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88年棉花生产形势1988年我省棉花生产是个大减产的年份。初步预计,全省皮棉总产量30~32.5千吨,比上年减产26.5—29千吨,减产45—49%,为70年代以来第二个低产年。按实播面积97.8万亩计算,单产为30~33公斤,比上年减产48—52%,为1982年以来单产最低的一年。主要棉区九江市55万亩,预计总产22.5千吨,比上年减产47%,单产39公斤,比上年减产37公斤,减48.7%;宜春地区14.2万亩,预计总产2千吨,平均单产14公斤,比上年总产、单产分别减产68%和70%;上饶地区9.9万亩,预计总产1.25千吨,平均亩产12.5公斤,比上年总产、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棉花生产在往年丰收的基础上,1985年又一次获得好收成。全省实种棉花99.5万亩,虽比上年减少22.2万亩,总产仍达6.22万吨,平均单产62.5公斤,超过历史最高年水平,比1984年提高9.6%。  相似文献   

3.
桃源县历来有种植油菜的习惯。近几年来,油菜面积、总产都有所发展。1986年实收油菜42.05万亩,总产2.2吨,比上年扩大18.90万亩,增加总产0.5万吨。1989年油菜面积达到57.96万亩,总产4.7万吨,单产81公斤,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桃源县油菜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发展稻田种植,稻田油菜已种到40多万亩,其中三熟制油菜约占80%。在油菜生产发展的同时,早稻生产也取得同步发展。1986—1988年,早稻平均单产为310.7公斤,比“六五”期间增加31.7公斤,增产11.4%.如何正确处理好油菜与早稻的季节矛盾、夺取粮油双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豆育种的成就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大豆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豆生产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12,478万亩,亩产41公斤,总产510万吨。5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6,914万亩,亩产54.6公斤,总产923万吨,比1949年面积增加35.6%,单产增加33.2%,总产增加81%。6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3,599.5万亩,亩产53.5公斤,总产728万吨,比50年代面积减少19.6%,单产降低2%,总产减少21.2%。70年代大豆面积下降到10,998.6万亩,亩产69.3公斤,总产762.5万吨,虽然面积比60年代减少2,600.9万亩,但由于单产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叙述1977年以来,我国花生生产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的特点。 一、总产量增长主要靠单产提高。 1949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1881.6万亩,平均单产135斤,总产2536.4万担。至1984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3632.2万亩,单产265斤,总产9630.4万担。建国35年间,面积扩大了93%,单产提高96%,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市在麦套花生生产上,存在着种薄地,不施肥和粗种粗管等问题,致使麦套花生面积不大,产量低而不稳。1983年,我市农技站主持各县协作攻关,在扩大麦套花生面积和花生种植向良田肥地新区转移方面出现了新的突破。全市麦套花生面积,由原来的24方亩,扩大到1985年的65万亩,平均单产138.3公斤,比全市花生平均单产110.5公斤增产27.8公斤,增产25.16%;1986年推广72万亩,平均单产116公斤,比全市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南宁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面积和总产占油料作物的首位。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是自治区重点花生产区之一。 建国以来,花生生产发展缓慢,单产低而不稳,长期徘徊在100斤上下。1949年,面积33.7万亩,总产36391担,平均亩产108斤。1979年面积扩大到52.3万亩,单产119斤,30年间,面积增加55.19%,单产仅  相似文献   

8.
龙海县双弟农场巩固发展茶叶生产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坚决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茶叶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一九八二年茶园面积达3万亩,产量上500吨,比一九七八年茶园面积增加55%,产量增长48%。可是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茶叶产销疲软,加上物价调整后生产成本提高,全县茶叶生产出现滑坡。一九八九年全县茶园面积仅存16448亩,产量445吨,平均单产32.7公斤,比一九八二年面积减少45%,产量减少10%。而双弟农场多年来茶叶生产形势一直看好。该场现有茶园面积2840亩,其中可采面积2830亩,年产茶175吨,平均单产61.8公斤。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农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全国油料生产1995年1.8亿亩、1800万吨的计划指标,以“六五”、”七五”期间花生占整个油料面积和总产的平均比重计算,到1995年全国花生生产应达到4800万亩、720万吨。一、实现的可能性根据我国花生生产从“五五”到“七五”的发展速度和当前的生产潜力,实现这一目标是完全可能的。首先,纵观我国花生从“五五”到”七五”的发展速度,“六五”期间年均总产比“五五”期间增长了210.4万吨,平均单产提高了35.5公斤;而“七五”  相似文献   

