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研究了单播和混播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草地生物量、分蘖变化及种间竞争的动态.结果表明,单播扁穗牛鞭草的生物量在后3次测定时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P<0.05);B混播组合的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之间既存在共生关系又存在拮抗关系,而在C和D混播组合中,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之间均存在较明显的拮抗关系;B混播组合的扁穗牛鞭草竞争率均大于紫花苜蓿竞争率,说明扁穗牛鞭草的竞争力强于紫花苜蓿,而D混播组合中两种牧草的竞争情况正好与之相反;总之,以扁穗牛鞭草75%+紫花苜蓿25%的混播组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刈割次数、施氮量和混播比例对扁穗牛鞭草和白三叶混播草地产量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混播草地各处理产量均高于对照,处理④产量最高。处理12○中白三叶在混播草地中所占比例最高。刈割次数是影响混播草地产量和混播群落组分变化的决定因素。采用灰色关联综合分析各混播组合的稳定性发现,处理④和12○的稳定性最好。试验显示,在合适的栽培管理条件下成功建植扁穗牛鞭草和白三叶混播草地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扁穗雀麦单混播草地产草量和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扁穗雀麦和白三叶、红三叶2种豆科牧草在不同混播比例下的组合,进行株高、地上生物量和营养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混播草地中扁穗雀麦的株高均高于其单播株高,且随时间的推移,高度增加优势减弱.不同混播比例下,25%扁穗雀麦+75%白三叶的鲜、干草产草量最高,分别为105 910 kg/hm2和18 272 kg/hm2,与其它各处理差异显著(P<0.05).该混播组合下,草地的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产量也最高,分别为20.88%和3 815.19 kg/hm2,其NDF和ADF含量为混播草地中最低.与红三叶混播,则以50%扁穗雀麦+50%红三叶处理下最好,其鲜干草、粗蛋白含量和产量最高,而NDF和ADF则均较低.  相似文献   

4.
扁穗牛鞭草和白三叶混播组合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16个扁穗牛鞭草和白三叶混播处理的生产性能、饲草质量和群落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4年研究发现,在16个混播处理中,处理11(年刈割6次,施氮量为0.9t/hm2·a,白三叶和扁穗牛鞭草的混播比例为1:1)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为最佳建植管理模式。在该处理中,两种混播牧草能够在较长时闻内共存,维持较高的产量和质量并有效抵御杂草的入侵,可以为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不同混播比例草地生产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混播比例的"广益"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 cv."Guangyi")和"盛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Shengshi")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植株高度、冠层结构和产草量,对混播草地生产特性进行评价,旨在为割草地建植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混播组合L...  相似文献   

6.
SSR标记与扁穗牛鞭草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SR引物对44份外部形态差异较大的扁穗牛鞭草基因组进行扫描,结合农艺性状,进行性状与标记间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①扁穗牛鞭草群体的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其中分蘖数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34.8%,其次是单株生物量、叶长和茎叶比,变异系数也迭20%以上.②扁穗牛鞭草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单株生物量与叶宽、茎直...  相似文献   

7.
"雅安"扁穗牛鞭草在温江地区的播期为5月下旬(无性繁殖,利用种茎进行扦插),播后5~7天出苗,6月下旬开始分蘖,7月上旬开始拔节."雅安"扁穗牛鞭草在温江地区的杂草发生规律及其防除方法如下. 一、杂草种类和发生规律 通过调查,四川温江地区"雅安"扁穗牛鞭草草地里有杂草50多种,其中较难防除的恶性杂草主要有:双穗雀稗、牛筋草、看麦娘、棒头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和野胡萝卜、酸模、水花生、小飞蓬、荠菜、毛苕子、鼠麴草(清明草)、香附子、反枝苋、附地菜、苦苣菜、繁缕、通泉草、泥花草等阔叶杂草.特别是野胡萝卜、看麦娘、双穗雀稗、牛筋草、酸模、水花生、野胡萝卜、香附子等在温江地区"雅安"扁穗牛鞭草的草地内分布广、发生密度大,抗逆性强,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8.
在盐池县沙边子基地引种6种禾本科牧草进行试验栽培,结果得出粗穗冰草(粗穗偃麦草)产量最高,其他草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蒙古冰草、沙生冰草、西伯利亚冰草、杂交冰草、扁穗冰草.将杂交冰草和扁穗冰草分别同多变苜蓿混播,产量更高.尤以杂交冰草同苜蓿的混播产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9.
宁夏盐池半干旱沙化地区禾本科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盐池县沙边子基地引种6种禾本科牧草进行试验栽培,结果得出粗穗冰草(粗穗偃麦草)产量最高,其他草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蒙古冰草、沙生冰草、西伯利亚冰草、杂交冰草、扁穗冰草.将杂交冰草和扁穗冰草分别同多变苜蓿混播,产量更高.尤以杂交冰草同苜蓿的混播产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10.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天祝县金强河地区进行了无芒雀麦 (Bromusinermis) 5 0 % +垂穗披碱草 (Clinelymusnutans) 5 0 %、无芒雀麦 5 0 % +多叶老芒麦 (Elymusnutans) 2 5 % +扁穗冰草 (Agropyroncristatum) 2 5 %、无芒雀麦 2 5 % +多叶老芒麦 2 5 % +垂穗披碱草 2 5 % +扁穗冰草 2 5 % ,3类禾草混播草地的放牧试验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混播禾草草地牧草叶片特征和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重牧  相似文献   

