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分析华南地区储粮生态环境,结合大豆储藏及立筒仓储粮特点,综合运用跨年度保管大豆粮情检测手段、粮面机械通风、异常粮情处理和粮情预处理等手段,确保我库大豆储藏“安全、绿色、节能”。  相似文献   

2.
《种业导刊》2008,(11):39-39
大豆种子富含有较高的油分(17%~22%)和非常丰富的蛋白质(35%~40%),在高温、高湿、机械损伤及微生物的综合影响下,很容易变性,影响种子的生活力。因此,在储藏大豆种子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戚浩 《粮食储藏》2023,(1):20-23
针对进口大豆储藏特性差的特点,以中温高湿储粮区的进口大豆浅圆仓存储为例,集成机械通风技术、富氮气调技术、内环流均温技术和空调控温技术等绿色储粮措施,结合储粮区气候特点,选择适当的储粮技术应用时机,开展了进口大豆浅圆仓绿色集成工艺储藏实践。结果表明:该绿色集成储藏工艺可实现中温高湿储粮区浅圆仓进口大豆长期安全储藏,可降低0.595 kW·h/t的吨粮保管能耗。以期为中温高湿储粮区的进口大豆浅圆仓绿色储藏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温高湿地区浅圆仓大豆气调储藏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翁胜通 《粮食储藏》2010,39(5):26-28
探讨了氮气气调储藏技术在高温高湿地区对进口大豆保管中杀虫、抑菌的效果。结果表明:大豆仓实施气调储藏杀虫效果理想,避免或减少熏蒸,推进大豆实现绿色储藏,但防霉抑菌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5.
大豆种子的储藏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宏 《中国种业》2006,(3):38-38
大豆种子含有较高的油分(16%~23%)和蛋白质(42%~50%),在高温、高湿、机械损伤及微生物的综合影响下,很容易变性,影响种子的生活力.总结近年来储藏大豆种子的实践经验认为,要保证大豆种子质量必须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充氮气调储藏对大豆老化的影响。控制氮气体积分数分别为98%和78%,比较了水分含量,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对大豆发芽率、浸出液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氮储藏和普通储藏的大豆种子在储藏过程中发芽率会逐渐下降,水分12.2%的大豆在20℃储藏180d时发芽率保持在85%以上,而高温(30℃)高水分(14.9%)储藏大豆储藏至90d时,发芽率已降至零,种子完全丧失活力;充氮储藏的大豆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比普通储藏的对照组大豆低,根据相关性分析,发芽率、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酶(POD)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充氮气调储藏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大豆在储藏过程中的老化。  相似文献   

7.
在12座浅圆仓内进行进口大豆二年保管实践,采用机械通风降温、谷物冷却机补冷、空调控温、单管风机局部处理等综合控温储粮技术,通过分析保管周期内粮情、品质变化及相关损耗、费用情况,总结控温储粮技术在浅圆仓保管进口大豆中的优势和应用要点。试验表明,应用综合控温储粮技术可以使浅圆仓中保管的进口大豆长期处于准低温的安全储藏状态,达到延缓品质劣变和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大豆储藏在不同的地区和各种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为:1、大豆品质与水溶性氮、发芽率,总酸度,酸价和脂溶性磷酯相关。2、当大豆中水溶性氮指数低于70%,或是大豆油酸价是4mg KOH/克时,大豆不能再储藏。3、大豆品质变化指标与储藏时间,储藏温度等因素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储存大豆水分降低带来的数量减少问题,项目组结合东北地区大豆储藏的实际情况,研究开发了大豆保水储藏技术工艺,通过采取分阶段通风降温及平衡水分、适时排热散湿、粮面隔热压盖、膜下机械补冷环流均温、缓速通风均衡降温等技术措施,达到了安全储粮和保持水分的目的,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Ranjana Narayan等报导,将1976,1982和1984年收获的大豆分别于室温(16℃——40℃,相对湿度50——90%)下储藏,并对储藏时间为9年、3年、两年和1年的大豆进行了理化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大豆色泽由乳黄变为浅褐色.储藏三年的大豆有轻微的虫害感染,而储藏九年的则被害虫严重侵害.储藏前后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南方高温高湿地区高大平房仓散装储存大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高大平房仓散装储存大豆具有一定的难度,运用四项储粮新技术,采取压盖密闭的储存方法,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能够较长时间的保证大豆的安全储存.  相似文献   

12.
张慧敏  王晖 《粮食储藏》2010,39(5):22-25
通过对福建7个储备粮承储企业100座仓廒约38万吨库存粮食进行空调控温储粮试验,初步得出以下结论:①空调控温主要适用于稻谷、玉米、大豆等不耐高温品种;②空调控温常应用于各类平房仓;③同谷物冷却机相比,空调控温具有操作方便、控温持久、安全性高、延缓品质沉降、损耗降低、费用节省等多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大豆储藏品质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晨斌  吴青 《粮食储藏》2007,36(6):36-39
通过对不同类型仓房、不同储藏形式的大豆进行品质分析,说明在不同储藏条件下,温度是影响大豆品质变化的重要因素,同等条件下散仓储藏形式的大豆品质要优于包装储藏形式的大豆.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水分和金属铁对压榨大豆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随储存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压榨大豆油储存过程中,水分活度应控制在0.4左右,不宜高于0.6;压榨大豆油的含铁量很高,不宜长期储存,故货架期较短。  相似文献   

15.
张崇霞  王伟  李荣涛 《粮食储藏》2012,(1):20-22,51
研究了在26℃的恒温条件下,不同水分含量大豆充氮气调与常规储藏大豆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在26℃的储藏条件下,水分含量仍然是影响大豆品质变化的首要因素。当大豆水分含量低于安全水分时,是否充氮对大豆的发芽率、油脂酸值、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影响很小,大豆的品质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当大豆水分含量略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可以很好地延缓大豆发芽率的下降、油脂酸值的升高,但对霉菌变化的影响较小。当大豆水分远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对延缓大豆发芽率下降有一定作用,对油脂酸值和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通过对钢板仓内表面喷涂5cm厚的聚氨酯发泡储存大豆试验,夏季仓温相比砖混高大平房仓要低1~2.8℃,豆堆上层粮温低0.8~3.0℃,大豆储存品质也较砖混高大平房仓效果要好,证明了豫北地区钢板平房仓隔热控温储存大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以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羰基值为评价指标,探讨了在20℃、25℃、30℃、40℃条件下,常规储藏、充入纯氮、98%氮气、95%氮气的大豆原油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豆原油储藏过程中,温度对油脂品质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氮气浓度。整个储藏过程中,酸值变化较为平缓,过氧化值在储藏过程中出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的现象,茴香胺值和羰基值在整个储藏过程中不断升高。大豆原油在储藏过程中,储藏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下。充氮储藏大豆原油,能很好地抑制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羰基值的升高,氮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