10.
降雨与花生产量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我市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之一。1982年种植面积为13万6千6百亩,单产、总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平均单产达到280斤,总产达到3818万斤。我市花生集中产区的长清县,1982年种植面积8万8千7百亩,单产达到314斤,总产达到2786万斤,这是该县花生生产史上从未有过的纪录。  相似文献   

11.
1984年湖南省棉花生产在连年丰产的基础上,又获得了大幅度增产。全省181.19万亩棉花,总产皮棉246.75万担,亩产皮棉136.18斤,总产和单产都超过了最高历史水平,比1983年总产增加了25.8%,单产增加了38.4%,亩增皮棉38.0斤。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七年我县棉花生产在棉花生产优惠政策的鼓舞下,在各级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经全县广大干群努力,皮棉亩产首次跨过百公斤,总产突破一万五千吨大关,又创历史新纪录,为我县植棉史增添了崭新的一页。一、生产形势一九八七年全县植棉152338亩,比计划增加1.6%;总产皮棉15329.9吨,比上年增756.3吨,增长5.2%。比年初市委、市政府下达的14600吨计划增长5.0%;平均亩产皮棉101公斤,比上年97公斤增4公斤,增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县棉花育苗移栽面积发展很快,1978年全县移栽面积仅2.2万亩,1979年陡增至28万亩。据调查,移栽棉花平均要比直播棉花增产15.97%,1979年全县皮棉总产103.5万担,单产160.2斤,总产与单产均比1978年增加3.1%,克服了长期以来旱丰水歉的现象,实现了灾年再创皮棉百万担的奋斗目标,这是与发展育苗移栽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花生是山东省的重要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约占全国25%,产量约占全国35%,出口约占全国70%左右。花生单产、总产均居全国首位。因此,山东省花生生产,对国内油脂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出口创汇,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国以来,山东省通过衣家品种的整理、评选、系统选种、引种鉴定及杂交育种等方法,先后推广几十个品种,使本省花生品种实现了四次更换。每次品种更换都使花生生产有较大发展(表1)。尤其近几年在富民兴鲁和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导下,1987年我省花生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播种面积达1148.56万亩,平均单产200公斤,总产22.98亿公斤。  相似文献   

15.
1987年,湖南省旱粮播种面积1352.93万亩,预计总产17.73亿公斤。平均亩产131.7公斤。与1986年相比,面积扩大28.73万亩,总产增加1亿多公斤,单产提高5.5公斤左右。除了小麦外,其他各项作物都是增产的。尤其是大麦、大豆和玉米,无论是种  相似文献   

16.
一、回顾 解放40年来,湖南的水稻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1987年与1949年比,稻谷播种面积由3490万亩上升到6382.7万亩,增长82.9%。水稻单产由162公斤提高到378公斤,增长128.6%;稻谷总产由56.7亿公斤增加到241.4亿公斤,增长325.7%。  相似文献   

17.
我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北与山东省接壤,境内有丘陵也有平原,常年种植花生20万亩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收入,夏花生面积由1984年的6万亩,扩大到1985年的12万亩,全县85年25万亩春夏花生,平均亩产536.0斤,总产1.34亿斤,分别比84年增长0.94%和24.4%。  相似文献   

18.
平邑县位于鲁中南的西南部,为加快平邑县经济建设的发展,尽快地使贫困单位改变面貌,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会同平邑县农牧局,在魏刘乡魏刘庄示范探讨以种植花生为主脱贫致富的路子。经一年来的共同努力,达到了预期目的,全村480亩花生,单产由1986年的150公斤提高到280公斤,亩增130公斤,增产86.7%,总产134389公斤,比1986年的49500公斤,增加84889公斤,人均收入由1986年的278元增加到412.52元,为丘陵山区脱贫找到了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19.
我区常年种植花生200多万亩,是我国花生主要产区之一。据1985年统计,全区种植面积257.23万亩,占全国的5.6%,居全国第6位,但单产比全国平均低50.5公斤,排第22位。解放后34年,全区平均亩产尚未突破100公斤,迅速提高我区花生产量水平,对改变我区花生生产落后面貌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此,我们于1983年春—1984年春在我校农场开始摸索亩产  相似文献   

20.
我市种植花生的历史较久,但产量起伏较大,不高不稳,到1976年全市花生单产下降到12.5公斤。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花生生产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时期。特别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使花生产量有了突破性的增长。到1984年,全市45.6万亩花生,平均单产达到175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达到79.855吨。但是,近两年来,花生单产连续下降,1985年亩产115公斤,1986年下降到105公斤,致使一些农民不愿种花生。据凋查,今年全市群众能够接受的花生种植面积只有21万亩。那么,两年来,花生连续减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今后的出路在那里? 据调查,影响花生产量的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