11.
利用AFLP技术研究紫薇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利用AFLP技术,采用MseⅠ-PstⅠ酶切组合和7对M+3 和P+3引物组合对30个紫薇品种以及2个近缘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共得到329条可统计的带,其中多态性带有160条,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48.7%.聚类结果表明:矮生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他们中`粉润’和`矮生垂枝粉’的关系最近;具有优异性状的品种‘白蝶飞舞’和‘层云积雪’的关系较近,`红蝶飞舞’和`蓝色妖姬’的关系也较近,而与`白密香’的关系较远;2个普通的白花品种‘紫爪银薇’ 和‘白云映霞’的关系较近.研究表明AFLP技术可用于紫薇亲缘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The nutrient status and dynamics of three clover (Trifolium spp.) varietie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as an indicator of nutrient equilibrium. The crude protein,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 phosphorus (P), and calcium (Ca) content followed a decreasing trend at the initial growing stage and increased later. NDF and Ca content peaked in May, while crude protein and P content reached the highest in May and the lowest in July. The crude ash content followed an uncertain pattern as plants growing. The ash content of both wild-type red clover (T. pratensis L.) and 'Sativum' decreased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n increased. However, the ash content of 'Revendef white clover (T. repens L.) decreased all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The general trend was observed for all three clover varieties as the ash content was the highest at vegetative growing stage (May), and the acidic detergent fiber (ADF) content increased with time. The nutrient equilibrium value was ranked as 'Revendei'〉wild-type red clover〉'Sativum'.  相似文献   

13.
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调控农艺因子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哈姆林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调控的主要农艺相关因子,为提出果实油斑病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筛选对哈姆林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农艺因子,并用模糊系统聚类分析(fuzzy cluster analysis,FC)对哈姆林甜橙砧穗组合植株果实油斑病抗性进行分类鉴定及成因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砧木通过调控果实成熟度调控因子和油斑病敏感度因子(穗砧比和叶片Ca含量)调控油斑病发生率,通过调控繁茂决定因子(植物学性状)、油斑病程度营养调控因子(叶片N、Mg和Cu含量)调控油斑病发生程度,而且油斑病植株营养生理决定因子(叶片P、Zn和S含量)参与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的调控。利用果实油斑病各因子度量值进行模糊聚类,可将11种砧木的哈姆林甜橙植株果实油斑病抗性划分为4类,其中以兰普莱檬、玻美、路比和沃尔卡姆为砧木的哈姆林甜橙植株综合指标值最低,果实油斑病抗性最强,但抗性获得的成因不同。【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模糊聚类的方法较好地揭示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率调控因子(果实成熟度和油斑病敏感度)和发生程度调控因子(繁茂决定因子和油斑病营养调控因子),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柑橘果实油斑病抗性的调控机制,为柑橘果实生长期间油斑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扁穗牛鞭草几个有性生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牛鞭草“广益”、“重高”两个品种为材料 ,对抽穗开花的形态学、花粉活力和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扁穗牛鞭草于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抽穗 ,每花序需 9d完成抽穗。开花集中在每天下午 5~ 7点 ,开花顺序为自上而下。每小花开花全过程 47~ 86min。“广益”和“重高”群体平均花粉粒活力分别为 2 4 0 %和 16 2 % ;同一花序顶端小花花粉粒活力较高 ,最高分别为 78 4%和 6 8 6 % ,自上而下分别于第 8小花和第 10小花以下的花粉粒全部无活力 ,一个花序花粉粒平均活力分别为 2 2 1%和 15 2 %。“广益”和“重高”牛鞭草的套袋结实率分别为 6 4%和4 2 % ,自然传粉结实率分别为 7 8%和 6 6 %  相似文献   

