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催产素对家蚕产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中国系统种夏芳为材料,用医用催产素对雌蛹、母蛾进行喷雾法和雌蛹瞬时浸渍法处理。调查了母蛾产卵速度、产卵数、产出卵率及不受精卵率,探讨了催产素对母蛾产卵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催产素处理雌蛹或母蛾对产出卵率有降低的趋势,对不受精卵率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提高产卵速度。  相似文献   

2.
<正>蚕种生产中健康雌蛾产下的卵受精率由交尾率决定,产出率由交尾时间决定,因此雄蛾的交尾能力是保证单蛾产卵量及受精率的关键,雄蛾交配能力不足,就会导致交尾率下降,易散对,不受精卵和遗腹卵增多,造成极大的浪费。以下是我们在雄蛾保护与使用过程中的几点做法。1保护雄蛹是保护雄蛾的基础(1)收茧后如某品种由于健蛹率过低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雄蛹与对交品种的雌蛹对交比例过大,则要推后该品种的削茧时间,应安  相似文献   

3.
周晓舟 《广西蚕业》1997,34(1):23-24
桑蚕原种“湘·7的母蛾二重交试验结果表明;母蛾重交两次比单交一次总产卵量和良卵数增加,不良卵率有所下降。母蛾与一雄蛾交配1小时后再与另一雄蛾交配3.5小时的交配方式,与对照单交4.5小时相比.其单蛾总产卵量和良卵数增幅分别达10.98%和11.16%,不良卵率下降13.93%。  相似文献   

4.
对家蚕“两广二号”正交(芙·9×湘·7)品种的雌蛾在产卵期提供明暗两种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暗产卵的速度总是比明产卵的快且集中,如在交配5小时的黑暗条件下,产卵最快且集中,4小时内产卵量达87.61%,6小时内产卵量达97.89%;而明亮条件下,4小时内产卵40.72%,6小时内产卵83.10%。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产卵有利于提高蚕种的一日孵化率。另外,各处理在明、暗条件下,对单蛾产卵量、不受精卵率的发生影响不是很大,但不同的交配时间处理对卵量有显著的差异,对不受精卵的发生有极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两广二号一代杂交种繁育过程中,将对交的原种雌蛾交配后冷藏在5~7℃的冷库中12 h再产卵,对产卵成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对交的中系原种(芙蓉·932)雌蛾产卵量略高于对照区,对交的中系原种(932·芙蓉)和日系原种(7532·湘晖)(湘晖·7532)雌蛾产卵量略低于对照区,但最低的中系原种(932·芙蓉)雌蛾产卵量比对照区仅低3.0%,4个品系的原种雌蛾平均产卵量比对照区低1.6%,对生产影响不明显。4个品系原种雌蛾交配后冷藏对所产一代杂交种的良卵率、实用孵化率基本无影响。4个品系原种雌蛾交配后冷藏对所产一代杂交种蚁蚕绝食生命率调查:除日系原种(7532·湘晖)雌蛾所产一代杂交种蚁蚕绝食生命率略低于对照区外,另外3个品系均略高于对照区,总体来说,冷藏交配后雌蛾所产一代杂交种蚁蚕绝食生命率比对照区还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割爱’系交尾后蚕蛾的一阶段必經的操作过程,要保証雌蛾生殖器不受损伤,提高雌蛾产卵量,割爱时必須小心細緻,因而,勞动力和时間需要較多,(一般技术工人制种100張割爱用时間125分鐘)特别是大量制种时,要在四五小时內完成这一項占用勞动力较多的操作,如縮短交尾时間提前割爱,由于产卵时间先后开差幅度过大,有使孵化不齐的傾向,甚至多产不受精卵,根据广东高溫的气候情况,和蚕蛾交尾延至下午五时以后割爱,就会自行脱对(特別是多化性蚕蛾下午五时后是急产卵期)在(?)內产卵,浪費卵量。  相似文献   

7.
作为探索增加产卵量的途径之一,调查了23个保存品种和17个生产品种自拆对后每隔2小时的产卵情况,并绘出累计产卵率曲线,据此曲线提出半数产卵时间的概念,作为衡量产卵快慢的标记,并提出半数产卵时间的估计方法。发现半数产卵时间与不受精卵率呈显著负相关,而和残留卵率无相关。家蚕产卵的快慢,既与品种有关,也与环境有关。如雌蛾的成熟程度,交配时间的长短,产卵时的温度,产卵时的光照,交配前的短时低温处理,斜面产卵等都影响产卵的速度~(1.2)笔者为探索增加产卵量的方法,研究了家蚕品种产卵的快慢,并分析了产卵快慢与不受精卵率及残留卵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桑蚕日系7532和中系932的雄蛾不同处理与产卵量及不受精卵率关系的试验,结果表明:雌蛾产卵量随着雄蛾交配次数的增加而减少,不受精卵率则是随着交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三交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7532×932三交和四交的产卵量分别比鲜一交减少14.53%和25.55%,不受精卵率分别比鲜一交增加302.17%和470.65%;932×7532三交和四交的产卵量分别比鲜一交减少12.81%。和22.11%,不受精卵率分别比鲜一交增加244.83%。和417.93%。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桂蚕N2"原原种繁育的过程中单蛾产卵量偏少的原因,调查"桂蚕N2"4个亲本NC99R、NC9C、NJZ、NJ7的单蛾产卵数和遗腹卵数。结果显示:NC99R单蛾平均造卵数仅476粒,与其余品种相比明显少,是导致该品种单蛾产卵数低的重要原因;NC9C单蛾平均产卵率仅有67.43%,导致了该品种单蛾产卵数偏低。分析表明,"桂蚕N2"的两个中系亲本的单蛾产卵数明显偏少,是导致该品种原原母种单蛾产卵量少的主要原因。认为可以通过改善原原母种蚕期饲养、蛹期种茧保护以及延长交配时间等措施来提高中系品种的产卵率。  相似文献   

