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貂自咬症是水貂以自咬及其外伤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呈周期性发作,一般间隔6~7d,病貂兴奋时,咬伤身体的某一部分,常咬尾部、后躯肛门周围,轻者咬掉被毛,咬伤皮肉,重者咬断尾巴,造成化脓,不发病时病貂正常,死亡较少;病母貂因极度不安和咬伤,在配种季节多发生拒配造成空怀,在泌乳期母性变劣发生咬仔、吃仔现象使仔貂的育成率下降,反复发作可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食欲下降,体质衰竭,最终引发败血症而导致死亡。是对笼养水貂生产危害很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水貂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容易发生咬伤:1 配种放对过程中母貂拒配或采用强制配种时,公貂因性情粗暴,在交配过程中可咬伤母貂。如公母貂顺利达成交配分开后,饲养人员未能及时串走母貂也易被公貂咬伤。2 哺乳期、育成期给幼貂补饲不足,使幼貂处于饥饿状态而发生互相咬伤。3 貂笼之间相靠过近或上下层笼网相距过近,小室有漏洞又没有及时进行维修,可发生互相咬伤。4 哺乳母貂在哺乳期自咬病发作时,可将仔貂咬伤或踩伤。为了防止发生水貂被咬伤,必须要注意以下3点:1)配种期母貂发情不好,不宜过早放对,尽量不采用强制交配手段。放对时要注意公貂…  相似文献   

3.
水貂自咬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貂自咬症是水貂的一种慢性病,病貂呈现定期兴奋,啃咬自体的一定部位,轻者咬伤皮毛,使皮张质量降低;重者使母貂空怀、踩伤仔貂,影响正常繁殖;反复发作可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食欲下降,体质衰竭,最终引发败血症而导致死亡.该病在各个养殖场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1 秋季水貂换毛期 水貂夏毛换冬毛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 ,此时如果水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低 ,不能满足水貂换毛需要 ,个别水貂就会发生自咬。2 准备配种初期 此时由于水貂随着配种时间临近而食量逐渐减少或各种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也是个别水貂发生自咬病的原因。在 2 0 0 2年 2月初水貂体况调整期间 ,笔者饲养的水貂有 3只发生自咬 ( 1公 2母 ) ,之后及时填加了一些营养全价的饲料 ,经 8~ 1 0d ,发病的 3只水貂即完全停止自咬 ,并于 3月 5日正常配种 ,两只母貂受配顺利 ,现在妊娠正常。3 母貂产仔期 母貂产仔后 1~ 3d ,有过自咬病史的母…  相似文献   

5.
自咬病是水貂的一种慢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国内外各养貂场。病貂呈现定期兴奋,啃咬自体一定部位的症状。轻者咬伤皮毛,使皮张降等;重者使母貂空怀或咬死、踩伤仔貂,影响正常繁殖;反复发作,可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食欲下降、体质衰竭,最终引发败血症而导致死亡。本病病因目前尚未确定,有人认为本病与营养有关;也有人主张病因为过滤性病毒;近年来,苏联学者提出本病与应激因素有关。我们通过几年的观察、实践认为:自咬病主要由多种应激因素引起。因此,采  相似文献   

6.
<正>水貂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毛皮可出口创汇.自1956年我国开始饲养水貂的30多年来,多数貂场都有自咬症发生,发病率在5%左右.近年来,有的貂场自咬症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个别貂场种貂自咬症发病率达2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水貂自咬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国内外都没有特异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92年春、秋季和1993年春季在辽宁省某貂场采用二流基丙磺酸钠(Dimercaptopropanesulfonate SodiumDMPS)注射液给自咬症病貂肌肉注射,治疗病貂221例,自咬症状消失率为87.33%,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水貂自咬病的发病原因,本文对自咬病发病和未发病标准水貂的脑、肝和肾中13种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发病水貂和未发病貂脑、肝和肾中铜和钙的含量不同,发病貂脑中铜含量较高,而钙含量却较低;发病貂肝和肾中铜、钙含量高于未发病貂。  相似文献   

8.
<正> 水貂自咬病广泛流行于各养貂场,发病率较高,不仅导致毛皮质量降低,还严重影响母貂正常繁殖。目前,关于引起自咬病的原因其说不一,临床上虽采用多种方法探索性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从1980年10月开始,我们通过对本所及洛阳地区部份貂场49只病貂的试验观察,发现患自咬病水貂的肛门囊(骚腺)不是全部阻塞就是一侧阻塞,阻塞率为100%。肛门囊的堵塞与病貂的类型、性别及患病程度无关(表1)。  相似文献   