15.
玉米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了6种培养基,分析了7种优良玉米自交系的愈伤组织诱导情况。结果表明,黄早4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较低,不适合作为转基因研究的受体,而旱21、18-599红、8103、先早17、501和吉853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较高,且生长状态也很好,是用于遗传转化的理想材料。此外,LM6是本次试验优良的培养基,除黄早4外,在所有材料中都有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和较好的愈伤组织表型。  相似文献   

16.
重庆地区野生红三叶耐热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野生红三叶及现有国内外品种间耐热性的差异。[方法]以三峡库区采集的9个野生红三叶材料(CQ1~9)、2个国外品种(瑞德和多丽)和1个国内品种(巫溪)为材料,采用盆栽法在人工模拟高温环境下,评价了12个红三叶材料的生理指标和耐热性能。[结果]随着热胁迫时间的延长,12个红三叶材料的田间成活率递减,叶片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递增,叶绿素总含量则递降,SOD活性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耐热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Q8>瑞德>CQ5>多丽>CQ1>CQ2>CQ4>CQ6>CQ9>巫溪>CQ7>CQ3。[结论]按聚类分析,12个红三叶材料可分为3类,CQ8的各项生理指标稳定,成活率最高,耐热性最好。其次为CQ2、CQ4、CQ5、瑞德和多丽;CQ1、CQ3、CQ6、CQ7、CQ9和巫溪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用热带牧草替代飞机草这种典型的恶性入侵杂草选择了我国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热带 豆科牧草要热研二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作为作用的对象采用常规水浸提法比较测试它 们之间的化感效应,从化感作用方面探讨热带牧草对飞机草入侵的适应及竞争的机制为有效控制外来植物入侵提 供思路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飞机草不同部位的水浸提液对热研二号柱花草种子的萌发、根长和苗长都有不同程 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叶的浸提液抑制作用最大。总体来讲,高浓度飞机草根、茎、叶的水浸提液对热研二号柱花草的 综合化感指数(SEI)分别为-0.407 -0.369 -0.493,飞机草水浸液对热研二号柱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强度 顺序均为叶跃茎跃根。  相似文献   

18.
10个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及营养价值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5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国外紫花苜蓿品种与5个国内当家紫花苜蓿品种作以简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公农1号和2号紫花苜蓿产草量最高,营养价值较优;龙牧801、龙牧803紫花苜蓿产草量及营养价值均高于国外品种大叶苜蓿、Magna601、农宝、胜利者;美国杂交熊1号产草量最低,营养价值最高;霍普兰德干草产量较高,但其营养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19.
黑麦染色质诱导小麦群体数量性状变异及特异株系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普通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My84 4 3与栽培黑麦 (SecalecerealeL .)自交系R3的远缘杂交回交后代(BC2 F5)群体中的 119个株系 2 340个单株与产量构成因素有关的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黑麦染色质导入小麦背景后 ,在回交和连续多代自交过程中 ,小麦和黑麦染色体相互作用 ,形成了与小麦亲本性状完全不同的特性 ,数量性状发生了较大变异。黑麦染色质的导入 ,对穗颈距的长短影响最大 ,结实小穗数的影响最小 ;单株变异系数以穗颈距 >穗粒数 >有效穗 >千粒重 >株高 >穗长 >剑叶长 >结实小穗数为序而变化 ;与对照相比 ,达显著水平变异株系的频率以株高 (73 3% ) >穗颈距 (6 6 7% ) >穗长 (6 0 % )和穗粒数 (6 0 % ) >千粒重 (5 3 3% ) >结实小穗(46 7% ) >剑叶长 (33 3% ) >有效穗 (6 6 7% )为序而变化。黑麦染色体的导入可以有效地获得株高 ,穗颈距 ,穗长 ,穗粒数和千粒重 ,结实小穗 ,剑叶长等一系列变异株。通过黑麦染色体导入 1RS/ 1BL背景 ,能够有效地降低株高 ,增加穗长、穗颈距和穗粒数 ,从而为改良小麦育种群体提供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