10.
天蚕制种中,成虫羽化期在黄昏后的16~23时,羽化规律是雄蛾在先,雌蛾在后,雌雄蛾羽化时间差异显著,在制种后期,雌雄比例非常容易失调,由于缺少雄蛾不能交尾,导致制种数量减少.因此,在制种过程中,除按当日羽化的雌雄蛾按4:6比率投蛾外,要把羽化多余的雄蛾采取不同的低温处理,以解决制种后期缺少雄蛾的问题.隔日交尾,对交尾率、雌蛾产受精卵、孵化等情况进行了试验调查.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生物防治工作的广泛开展,大部分蓖麻蚕卵用作赤眼蜂的寄主卵,少部分用于养蚕育种.在蓖麻蚕制种过程中,经常发现大腹蛾,这种蛾少产卵或不产卵.蛾区之间的产卵量差异很大,单蛾产卵量高的1—1.2克,500—600粒卵,低的只0.1克几十粒.出现这种情况,同蚕品种、种质、饲料、制种工具、技术处理、雌雄蛾交尾时间及产卵处理等都有直接关系.掌握不好就会事倍功半,掌握得好,产卵量就能大大提高,从而减少人力,节省饲料,达到预计的效果.多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基本上掌握了提高蓖麻蚕产卵量的规律.现摘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3新:中国系统,中中杂交固定种,四眠,是含多化血统的二化多丝量强健性品种.越年卵灰绿色,卵壳黄白色,春制种每蛾产卵500粒左右,不受精卵粒2.7%,死卵率0.5%,良卵率96.8%.秋制种每蛾产卵480粒左右,不受精卵率3.1%,死卵率0.8%,良卵率96.1%,有少量生种.  相似文献   

13.
韦廷秀 《广西蚕业》2003,40(2):9-11
通过桑蚕日系(7·湘)和中系(9·芙)的雌蛹后期不同冷藏时间与发蛾率、产卵量及不受精卵率关系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雌蛹冷藏天数的增加,有发蛾率逐渐降低、产卵量逐渐减少、不受精卵率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日系蛹冷藏2天以内,中系冷藏3天以内不明显;日系冷藏3~6天,中系冷藏4~6天,这种趋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云蚕7、云蚕8为试验材料,调查在不同温度下雌雄蛾的不同交配时间对雌蛾产卵数和卵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配温度24~25℃,交配时间是4 h左右时,雌蛾的产卵量最多,良卵率最高。在其它温度下,交配时间少于3 h或超过5 h都影响雌蛾产卵数和卵质。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以来利用三个春季制种期对不同成熟度菁松雌蛾交配产卵情况及受精情况进行了试验调查。A、B、C所代表的三类不同成熟度的雌蛾,尽管所交配用的皓月雄蛾成熟新鲜度相近,交配时间相同,交配环境条件一致,但蚕卵产出率及不受精卵率相差较大。只有发育成熟的母蛾交配产卵,才能增加单蛾的产卵量,降低不受精卵率。  相似文献   

16.
抑制天蚕雌蛾产卵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蚕蛾在羽化时其个体之间开差非常大,由于雌雄蛾不能同时羽化,在制种期雌雄蛾性比例容易失调,致使部分雌蛾未交尾产不受精卵,影响了制种的数量和质量.为探索抑制未交尾的天蚕雌蛾产卵的温度及效果,我们进行了不同温度及不同抑制天数的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抑制天蚕雌蛾的温度以低温效果好,抑制后的雌蛾交尾、产卵均正常,对受精卵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状态雄蛾对雌蛾产卵行为和产卵效果的初步试验表明,使用新鲜雄蛾正常交配,雌蛾产卵快、集中,而且良卵率高,残存卵少。  相似文献   

18.
冷藏雌雄蛾对雌蛾产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雌雄蛾冷藏不同时间的处理,调查雌蛾产卵情况,结果表明雄蛾冷藏3d内、雌蛾冷藏1d对蚕种和制种无显著影响,雌蛾冷藏2d不受精卵率、遗腹卵率都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广西两广二号四个亲本为材料,通过试验,探讨一次交配与二次交配对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交配比一次交配的雌蛾产卵量都减少,不受精卵率增加。其中湘晖·7532的产卵量降低最少;芙蓉·932的产卵量明显降低;湘晖·7532和932·芙蓉的不受精卵率增加最多,7532·湘晖次之,芙蓉·932的不受精卵增加最少但良卵率最低;932·芙蓉的死卵率最低但空圈数最多。本文通过试验,探讨蚕种生产过程中,为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成本,提高蚕种质量以及尽可能避免原原种制种中出现二次交配情况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四元杂交种桂蚕N2的两个中系亲本NC9C和NC99R为素材,用雌蛾分别与新鲜雄蛾交配二次(二重交)产卵,调查各处理原种的产卵量、不良卵率和折净率,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母蛾二重交对桂蚕N2中系原种NC9C×NC99R的单蛾产卵量和折净率有显著影响,而对不良卵率无显著影响;对NC99R×NC9C的单蛾产卵量、不良卵率和折净率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