,可求得作物需要的最大养分量和最大施肥量(最大养分量与土壤养分当量之差)以指导推荐施肥。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减氮施肥对水稻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设置4个处理,对不同处理土壤养分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相比,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有显著性提高。20%氮肥减施(T2)后有机质、pH、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有所上升,30%氮肥+50%有机氮(T3)施肥土壤中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显著性升高,各处理间土壤全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水稻苗期,30%氮肥+50%有机氮(T3)施肥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芽孢杆菌数量明显提升。在水稻分蘖期,100%氮肥施肥(T1)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显著性升高。在水稻成熟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水稻生长期间可培养木霉菌数量差异都不显著。说明在稻菜轮作土壤中实施合理减氮施肥是减少养分累积、保持土壤养分稳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与施肥     
施肥必须考虑土壤,只有在土壤养分供应不足时,才需要施肥,同时,肥料进入土壤后会发生一些列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肥料效果。本文介绍了土壤与施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试验目的 为了摸清和掌握麦盖提县棉花生产情况,优化施肥数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养分吸收量、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利用率参数,建立合理的施肥指标体系,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要求安排本试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杜仲地上部不同组织中养分含量和养分携出量,杜仲对养分的吸收比例,杜仲年高生长和地径生长节律等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杜仲养分吸收特点提出了基本肥料施用比例.结果表明,杜仲生长期间吸收的养分主要储存于叶子和皮中,木质部数量较少;皮和叶的利用将使养分大量损失,应通过施肥加以补充.杜仲对氮磷钾(N:P2O5:K2O)养分的相对吸收比例为1:0.3:1.6,考虑氮磷钾肥料养分的利用率后,提出适于杜仲施肥的氮磷钾养分基本比例为N:P2O5:K2O=1:0.6:0.9.实践中应用时,可根据当地土壤供应不同养分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土壤与施肥     
施肥必须考虑土壤,只有在土壤养分供应不足时,才需要施肥,同时,肥料进入土壤后会发生一些列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肥料效果.本文介绍了土壤与施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杏树测土配方施肥的含义 杏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指利用养分平衡原理,根据杏树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和土壤能够提供的养分数量,通过测土进行决策、推荐补缺施肥的一种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一、施肥原则 在培肥土壤的基础上,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来供给作物养分,要求以有机肥为主,辅以生物肥料,并适当种植绿肥作物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美人梅最佳施肥方法。[方法]对美人梅进行不同肥料的施肥处理和深翻处理,测量土壤养分、叶片养分、着花量、花径和新梢长度。[结果]施肥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施用有机肥的土壤养分含量最高。施肥后土壤pH有所下降,更利于植物生长。土壤中碱解氮含量与美人梅叶片中的全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中其他有效养分与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不同处理对美人梅花径无显著影响,但施肥和深翻均可显著提高美人梅的着花量和新梢长度。施用有机肥后美人梅的各项形态指标总分排名最高。[结论]施用有机肥为美人梅的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8.
1试验目的 为了探索出冬小麦最佳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建立合理的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和掌握塔什库尔干县小麦生产优化施肥数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养分吸收量、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利用率参数,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要求特安排本试验,为塔什库尔干县冬小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于2007-2008年在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主产区临安市岛石镇开展了山核桃林地周年土壤pH值和土壤有效养分状况的动态监测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山核桃的生长和施肥,易于变化的土壤肥力指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动态波动。其中:从早春3月到山核桃果实成熟期(9月)土壤pH值下降明显;不同山核桃林地之间土壤pH值和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水平差异巨大。它们的变幅为:土壤pH 4.6~8.2,土壤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分别为50.8~236.2 mg.kg-1,0.5~40.6 mg.kg-1,24.8~391.0 mg.kg-1。由于农户之间施肥管理水平不一,导致土壤pH值和养分状况很大的差异,部分山核桃林地土壤酸化严重,土壤养分不平衡现象普遍。建议根据土壤养分的实际情况,平衡施肥,保障山核桃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施肥必须考虑土壤,这是因为:第一,只有在土壤对某一养分供应不足时,才需要施肥,并不需要把所有的必需元素施人土壤,因为大多数营养元素,土壤(或大气)已能充分供应,否则会造成浪费,甚至造成作物中毒。这一点有时被忽视。第二,肥料施人土壤后会发生一些列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影响肥料效果,不考虑土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合理施肥。如在水田中施用硝态氮肥,必然会降低肥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