9.
水貂自咬病多发生于春秋季节,育成貂较敏感.一般均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但周期长短不一.表现高度兴奋,单向性转圈自咬尾巴或臀部,并发出尖叫声,啃去被毛,咬伤皮肤,撕裂肌肉,造成流血、断尾.也有的咬脚掌或腹部等处.若继发感染,则出现全身症状,转归多死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水貂自咬病发生较多,这与水貂饲养者增加,而有的场(点)或养貂户将患过此病的水貂也当作种貂出售有关。我们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要求提供有关防治水貂自咬病的方法。此病的病因至今不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除了本刊过去已发表的文章外,这一期再选登几个养貂场的经验,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水貂自咬病广泛流行于国内外各貂场。病貂以兴奋性增高,极度不安,狂暴地追咬尾部、脚爪、机体后躯,呈旋转式的园周运动为主要特征。严重者咬掉尾部皮毛,肌肉、尾骨裸露,鲜血淋漓,甚至咬破后腹,肠管脱出,感染致死。目前病因尚未查明。我们于1978年在宝鸡县虢镇水貂场和户县水貂场对水貂自咬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性实验。一、水貂自咬病的发病规律(一)自咬病的发生与色型、性别和季节的关系:从表1可以看出,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水貂自咬病与色型、性别和季节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ANAE染色法(酸性α—醋酸萘酯酶)对健康和患病的水貂做了T.B淋巴细胞值的测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呵留申病貂、胃肠炎病貂自咬病貂的T、B淋巴细胞值均与健康水貂的正常数值存在差异,其T淋巴细胞值明显地低于健康水貂(P<0.01)。酯酶标记法可作为检测水貂及其它野生动物早期疾病的一种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3.
水貂自咬病是养貂生产中的常发病,轻者咬坏皮毛,使貂皮质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重者影响正常繁殖,并可导致死亡。 水貂自咬病是异食癖的一种,是比较复杂的代谢病。在家庭饲养条件下,饲料中动物性饲料不足,植物性饲料(特别粗饲料)比例过大,往往引起胃肠分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水貂阿留申病对水貂的产仔数、成活数的影响程度,试验采用水貂阿留申病毒抗体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对吉林、大连、山东等地的4个水貂养殖场的1 458只母貂进行了水貂阿留申病毒抗体检测。检测过程中笔者根据检测结果将水貂体内阿留申病毒抗体分成四个等级: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并且对受检母貂的产仔数、幼仔成活数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水貂阿留申病阴性貂平均产仔数4.15只,平均成活数为4.11只;弱阳性貂平均产仔数为2.85只,平均成活数为2.85只;阳性貂平均产仔数为2.38只,平均成活数为2.20只;强阳性貂平均产仔数为2.67只,平均成活数为2.00只。由此看出,水貂阿留申病对水貂的产仔数、成活数有很大的影响,阴性水貂比阳性水貂平均产仔数多1.30~1.77只,而成活数方面阴性貂要比阳性貂高1.26~2.11只。  相似文献   

15.
水貂自咬病是养貂生产巾的常发病,轻者咬坏皮毛,使貂皮质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重者影响正常繁殖,并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水貂生产中,全群失配的先例极为罕见,但因全群空怀而导致生产失败的养貂场却不少。妊娠期是水貂生产的关键时期,而母水貂又有其它动物少有的妊娠特点。生产实践证明,根据妊娠期母貂的生理特点,进行正确的饲养管理,将会获得良好的生产效果。一、水貂的妊娠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两户园地     
<正> 要想养好水貂,必须搞好疫病防治工作,做到以防为主,坚持防重于治、养防结合的原则,减少疫病发生,提高养貂经济效益。现将水貂卫生防疫要点月历归纳如下: (一)3~5月份:配种期以前,应力争将所有病貂治愈,对散发的感冒、肺炎和较多发的咬伤加以治疗,为全配全怀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阿留申病水貂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根据对流免疫电泳法(CIEP)对某水貂场400只水貂阿留申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选取水貂母貂180只,分为3组,每组60只(包括20月龄、10月龄的标准色水貂和咖啡色水貂各15只),A、B组均为阿留申病毒阳性水貂,C组为阿留申病毒阴性水貂(为空白对照组)。于配种前1个月开始,B、C组水貂只饲喂基础日粮;A组水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每只5 g/d,并连续饲喂1个月至配种开始;母貂配种开始至仔貂断奶分窝期间记录和统计母貂的繁殖指标。结果表明:A组分别和B组、C组比较,不论水貂毛色和年龄,其妊娠天数、胎平均产仔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A组标准色水貂、咖啡色水貂和20月龄水貂的仔貂断奶成活数与B组比均差异显著(P0.05);A组20月龄水貂的仔貂断奶成活数与C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A组咖啡色水貂的母貂产仔率、断奶仔貂成活率与B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A组20月龄水貂的母貂产仔率、断奶仔貂成活率与C组比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复方中草药能够提高阿留申病水貂的繁殖性能,不论毛色和年龄,复方中草药对阿留申病水貂的妊娠天数均没有影响;胎平均产仔数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均不明显;阿留申病水貂仔貂断奶成活数、产仔率和仔貂成活率均有提高,其中咖啡色水貂和20月龄水貂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自咬症水貂组织病理学变化高宏伟陈维岩陈斯仪李德雪马振凯吴吉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12)近年来,水貂自咬症在国内一些貂场仍有发生,有的貂场全年发病率在10%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急待解决特异性防治问题。特异性防治问题的关键是查明...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同一貂场的自咬症发病貂和临床健康水貂的脑、肝、肾和尾毛中汞残留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咬症水貂脑、肝、肾和尾毛中汞残留量均高于临床健康组貂相应脏器的水残留量(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